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活方式。护士应了解患者日常的饮食习惯、休息及睡眠情况、情绪,出游情况,是否曾到达 疫区等。例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常由剧烈的情绪波动诱发。
4.家族史 许多眼科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例如,色盲为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发病较女性常见;视网膜 色素变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均与遗传因素有关。 5.药物过敏史 护士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并详细记录。 2.1.2 身心状况评估 1.社会心理评估 眼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视功能障碍给眼科患者带来的痛苦显著,对其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 很大。因此,眼科患者易出现焦虑、悲观、失眠、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等表现。此外,由于对疾病的 发生、发展情况了解不一,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很不稳定。因此,护士应了解患者家庭的组成、经济状 况、文化及教育背景等,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关怀、支持和帮助。
②弧形视野计法。一般常用一半圆弧或1/4圆弧的金属板,其半径为33cm。被检查者坐于视野计 前,单眼检查。被检眼注视中心白点,遮盖另一眼。视标从中心向外侧缓缓移动,直至被检查者看不见 为止;也可由外侧向中心移动,直至被检查者看到为止。检查者记录视野计上此处的标记刻度,标记在 图上。如此,每转动30°检查一次,一周12个径线,最后将所有标记连接起来,即被检眼的视野图。
图2-1 光定位检查记录
(2)视野检查。视野又称周边视力,可反映周边视网膜的功能,是指眼球向前固视时,除注视点 外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视野小于10°者,即使中心视力正常也属于盲。距 注视点30°以内的空间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的空间范围称为周边视野。常用的视野检查 方法如下:
能够正确辨认出光源者记录为“+”,不能正确辨认者记录为“-”,如图2-1所示。
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规定,双眼中较 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仍低于0.3称为低视力,低于0.05称为盲。
②近视力检查。近视力检查采用标准近视力表。在光线充足的 环境中,双眼分别检测,检查距离一般为30cm。如被检查者在30cm 处看不清视力表,也可前后移动,直到看清为止。记录时,检查者应把 被检查者能看清视力表的距离一并记录清楚,如1.0/30cm。戴镜者 应检查矫正近视力。
2.1.1 护理病史评估 1.患病及诊疗经过 通过对患者的询问,护士应了解其患病的诱因、时间、主要症状和特点,以往的检查结果、用药情 况和效果,以及目前的治疗情况。 2.既往史 护士应仔细询问患者既往曾患过哪些疾病,因为眼科疾病多与某些全身性疾病相关,也可由其他疾 病继发。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均可引起视网膜病变,外伤可引起虹膜睫状体炎或白内障,前葡萄膜 炎可继发青光眼等。 3.生活史 (1)个人史。护士应了解患者的出生地、生活地、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
若在距离视力表5m处被检查者看不清最大的视标,则检查者可嘱其向前走,直至能看清为止。被 检查者的视力可按公式计算:
视力=0.1×检查距离÷5 若被检查者在距离视力表3m 处能看清最大视标,则其视力为0.1×3÷5=0.06,即与视力表的距离 每减少1m,视力减低0.02。 若被检查者在距离视力表1m处仍看不清最大的视标,则应改查指数,并记录其看清手指的距离, 如指数/30cm。 若视力表就在被检查者眼前而其仍不能辨认,则检查者应改查手动,并记录被检查者分辨有无手 部晃动的最大距离,如手动/15cm。 若在被检查者眼前晃动手部但其不能正确辨认,则检查者应在暗室中检查其光感。检查者可将 聚光灯泡打开,记录被检查者能看到光亮的最远距离,一般到 5m 为止,如光感/5m。若被检查者无法 辨认光线,则记录为无光感。 对有光感的被检查者,还应检查光定位。检查者在距离被检查者 1m 处移动光源,在9个位置(左 上、左中、左下、正上、正中、正下、右上、右中、右下)测定被检查者对光源的辨认能力。
(5)立体视觉检查。立体视觉又称深度觉,一般以双眼单视为基础,常用同视机或立体检查图检查。 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眼电图、视网膜点图及视觉诱发电位等检查,是应用视觉电生理仪器测定视网 膜受光照射或图形刺激时,在视觉过程中发生的生物电活动的方法。其可作为阐明视觉生理的客观指标, 并为视觉系统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评定提供依据。
③平面视野计法。平面视野计是简单的中心视野检查仪器。被检查者遮盖一眼,坐在黑色无反光 布屏前1m处,注视屏中央的注视点。检查者用不同大小的白色视标先查出生理盲点, 再由中心向四周 移动,至被检查者看不见为止,在各个子午线检查,得出最终结果并记录下来。
④其他检查法。其他检查法有 Amsler方格表检查法、Goldmann视野计、自动视野计等。
(3)色觉检查。色觉是人眼分辨各种颜色的能力,可反映视锥细胞的功能。色觉异常者多为先天 遗传所致,如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被检查者的视力应大于0.5,屈光 不正者应戴镜检查。被检查者双眼注视图谱(见图2-2),根据不同颜色的色块辨别数字或图形,时间要 求不能超过5s。最后检查者根据检查图谱所附说明来判断其有无色觉障碍,以及色觉障碍的种类和 程度。
图2-2 色觉检查图谱
(4)暗适应检查。当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时,起初对周围的物体无法辨认,随后逐渐能看清暗处的 物体,这种对光敏度逐渐增加的过程称为暗适应,主要反映视杆细胞的功能。暗适应检查常采用对比法, 被检查者与检查者同时进入暗室,比较两人辨认周边物体的时间,如被检查者看清物体的时间明显延长, 则表明其暗适应能力差。视网膜色素变性、维生素 A缺乏症都可导致暗适应时间延长,甚至夜盲。
