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施工技术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79.54 KB
- 文档页数:2
某粘土心墙坝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目前,土石坝在坝工建设中应用广泛,发展较快的一种坝型。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的施工技术,为土石坝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石坝;料场布置;坝体填筑;施工技术引言土石坝是目前世界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与其他坝型相比较,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施工方面,土石坝具有绝对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土石坝占大坝总数的82.9%,而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
土石坝是指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山于其具有就地取材,对坝基地质条件要求不高,结构简单,节约三材和易于施工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坝上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尤其是在我国,土石坝的比例已占到百分之九十多。
土石坝的种类有很多种,按其筑坝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土坝(筑坝材料主要为土和沙砾)、堆石坝(筑坝材料主要为石渣、卵石和爆破石料)、土石混合坝(以上两种材料所占比例相当);按其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其中以碾压式土石坝的应用最为广泛;按其坝高的不同又可分为低坝(HG<30m)、中坝(30m≤HG<70m) ,高坝(H≤70m)。
下面笔者将结合实际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进行探讨1工程概况某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高48m,坝顶长240m,宽8m,设计正常高水位为100m,校核洪水位为103m.属一级建筑物。
坝址处流域面积2160km2,坝址以上河流全长104km;其中50km为通航河道,常年有载重5t—10t的木船和竹木筏过坝。
坝址两岸系高山,山坡较陡。
坝址河谷宽度200m,河底高程25m;两岸覆盖层较薄,基岩为石英砂岩(X级);河床基岩较好,两岸岩石节理发育,风化较深。
河床沙砾覆盖厚度0—3m,平均1.5m。
坝址上下游均为宽阔冲积台地,在上下游3km—7km的台地和河滩上,有满足筑坝要求的大量沙砾料(Ⅲ类土)。
试析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要点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结构类型,它不仅可以用于水库的建设和水资源的调控,还可以用于防洪、灌溉和发电等多种用途。
在土石坝的建设过程中,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施工方法。
本文将试析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的要点。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综合勘察:在进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前,需要对坝基和坝址进行综合勘察,确定坝址地质和水文条件,了解土石材料的分布和性质,以及确定工程可行性和施工方案。
2. 技术方案设计:根据综合勘察结果,制定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方案,并进行专门的技术方案设计,包括坝址选择、土石材料来源、碾压设备选择、碾压工艺流程等。
3. 现场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平整和排水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二、土石材料的加工和堆放1. 土石材料的选择:在进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时,需要选择适宜的土石材料,一般以粒径较大、质地坚实、含水量适中的砂、石、碎石等为主要材料。
2. 土石料的加工:将选择的土石材料进行破碎、筛分和搅拌,使之达到一定的物理指标和工程要求。
3. 土石料的堆放:经过加工处理的土石料需要进行临时堆放,以备碾压使用。
堆放要求平整、均匀、畅通,保证碾压均匀性和施工效率。
三、碾压设备和工艺流程1. 碾压设备选择:在进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时,需要选择适宜的碾压设备,一般有钢轮式碾压机、胶轮式碾压机、胶链式碾压机等。
根据土石材料的特性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碾压设备。
2. 碾压工艺流程: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土石料铺筑、碾压、坡护和养护等环节。
在进行碾压施工时,需要根据土石材料的性质和施工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并严格执行。
四、施工质量的控制1. 施工质量检测:在进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时,需要对土石料的物理指标和工程要求进行检测,包括颗粒分布、密实度、含水率等参数的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过程监控:在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控,包括碾压力度、碾压均匀性、坡护效果等方面的检测和控制。
试析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要点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法,主要用于大坝、水库等工程的建设。
利用机械设备对土石材料进行碾压和压实,以达到提高土石材料强度和稳定性的目的。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要点涉及到材料选择、碾压工艺、施工管理等方面,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材料选择1. 土石材料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材料是由土和石料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一般包括粗粒土、砾石、碎石等。
在选择土石材料时,要注重材料的工程性质,包括颗粒分布、孔隙率、自然密度等。
对于石料的选择还需考虑石料的硬度、抗压强度和颗粒形状等因素,以确保碾压后的土石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稳定性。
2. 水泥在土石材料中添加适量的水泥,能够提高土石材料的抗压性和耐久性。
水泥的添加量需根据土石材料的特性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一般为土石材料质量的3%~5%。
3. 水分土石材料的含水率对碾压效果和坝体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水分含量能够提高土石材料的可塑性和粘聚性,有利于碾压和压实。
在选择土石材料时,需充分考虑季节变化和天气条件,合理控制土石材料的含水率,一般控制在最大干密度水分含量的80%~90%之间。
二、碾压工艺1. 碾压设备碾压式土石坝施工中常用的碾压设备主要包括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振动锤等。
在选择碾压设备时,需充分考虑土石材料的类型和厚度,以及工程场地的条件,选择适合的碾压设备进行施工。
2. 碾压顺序在进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时,需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碾压顺序。
一般是从下向上逐层碾压,保证每一层土石材料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压实。
在碾压过程中,需注意避免重复碾压和漏压现象,保证整个坝体的均匀密实。
3. 碾压控制在进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时,需结合现场情况进行碾压控制。
通过密实度测试和厚度检测等手段,及时调整碾压设备的工作参数,确保土石材料的压实效果和坝体的稳定性。
三、施工管理1. 现场管理在进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时,需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创新实践碾压式土石坝是一种常用的水利枢纽工程结构,它以土石料为主要材料,通过碾压工艺将其压实成坚固的坝体。
碾压式土石坝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投资经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地的水利工程中。
