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成传阅读答案_仇成传翻译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15.79 KB
- 文档页数:1
限时练(十五) 文言文阅读(张良传·仇钺传)(建议用时:4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
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
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
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
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
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乃使良还。
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良亡,间行归汉王。
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
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
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
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
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解析:题中“起下邳”“与上会留”是两个事件,中间断开;“此”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用”的内容是“臣计”,不要断开;“不敢当”的内容是“三万户”,不要断开。
《顾成传》翻译及原文第1篇:《明史·顾成传》原文及翻译《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明史·顾成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明史·顾成传》原文: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
祖父业*舟,往来*、淮间,遂家*都。
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
太祖渡*,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
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
从攻镇*,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
成跃起断缚,仆持*者,脱归。
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
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事。
从伐蜀,攻罗*,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
蜀平,改成都后卫。
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
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
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
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
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吾夜二鼓来杀汝。
”夜二鼓,吹角鸣?,贼闻悉走,获器*无算。
进指挥使。
诸蛮隶普定者悉平。
十七年,平阿黑、螺蛳等十余寨。
明年奏罢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六长官司。
进贵州都指挥同知。
有告其受赇及僭用玉器等物者,帝以久劳不问。
建文元年,为左*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
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送北平,辅世子居守。
南*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
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命仍镇贵州。
成*忠谨,涉猎书史。
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
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
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
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
”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曰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
赠夏国公,谥武毅。
(节自《明史顾成传》)《明史·顾成传》译文:顾成,字景韶,祖籍湖南湘潭。
“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 “记”类(时间:40分钟满分:5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8分)遂初堂记归有光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扁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
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遗址而莫知所在。
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扁;以书来求余记之。
按.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
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夙好,为桓温所讥。
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相当者。
昔伊尹、傅说、吕望之徒,起于胥靡、耕钓,以辅相商、周之主,终其身无复隐处之思。
古之志得道行者,固如此也。
惟召公告老,而周公留之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
”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
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
及其已至贵显,或未必尽其用,而势不能以遽去。
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
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
当宋皇祐、治平之时,欧阳公位登两府,际遇不为不隆矣;今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而知公之不安其位也。
况南渡之后,虽孝宗之英毅,光宗之总揽,远不能望盛宋之治。
而崇陵末年,疾病恍惚,宫闱戚畹..,干预朝政,时事有不可胜道者矣。
虽然,二公之言,已行于朝廷;当世之人主,不可谓不知之,而终不能默默以自安。
盖君子之志如此。
公殁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修复其旧,遗构宛然。
无锡,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过之者登其堂,犹或能想见公之仪形。
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慨于中也已。
(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兴公尝隐会稽按:追究,查办B.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际:人们之间的关系C.宫闱戚畹..戚畹:外戚D.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孔道:大路,要道解析:选A “按”在此处意为“考察”。
整句话的意思是“据考察,孙兴公曾隐居会稽”。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配套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0分)顾成传顾成,字景韶。
祖父操舟江淮间,居江都,为诸大贾纪纲。
诸顾率.负气好事,号“拳棒顾”。
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
自文其身,欲入水以御龙罔象①。
有盗入其舟,同舟震去,成独持短兵斗盗,盗披靡走。
事张士诚不乐,来归,常持伞盖,待上出入。
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奋斗入城,众不继,为其所缚。
成绝缚,身亦投乱流中,得间.归。
青军②据扬州,成以母在扬州,往说之降,不得,以计将母亡去。
历从中山、开平战功,升金吾卫副千户。
洪武元年,扈从陈州,舟胶.,负舟而行,上壮之,即日升坚城卫指挥佥事。
从临江侯时西取蜀道,调成都后卫总帅守之,禽妖贼王玄保于重庆。
太祖名其省曰“四川”,隶以贵州归附诸蛮,以成为贵州卫指挥佥事。
