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人体工程学》课程(0504041525)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代码:0504041525学分与学时:2学分 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学习《人体工程学》,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学会从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出发,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人工程问题,逐步形成以人体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结合百分点原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以人为中心从事设计的现代设计观念.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能够熟练地掌握人体尺度的测量和取值方法,熟知常用的人体活动空间尺度和常用家具尺度等,了解人在特定的建筑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从而设计出更科学、更宜人的产品和环境。
三、学时安排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论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对人体工程学基本概念的了解,逐步形成以人体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工程学的概念,领会其在各个设计中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重点: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解。
难点:在各个设计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与图表举相结合。
主要内容: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由来及发展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二、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过程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一、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二、应用于工业设计第三节人体心理学知识一、心理和行为二、感觉和知觉三、注意和记忆四、思维和想象五、领域和空间第二章人体测量的原理与应用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人体测量有初步了解并能运用于设计中,为以后的专题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基本要求:掌握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步骤。
重点与难点:重点:使人体测量真正运用到设计中去。
难点:在各个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案例分析与图片演示相结合。
主要内容:第一节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一、基础数据二、人体心理与生理计测第二节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步骤一、人体静态测量参数二、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三、人体动态测量参数第三章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为室内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责任教学单位:艺术系修读方式:必修总学时数:60 学分: 3 编者:张岗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课程性质地位《人体工程学》属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人体工程学规律及设计方法。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专业课程的不断深化,使学生懂得人体一些重要尺寸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为后继课程及今后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人体家具、准人体家具、建筑家具尺度要求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
使学生熟悉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与主要内容,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
了解人在特定建筑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从而使设计更科学合理。
课程的重点是: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之间的设计更符合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课程的难点是: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学时:按本专业教学要求,计划课时3周,周课时为20节,总课时合计60节。
具体安排如下:绪论(2学时)(一)教学内容1、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2、人体工程学的定义3、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4、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2、熟悉内容: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3、了解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人体与室内(6学时)(一)教学内容1、人体测量学由来与发展2、人体测量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3、尺寸的分类(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尺寸的分类。
2、熟悉内容:人体测量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人体工程学》教学课程大纲专业代码: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教学学时: 课程性质: 制 定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540104 G1A0078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45学时 专业基础课程 其中实践教学时数: 30 学时教学大纲总体说明部分一、课程概述: 《人体工程学》 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 生 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 研究如何使人 —设施 —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 生理心理特点, 以实现人、设施、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使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能有效 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学科。
二、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科学态度,达到人 —设施 —环境的相互结合;为设计中考虑 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 “物 ”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 提供设计准则, 为进行人 —设施 —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设计使得在工作、 闲环境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使设计真正服务于人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人的因素 ” 环境因素 ” 生活及休 四、考核形式: 该课程为考试科目,期末成绩计算方法是课程结果结束时的考试作业占 成绩占 30%。
70%,平时作业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人机工程学应用》 洪 高等教育出版社 阮宝湘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年 3 月 [ 课程主要参考书 ] : 刘春荣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年 7 月 《人机工程学》 赵江 教学大纲文本部分一、课程核心内容: 《人机工程学》 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主要研究如何使人 -机- 环境系统的设 计符合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点,以实现人、 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使处在不同条件的 人能安全、 高效和舒适地进行工作和生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初步掌握人 - 机-环境系统的设计准则和基本方法。
《人体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黑体小四)
实验目的:
充分理解和掌握人体尺寸,灵活应用在环境设计当中。
实验任务
1.掌握人-机-环境的关系
2.理解人体尺寸的应用
实验基本要求:
1.绘制人体尺寸
2.绘制设计图,三视图
二、实验内容简介
实验一:绘制人体尺寸
(一)实验内容
绘制人体各部分尺寸
(二)实验要求
掌握成人人体尺寸
实验二:绘制三视图
(一)实验内容
1.绘制课桌三视图
2.绘制椅子三视图
(二)实验要求
1.准确把握造型
2.准确标准尺寸
实验三:绘制教室平面图
(一)实验内容
绘制教师平面图
(二)实验要求
1.准确把握空间
2.准确标准尺寸
三、实验学时分配
注:实验要求:必做或选做;实验类型:验证型、设计型或综合型。
四、实验设备和器材配置
五、实验教材
1.实验教材:
[1]刘昱初、程正渭编著.《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第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参考资料:
[1]刘盛璜编著.《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刘怀敏编著.《人体工程应用与实训》.东方出版中心.2008.
