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基本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44.88 KB
- 文档页数:9
化肥知识一.各类肥料简介1、什么是肥料?肥料是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
它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菌肥)。
2、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质。
包括经沤制、处理的生活垃圾、家禽家畜粪便、植物残体等。
特点是:(1)含养分全面;(2)含有大量有机质;(3) 肥效稳定长久;(4)种类多、数量大、来源广、成本低;(5)养分含量低、施用量大,积造、施用不便。
3、无机肥料由提取、物理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的,标明的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
包括单一肥料和复合(混)肥料。
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便于贮运和施用的优点。
4、单质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仅有一种养分标明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的通称(如碳铵、过磷酸钙、硫酸钾)。
5、复合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仅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如“二铵”、“撒可富”牌三元复合肥、“绿原”牌三元复合肥。
6、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并通过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如宣化产的“天喜”牌三元复混肥。
7、生物肥料生物肥料即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
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制成的,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养分改善作物营养环境,或产生活性物质刺激作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
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一样,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
8、配方肥料指以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以各种单质化肥和(或)复混肥料为原料,以一定比例,采用掺混或造粒工艺制成的适合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肥料。
二.化肥种类区分按化学成分:有机肥料、无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按养分分:单质肥料、复混(合)肥料(多养分肥料);按肥效作用方式分:速效肥料、缓效肥料;按肥料物理状况分: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按肥料的化学性质分:碱性肥料、酸性肥料、中性肥料;1、缓效肥料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
肥料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肥料的类型根据其来源和成分,肥料一般可分为化肥、有机肥和生物肥料。
1. 化肥化肥是利用化学方法经过工业生产的肥料,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根据氮、磷、钾三种养分的比例不同,化肥又可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2. 有机肥有机肥是指来源于动植物、人畜粪便、秸秆、菌渣、渣滓、腐熟副食品、农作物秸秆等,通过发酵、腐熟、堆肥等过程制成的肥料。
有机肥具有有机质高、养分全、肥效持久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肥料。
3. 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微生物转化作用来改进土壤环境和提高植物营养状况的一种特种肥料。
如液体有机肥、腐植酸肥、微生物菌肥等。
以上三种肥料各有其特点,不同类型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二、肥料的成分肥料的成分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
1. 氮肥氮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它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过程,能促进植物的叶面生长,增加植物的光合产物。
氮肥的主要种类有尿素、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等。
2. 磷肥磷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元素,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转移和物质代谢等过程。
磷肥的主要种类有磷酸二铵、磷酸氢钙、磷酸三铵等。
3. 钾肥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植物抗病能力等。
钾肥的主要种类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一铵钾等。
4.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植物中需求量较少的元素,包括铁、锌、锰、铜、硼、钼、镉、镧等多种元素,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肥料的成分种类繁多,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状况,合理选择肥料成分比例,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肥料的施用方法1. 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周期开始前,将化肥和有机肥等施入土壤中,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适当的基础施肥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 追肥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情况,适时适量地进行肥料施用,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化肥常用化肥1、氮素化肥氮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
