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给予树
- 格式:ppt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19
31 给予树(2)一、课内语段阅读。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这段话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她”指的是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能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 )(2)细心忖度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切、照顾。
( )(3)愿望实现了。
( )3.仿照这段话,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金吉娅不但送给我们礼物,还把她那可贵的精神品质送给了我们。
B.金吉娅觉得送棒棒糖太寒酸了,所以又把几个词送给了我们。
C.金吉娅没有像样的礼物送给我们,只能对我们表示体贴和关爱,而我们也很同情她。
二、课外类文阅读。
给予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支持不住了。
他仍然(拖托)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
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
他失(望忘)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
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再打水。
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将水壶装满。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邻)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废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31、《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秭归县杨林小学执教教师:季江林一、教材分析《给予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爱的教育”来组织。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
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本文的语言平实,但它很真,真实,真诚。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
二、设计理念《给予树》这篇课文以“爱”为线索,突出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抓住妈妈的情感变化这一主线,紧紧扣住“爱”进行教学。
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
所以,在教学中经过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阅读体会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认识刻画人物的作用,认识金吉娅的付出和作出的选择是属于一种牺牲自我关心别人的行为!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同时,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本节课围绕重点设计了教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先学后教,再根据学情进行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力求创建一个“简单而又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语”等词语。
2、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3、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与仁爱,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五、课前准备:课件、圣诞树六、教学过程:课前:播放《铃儿响叮当》(一)复习巩固,初感“爱”1.孩子们,伴随着欢乐的圣诞歌,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有关圣诞节的课文—《给予树》,一起大声地齐读课题—31《给予树》。
给予树教案优秀5篇《给予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12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语言。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自制幻灯片、七块磁铁、两张生字卡片、四张小卡片。
2、学生:语文书、课堂作业本、铅笔盒。
【教学过程】一、导入1、宁镇路小学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我姓叶,所以你们应该叫我──(叶老师)。
真聪明!聪明的孩子们,看,这张图片,是什么节日呢?(圣诞节)。
知道圣诞节吗?谁愿意来谈谈?2、圣诞节是西方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节。
那天,孩子们可以收到许许多多的礼物,所以可高兴了!然而,贫困人家的孩子就大不一样了,他们没有礼物,许多愿望都无法实现。
于是,一些慈善机构、援助中心就让这些贫困孩子把愿望写在卡片上,插在圣诞树上,让好心人看了以后,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板画)我们把这样的圣诞树叫做“给予树”。
板书:给予树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31、给予树。
齐读题目。
大家发现了吗?这两个括号为什么不一样啊?齐读课题。
31课《给予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叶老师读了,深受感动,大家想读吗?那我们打开课本,把书翻到123页,自由地、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要求:读正确,遇到生字,请大家借助拼音这个工具把它读正确。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生字词1、过渡:刚才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认真,叶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棵圣诞树,想得到树上的糖果礼物吗?2、指名读──齐读。
3、猜字谜,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裕”和“卡”:指出“裕”左边部分,书空“卡”的笔顺。
翻开课堂作业本,让学生把这两个生字各写3个,学生练写,师评价。
4、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再读课文,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四节1、通过填空,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给予树》教案【导语】《给予树》课文讲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当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给予树》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浏览知道能力和审美乐趣,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知道去爱别人。
