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相对色谱峰形及保留值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15
反相液相色谱中调整流动相组分比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黄强;李华勇;刘新国【摘要】用国标法同时测定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通过改变流动相组分比例,即改变流动相极性,对三种比例所得出的分离效果进行比较,考察了三种组分的保留时间、分离度及拖尾因子等参数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增加甲醇比例,三种待测组分保留时间都提前,且糖精钠的变化最大;(2)增加甲醇比例可以使三种组分的分离度和拖尾因子都变小,同时也可以满足对分离度的要求;(3)综合分析试验所得各参数,得出色谱系统所需最适流动相配比,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试验的精密度也满足要求.【期刊名称】《江西化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液相色谱;流动相;分离度;系统适用性试验【作者】黄强;李华勇;刘新国【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江西吉安343000;江西省吉安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江西吉安343000;江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江西南昌33000【正文语种】中文反相色谱法是以表面非极性载体为固定相,以比固定相极性强的溶剂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分离模式,是基于样品中的不同组分和固定相之间作用的不同而将各组分分离,具有柱效高、分离能力强、保留机理清楚等特点,是液相色谱分离模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反相色谱系统中的固定相一般采用硅胶表面键合疏水基团,流动相首选甲醇-水系统,在一些大分子物质的分离中,多采用离子强度较低的酸性水溶液,添加一定量的乙腈或甲醇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等四个参数。
其中,分离度和拖尾因子是考察分离效果的重要指标。
实际检测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供试品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
液相色谱柱压力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液相色谱柱压力与保留时间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液相色谱
柱的压力对保留时间有着直接影响。
首先,液相色谱柱的压力会影
响流动相在色谱柱中的流速,从而影响溶质在色谱柱中的分配和传
递过程。
通常情况下,增加柱压会导致流动相的流速增加,从而缩
短溶质在色谱柱中的停留时间,即保留时间减小。
相反,减小柱压
会导致流速减小,溶质在色谱柱中停留时间增加,即保留时间延长。
此外,柱压还会影响溶剂在色谱柱中的扩散速率,进而影响溶
质在色谱柱中的传递速率。
增加柱压会加速溶剂的扩散速率,从而
加快溶质的传递速率,导致保留时间缩短;减小柱压则会使溶剂的
扩散速率减慢,溶质的传递速率降低,保留时间增加。
除此之外,柱压还会影响色谱柱的温度分布,进而影响溶质在
色谱柱中的分配平衡,从而对保留时间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液相色谱柱的压力与保留时间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
线性关系,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综合考虑和调节,以获得最佳的
色谱分离效果。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Mobile Phase)液相色谱流动相通常是各种低沸点溶剂和水溶液。
与气相色谱相比较,液相色谱流动相不仅可选择范围比较大,而且它是影响分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可调节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流动相的选择和优化是确定色谱分析的主要工作。
一、流动相溶剂的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中所选用的流动相溶剂必须能保证该色谱系统的分离过程可重复进行:溶剂的纯度和化学特性必须满足色谱过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的要求;溶剂应当不干扰检测器的工作;在制备分离中, 溶剂应当易于除去, 不干扰对分离组分的回收。
从实用角度考虑,溶剂应当价格低廉,容易购得,使用安全,纯度要高。
对液相色谱溶剂的要求: 1)溶剂要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不与固定相和样品组分起反应。
2)溶剂应与检测器匹配,不影响检测器正常工作。
3)溶剂对样品要有足够的溶解能力,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4) 溶剂的粘度要小,保证合适的柱压降。
5) 溶剂的沸点低,有利于制备色谱的样品回收。
液相色谱流动相溶剂的选择步骤选择具有合适物理性质的溶剂,如沸点、粘度、紫外截止波长等选择合适洗脱强度的溶剂:简单样品,2 ? k'? 5;复杂样品,0.5 ? k'? 20 改变溶剂的选择性,使被分离组分具有较高的α值二、表征溶剂特性的重要参数 1)溶剂沸点、分子量、相对密度、介电常数、偶极距、折射指数、紫外吸收截止波长、与液相色谱分离密切相关的最重要的溶剂特性参数是溶剂强度参数?? ,溶解度参数?? ,极性参数P'和粘度η。
2) 溶剂洗脱强度溶剂洗脱强度指流动相中溶剂的洗脱能力。
在吸附色谱中, "溶剂洗脱强度"与溶剂极性成正比;而在反相色谱中,溶剂极性越大, 洗脱能力越小。
在液相色谱常用混合溶剂作流动相。