氮肥增施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
在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氮素化肥有:①硫酸铵(硫铵):白色或淡褐色结晶体。
含氮20%一21%,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使用。
硫铵是一种酸性肥料,长期使用会增加土壤的酸性。
最好做追肥使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量为15—20千克。
②碳酸氢铵(碳铵):白色细小结晶,含氮17%,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易分解挥发。
可作基肥或追肥使用,追肥时要埋施,及时覆土,以免氨气挥发烧伤秧苗。
③尿素:白色圆粒状,含氮量为46%。
尿素不如硫铵肥效发挥迅速,追肥时要比硫铵提前几天施用。
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尿素为中性肥料,不含副成分,连年施用也不致破坏土壤结构。
2、磷肥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
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
在生产上常用的磷肥有:①过磷酸钙:为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也有颗粒状的,含P2O5 12%一18%,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肥效,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在施用时宜集中施用或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这样可以降低磷的固定,从而提高肥效。
也可用作根外追肥,使作物直接吸收。
②重过磷酸钙(重钙):含P2O5 约45%左右,是一种高效磷肥。
施用重钙的有效方法和过磷酸钙相同,重钙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要相对减少。
3、钾肥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在生产上常用的钾肥有:①氯化钾:是易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含K2O 60%左右,呈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
物理性状好,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
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应配合石灰和有机肥料。
化肥知识快速入门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它能够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化肥的基本概念、分类、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读者快速入门化肥知识。
一、化肥的基本概念化肥是指经过人工合成或加工处理后,含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等多种类型,其中氮肥、磷肥、钾肥被称为三大营养元素肥料。
二、化肥的分类1.按照化学成分分类(1)氮肥:氮肥是指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氮元素的化学肥料。
按照氮肥的氮含量不同,可分为高氮肥、中氮肥和低氮肥。
(2)磷肥:磷肥是指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磷元素的化学肥料。
按照磷肥的磷含量不同,可分为高磷肥、中磷肥和低磷肥。
(3)钾肥:钾肥是指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钾元素的化学肥料。
按照钾肥的钾含量不同,可分为高钾肥、中钾肥和低钾肥。
(4)复合肥: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复合肥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氮磷复合肥、氮钾复合肥等。
2.按照作物需求分类(1)基肥:基肥是指在播种前或移栽后施用的化肥,主要作用是为作物提供长期的养分供应,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2)追肥: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施用的化肥,主要作用是为作物提供及时的养分补给,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3)叶面肥:叶面肥是指喷施于作物叶面的化肥,主要作用是为作物提供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三、化肥的使用方法1.施肥量化肥的施用量要根据作物品种、生长期、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氮肥、磷肥、钾肥的施用量应该按照3:1:2的比例进行配合,具体的施用量可以参考农业生产技术规程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2.施肥时间化肥的施用时间也要根据作物品种、生长期、气候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基肥应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施用,追肥应在作物生长期间及时补充,叶面肥可按照需要适时喷施。
3.施肥方式化肥的施用方式有多种,如撒播、穴施、沟施、叶面喷施等。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肥料基础知一什么是有机肥?有机肥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催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来源。