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动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被仿照,因此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预设目标】1、会认“予、圣、诞”等10个生字;知道“津津有味、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3、抓住重点句子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仁慈、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预设重点、难点】抓住重点句子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仁慈、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预设流程】课前导入,创设美的情境: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你们的心情紧张吗?为了缓解大家紧张的心情,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凝听一段精妙的音乐,观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愿意接受邀请吗?(课件播放“铃儿响叮当”的曲子,屏幕播放圣诞节的相干图片)过渡语:同学们,听着这样精妙的音乐,观赏着这样美丽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过渡语:老师也有这样的感受,那你对圣诞节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说对圣诞节的了解。
过渡语: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很多,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圣诞节的资料,想不想看一看?屏幕显示“我知道”,即圣诞节资料袋。
(生读资料)过渡语:圣诞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
看,同学们都沉醉在圣诞的欢乐当中了。
那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欢乐走进今天的课堂吧。
上课!一、导入新课1、过渡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产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请同学们看老师写故事的题目:给予树,谁能读课题。
《给予树》教学设计石柱县南宾小学熊庆李锁梁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
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宽裕”“沉默不语”“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那个小女孩缺什么都没有。
”等重点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联系上下文,感受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31课(学生齐读:给予树),多音字“给”和生字“予”读得非常准确,把这个词再读两遍。
(二)复习1.读词语(课件出示):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圣诞节棒棒糖给予树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师:真棒!这些词语你还能一口读准确吗?我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
同学们仔细听,他读对了就跟着他读一遍。
(生读,适时正音)(声音响亮;后鼻韵读得很好;把词语读得有滋有味,真能干!)大家一起有滋有味地再读读这几个词语(课件出示):金吉娅圣诞节洋娃娃礼物商场感动2.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师:祝贺你们!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掌握得很好。
那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能用上这几个词说一说吗?(2-3人回答)师:你很会动脑筋,如果把这几个词用完,说得具体些更好;(生继续说)预设:圣诞节到来之前,妈妈给了五个孩子20美元,让他们到商场采购圣诞礼物,金吉娅用钱给一个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金吉娅只买了棒棒糖,把更多的钱给一个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妈妈很感动。
31 给予树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写的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故事,都体现了“美的情感,爱的奉献”这一专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这种感情。
《给予树》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
课文叙述角度独特,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设计思路: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人为本、以读为本。
抓住妈妈情感变化这一主线,引领学生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在创设情境、自读自悟、交流互动中感悟金吉娅那颗金子般的心。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与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词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的方法运用。
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来做个看图猜节日的游戏,好不好?【课件依次出示:中秋、端午和春节图片】猜猜这是什么节日?春节是我们国家最盛大的节日,无论你离家有多远,都得赶回去与家人团聚。
31 给予树轻松起步1 我会读拼音,还能把词语写得正确又漂亮。
2 汉字双胞胎,比比再组词。
3 我能把下面每组的两个句子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段话。
虽然……但是……不仅……还……(1)这个圣诞节,她送给我们棒棒糖。
她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节快到了,我没有多余的钱给母亲买个礼物。
我用自己的双手做了一张祝福的卡片送给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乐提升1 我会按课文填空。
(1)圣诞节快到了,该_______________。
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话题,互相_______________,希望送出_______________,收到_______________。
(2)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
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一直盼望_______________。
于是,我取下_______________,买了_______________,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那个小女孩收到礼物,一定非常感谢金吉娅,我要替她写几句感谢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我要夸夸我自己,因为我拥有下面这些美好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轻松起步1答案:猜测暗示显然体贴2答案:略3答案:(1)这个圣诞节,她不仅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给予树》给予我们的启示薄校长听了贾志敏老师的《给予树》之后,立即就迫不及待地把这堂课献给了我们实小的全体语文老师,这是学校发展性课题在2007年收到的第一件珍贵的礼物。
这是对发展性课堂的研究方式的重大突破,也是新的创举。
薄校长的做法至少给我们这样两点启示:第一,研究发展性课堂必须要研究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特别要研究教学大家的课堂,为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拓宽思路。
第二,发展性课堂完全可以在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每一个课堂上得到实现,薄校长亲身实践说明他能再现贾志敏老师的《给予树》,并且上得比贾老师还好,我们就能再现我们所积累的每一个发展性课堂的教学案例,并且比案例还好。
发展性教学不是“腾云驾雾”,而是“脚踏实地”;发展性课堂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唾手可得”。