混合溶剂的P'具有加和性: P'ab= ??aP'a,?? bP'b , ??为某一溶剂的体积分数。
【经验交流】浅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的流动相液色迷人/hplc2/blog/static/525468200810270318169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分析检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更是大量的采用了该方法,一二部涉及的品种达1327种之多。
HPLC对流动相的基本要求是:①与固定相不互溶,不发生化学反应。
②对样品有适宜的溶解度,要求k值在1~10范围内(可用范围)或2~5(最佳范围)。
溶解度太大,k值太小,不利于分离;溶解度太小,k值太大,可能使样品在流动相中产生沉淀。
③必须与检测器相适应。
例如用紫外检测器,流动相本身在检测波长处应无吸收。
④流动相的粘度要小,可以降低色谱柱的阻力而提高柱效。
⑤纯度高,不含机械杂质。
结合上述要求,就以下七个方面浅析如下:1、流动相的性质要求。
一个理想的流动相溶剂应具有低粘度、与检测器兼容性好、易于得到纯品和低毒性等特征。
选好填料(固定相)后,强溶剂使溶质在填料表面的吸附减少,相应的容量因子k 降低;而较弱的溶剂使溶质在填料表面吸附增加,相应的容量因子k 升高。
理论塔板数N一般与流动相的粘度成反比。
所以选择流动相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流动相不得改变填料的任何性质。
低交联度的离子交换树脂和排阻色谱填料有时遇到某些有机相会溶胀或收缩,从而改变色谱柱填床的性质。
碱性流动相不能用于硅胶柱系统。
酸性流动相不能用于氧化铝、氧化镁等吸附剂的柱系统。
②纯度。
色谱柱的寿命与流动相有较大的关系,特别是其所含杂质在柱上有大量沉积的溶剂。
③与检测器匹配。
使用紫外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在检测波长下不得有吸收,或吸收很小。
④粘度要低。
高粘度溶剂会影响溶质的扩散、传质,降低柱效,还会使柱压增加,分离时间延长。
最好选择沸点在100℃以下的流动相。
2、流动相的pH值。
采用反相色谱法分离弱酸(3≤pKa≤7)或弱碱(7≤pKa≤8)样品时,通过调节流动相的pH值,以抑制样品组分的解离,增加组分在固定相上的保留,并改善峰形的技术称为反相离子抑制技术。
流动相的离子强度对RP(1)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过程中,流动相的离子强度可显著影响可解离的化合物如抗生素的色谱峰形,原因在于流动相的离子强度较低时,色谱填料的固定相易于过载,使离子化的化合物的色谱峰形呈典型的过载特征――峰形接近直角三角形。
随着进样量的增加,色谱区带中高浓度的前半部的保留时间减少,但色谱区带均在同一时刻结束,色谱峰的拖尾因子及峰宽均显著增加,同时被测物与有关物质间的分离也随之变差。
选择合适的缓冲盐并适当地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即可显著改善抗生素的色谱峰形,色谱峰的拖尾因子及峰宽均随之降低,同时被测物与有关物质间也更加易于分离。
关键词: RPHPLC;抗生素;色谱峰形;流动相;离子强度Influence of the ionic strength of mobile phase on peak shape of antibiotics in RPHPLCABSTRACT The ionic strength of mobile phase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eak shape of ionogenic compounds such as antibiotics in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The influence may be attributed to overloading of ionogenic analytes in lower ionic strength mobile phase. In such phase, peak becomes increasingly rightangled triangle in shape with increasing sample load together with increasing peak width and tailing. The retention time of the highconcentration front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ample load, while the end of the peak tail has a constant retention time, equal to the symmetrical analytical peak. Due to considerably worse peak shapes, poorer resolution between the main component and its related substances might be observed. With the optimal buffer and the increase of ionic strength,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eak shape of antibiotics could be achieved and consequently a decrease in the tailing factor, an increase in the apparent column efficiency as well as an efficient resolution were obtained.KEY WORDS RPHPLC; Antibiotics; Peak shape; Mobile phase; Ionic strength据统计,约80%的药物含有碱性官能团,故碱性化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行为在色谱学界始终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而具有不同pKa值的碱性药物的RPHPLC分离在药学界的重性正日益被关注[1]。