二有机肥的来源有哪些?有机肥的来源可以分为动物有机肥、植物性有机肥、和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
动物性有机肥-禽畜粪便、人粪尿、皮革毛渣等。
植物性有机肥-秸秆、绿肥、饼肥、沼气肥等。
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生活垃圾、生活废水。
三有机肥的作用有哪些?1为作物提供全面营养。
2促进微生物繁殖。
3改良土壤结构。
4增强土壤的肥力。
5刺激作物生长。
6 提高抗旱能力。
7提高化肥利用率。
四什么是化学肥料?它与有机肥比有什么优缺点?从狭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从广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
所以一些人把氮肥叫做化肥是不全面的,化肥是氮、磷、钾、复合肥的总称。
化学肥与有机肥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化学肥料含有的营养元素单一或较少,但养分含量较高。
但肥效猛而不长,改善土壤的作用不大。
而有机肥料含养分较全面,肥效较长,有改善土壤的作用。
所以把有机肥和化学肥相结合,能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肥效。
五什么叫无机肥料?无机肥为矿质肥料,也叫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它具有成分单纯,含有效成分高,易溶于水,分解快,易被根系吸收等特点,故称“速效性肥料”。
(1)碳酸氢铵:又叫重碳酸铵,含氮17%左右,在高温或潮湿的情况下,极易分解产生氨气挥发。
呈弱酸性反应,为速效肥料。
(2)尿素:含氮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最多的种。
肥效比硫酸铵慢些,但肥效较长。
尿素呈中性反应,适合于各种土壤。
一般用作根外追肥时,其浓度以0.1%~0.3%为宜。
(3)硫酸铵:含氮素20%~21%,每公斤硫酸铵的肥效相当于60~100kg人粪尿,易溶于水,肥效快,有效期短一般10~20天。
呈弱酸性反应,多用作追肥。
肥料常识知识点总结一、肥料的分类一般来说,肥料可以根据其来源、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1. 根据来源:(1)有机肥料:主要由动植物残体、粪便、秸秆、木屑等有机物经过腐熟而成的肥料。
有机肥料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具有显著作用。
(2)无机肥料:主要由矿产物质、化工产品和实验室合成物质制成的肥料。
如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等。
2. 根据化学成分:根据其主要营养元素不同,肥料可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
3. 根据营养成分:(1)全营养肥:含有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的肥料,能够满足植物全生育期的养分需要。
(2)单纯肥:只含有一种主要的营养元素,如纯氮肥、纯磷肥、纯钾肥等。
二、肥料的基本营养元素1. 氮肥:主要是提供生长活力和增加产量的关键元素,氮肥在植物体内主要是构成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重要有机物质的组成成分。
2. 磷肥:主要用于提高农作物的萌发、生长和开花结果,同时增加农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
3. 钾肥:主要用于增加农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4. 钙、镁、硫和微量元素:这些元素虽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增产增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肥料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三、肥料的使用原则1. 因地制宜肥料的使用需根据土壤肥力状况、作物品种及生长阶段、水肥平衡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综合考虑,实行因地制宜的原则。
2. 精准施肥根据作物不同的生长期和不同的养分需要,合理确定施肥种类和用量,保证养分供应,避免浪费,做到精准施肥。
3. 科学配置合理选用不同种类、规格的肥料,进行科学的搭配和配置,提高养分利用率,避免养分之间的相互抑制和竞争。
4. 配合管理肥料施用时应合理掌握量与时、留余地,通过肥料施用、增施有机肥料、混施等措施,使养分供应与需求基本匹配,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四、肥料的施用技巧1. 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期肥料的施用时期是影响施肥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化肥基础知识第一节化肥概述一、化肥的概念是指在工厂中经化学方法生产,或开采矿石或利用工业废渣,经加工而制成的无机肥料。
由此得出化肥的3个来源:1、化肥厂生产;2、矿石开采并加工;3、工业废渣加工而成。
二、化肥的特点1、有效成分含量高、浓度大,但元素单一如尿素含N46%,二铵含N21%、含P205 48%。
而有机肥中含N量仅有0.1—1%,可见,1公斤化肥相当于几十至上百斤有机肥。
2、肥效发挥快,见效快,但肥效持续时间短。
夏季3天即可见效。
肥效期一般为3—6个月。
3、多为晶体或颗粒,所占体积小,便于贮存运输及使用,但成本较高。
4、不含有机物,无改良土壤作用,且长期施用会造成土壤的板结。
分析土壤板结的原因(生产上举例)三、我区化肥的生产及旋用情况世界上最早生产化肥于1845年(法国、德国)。
我国于1936年在沿海城市生产施用化肥。
新疆于50一60年代开始生产施用化肥。
不论从施肥数量上、还是从发展史上讲,新疆的化肥业都落后于内地省区。
四、当今世界化肥发展的趋势1、高效化:高浓缩,营养元素含量更高、肥效更高;2、液体化:既便于管道运输又适合滴灌、喷灌施用,还节省劳力。
3、复合化:添加多种微量元素,制成多元复合肥,也可添加除草剂及农药制成一体化肥,发挥综合效应、多功能作用。
4、长效化:通过降低释放分解速度,延长肥效。
如涂层尿素、腐殖酸尿素等.五、化肥的种类按所含营养元素不同分为5大类:1、氮肥(按氮素形态不同分)(1)铵态氮肥(2)硝态氮肥(3)酰胺态氮肥2、磷肥(按磷肥溶解性不同)(1)水溶性磷肥(2)弱酸溶性磷肥(3)难溶性磷肥3、钾肥主要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等。
4、复合肥分二元复合肥、多元复合肥:化成复合肥、混成复合肥。
5、微肥主要有铁(Fe)肥、锌(Zn)肥、硼(B)肥、锰(Mn)肥等。
6、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肥主要是近几年来市场上的各种各样的“宝”,“剂”“素”等都是多元素有机、无机复合肥。