除此而外,我想薄校长这样做,还应该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语文老师能够真正围绕这个案例争论起来——如果是他的课我们讨论起来可能有所顾忌,在争论中明确发展性课堂的操作方法——薄校长可谓用心良苦。
为了真实地再现贾老师的教学特色,薄校长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尽力体现贾老师的意图,希望能保持贾老师的课堂原貌,所以除了必要的因势利导和生成之外,没有增加自己的设想。
作为非常典型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案例,《给予树》能给予我们哪些启示呢?薄校长说发展性课堂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低负高效”。
“低负高效”是什么?简单的说,“低负高效”就是让学生轻松快乐的课堂中学到最多的东西,得到最大的发展,减轻学生课外的负担,为学生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条件。
《给予树》是怎样实现低负高效的呢?一、喜文乐语。
在《给予树》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说是热情高涨,跃跃欲试,这样的活跃的课堂难得一见。
我感觉学生学习的非常快乐,也非常地喜欢语文。
作为这些学生的老师,我只能有敬佩。
薄校长用的是什么灵丹妙药呢?细细品来,当有这样几种:1、趣点妙引教学“裕”,提醒两点的写法,老师说:“两点不能打架,就像开车要礼让三先,互相谅解……”指名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评议点拨读书方法时,老师说:读书就是说话。
给予树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给予树”教学设计新抚区千金小学曲孝玲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给予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继续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予、宽、买、卡”4个生字,并理解“援助、如愿以偿、宽裕”等词语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体会人物内心;合作探究,懂得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金吉亚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亚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复习字词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给予树》这篇课文(手指写好的课题说)。
首先,检查大家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重点词语)师:谁愿意接受挑战,准确地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随机指正)生:按照教师提示个别朗读师:能做个“拥抱”的姿势吗?课文中指谁和谁拥抱着?生:学生做“拥抱”姿势。
师:“圣诞节”在哪一天?生:12月25日。
师:这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犹如中国的——(生:春节),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节日。
师:谁愿意在字音、字形方面给大家提个醒。
生:字形,予——矛买——卖;字音,给担即师:我们一起准确地读读这些词语。
生:根据教师所指的易错内容集体读。
2.了解内容师:看来,大家已经扫除了字词障碍,这对于阅读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了解了“在圣诞前夕,发生了一个与小女孩金吉娅有关的故事。
”谁愿意叙述一下这个故事?教师提示:如果有困难,可以结合屏幕上的词语或者手中教材给自己提提醒。
生1:圣诞节快到了,金吉娅去给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
师:你能简单地概括事件。
生2:圣诞节快到了,金吉娅去买圣诞礼物,在援助中心看到一棵给予树,她用妈妈给的钱为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妈妈知道后很感动。
三年级语文《给予树》说课稿三年级语文《给予树》说课稿1教学目标1、以点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金吉娅那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2、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一、教材分析《给予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
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
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__的语言平实,但它很真,真实,真诚。
通过__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
二、设计理念:《给予树》这篇课文以“爱”为线索,突出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抓住“爱”进行教学。
在__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
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同时,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1、会认10个,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学生自主学习,体会人物内心;合作探究,懂得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体会到金吉亚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5、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__中人物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亚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五、教学流程:(一)收集课外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等展示圣诞节的图片和背景音乐,让学生了解圣诞节,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第31课《给予树》同步练习填空题)1. 看拼音写汉字2. 我是拼音小能手3. 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汉字)4. 注音5. 多音字组词担dān________、dàn________分fēn________、fèn________卡kǎ________、qiǎ________给gěi________、jǐ________6. 写出近义词诚挚—________ 宽裕—________ 援助—________7. 写出反义词给予—________ 宽裕—________陌生—________ 沉默不语—________8. 形近字组词矛________ 裕________ 担________ 猜________予________ 谷________ 旦________ 情________盼________ 贴________ 仁________ 却________分________ 战________ 任________ 即________9. 选字填空。
予矛________盾给________买卖购________________力气即既________兴表演________来之,则安之10. 把词语补充完整兴________ 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偿沉默________________ 不________思________不________不________ 成________结________11. 我给词语化化妆。
热烈地________ 紧紧地________ 诚挚的________甜蜜的________ 漂亮的________ 如愿以偿的________12. 在下面词语的正确读音后面打“√”,错误的改正过来。
享受(xiáng shòu)________援助(yuán zhù)________逛街(guàn jiē)________抱着(bào zháo)________13. 选词填空盼望希望①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