流动相的选择技巧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流动相的选择技巧常用做反相流动相的溶剂是甲醇和乙腈,甲醇有其性价比的优势,但是甲醇活性高,可能与某些样品发生反应,而且甲醇在低波长下有紫外吸收,会降低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乙腈虽然价格很高,毒性比甲醇大,但是洗脱能力比甲醇强,很少与样品发生反应,用作流动相系统常用做反相流动相的溶剂是甲醇和乙腈,甲醇有其性价比的优势,但是甲醇活性高,可能与某些样品发生反应,而且甲醇在低波长下有紫外吸收,会降低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乙腈虽然价格很高,毒性比甲醇大,但是洗脱能力比甲醇强,很少与样品发生反应,用作流动相系统压力要比甲醇低很多,且截止波长比甲醇低20nm,增加了检测出在低波长下才有吸收的杂质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一般倾向于多用乙腈,少用甲醇。
但是有时候样品峰形不好或者分离不好,更换溶剂试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不同的溶剂提供不同的选择性。
对流动相的优化主要在水相上下功夫,水里可以加酸、加碱、加盐,从而改善峰形、提高分离度。
流动相里加碱的情况比较少,主要还是加酸,常用的酸有磷酸、三氟乙酸、甲酸、乙酸、高氯酸、甲基磺酸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磷酸和三氟乙酸,磷酸在低波长下没有紫外吸收,而三氟乙酸在低波长下有,但是三氟乙酸易挥发而磷酸不行,所以单纯做液相,低波长下磷酸最合适,三氟乙酸有吸收,运行梯度时基线漂移很严重,而做液质就要考虑首选三氟乙酸了,近些年还比较流行加甲酸或乙酸。
一般情况下这几种酸没有太大区别,我们更多的是考虑通过加酸改变流动相的pH值,从而改善样品的分离度和峰形。
相同进样量样品峰越高则意味着峰形越好,从图中可以看出多数样品在低pH值下峰形都比中性要好,这个主要是由色谱柱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色谱柱主要都是硅胶基质,现有的填料处理工艺无法将硅胶上残余的硅羟基全部去除,硅羟基会造成样品峰拖尾,一般认为硅羟基的pKa在到之间,低pH值能帮助抑制硅羟基的活性,减小拖尾,从而改善峰形,提高分离度。
色谱保留指数的应用和原理什么是色谱保留指数?色谱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 RI)指的是在色谱分析中,用于表征化合物保留时间的数值指标。
它是一种相对指标,用于描述化合物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与固相柱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从而判断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相对数量。
色谱保留指数的应用色谱保留指数在实验室和工业环境中被广泛用于以下方面:1.化合物的鉴定:通过与已知标准物质的保留指数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未知样品中的化合物。
2.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利用已知化合物的保留指数和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未知样品中特定化合物的含量。
3.质谱库的建立:将保留指数和质谱数据综合使用,可以建立化合物的质谱库,用于快速鉴定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4.毒性评价:根据化合物的保留指数,可以评估其毒性和生物活性,对于毒性研究和药物筛选具有重要意义。
5.杂质分离:色谱保留指数可用于优化色谱条件,实现对混合物中杂质的选择性分离。
色谱保留指数的原理色谱保留指数的计算基于以下原理:1.扩散作用:在色谱柱中,化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发生扩散,扩散速率取决于化合物的分子大小和柱填充物的孔径大小。
2.静电作用:化合物与固定相表面之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取决于化合物的极性和固定相表面的极性。
3.亲和作用:化合物与固定相表面之间的亲和力,也会影响化合物在柱中的保留时间。
色谱保留指数计算的基本公式如下:RI = 100 * (t - t0) / (t1 - t0)其中,RI 表示保留指数,t 表示化合物的保留时间,t0 表示某一较轻的标准化合物的保留时间,t1 表示某一较重的标准化合物的保留时间。
通过测量标准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并计算保留指数,可以建立标准曲线,用于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和鉴定。
色谱保留指数的影响因素色谱保留指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流动相的选择:流动相的性质(如溶剂极性、流动相pH等)会影响化合物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力,进而影响保留指数的大小。
液相色谱尖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液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环境等领域。
在液相色谱中,尖峰是指在色谱图中显著的、高而狭窄的峰。
尖峰的形成机制与样品的组成、分离柱和操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尖峰具有很高的峰度和分离效率,能够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
液相色谱尖峰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样品分子在分离柱中的保留、扩散、传递和柱效应等过程。
首先,样品分子在移动相中与固定相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保留在分离柱中;其次,样品分子在保留的基础上,受到扩散的影响,向两侧扩展,导致峰形变宽;然后,样品分子在移动相中传递,顺流进入分离柱;最后,样品分子在分离柱中发生相互作用,并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分离。