如喷施宝、叶面宝、农大哥、小红帽等品名。
<肥料基本知识>.氮、磷、钾化肥的相关质量标准有哪些?怎样简易识别?答:国家对任何正规的化肥产品都有一定的质量标准规定,所有肥料生产企业都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进行生产。
企业可以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但其有效养分及相关指标必须等于或高于国家标准。
只有了解了化肥的质量标准,才能正确地分辨化肥的质量。
(1)氮肥化肥的质量标准及识别。
品种有碳酸氢铵、尿素、硝酸铵、氯化铵和硫酸铵。
质量标准见表9。
(2)磷素化肥的质量标准及识别。
品种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磷酸氢钙。
质量标准见表10。
(3)钾素化肥的质量标准及识别。
品种主要为氯化钾和硫酸钾。
质量标准见表11。
218.复合肥料的相关质量标准有哪些?怎样简易识别?答:(1)复合肥料的质量标准。
硝酸磷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不同的生产工艺其氮、磷的含量有一定差别,因此,不同的工艺生产所执行的质量标准也不同。
一般来说硝酸磷肥氮磷总含量要求36%~40%(氮为25%~27%,磷为11%~13.5%),磷酸一铵氮磷总含量要求52%~64%(氮为9%~11%,磷为42%~52%),磷酸二铵氮磷总含量要求51%~64%(氮为13%~18%,磷为38%~46%)。
农业磷酸二氢钾质量标准一等品含量应大于等于96.0%,氧化钾含量大于等于33.2%,水分小于等于4.0%;合格品含量应大于等于92.0%,氧化钾含量大于等于31.8%,水分小于等于5.0%,pH均在4.3~4.7之间。
(2)简易识别。
①外观颜色。
硝酸磷肥为浅灰色或乳白色颗粒,稍有吸湿性;磷酸铵为白色或浅灰色颗粒,吸湿性小,不易结块;磷酸二氢钾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吸湿性小。
②溶解性。
硝酸磷肥部分溶于水,磷酸一铵绝大部分溶于水,磷酸二铵完全溶于水,磷酸二氢钾溶于水,但不溶于酒精。
③磷酸二氢钾在铁片上加热,熔解为透明液体,冷却后凝固或半透明的玻璃状物质。
219.复混肥料的质量标准有哪些?怎样简易识别?答:(1)质量标准。
见表12。
注:①组成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0%,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1.5%。
②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为“枸溶性磷,可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标。
若为氮、钾二元肥料,也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标。
③如产品氯离子含量大于3.0%,并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可不检验该项目;包装容器未标明“含氯”时,必须检验氯离子含量。
(2)简易识别①复混肥料的总养分含量必须是氮(N)、磷(P2O5)和钾(K2O)含量之和,其他元素的含量不能计入总养分含量,否则会误导农民消费。
②氮、磷、钾三元或二元复混肥料的总养分含量不得低于25%,否则为不合格产品。
③复混肥料因原料和制作工艺不同有黑灰色、灰色、乳白色、粉红色和淡黄色等多种颜色,其外观为小球形,表面光滑,颗粒均匀,无明显的粉料和机械杂质。
如果容易结块,则水分含量过高。
④复混肥料一般不能完全溶于水,但放入水中,颗粒会逐渐散开变成糊状。
肥料颗粒的溶散速率部分地反映出养分的释放速率。
优质肥料的溶散速率为慢慢溶散,它能保持养分的平衡与均匀供应,达到延长肥效的目的。
如果肥料颗粒放入水中长时间不溶散,其肥料质量将存在一定问题。
220.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有机肥料的质量标准有哪些?怎样简易识别?答:(1)质量标准。
见表13。
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组成中单一无机养分含量不得低于2.0%,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1.0%。
(2)简易识别。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有机肥料均为褐色或灰褐色粒状或粉状产品,无机械杂质、无恶臭,如果有恶臭,则产品在生产工艺及除臭水平上没有达到有关质量标准要求。
以上两种肥料比重比复混肥料小,松散,与等量的复混肥料相比所占的体积要大。
不结块,粉状产品“捏之成团,触之能散”。
在火上灼烧能燃烧。
221.叶面肥料的相关质量标准有哪些?怎样简易识别?答:目前常用的叶面肥料从剂型上分为粉剂和水剂,从所含成分上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多种和单一微量元素、含氨基酸和腐殖酸叶面肥。
2002年农业部肥料产品登记评审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含氨基酸、腐殖酸叶面肥质量标准见表14。
单一微量元素叶面肥有硼肥和锌肥,硼肥即硼酸和硼砂(硼酸钠),其质量标准参照工业品的标准。
硼酸为白色粉末状结晶,合格品含量为:99.0%,水不溶物含量为0.06%。
硼砂为白色细小结晶体,一等品含量为95.0%,水不溶物含量为0.04%。
锌肥即农用硫酸锌(一水硫酸锌和七水硫酸锌),颜色均为白色或微带颜色的结晶。
农用一水硫酸锌的质量标准为35.0%,农用七水硫酸锌的质量标准为21.8%。
叶面肥大多用于作物的根外叶面喷施,作追肥,因此,叶面肥极少部分残渣不溶于水外,绝大部分均溶于水。
颜色上除氨基酸、腐殖酸叶面肥为深色或褐色外,其他叶面肥均为白色或浅色。
表14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氨基酸、腐殖酸叶面肥相关质量标准注:①微量元素铁、硼、铜、锌、钼、锰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之和,含量小于0.2%的不计。
②氨基酸分为微生物发酵及化学水解两种,产品的类型按生产工艺流程划分。
222.哪些肥料产品需要办理登记证?如何办理?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32号令——《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对相关农用肥料实行肥料产品登记管理制度,未经登记的肥料产品不得进口、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得进行产品广告宣传。
农业部负责全国肥料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省级农业部门协助农业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肥料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土肥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肥料登记推荐的质量管理。
