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防锈-第二章-缓蚀剂及其应用教学内容
- 格式:pptx
- 大小:779.08 KB
- 文档页数:154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案一、腐蚀的原因及类型1.1 腐蚀的原因•大气氧气的作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酸、碱等化学物质的侵蚀1.2 腐蚀的类型1.干腐蚀–晶间腐蚀–点蚀–高温蒸汽腐蚀2.湿腐蚀–水下腐蚀–大气腐蚀–酸碱腐蚀二、腐蚀的危害及后果2.1 腐蚀的危害•减少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导致设备损坏或失效•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2.2 腐蚀的后果•经济损失•安全事故•生产中断三、腐蚀的防护方法3.1 表面处理1.刷漆2.镀锌3.阳极保护4.涂层保护3.2 材料选择1.不锈钢材料2.高温合金材料3.镀铬材料3.3 电化学防护1.阴极保护2.阳极保护3.电化学陶瓷涂层3.4 环境控制1.控制温度2.控制湿度3.控制pH值四、防腐材料的选择与使用4.1 防腐涂料•有机涂层•无机涂层•高分子涂层4.2 防腐涂料选用原则1.根据金属材料的腐蚀类型选择相应的涂层2.考虑涂层的抗腐蚀性能和耐久性3.考虑涂层的适用环境和工作条件4.3 防腐涂料的使用1.表面处理2.涂层施工3.维护与检测五、腐蚀防护的重要性与实践5.1 重要性•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5.2 实践方法1.了解金属材料的腐蚀特性2.选择适合的防腐材料和防护措施3.定期检测和维护防护层4.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六、结论通过本文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案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腐蚀对金属材料的危害以及防护的重要性。
选择合适的腐蚀防护方法和材料可以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强防腐材料的使用和维护,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环境的健康。
【技术分享】金属防锈知识--缓蚀剂1概述在长期与金属锈蚀抗争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一些物质能在腐蚀性介质中抑制金属腐蚀,这些物质就叫缓蚀剂(也叫腐蚀抑制剂或阻蚀剂)。
在ASTM-G15中将缓蚀剂定义为:“缓蚀剂是一种当其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介质中时,可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
”用缓蚀剂防止金属锈蚀,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显著,已广泛用于金属防腐蚀领域。
对于暂时性防锈材料中所用的缓蚀剂,人们习惯称其为防锈添加剂。
2缓蚀剂的分类缓蚀剂的种类较多,作用原理也不尽相同,并且有的还一剂多功能,因此,很难按某一具体的方式既能严格地将众多缓蚀剂分门别类,又能反映出缓蚀剂的内在结构和缓蚀机理。
因此,通常从不同的侧面对它们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⑴按化学成分分类:无机缓蚀剂和有机缓蚀剂。
⑵按电化学作用机理分类:阳极抑制型缓蚀剂、阴极抑制型缓蚀剂和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⑶按介质的pH值分类:酸性介质缓蚀剂、中性介质缓蚀剂和碱性介质缓蚀剂。
⑷按被保护金属分类:黑色金属缓蚀剂、铜及铜合金缓蚀剂、铝及铝合金缓蚀剂等。
⑸按物理状态分类:水溶性缓蚀剂、油溶性缓蚀剂和气相缓蚀剂。
3暂时性防锈材料中常用的缓蚀剂所谓暂时性防锈材料,并非指这些材料的防锈有效期短,而是在必要时,可容易将它们从金属表面去除掉。
常用的暂时性防锈材料主要有:水基防锈剂、防锈油脂和气相防锈材料。
为方便起见,下面就按水溶性缓蚀剂、油溶性缓蚀剂和气相缓蚀剂的分类方法对常用的缓蚀剂作简要介绍。
水溶性缓蚀剂水溶性缓蚀剂就是能溶解于水中的一类缓蚀剂。
金属在潮湿的大气中或浸在水中是极易发生锈蚀的,原因是在金属表面形成水膜,为电化学腐蚀提供了条件,若在水中加入少量特定的水溶性缓蚀剂,就可抑制电化学过程,就可减缓或防止金属锈蚀。
常见的这类缓蚀剂如表2-1所示:表2-1 常用的水溶性防锈添加剂名称分子式简要说明钨酸钠NaWO4用于水基防锈剂和水基切削液,有钝化作用钼酸钠NaMoO4用于水基防锈剂和水基切削液,有钝化作用无水碳酸钠Na2CO3常与其它缓蚀剂复合使用,调节溶液的pH值磷酸钠Na3PO4常与其它复合,用于水基防锈剂和合成切削液三聚磷酸钠Na5P3O10常与其它复合,用于水基防锈剂和合成切削液硅酸钠Na2SiO3用于铝、铁, 但在中性介质中的稳定性较差,易析出苯甲酸钠C6H5COONa 有防锈和防腐作用一乙醇胺HOCH2CH2NH2常与脂肪酸、硼酸、苯甲酸等复合使用二乙醇胺(HOCH2CH2)2NH 常与脂肪酸等生成酰胺后使用三乙醇胺(HOCH2CH2)3N 可单独使用也可复合使用,常用于切削液和水基防锈癸二酸C10O4H18常与三乙醇胺等醇胺类水溶性缓蚀剂复合使用十一碳烯二酸C11O4H18常与醇胺类水溶性缓蚀剂复合使用尿素CO(NH2)2常与其它水溶性缓蚀剂复合使用,使用浓度较高苯骈三氮唑C6H5N3用于铜及其合金,50ppm即有较好的缓蚀效果水溶性缓蚀剂的防锈原理可分三类:⑴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案教案标题: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过程。