九年,先后讨平瓮傍、洛邦、洛河、鼓组诸叛蛮。
蛮中慑成,呼为“老虎”,以止儿哭。
十四年,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守普定,为留后。
出兵克西堡,尝生擒十八人,斩其十七,纵一人归,曰:“吾夜二鼓杀汝。
”夜二鼓,乱鼓角以击之,贼俱喙走,追败之,悉平普定所隶诸蛮。
十七年,平河黑等十余寨,降尾洒蛮酋乃马之众。
土官阿宗来攻普定,成深入,屡败之,其党杀阿宗以降。
立普定为卫,析三州六长官司分制之。
升镇国将军,征康佐叛蛮阿老诸寨洞。
二十七年,平都匀、丰宁等寇,升骠骑将军都督府佥事。
佩征南将军印,征水西叛寇,斩其酋居敬德。
已而西堡及诸夷复叛,诛其叛首,余众悉降之。
建文初,为右都督从长兴侯耿炳文北伐,败真定,被执。
燕王解其缚,命辅世子居守北平。
燕僧道衍不习兵,成与议多不合,世子卒任成计,却南军。
燕王即位,封镇远侯,镇贵州如故。
时高煦有篡嫡意,成上书内宁以防北虏,亦请早建东宫,上嘉纳之。
召还,复遣镇贵州如故。
成卒年八十有五。
成履行阵,被创弗却,料敌制胜,百不爽.一,身至大将,不以富贵骄人。
在镇之日,蛮彝生祠之,及卒,吏民哀恸。
(选自查继佐《罪惟录》,有删节) [注] ①罔象:传说中的水怪。
范晔《后汉书|仇览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范晔《后汉书|仇览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仇览字季智,陈留考城人也。
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有数,无知者。
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薄亭长。
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
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
躬助丧事,赈恤穷寡。
其年称大化。
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
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
母亲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至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
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次,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
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暑为主簿。
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涣谢谴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薄后耳。
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那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
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乡壤,邻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读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
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融贵刺就房谒之,逐请留宿。
林宗嗟叹,下床为拜。
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
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
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
妻子庭谢,侯览冠,乃敢升堂。
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
后征方正,遇疾而卒。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苦身投老投:接近B.政尚严猛尚:尚且C.虽务经学务:致力D.虽在宴居宴:安闲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
B.因为陈人伦孝行。
C.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绵主簿后耳。
D.高揖而去,不复与言。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仇览重视教育感化的一项是①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果菜为限,鸡豕有数。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新唐书·秦琼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琼,字叔宝,以字显,齐州历城人。
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护儿曰:“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才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
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
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
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
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
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
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
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
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
”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
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
后稍移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太宗诏有司琢石为人马立墓前,以旌战功。
贞观..十三年,改封胡国公。
(节选自《新唐书·秦琼传》)10. 下列对文中两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B. 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C. 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D. 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祖,是古代帝王的谥号,至高无上的意思,这里指李渊。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宋太初,泽州晋城人。
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
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
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
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
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
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
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
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
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
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
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
俄复旧秩。
真宗嗣位,召还。
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
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
三年,再知梓州。
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
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
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
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
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
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①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