六、考核方式
根据所绘制图形的造型,以及对尺寸把握的准确度进行设计考核。
编写人:
审核人:。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一、引言1.1 目的和背景1.2 教学目标1.3 教学方法二、课程概述2.1 课程简介2.2 课程内容2.3 学习资源三、人体工程学概述3.1 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3.2 人体结构和功能3.3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四、人体工程学的研究领域4.1 人体工程学的主要研究领域4.2 人机工程学与人体工程学的区别与联系4.3 人体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五、人体生物力学5.1 骨骼系统介绍5.2 肌肉系统介绍5.3 生物力学原理六、人体工程学评估方法6.1 主观评估方法6.2 客观评估方法6.3 人体工程学评估工具与技术七、人体工程学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7.1 办公室人体工程学7.2 工业人体工程学7.3 运输工具人体工程学八、人体工程学的未来发展8.1 人体工程学与智能技术的结合8.2 人体工程学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展望8.3 人体工程学的挑战和前景九、教学评价与考核9.1 课堂表现评价9.2 学术论文评价9.3 期末考核方式十、参考文献十一、附录11.1 课程进度安排11.2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 参考资源列表引言: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改善人类的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人体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评估方法以及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在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人类健康领域做出贡献的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课程概述:本课程将涵盖人体工程学的概述、人体生物力学、评估方法、工作环境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案例分析,深入了解相关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将来应用人体工程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人体工程学概述:章节将从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入手,介绍人体结构和功能,强调人体工程学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和兴趣。
本章将深入探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人机工程学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人体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人体工程学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90608Z10
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Ergonomic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设计制图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教材、教学参考书:
1、主编《室内人体工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2、丁玉兰主编《人机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3、李文彬等编著《建筑室内与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该课程属环境设计专业辅助课,是培养学生应用人体工程学进行家具设施与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教学环节,并与家具与陈设、住宅室内设计等课程构成课程群。
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人机工程学相关知识、方法,来创造一个具有舒适性、效率性、安全性的工作、生活环境或家具设施产品;目的是培养在家居环境设计中利用普适尺寸、感性工学等相关知识的精英设计人才。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人机工程学相关知识、方法,为设计具有舒适性、效率性、安全性的工作、生活环境设施与环境服务;
2、要求学生在家具与陈设设计、环境设计中对普适尺寸、感性工学等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人体形态馆考察,要求写出考察报告;
2、人体尺寸的测量,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人体工程学》课程(0504041525)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代码:0504041525学分与学时:2学分 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学习《人体工程学》,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学会从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出发,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人工程问题,逐步形成以人体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结合百分点原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以人为中心从事设计的现代设计观念。
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能够熟练地掌握人体尺度的测量和取值方法,熟知常用的人体活动空间尺度和常用家具尺度等,了解人在特定的建筑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从而设计出更科学、更宜人的产品和环境。
三、学时安排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论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对人体工程学基本概念的了解,逐步形成以人体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工程学的概念,领会其在各个设计中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重点: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解。
难点:在各个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与图表举相结合。