2. 掌握金属腐蚀的分类和常见的腐蚀形式。
3. 了解金属腐蚀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4. 学习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和措施。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实验材料:不同金属试样、腐蚀溶液、防腐涂料等。
3. 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们观察周围的物体,有哪些是由金属制成的?2. 提问:你们是否注意到金属制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金属腐蚀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解释金属腐蚀的原因和过程,包括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
3. 分类和介绍常见的金属腐蚀形式,如氧化腐蚀、电化学腐蚀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就日常生活中金属腐蚀的案例进行讨论,如铁锅的生锈、汽车的生锈等。
2. 汇报讨论结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汇报,并分析腐蚀原因和影响。
四、实验探究(20分钟)1. 实验设计:将不同金属试样浸泡在不同腐蚀溶液中,观察并记录腐蚀情况。
2. 实验操作:学生们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和实验记录。
3. 实验讨论:学生们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不同金属在不同腐蚀溶液中的腐蚀情况,分析原因。
五、防护方法(15分钟)1. 介绍金属腐蚀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2. 介绍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和措施,如表面处理、防腐涂料、电镀等。
3. 引导学生们思考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金属腐蚀。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金属腐蚀的原因、分类和防护方法。
2. 提问:你们对金属腐蚀与防护有什么新的认识?3. 评价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金属腐蚀与防护的相关科学原理和技术。
2. 学生可以开展更多的实验探究,深入研究金属腐蚀的影响因素和防护方法。
3. 学生可以调查和研究金属腐蚀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和解决方案。
关于缓蚀剂的一些应用一、缓蚀剂的作用缓蚀剂是减缓金属腐蚀的添加剂,是具有抑制金属生锈腐蚀的化学药品的总称。
一般要求在酸洗液中加入少量缓蚀剂即有强烈抑制金属在酸洗过程被腐蚀的效果。
金属腐蚀分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金属与化学物质(酸)直接反应造成的腐蚀叫化学腐蚀,如Fe+2HCl==FeCl2+H2↑的化学反应。
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形成化学微电池,在电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叫做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速度要比化学腐蚀快得多而且危害也大得多:在酸液中金属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又称氢去极化腐蚀,具体表现为:阴极反应 2H+2e——>H2阳极反应 Fe-2e——>Fe2+而产生的H2如果扩散到金属内部会弓I起金属脆性增加,在有应力部位开裂或强度较低部位发生鼓疱,这种现象称为氢脆或氢鼓疱,会造成设备的突然破损,其危害比腐蚀更大。
加入酸洗缓蚀剂的作用就是减缓电化学腐蚀中某个电极反应的发生。
不同种类缓蚀剂的作用机理是大不相同的。
有的缓蚀剂可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连续的薄膜阻隔清洗介质对金属的腐蚀;有的与金属作用形成保护层;有的缓蚀剂阻滞电化学腐蚀的阴、阳极反应,抑制金属溶解和析氢吸氢等。
如含有砷离子(As3+)、锑离子(Sb3+)等无机酸洗缓蚀剂的作用原理是这些阳离子在电池的阴极区被还原成中性原子并沉积在电极上,使旷离子从阴极得电子的放电反应变得十分困难,从而使整个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大为减缓。