俄出知杭州。
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
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
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
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
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②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③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
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注]①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
②文史:借指儒家。
③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B.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C.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D.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解析】原句(淳化初,迁监察御史。
仇士良传阅读答案_仇士良传翻译赏析仇士良,字匡美,循州兴宁人。
顺宗时在东宫侍候太子。
宪宗即位,升为内给事,出而监督平卢、凤翔等军。
曾夜宿敷水驿,与御史元稹争住上房,将元稹打伤。
中丞王播上奏说御史和中使应以到达先后来定谁住上房。
要求皇帝按旧章处理。
皇帝不为元稹申理,斥了他的官。
从元和元年到大和年间,仇士良多次任内外五坊使,秋季到内畿试鹰,所到之处,要官吏供饷,其凶暴甚于盗寇。
文宗即位后,曾与李训商议,欲杀死王守澄。
因仇士良一向与王守澄有矛盾,所以将仇士良升为左神策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让他们相互排挤。
后来,李训想把所有的宦官都驱逐掉。
仇士良发觉了他的计划,就与右神策军中尉鱼弘志、大盈库使宋守义挟持皇帝从含元殿回宫。
王涯、舒元舆已被抓获,仇士良百般胁迫凌辱,要他们自己承认欲造反,把他们写的坦白交代在朝中传观。
那时没人能认真调查辨别,看了他们的交代,都说的确是他们谋反。
仇士良借此纵兵滥捕,横加屠戮,不管罪轻罪重,不管有罪无罪,全由两军杀害,朝廷公卿几乎一半被杀。
事情结束以后,加封仇士良为特进、右骁卫大将军,封鱼弘志为右卫上将军兼中尉,封宋守义为右领军卫上将军。
宰相李石辅政,严峻而有风节,仇士良多次与他议论朝事都辩不过他,心中十分忌恨,派刺客在亲仁里暗杀李石,马受惊奔驰回宅,才得免死。
李石害怕无辜丧生,坚持辞去宰相位,出京任荆南节度使。
李石走后,仇士良更是肆无忌惮了。
泽潞的昭义节度使刘从谏本来与李训相约诛杀郑注。
及至李训被杀,刘从谏对仇士良的凶残及得志十分反感,于是上书皇帝:“王涯等八人都是学者大臣,即从为个人保富贵而言,也必不会谋反。
如今身已被害,无法改变,但还要称他们为逆贼,他们定含恨九泉。
如不为他们昭雪恢复名誉,以后,天下的忠义之士高节亮风之人都畏祸远避,还有谁肯来与陛下共商治国大计呢?”还将李训所写的文书等派部将陈季卿送上朝。
季卿来到京师,正碰上李石遇刺,京师骚动不安。
陈季卿也疑虑重重,不敢进都。
《明史·顾宪成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明史·顾宪成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
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
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
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
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十五年,大计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计事。
工部尚书何起鸣在拾遗中,自修坐是失执政意。
给事中陈与郊承风旨并论起鸣、自修,实以攻自修而庇起鸣。
于是二人并罢,并责御史纠起鸣者四人。
宪成不平,上疏语侵执政,被旨切责,谪桂阳州判官。
二十一年京察。
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
及南星被斥,宪成疏请同罢,不报。
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
先是,吏部缺尚书,锡爵欲用罗万化,宪成不可,乃用陈有年。
后廷推阁臣,万化复不与。
锡爵等皆恚,万化乃获推,会帝报罢而止。
及是,锡爵将谢政,廷推代者。
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
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百十疏,帝悉不报。
至三十六年,始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
四十年,卒于家。
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
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1/ 7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
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
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
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
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
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
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
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
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
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仇悆,字泰然,益都人。
大观三年进士,授邠州司法,谳狱详恕,多所全活,为邓城令,满秩,耆幼遮泣,不得去。
调高密丞。
俗尚嚣讼,悆摄县事,剖决如流,事无淹夕,民至怀饼饵以俟决遣。
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
以淮西宣抚知庐州。
刘豫子麟合金兵大入,民情汹惧。
时金人出入近境,悆求援于宣抚司,不报。
又遣其子自间道赴朝廷告急,虽旌其子以官,而援卒不至。
帝方下诏亲征,而诏亦不至淮甸,喧言将弃两淮为保江计。
念录诏语揭之郡县,读者至流涕,咸思自奋。
监押阎仅死于贼,余众来归,州帑匮竭,无以为赏,悆悉引班坐,犒以酒食,慰劳之,众皆感励。
募庐、寿兵得数百,益乡兵二千,出奇直抵寿春城下,敌三战皆北,却走度淮。
麟复以步骑数千至合肥,谍言兀术为之殿,人心怖骇,不知所为。
会京西制置使遣牛皋统兵适至,悆顾左右曰:“召牛观察来击贼。
”皋素勇甚,以二千余骑驰出,短兵相接,皋免胄大呼曰:“我牛皋也,尝四败兀术,可来决死。
”寇畏其名,遂自溃。
以悆克复守御功,加徽猷阁待制。
初,宣抚司既不以一卒援诸郡,但令焚积聚,弃城退保,文移不绝于道,又请张浚督行之。
浚檄悆度其宜处之,悆谓:“残破之余,兵食不给,诚不能支敌。
然帅臣任一路之责,誓当死守。
今若委城,使金人有淮西,治兵舰于巢湖,必贻朝廷忧。
”力陈不可,浚韪其言,而卒全活数州之众。
寻诏诣阙,军民号送之。
积官至左朝议大夫,爵益都县伯。
卒,赠左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仇悆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B.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C.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D.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秩,指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品级。
仇成传阅读答案_仇成传翻译赏析
仇成,含山人。
最初从军担任万户,多次晋升到秦淮翼副元帅。
太祖攻打安庆,敌人困守而不出战。
廖永忠、张志雄攻破敌方水寨,仇成从陆路攻敌,于是安庆城陷。
当初元左丞余阙守卫安庆,陈友谅的将领赵普胜攻陷安庆。
陈友谅杀赵普胜后,元帅余阙趁机又占领了安庆。
张定边再次来犯,余阙败死。
至此仇成为横海指挥同知,守卫在安庆。
此时左君弼占据庐州,罗友贤又在池州反叛,无为知州董曾战死,安庆四面都是敌人。
仇成安抚军民,防御严密,致使汉兵不敢东下。
接着随大军远征鄱阳,歼敌于泾江口,仇成功劳极大。
又征讨平江,在城西南打败了张士诚的部队。
洪武三年(1370),掌管大都督府事,镇守辽东。
时间长了,仇成因屯田戍守方面无功,降职为永平卫指挥使。
不久官复原职。
十二年,评论蓝玉等人征西的功绩,应当封赐。
太祖念仇成旧功,先封他为安庆侯,年食禄二千石。
二十年,仇成担任征南副将军,平定了容美诸峒。
再从大军征讨云南,战功显赫,给予世袭凭证,加禄五百石。
二十一年七月,仇成有病。
赐内酝,皇上手草信函问候。
仇成去世后,封为皖国公,谥号庄襄。
他的儿子仇正继承父业。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