主要内容: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由来及发展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二、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过程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一、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二、应用于工业设计第三节人体心理学知识一、心理和行为二、感觉和知觉三、注意和记忆四、思维和想象五、领域和空间第二章人体测量的原理与应用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人体测量有初步了解并能运用于设计中,为以后的专题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步骤。
重点与难点:重点:使人体测量真正运用到设计中去。
难点:在各个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案例分析与图片演示相结合。
主要内容:第一节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一、基础数据二、人体心理与生理计测第二节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步骤一、人体静态测量参数二、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三、人体动态测量参数第三章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为室内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206·课程英文名称:Human Engineering·授课对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开课学期:第2学期·学分/学时:2 /36·先修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方式:理论讲授、课题讨论及方案设计·考核方式:作业及其讲评·课程简介:人体工程学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为专业必修主要课程。
该课程知识是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知识构成。
通过人机工程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和系统地获得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和具体设计中的人机问题分析方法,使学生能综合分析人—机—环境之间的综合关系,解决产品设计过程中如何使设计与人体的各种要求(生理要求、心理要求)相适应的问题,从而使设计出的室内空间、家具具有实用、经济、美观、高效,实现设计的人性化;其二使学生建立起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论(8学时)第一节人体工程学定义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历史第三节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人体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关系第五节产品设计中的人体分析内容本章的学习重点为建立起人体工程学的概念,能够对人体工程学学科的定义、发展历史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做出正确的描述;对室内设计专业为什么要学人体工程学,学些什么,怎么去学有正确的认识理解。
第二章人体工程学中人的特性研究(8学时)第一节人体尺寸及其应用第二节人体肌肉施力特性及运动输出特征第三节人的感知觉特征第三节人的信息接受、处理与传递本章的学习重点为了解人体尺寸测量的工具和方法;熟悉国家人体尺寸标准中的各种人体尺寸;了解人体尺寸的类型;理解人体尺寸的特性,掌握设计中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原则和方法;理解和掌握人的视觉特征(视野、视距、常见视觉现象、视觉运动规律)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了解人对信息接受、传递与处理过程以及影响人信息接受传递与处理的各种因素。
人体工程学》课程大纲—、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人体工程学(英文):Ergonomics课程编号:14371055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 300字以内)人体工程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家具设计专业课服务。
人体工程学课程介绍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在家具、室内、工业产品设计、生产等领域的应用。
本课程主要讲授人体的感知特性、运动特性、人体测量、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人体工程学设计等基础知识,特别是人体工程学在各类家具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掌握人体运动特性、感知特性、人体测量等人体生理、心理特性;掌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①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家具与室内的人性化设计;②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人体工程学实验测试;③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市场调查,产品企划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①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定义②了解人体工程学学科的特点③了解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④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人体工程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⑤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应用领域以及与家具和室内设计的关系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了解《人体工程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以及在本科程的学习方法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