液相色谱尖峰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和分析灵敏度,能够有效地分离和测定混合物中的成分。
尖峰的形态参数还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和质谱等进一步的分析。
在药物研发、环境监测等领域,液相色谱尖峰的分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复杂的样品体系,液相色谱尖峰的形成机制和分离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液相色谱尖峰是液相色谱分析中重要的现象,与样品的保留、扩散、传递和柱效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尖峰的形成机制和分离规律,可以实现样品的高效分离和精确测定,为化学、医药、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和安排方式,它决定了文章内容的呈现方式和逻辑关系。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起到引导读者进入主题的作用,可以包括概述、背景信息和问题陈述等内容。
在本文中,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液相色谱尖峰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可以提到液相色谱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尖峰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
同时,可以提到尖峰的形成机制对于液相色谱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具有重要影响。
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概括性描述,说明文章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2020年05月2结果与讨论磷钼钒酸的FT-IR 光谱表征数据表明,在700~1100cm -1范围内,有四个Keggin 结构中不同氧原子特征吸收峰。
它们分别是νas (P–O a )=1080cm -1,νas (M =O t )=982cm -1,νas (M –O c -M)=898cm -1和νas (M –O e -M)=797cm -1,这说明钒成功进入了Keggin 骨架中且没有破坏Keggin 结构,从而成功制备了磷钼钒杂多酸。
对于磷钼钒酸离子液体催化剂的FT-IR 光谱表征数据也表明,在700~1100cm -1范围内,有相同的四个Keggin 结构中不同氧原子特征吸收峰。
与此同时,在2850和2950cm -1处的宽峰归因于离子液体中烷基取代基上的C -H 伸缩振动,而在3150cm -1处的峰则对应于乙烯基上不饱和的C -H 振动,在1170,1465和1535cm -1处也出现了分别对应于咪唑环上的C -N 伸缩振动,C -H 剪切振动以及C =N 伸缩振动的对应特征峰。
这表明通过阴离子交换的方式成功地将Keggin 结构的磷钼钒杂多酸与离子液体结合起来,并且不会破坏相互的结构。
学生在本实验过程中可以学习多酸材料的合成方法,巩固掌握固体和液体称量、催化剂洗涤等基本操作,以及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建议用于本催化氧化脱硫实验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20o C,模型油20mL,催化剂([C 4VIM]PMoV 2)0.05g,空气流速100mL/min ,反应时间为5h 。
3结语经多次实验证明,模型油中的硫化物可被有效脱除,脱硫率可达98%以上,并且对于不同种类硫化物均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在循环使用7次后仍然具有良好的脱硫活性。
该脱硫过程中无毒害排放,属于绿色催化范畴。
本实验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了解绿色催化的理念,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1]Sattler A,Parkin G,Carbon-sulfur bond cleavage and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thiophenes by tungsten [J].J.Am.Chem.Soc.,2011,133:3748-3751.[2]张富民,郭麦平,葛汉青.合成钼钒磷杂多酸的新方法及其催化性能[J].化工进展,2006,(10):1171-117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多酸型多孔聚离子液体用于活化空气氧化燃油超深度脱硫的研究”,项目编号为21776116。
流动相的调节是搞液相分析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液相水平高低的度量,每一种液相都有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问题就容易解决。
欢迎大家讨论。
一则可以为新手传播知识,二则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先开个头:常用的是化学键合相色谱,分离中性化合较简单,主要是调节溶剂强度,可从有机相的比例合种类两个方面入手,例如:有机相占的比例大,出峰就早。
分离酸碱化合物就就复杂一点,增加了添加剂,明白了添加剂的作用,然后从溶剂,酸碱性,添加剂等方面入手,问题就容易解决。
液相色谱采用键合硅胶可以分离绝大多数的分析物质,针对不同化学性质的单体采用不同的键合硅胶,现在有什么十八烷 、氨基柱、氰基、苯基太多了,再加上不同流动相也就是加入不同的抑制剂可以测许多成分,比如:酸性的可以用十八烷加入酸,加缓冲盐;碱性物质可以加缓冲盐。
以个人来讲用离子对的形式较多,并且效果也很好。
现在分析生物碱是比较难做的。