⑤流泪和溢泪。泪液分泌过多,正常的泪液排出途径已经不能满足而使其从睑裂流出称为流泪。泪 液分泌正常而泪道狭窄或阻塞,导致泪液无法进入鼻腔而溢出称为溢泪。
(2)感觉异常。眼的感觉异常包括眼疼、眼痒、眼干、异物感、畏光、视疲劳等。其中,眼疼可 见 于各种眼部炎症、青光眼、外伤等情况,眼痒、眼干、异物感、畏光可见于过敏或眼表炎症等,视 疲劳 则多见于屈光不正。
2.眼科检查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检查者应按照先右后左,先健眼后患眼的顺序检查。每只眼都要按照解剖 结构进行检查,一般从外到内、由前向后检查,以免有所遗漏或记录混淆。 (1)眼附属器检查。眼附属器检查包括眼睑、泪器、结膜等部分的检查。 ①眼睑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眼睑有无充血、出血、淤血、水肿、触痛、压痛、瘢痕、肿物等; 睑裂大小是否对称;眼睑有无缺损,有无睑内翻或睑外翻,有无眼睑或睫毛位置异常;睑缘是否红肿、 有无溃疡或鳞屑等。 ②泪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泪腺有无肿大、脱垂、压痛;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挤压泪囊区 有无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泪小点是否闭锁;泪道是否通畅。 ③结膜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结膜有无充血、水肿,有无结膜下出血;睑结膜有无滤泡、乳头等增 生表现,有无瘢痕、结石、异物等。 眼部充血见于各种炎症,分为结膜充血和睫状充血,其具体表现如表2-1所示。两种类型的结膜 充血并存称为混合充血,多见于疾病较重的时期。
(3)功能异常。眼最主要的功能是视功能,因而视功能的变化可反映病情的变化、治疗与护理的效 果。视功能是眼科最重要的评估项目。
①视力下降。视力下降主要指中心视力下降。视力下降的表现多种多样,护士在评估时应注意患者 视力下降的程度、发展速度、有无伴随症状等。
一过性视力丧失多见于视网膜动脉痉挛、直立性低血压等。 视力突然下降伴眼部疼痛常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等。 视力突然下降不伴眼疼可见于各种眼底病变,如视网膜动、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等。 视力逐渐下降常见于白内障、屈光不正等。 视力下降而眼底正常常见于球后神经炎、视路疾病、弱视等。
②视野缺损。视野缺损可见于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视路疾病等。 ③视物变形。患者视物发生变大、变小、扭曲等变化,多见于黄斑部病变、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 和不规则散光等。 ④眼前黑影。患者视物可见有固定不动或来回飘动的黑影。其中,固定不动的黑影多见于白内障、 角膜瘢痕,来回飘动的黑影多见于玻璃体混浊。 ⑤复视。复视是指视物重影,多见于眼外肌病变、晶状体脱位等。 ⑥其他。视功能障碍还包括夜盲、色盲等,可能与遗传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眼部疾病有关。例如,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早期即可表现为夜盲,红绿色盲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等等。 2.1.3 眼科护理检查 眼科护理检查主要包括视功能检查和眼科检查。 1.视功能检查 视功能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视野检查、色觉检查、暗适应检查、立体视觉检查等视觉心理物理学 检查和视觉电生理检查。其中,视觉心理物理学检查属于主观检查,因此,需要检查者态度和蔼,解释清晰, 以取得被检查者的配合,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1、掌握眼科患者视功能检查的操作要领和记录方法。 2、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对眼科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3、熟悉眼科患者的常见护理诊断和眼科检查方法。 4、了解眼科护理管理。
2.1 眼科患者的护理评估
眼科护理工作应当以人为本,从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方面考虑患者的健康和护理问题。眼科患 者的护理评估是有计划、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的过程,是整个护理过程的 基础,是制订护理计划的依据。
2.身体状况评估 (1)外观异常。 ①眼部发红。眼部发红是眼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充血、淤血、出血等,为眼病的重要临 床表现。眼部皮肤发红、充血可见于各种炎症及过敏反应,如睑腺炎、急性泪囊炎等。结膜充血、发 红可见于各种结膜炎症、角膜炎症、青光眼等。出血、淤血多见于眼外伤。 ②眼部肿胀。眼部肿胀主要见于眼睑和结膜。眼睑水肿可见于不同程度的炎症,也可见于某些全 身性疾病,如肾炎、心脏疾病等;眼睑血肿多与外伤有关。结膜水肿多见于各种结膜炎症和过敏等情况者也可见到。临床可根据分泌物性 质和量的不同初步判断病原体的类型。例如,水样或浆液样少量分泌物多见于病毒感染,脓性大量分泌 物多见于细菌感染等。 ④眼球突出。角膜顶点超出眼眶外侧缘冠状面的距离称为眼球突出度。正常的眼球突出度为 12~14mm,一般双侧对称。超过正常值或双眼差值大于2mm 者为眼球突出,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眼部肿瘤患者。
第二章
眼科患者的护理概述
眼科患者的护理概述包括眼科患者的护理评估、眼科常用护理诊断、眼科护理管理和眼科常 用护理技术操作4部分内容。 护士应从心理、生理方面对眼科患者做出系统的护理评估,根据眼 科患者的特征拟定恰当的护理诊断,遵从眼科护理管理的原则,按照眼科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进行 专科技能操作,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