—、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二、人体工程学的起源和发展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四、人体工程学体系及应用领域五、人体工程学与家具和室内设计第二章人体感知特性(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①掌握感觉、知觉、感觉特性、知觉特性的相关概念②掌握神经系统的作用、感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基本特性③了解视觉系统的构成,掌握视觉机能的相关概念、视觉运动的规律④了解听觉系统的构成、影响听觉的因素,掌握听觉掩蔽效应等相关概念⑤掌握肤觉特性⑥了解嗅觉特性⑦掌握平衡觉的概念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 感觉的基本特性及其相关概念② 知觉特性及其相关概念,影响知觉特性的因素③ 视觉机能及其相关概念,视觉运动规律④ 肤觉机能及其相关概念教学难点:对感觉特性、知觉特性的理解,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第一节、信息传递系统(0.5学时)—、感觉系统二、 知觉系统三、 神经系统第二节、视觉系统及其特性 —、视觉系统如何构成二、视觉特征第三节、听觉系统及其特性 ―、听觉刺激和声音二、 人耳的结构三、 听觉的形成四、 听觉特性第四节、肤觉系统及其特性 —、肤觉特性二、触觉在家具与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第五节、味觉与嗅觉系统及其特性(0.5学时)—、眛觉二、嗅觉第六节、本体觉(0.5学时)—、本体觉的定义二、本体觉的分类第三章人体运动特性(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① 掌握肌肉运动的原理、运动方式、运动特征及其相关概念② 了解肌力大小的影响因素③ 了解肢体运动速度的影响因素④ 了解肌肉疲劳的种类及其测量方法⑤ 了解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⑥ 了解肢体运动速度的影响因素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 肌肉的构成及其施力方式② 肌力及其影响因素③ 肌肉疲劳的种类及其测量方式④ 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肌肉的收缩原理及其方式(0.5学时)(0.5学时)(1.5学时)第一节、运动系统(0.5学时)—、运动系统的构成及功能二、骨骼系统第二节、肌肉与肌力(1学时)一、肌肉组织二、肌力第三节、人体疲劳(1学时)—、肌肉疲劳的种类二、影响疲劳的因素三、疲劳的测定方法第四节、身体的岀力范围(0.5学时)—、肢体出力范围二、影响出力的因素第五节、人体动作的灵活性与准确型(0.5学时)—、肢体运动速度及其影响因素二、肢体运动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第六节、人体的反应特性(0.5学时)—、反应时间二、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第四章人体尺寸与人体测量(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①掌握人体测量定义、人体测量的分类、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②人体测量的内容掌握人体测量的方法与主要工具③了解人体测量数据的主要影响因素④掌握人体测量数据的主要统计方法⑤掌握人体百分位数的概念与使用原则⑥了解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⑦了解人体模板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人体测量的定义、分类、基本术语②人体测量的方法③人体百分位数及其应用教学难点:人体百分数的概念、计算方法第一节、人体测量的基础知识(0.3学时)—、人体测量学的由来二、人体测量学的定义三、人体测量的分类四、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五、人体测量的方法第二节、影响人体测量数据的因素(0.2学时)—、年龄二、性别三、地区与种族四、年代五、职业第三节、人体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0.5学时)—、基本统计数据二、百分位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三、百分位尺寸的使用原则第四节、人体尺寸数据及应用(0.5学时)—、人体尺寸的相关定律二、人体各部分尺寸与身高的比例三、中国成年人人体测量数据及应用第五节、人体模板设计与应用(0.5学时)—、人体模板定义二、人体模板的用途第五章椅类家具设计(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①了解座椅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构件②了解并掌握椅类家具与人的关系③掌握椅类家具的设计要素④学习椅类家具设计的分析方法2.教学重点与难点:①椅类家具与人的关系②椅类家具的设计要素,尤其是功能尺寸设计第一节、椅类家具的分类与功能(0.5学时)—、椅类家具的分类二、座椅的基本构造及功能第二节、椅类家具设计与人的关系(1学时)—、坐姿的特点二、坐姿人体生理特征三、椅类家具设计与人体支撑第三节、使用环境对椅类家具的要求(1学时)一、椅类家具的使用场所及特点二、使用环境对椅类家具风格和尺度的要求三、使用环境对椅类家具材料的要求四、使用环境对椅类家具形态的要求第四节、椅类家具的设计要素(0.5学时)—、座椅的功能尺寸设计二、座椅垫性与坐姿舒适性第五节、座椅设计实例分析(1学时)—、工作椅设计二、休息椅设计三、跪式座椅设计第六章桌台类家具设计(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①了解桌台类家具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构件②了解并掌握桌台类家具与人的关系③掌握桌类家具的设计要素④掌握VDT办公桌设计的要素⑤掌握台类家具设计的要素⑥学习桌台类家具设计的分析方法2.教学重点与难点:①桌台类家具与人的关系(差尺)②桌类家具设计要素、台类家具设计要素、第一节、桌台类家具的分类与功能(0.5学时)—、桌台类家具的分类VDT办公桌的设计要素二、桌台类的基本构造三、桌台类家具的基本功能分析第二节、桌台类家具设计与人的关系(0.5学时)—、人桌界面二、桌台类家具与人体尺度及活动范围三、桌台类家具材料与触觉舒适性四、桌台类家具材料色泽与视觉舒适性第三节、桌类家具的设计要素(1学时)—、主要功能尺寸设计二、桌面材料与色泽三、VDT办公桌设计第四节、台类家具的设计要素(1学时)一、工作台与站姿作业二、工作台高度三、台面宽度、深度四、台面下的净空处理五、坐立交替和斜工作台面六、台面材料设计第五节、桌台类家具设计实例分析(1学时)第七章床具设计(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①了解床具功能及分类②掌握床具的基本构造③了解并掌握床具与人的关系④了解床具的使用环境⑤掌握床具的设计要素⑥学习床具设计的分析方法2.教学重点与难点:①床具与人的关系分析②床具的设计要素分析③床具设计的案例分析第一节、床具的分类与功能(0.5学时)一、床具的分类二、床具的基本构造三、床具的功能第二节、床具设计与人的关系(1学时)一、睡眠及睡眠的生理、心理功能二、卧姿与脊柱形态三、睡姿四、卧姿与体压分布五、睡眠深度与床的尺寸六、人的体型与床具设计第三节、使用环境对床具的要求(0.5学时)一、床具的使用环境及其特点二、使用环境对床具尺度的要求三、使用环境对床具色彩的要求第四节、床具的设计要素(1学时)—、床垫设计二、床高设计三、床屏设计四、床箱与床架设计五、床梯设计六、护栏设计第五节、床具设计实例分析(1学时)第八章柜类家具设计(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①了解柜类家具的功能及分类②了解并掌握柜类家具与人的关系、与物品之间的关系③了解柜类家具与环境之间的关系④掌握柜类家具的设计要素⑤学习柜类家具设计的分析方法2.