而含有极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如硫脲、吡啶的缓蚀机理则要复杂得多,目前正处在研究和争议之中,但一般认为这些有机化合物的缓蚀作用与表面活性有关,表面活性使这些物质能在金属溶液界面上的活性区域发生吸附,其结果是使原来在界面活性区域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受到强烈阻滞而大大降低金属电化学腐蚀的速度。
如常见的含有胺基的缓蚀剂在酸液中其极性基团可吸附在金属表面,而其憎水的非极性基团在金属表面定向排列成憎水层,排斥酸性介质的腐蚀。
缓蚀剂在金属防腐技术中的应用摘要:耐磨、延展性佳、高导电导热性等为金属材料的工艺特性,基于这些显著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经济发展中。
然而,在腐蚀条件下,金属材料容易出现变质劣化等情况,为此深受广大社会群众关注,所以,分析了缓蚀剂在金属防腐中的应用,缓蚀剂可以通过加入少量实现对金属表面的保护,从而实现对其性能的连续控制,对现代工业和建筑业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阐释了金属防腐技术中对缓蚀剂的应用,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士通过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进而更好的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助力。
关键词:缓蚀剂;金属防腐技术;应用前言:在现实生活中,金属是必须要的一种材料,基于它优异的性能,为此得以广泛应用。
在应用金属制品时,无法避免的就是腐蚀,腐蚀不但是金属表面形貌得以破坏,同时也会使性能受到影响,在应用被腐蚀的金属时,会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金属材料腐蚀会导致设备损坏及失效,在国内外各领域中金属腐蚀现象极其普遍,可以说使人们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大多状况下,通常金属腐蚀是通过下面三个途径形成的:即微生物、电化学以及化学腐蚀。
基于防腐蚀机理,防腐的有效方式就是对环境或腐蚀介质进行处理,介质处理主要是减少介质对金属的腐蚀或添加缓蚀剂抑制金属的腐蚀。
1金属腐蚀原因1.1土壤腐蚀金属在社会和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在建筑物、地下管道和机器等金属的使用中,金属腐蚀的原因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城市地下铺设的管道是常见的金属。
我们可以使用金属管道来运输天然气、石油和其他物质,若金属管道出现腐蚀,则会使管道内部物质出现泄漏,继而浪费资源,同时还会为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所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分析金属管道的腐蚀情况。
土壤腐蚀是金属管道表面出现腐蚀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因土壤汇总有着较为复杂的物质,既有土壤中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分泌的分泌物等,大多数分泌物为酸性、盐类及碱性等物质,且大多数地下土壤阴冷,为此,其中也有很多水分存在,当酸、碱和盐等物质溶解在水中时,会形成电解质溶液,从而引发金属腐蚀。
初中化学教案: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一、引言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但由于金属容易发生腐蚀,我们需要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过程以及防护措施。
本文将从金属腐蚀的定义和原理入手,介绍金属的腐蚀类型及其防护方法。
二、金属腐蚀的定义和原理1. 金属腐蚀的定义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其周围环境中的氧气、水或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逐渐失去金属性质的过程。
2. 金属腐蚀的原理金属腐蚀主要通过电化学反应进行。
其中,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在金属表面形成阳极区;而金属腐蚀产生的电子会向金属内部传递,形成阴极区。
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子传导过程使得金属发生腐蚀。
三、金属腐蚀的类型1. 氧化腐蚀氧化腐蚀是指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的过程。
常见的氧化腐蚀有铁的生锈。
2. 酸性腐蚀酸性腐蚀是指金属与酸性溶液接触后发生反应的过程。
酸性腐蚀一般会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破坏,例如金属铜与硫酸反应产生的蓝色硫酸铜。
3. 碱性腐蚀碱性腐蚀是指金属与碱性溶液接触后发生反应的过程。
碱性腐蚀对铝等多种金属有较强的腐蚀性。