如用反相色谱柱时,一般先改变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再考虑改变pH值,酸性物质将pH值调低,碱性物质将pH值调高;如两者都无效,可考虑加入离子对试剂,如庚烷磺酸钠用于(碱性药物)一反相HPLC中的溶剂优化:1.首先应调整k’值:强溶剂→20%递减→选择合适的溶液强度,使得k’在1~20(tR:3~35min)。
一种方法是首先试用一种可能过强的流动相,在后面的试验中逐渐减小溶剂强度以增大k’。
当所有谱峰符合1<k’<20的范围时,从溶剂强度的观点来说,其流动相已接近最佳了。
(观察待分离组分的分离度)。
(反相色谱——溶剂极性弱洗脱能力强,组分k’减小)。
另一种方法是首次用梯度洗脱试验。
通过这一实验,有可能估计出使样品的k’值符合1<k’<20范围的大概溶剂成分。
2.改变选择性(á):根据分子间作用力将溶剂分组。
不同组的溶剂选择性不同,根据溶剂分组改变溶剂种类即可改变选择性。
二离子对HPLC中的溶剂优化: 离子对色谱法是分离离子,或可电离的分子的一种色谱技术。
流动相的作用
流动相在色谱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包括:
1.携带待测组分向前移动,这是流动相最基本的功能,使其可以经过
固定相实现分离。
2.为样品提供溶剂环境,帮助样品更好地溶解,从而更好地与固定相
相互作用。
3.提供淋洗离子,参与待测离子与固定相的交换分离过程,改变待测
离子在固定相上的保留时间。
4.流动相的种类和浓度可以影响待测离子的保留能力、峰形和分离度。
因此,流动相的选择对于色谱分析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色谱分析相关书籍或咨询该领域专家。
解释流动相的组成对样品保留时间的影响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流动相的组成对样品保留时间的影响。
第二章 气相色谱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 60页)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分离原理。
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气相色谱就是根据组分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
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溶解、挥发(气液色谱),或吸附、解吸过程而相互分离,然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
气相色谱仪具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
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分离系统完成对混合样品的分离过程;温控系统是精确控制进样口、汽化室和检测器的温度;检测和记录系统是对分离得到的各个组分进行精确测量并记录。
3、当下列参数改变时:(1)柱长缩短,(2)固定相改变,(3)流动相流速增加,(4)相比减少,是否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为什么?分配系数只与组分的性质及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性质有关。
所以(1)柱长缩短不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2)固定相改变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3)流动相流速增加不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4)相比减少不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
4、当下列参数改变时:(1)柱长增加,(2)固定相量增加,(3)流动相流速减小,(4)相比增大,是否会引起分配比的变化?为什么?βK m m k M S ==;而SMV V =β,分配比除了与组分、两相的性质、柱温、柱压有关外,还与相比有关,而与流动相流速、柱长无关。
故(1)不变化;(2)增加;(3)不改变;(4)减小。
5、试以塔板高度H 做指标,讨论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
提示:主要从速率理论(范弟姆特Van Deemter )来解释,同时考虑流速的影响,选择最佳载气流速(P 13-24)。
(1)选择流动相最佳流速。
(2)当流速较小时,可以选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如N 2,Ar),而当流速较大时,应该选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载气(如H 2,He )同时还应该考虑载气对不同检测器的适应性。
送检的样品中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解释说明引言部分的内容:1.1 概述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是指在色谱分析中,各组份溶液经过一定条件下在柱上的保留时间与参照物(通常为标准品)保留时间之间的比率。
通过相对保留时间可以对不同组分间的相对迁移速度进行定量描述,从而帮助分析人员确定样品中不同成分的含量、纯度以及进行化学结构鉴定。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系统介绍关于送检的样品中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关知识和技术方法。
首先在引言部分简要概述了文章的整体内容安排,然后分别介绍了色谱峰的定义、相对保留时间概念以及影响相对保留时间的因素。
接下来将详细说明送检样品中色谱峰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准备与处理、色谱仪条件设定以及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等方面。