教学重点与难点:①柜类家具与人的关系分析②柜类家具与物的关系分析③柜类家具的设计要素分析④柜类家具设计的案例分析第一节、柜类家具的分类与功能(0.2学时)一、柜类家具的分类二、柜类家具的基本功能要求第二节、柜类家具设计与人的关系(0.3学时)—、取放物品与人体上肢活动二、物品的可视性第三节、柜类家具与储物特性(0.3学时)—、储物形式二、物品尺寸三、储物空间的分隔第四节、柜类家具与室内环境(0.5学时)一、柜类家具的使用场所及特点二、柜类家具尺寸与室内空间的协调三、柜类家具的色彩与室内空间的协调四、柜类家具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第五节、柜类家具设计(0.7学时)一、主要功能部件尺寸二、书柜设计三、衣柜设计四、橱柜设计第九章室内环境与人的特性(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①掌握室内空间的心理感觉的相关概念②掌握人类行为习惯的相关内容③掌握人的行为模式的相关内容④了解空间的分类及其空间尺度对其影响⑤了解室内环境设计的相关内容2.教学重点与难点:①室内空间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②人类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③空间心理感觉第一节空气环境(0.5学时)一、室内污染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二、氧气三、温度四、相对湿度五、空气流动速度六、空气的洁净度第二节光环境(1学时)一、日光和灯光二、光的度量三、照明方式四、灯光布》五、照明质量六、照明与心理第三节声环境(0.5学时)第四节人的行为特性(0.8学时)一、人的空间行为二、人体的行为习性第五节人的行为模式(0.7学时)—、行为模式化依据二、行为模式的种类第六节人的行为心理(0.5学时)—、幽闭恐惧二、恐髙症第十章无障碍设计(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①理解无障碍设计的内涵②掌握掌握公共空间和家庭空间无障碍设计的相关内容2.教学重点与难点:无障碍设计的相关内容和内涵—、概述二、出口及入口大厅三、坡道、休息平台、门厅和走道四、楼梯、扶手五、厨房六、卫生间七、浴室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成绩评定办法为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16学时(其中含实践教学×学时)
学分:1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人体工程学》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时的专业必修理论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对人体工程学有基本的了解;掌握一定的人体工学知识,并灵活运用到设计当中;增强对设计构思的重新审视,重视设计过程中“人”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三、教学方法
以教师课堂讲授(配合视频、PPT)为主,结合组织学生参观、讨论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提示重点、开列参考书目、布置思考题进行课堂讨论。
四、成绩考核方式
1、平时课堂问答与考勤占30%
2、期末开卷考试占70%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丁玉兰著,《人体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主要参考书目:
刘盛璜著,《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罗盛著,《人体工程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年。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人体工程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科教学中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的生活,按照人体工学进行室内设计是保证 舒适愉悦”的前提。
因此,人体工程学是为进步搞好室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是通过对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生理、 心理学等 达到人一一使用物一一环境的相互结合; 通过设计使得在工作、家庭生活及休闲环境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使设计真正地服务于人。
二、课程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人体一些重要尺寸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应用,本着 必须够用”的指导思想,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工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 人体工程学概述(一) 教学内容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 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二)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熟悉内容: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了解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是课程的开篇,这个简短的篇章旨在使同学了解人体工程学 的背景知识以及学习它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单元学习, 应理解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学科来源;历史发展;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它在环境艺术和产品设计中的地位和意义, 从中引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重点和难点:人体工程学的概念;本学科在环境艺术和产品设计中的意义和地位。
第二单元人体测量学(一) 教学内容 结构尺寸⑴身高⑵眼高⑶肘部高度 ⑷坐高⑸坐着时眼高 ⑹肩宽⑺两肘宽度 ⑻臀部宽 度⑼肘部平放高度 ⑽大腿厚度(11)膝盖高度(12)膝月国高度 (13)手臂向前手握距离 功能尺寸 人体尺寸的应用(二)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结构尺寸。
提高,对室内装饰装修水平要求的更高, 社会进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追求温馨舒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因素的研究;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科学态度,熟悉内容:功能尺寸。
《人体工程学》教学课程大纲
专业代码:540104
课程编号:G1A0078