(1)登记产品和免登产品:登记产品:配方肥、叶面肥、床土调酸剂、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复混肥等。
免登产品:对经农田长期使用,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免于登记,即硫酸铵、尿素、硝酸铵、氰氨化钙、磷酸铵(磷酸一铵、二铵)、硝酸磷肥、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铵、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磷酸二氢钾、单一微量元素肥、高浓度复合肥。
(2)登记范围及办理机构:①农业部肥料登记。
大量、中量、多种微量元素叶面肥、微生物肥料等必须到农业部办理有关登记手续,由农业部负责登记审批、登记证发放和公告工作。
②省农业厅肥料登记。
省农业厅负责复混、配方肥(不含叶面肥)、精制有机肥、床土调酸剂的登记审批、登记证发放和公告工作。
③外省肥料备案登记。
各省级农业厅批准登记的复混肥、配方肥(不含叶面肥)、精制有机肥、床土调酸剂,只能在本省销售使用。
如要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使用的,须由生产者、销售者向销售使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23.农用肥料登记证种类有那些?其登记期限有多长?答:⑴临时登记。
经田间试验后,需要进行田间示范试验、试销的肥料产品,生产者应当申请临时登记。
临时登记证有效期为1年,有效期满2个月前申请续展,可续展两次,每次续展有效期为1年,如农肥(2005)临字489号,为农业部2005年办理的临时登记证登记号为489号;湘农肥(2005)临字367号,为湖南省农业厅2005年办理的临时登记证,登记号为367号。
⑵正式登记。
经田间示范试验、试销可以作为正式商品流通的肥料产品,生产者应当申请正式登记。
正式登记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6个月前申请续展,续展有效期为5年。
如农肥(2005)准字328号(农业部),湘农肥准字2005号(省农业厅)。
⑶备案登记。
省级登记的肥料进入外省应由生产者、销售者向销售使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备案登记,其备案登记有效期与该肥料在本省取得的登记证期限一致,因此,外省肥料进入本省,在登记证有效期内,只需备案登记一次。
224.如何规范化肥的包装标识?答:(1)包装标识概念。
在包装上用于识别肥料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和使用方法所做的各种表示的通称。
标识可以用文字、符号、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物等表示。
(2)包装标识应标明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产品和包装标明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产品。
所有文字必须合乎规范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不得大于汉字,计量单位应当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并在包装上标明。
①产品名称:应当使用表明该产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应使用不会引起用户、消费者误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称,产品名称不允许添加带有不实、夸大性质的词语如“高效×××”、“×肥料王”、“全元素××肥料”等。
②标明“三证”:产品标准编号、生产许可证(适用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肥料如复混肥料等)和肥料登记证号。
③有效成分的名称和含量标识:单一肥料的养分含量:应标明单一养分的百分含量,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应按两种类型分别标明各单养分含量及各自相应的总含量,不得将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与主要养分相加,微量元素含量低于0.2%或(和)中量元素含量低于2%的不作含量标明。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的养分含量:应标明N、P2O5、K2O总养分的百分含量,总养分标明值应不低于配合式中单养分标明值之和,不得将其他元素或化合物计入总养分,应以配合式分别标明总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百分含量,如30%三元复混肥总养分配合式为(N-P2O5-K2O)15-7-8,表示氮为15%,五氧化二磷7%,氧化钾为8%。
25%二元复混肥总养分配合式为(N-P2O5-K2O)15-0-10,表示氮为15%,五氧化二磷为0,氧化钾为10%。
中量元素肥料的养分含量:应分别单独标明中量元素养分含量及中量元素养分含量之和。
若加入微量元素,可标明微量元素,不得将微量元素含量与中量元素相加。
微量元素肥料的养分含量:可分别标出各种微量元素的单一含量及微量元素养分含量之和。
④标明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必须标明经依法工商登记注册的,能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生产者的全称和详细地址。
⑤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和生产日期。
肥料产品应有企业自检的产品合格证(一般放在包装内),对产品应有安全有效的使用时期、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对所产生的产品应有生产日期、生产批号。
225.怎样识别真假肥料?购买肥料时应注意些什么?答:(1)尿素。
尿素外观为白色,球状颗粒,总氮含量≥46.0%,容易吸湿,吸湿性介于硫酸铵和硝酸铵之间。
尿素宜溶于水和液氨中,纯尿素在常压下加热到接近熔点时,开始显现不稳定性,产生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对作物失去肥效。
如在炉子上放一块干净的铁片,将尿素颗粒放在上面,可见尿素很快熔化并挥发掉,同时。
冒出少量白烟,闻到氨味。
(2)硫酸铵。
农业用硫酸铵为白色或浅色副产品带微黄或灰色的结晶,氮含量≥20.8%(二级品)。
硫酸铵易吸潮,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与碱类物质作用放出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