其后通过实例及案例分析来进一步说明实验设计与方法选择、结果展示与分析讨论以及结果验证与可靠性评估等方面内容。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研究所得到结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讲解送检样品中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通过对色谱分析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总结和分析,提供给读者在实践中准确测定和解读样品中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的方法与技巧。
同时,通过实例及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为未来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最终达到提高色谱分析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目标。
2. 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2.1 色谱峰的定义色谱峰是在色谱图中呈现出的一个特征性峰形,表示了待测物在色谱柱中通过的时间段。
色谱峰通常以高度或面积来表示,它提供了关于化合物存在、含量和纯度等信息。
2.2 相对保留时间的概念相对保留时间是指两个化合物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分离出来的时间差与前一个化合物保留时间之比。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相对保留时间= (tR2 - tR1) / tR1,其中tR2为后一个化合物的保留时间,tR1为前一个化合物的保留时间。
相对保留时间可以用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确定不同组分之间的分离程度。
题目:HPLC流动相的选择来源:中国化学化工论坛主要内容:主要讲了在进行HPLC时,对流动相的选择及各流动相对样品处理的要求。
液相色谱的柱子通常分为正相柱和反相柱。
正相柱以硅胶为柱,或是在硅胶表面键合-CN,-NH3等官能团的键合相硅胶柱;反相柱填料主要以硅胶为基质,在其表面键合非极性的十八烷基官能团(ODS)称为C18柱,其它常用的反相柱还有C8,C4,C2和苯基柱等。
另外还有离子交换柱,GPC柱,聚合物填料柱等。
一、反相色谱柱的选择1.柱子的pH值使用范围反相柱优点是固定相稳定,应用广泛,可使用多种溶剂。
但硅胶为基质的填料,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流动相的pH范围。
一般的C18柱pH值范围都在2-8,流动相的pH值小于2时,会导致键合相的水解;当pH值大于7时硅胶易溶解;经常使用缓冲液固定相要降解。
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色谱柱入口处会塌陷。
同样填料各种不同牌号的色谱柱不尽相同。
如果流动相pH较高或经常使用缓冲液时,建议选择pH范围大的柱子,例如戴安公司的Acclaim柱pH 2-9或Zorbax的pH 2-11. 5的柱子。
2.填料的端基封尾(或称封口)把填料的残余硅羟基采用封口技术进行端基封尾,可改善对极性化合物的吸附或拖尾;含碳量增高了,有利于不易保留化合物的分离;填料稳定性好了,组分的保留时间重现性就好。
如果待分析的样品属酸性或碱性的化合物,最好选用填料经端基封尾的色谱柱。
3.戴安公司Acclaim柱子介绍—极性封尾C16固定相柱戴安公司有28种类型的柱子,Acclaim反相柱填料高纯,金属含量极低,完全封尾。
PH 2-9范围内兼容,低流失,高柱效。
尤其是2003年推出的Acclaim 极性封尾C16柱,是最先商品化的磺酰氨-O链接键的色谱柱,具极低的硅羟基活性,能在极性溶剂甚至100%水的条件下长期使用。
对酸性和碱性化合物有极为尖锐的好的色谱峰形,与现有的一流色谱柱相比有好的立体选择性。
二、液相色谱柱的使用色谱柱在使用前,最好进行柱的性能测试,并将结果保存起来,作为今后评价柱性能变化的参考。
气相色谱分析的问题下列情况对色谱分离及峰形状的影响如何?1、进样速度缓慢,样品不是瞬间进入气化室,也就是样品不是瞬间气化完全,这将导致峰变宽峰高变低或者峰拖尾再甚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峰。
这要看你的缓慢程度。
2、气化室温度过低,样品在气化室无法气化,会引起凝结,也就是样品停留在气化室,无法进入色谱柱,也就没有色谱峰的出现。
这样很伤仪器!!!!!3、进样口胶垫漏气,造成峰拖尾。
影响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0.999)的因素?(1)标样的配置:很重要,力求精确。
(2)各梯度溶液的稀释:力求精确。
(3)进样量和进样手法:在色谱各项参数设置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力求一致。
色谱分析中,分离度R的范围通常是多少理论上越大越好,存在无穷大的可能;赞同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之差与平均峰宽的比值。
也叫分辨率。
当R大于1.5时,基本上物质都已经完全分离了!至于30和50的分离度,在色谱学上意义是一样的!;赞同只需要在1.5以上就可以了,分离度太大就牺牲了分析样品的时间,耗时太长,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快速测定的。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有哪些定量方法,其优缺点是什么?外标法,内标法,面积归一法,标准加入法。
面积归一法适用于较纯的试剂,可进一定量,根据面积算出含量。
标准加入法:仲裁法,比较准确,除去溶剂基质对定量的影响。
内标法使用于样品前处理较复杂的样品,如萃取,衍生等等,只要内标与标准品保持统一的浓度就可以准确定量了。
色谱分析法中,什么性质的物质可用气相色谱来分析?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也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
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
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吸附,结果是在载气中浓度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后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