适用专业: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教学学时:45学时其中实践教学时数:30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制定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教学大纲总体说明部分
一、课程概述:
《人体工程学》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设施—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设施、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学科。
二、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科学态度,达到人—设施—环境的相互结合;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设施—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设计使得在工作、生活及休闲环境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使设计真正服务于人。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考核形式:
该课程为考试科目,期末成绩计算方法是课程结果结束时的考试作业占70%,平时作业成绩占30%。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阮宝湘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3月 [课程主要参考书]:《人机工程学应用》刘春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7月《人机工程学》赵江洪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大纲文本部分
一、课程核心内容:
《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在不同条件的人能安全、高效和舒适地进行工作和生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人-机-环境
系统的设计准则和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章主要内容]:
1.1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1.2 人机工程学的形成和发展学科思想演进 1.3 人机系统与人机工程设计 1.4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本章重点]:
1.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机工程学教学的目的与重要性 2.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学科历史与发展方向 [本章难点]:
1.人机系统含义理解
2.通过实例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机学问题
第二章人体尺寸及其应用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人体尺度国标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人体尺度的测量标准、具体测量项目,能够熟练的查阅相关标准,将数据科学的应用于具体设计案例中。
[本章主要内容]:
2.1 人体尺度概述 2.2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2.3 其他国家的人体尺寸
2.4 产品设计中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 [本章重点]:
1.人体尺寸的数据查阅方法 2.人体尺寸的数据应用 [本章难点]:
1.尺寸修正量的选取 2.人体尺寸的百分位数选择 3.产品功能尺寸的确定
第三章桌椅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经典案例桌椅设计中的人机工学研究内容应用的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人机工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应用与检验的具体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3.1 桌椅设计概述 3.2 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3.3 座椅的功能尺寸 3.4 坐姿与靠垫
3.5 办工桌的功能尺寸 [本章重点]:
1.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2.桌椅的功能尺寸选择
第四章显示装置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人的生理特点的研究,根据人机工学的相关理论成果指导显示装置设计,使之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及行为习惯。
[本章主要内容]:
4.1 人的视觉与听觉特性 4.2 显示装置的类型与设计原则 4.3 显示仪表的设计与布置 4.4 信号显示设计
第五章操纵装置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人的生理特点的研究,根据人机工学的相关理论成果指导操纵装置设计,使之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及行为习惯。
[本章主要内容]:
5.1手足尺寸与人体关节活动 5.2 人体的施力与运动输出特性 5.3操纵器设计的人机学原则 5.4 操纵器的布置与控制台设计 5.5 常用操纵器的人机学要素 [本章重点]:
1.人体的施力与运动输出特性 2.操纵器设计的人机学原则 [本章难点]:
1.操纵器设计的人机学原则 2.常用操纵器的人机学要素
第六章手握工具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人的生理特点的研究,根据人机工学的相关理论成果指导手握设计,使之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及行为习惯。
通过本章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人机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实践人机设计原则应用的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5.1手工具及其使用方式 5.2 手工具设计的人机学因素 5.3几种手工具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2 人机工程学的形成和发展学科思想演进 1.3 人机系统与人机工程设计 1.4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本章重点]:
1.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机工程学教学的目的与重要性 2.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学科历史与发展方向 [本章难点]:
四、复习思考题:
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定
学时分配
《透视和制图》教学课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