四、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1. 给金属表面镀层给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物质,能够隔绝金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防止腐蚀的发生。
例如,对钢铁表面进行镀锌,可以有效地防止氧化腐蚀。
2. 使用防腐涂料将金属表面涂覆上一层具有防腐功能的涂料,能够形成保护层阻止金属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
防腐涂料通常含有防锈剂,能够有效延缓金属腐蚀。
3. 合理选择金属与非金属接触在可能的情况下,合理选择金属与非金属接触。
例如,在金属与水接触的情况下,加入不易腐蚀金属,如镁,可以减缓金属腐蚀的速度。
4. 使用缓蚀剂缓蚀剂是一种能够添加到金属腐蚀介质中的物质,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腐蚀的进行。
缓蚀剂通常为有机物质,如有机酸和有机酮。
5. 控制金属周围环境控制金属周围的环境,能够有效地预防金属腐蚀的发生。
例如,控制湿度,保持通风,避免金属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金属防腐与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金属腐蚀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类型的腐蚀特点及影响因素。
2. 学生能掌握金属防腐与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各类防腐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3. 学生能了解我国金属资源现状,认识到金属保护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金属腐蚀的原因,提出合理的防腐措施。
2.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究不同防腐技术的优缺点。
3. 学生能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对金属防腐与保护的效果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探索金属防腐与保护领域的热情。
2. 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金属保护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探究领域,以实验和观察为主要教学手段,结合理论讲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对科学现象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中,要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金属腐蚀原理- 介绍金属腐蚀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 分析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2. 金属防腐方法- 防腐涂层技术:讲解涂料、涂装工艺及其应用。
- 防腐蚀合金:介绍耐腐蚀合金的成分、性能及应用。
- 阴极保护技术:阐述电解质、电流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以及阴极保护原理。
3. 金属保护实例分析- 分析生活中金属腐蚀的实例,如桥梁、船舶、建筑等。
- 探讨各类金属保护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 金属资源保护与环保- 介绍我国金属资源现状,强调金属保护的重要性。
- 讨论金属保护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金属腐蚀原理第二课时:金属防腐方法(1)第三课时:金属防腐方法(2)第四课时:金属保护实例分析第五课时:金属资源保护与环保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章节相关,涵盖了该章节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适当拓展。
色金属缓蚀剂
色金属缓蚀剂是一种特殊的缓蚀剂,用于保护铜、铝、镁等色金属的腐蚀。
它能够有效地降低这些金属在化学环境中的氧化速度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色金属缓蚀剂通常是由一种或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阻碍氧气和水分子与金属表面的接触,减少金属表面的腐蚀作用。
同时,它还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防止金属继续受到腐蚀的作用,从而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常见的色金属缓蚀剂有硝酸铜、马来酸钾、亚硫酸钠、硼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