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中的预测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520.12 KB
- 文档页数:3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判断之一急诊室是常与AMI打交道的科室,第一时间发现与做出正确的处理关系到患者的预后与治疗,所以作为一名急诊医师必须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不至于处理被动、甚至慌忙手脚,但是及早地处理关键是及早第一时间的识别判断尤为重要,而此时心肌酶往往还没出结果,那么临床急诊心电学对ACS或AMI第一时间的识别尤其凸显其重要性,争取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决策,同时也为自己赢得尊重!第一、重视ST改变及心肌梗塞相关冠脉:1、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右冠闭塞:下壁右冠血供约占80%,而回旋支约占20%,右冠病变时,ST向量指向右,于是STIII↑>STII↑,STI、STavL↓≥1mm。
如伴有STv1↑提示右冠近端病变及可能有右室心梗,请此时务必加做右心导联心电图,请千万不要上硝酸甘油,而是适当补液扩容,以免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甚至休克的发生。
STavR↓提示右冠近端病变。
2、急性下壁心梗——回旋支闭塞:回旋支闭塞时,ST向量指向左,于是STII↑> STIII↑,STI、STavL↑≥1mm。
回旋支闭avL塞,引起侧壁心肌损伤,avL导联ST段抬高,V1、V2导联ST段↓提示回旋支闭塞伴左室后壁梗塞,请务必加做后壁导联心电图。
3、右室梗死——右冠近端闭塞:右室梗死大多是右冠闭塞所致,小部分右室前壁梗死可以是左前降支闭塞的结果。
右室梗死最敏感的心电图标志是STV4R↑≥1mm伴直立T波(AMI后12小时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V1导联↑常伴有II、III、avF导联ST↑(STIII>STII)也是右室梗死的重要指标。
此时同前面1讲过的注意事项。
4、前降支闭塞:V1、V2和V3导联ST↑,V1、avL导联、avR导联ST向量向上。
前降支近端闭塞:V1、V2和V3导联ST↑及avL导联ST↑伴有avF导联ST↓≥1mm。
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分支后闭塞:V1、V2和V3导联ST↑无下壁导联ST↓或下移<1mm。
心电图改变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预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究心电图改变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预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接收并诊治的5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对全部患者进行18导联心电图(ecg)的常规性检查,对ⅱ、ⅲ导联的st段提高比例以及ⅰ、avl、v1、v2的导联st段是否出现压低的情况进行监测,在病人发病的24小时以内或是在1个星期之后进行24动态、心电向量、12导联心电图情况进行监测。
结果对全部急性下壁心梗病人的心电图监测后发现:①梗塞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rca)的患者达到了78.84%,梗塞相关动脉中的左回旋支的病人占总数的21.15%。
②在右冠状动脉病变中提高st段ⅱⅲ的病人占总数的83.3%,ⅰ、avl 导联st段抬高或处于基线的病人占总数的83.4%。
④在右冠状动脉病变中26.92%的患者出现v1、v2st段抬高或者处于基线,这些病人为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并常常伴随着右室梗塞。
⑤在左回旋支病变中没有发现1例病人伴v1、v2st段抬高或是处于基线。
结论心电图(ecg)的变化对病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预测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电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预测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75-01近年来由于在急性心肌梗死中介入性的治疗方式在不断的发展,使得人们可能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和冠状动脉解剖两者间的相互关系[1]。
医护人员能够依据病人的心电图改变情况,预测与判断梗塞相关动脉的症状。
笔者将对我院52名急性下壁心梗病人的心电图进行研究,并分析病人的24动态、心电向量、12导联心电图的检查结果,进而探讨心电图改变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预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接收并诊治的5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及心电图的改变病人,其中有7例病人患有合并右室梗塞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