然而,在传统施工方式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施工效率低、质量控制难、环境影响大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将探讨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的创新实践。
一、创新施工技术1. 高效率的碾压设备采用高效、大吨位的碾压设备,如振动碾压机和激光压实仪,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此外,引进智能化碾压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实现对碾压过程的精细化控制,确保坝体质量。
2. 优质土石料的开采和处理针对土石料的质量问题,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材料检测设备,优选土石料场,确保料源的质量。
同时,对土石料进行预处理,如筛分、混合、添加剂处理等,以提高料体的压实性和稳定性。
3. 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如洒水降尘、围堰封闭、噪声治理等,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施工材料,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施工组织和管理1. 精细化施工计划调度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如BIM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2.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施工工艺、验收检测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坝体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加强质量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3. 安全风险防控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三、创新施工监测和检测技术1. 智能化监测设备采用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如无人机、红外热像仪、自动化监测站等,实现对坝体变形、应力分布、渗流状态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
2. 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通过收集和分析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建立坝体稳定性分析和预测模型,为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试析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要点碾压式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建设方式,它通过碾压机等设备将土石材料压实,形成坝体结构,用于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的建设。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技术要点对碾压式土石坝进行施工,能够确保坝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工程的可靠性。
本文将试析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要点。
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是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的重要要点之一。
施工材料主要包括土壤和石料,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材料。
土壤应具有良好的压实性和稠度,避免选择过于湿润或者过于干燥的土壤材料,否则将影响压实效果。
石料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够承受碾压机的作用而不破碎,同时具有相对的均匀性,避免砂石含量过高或者过低。
施工坝体的堆筑和压实是关键的技术要点。
在进行土石坝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坝体的堆筑和压实。
在堆筑坝体时,应按照逐层逐块的方式进行,每层高度不宜过大,以确保坝体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在进行压实时,应根据不同的土石材料和坝体结构设计采用恰当的压实方法和设备,保证均匀的压实密度和厚度,避免坝体内部出现空洞或者不均匀的现象。
应注意保护和维护坝体结构是施工的重要要点之一。
在进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时,应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保护植被和地表的完整性,避免土石坝坝体结构的受损。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坝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发现坝体结构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修复或者调整,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是关键的技术要点之一。
在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可控性。
具体来说,施工人员应进行计划和组织,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和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应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违规行为或者质量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的出现。
应加强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是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的长期要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试析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要点【摘要】碾压式土石坝是一种常用的水利工程建设方式,其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碾压式土石坝施工原理、施工工艺要点、施工机械和设备、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生产要求等方面展开讨论。
施工原理包括坝体填筑和碾压,施工工艺要点包括坝基处理、坝体填筑、碾压等关键步骤。
施工机械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对施工效率和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的基础,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范和标准。
安全生产要求也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影响,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原理、工艺要点、施工机械、施工设备、质量控制、安全生产、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背景介绍碾压式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中常用的大型水工结构。
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技术是指利用碾压机等专用设备对坝体内的土石料进行碾压,使其紧实,以达到提高坝体抗渗性能和承载力的目的。
在水利、水电等领域,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进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时,施工原理、工艺要点、施工机械和设备、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生产要求都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只有做好以上各项工作,才能确保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并最终建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水工结构。
本文将从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中的背景介绍,为读者提供了对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重要性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内容的讨论和阐述奠定了基础。
2. 正文2.1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原理碾压式土石坝施工原理是指通过利用碾压机械对土石坝的填料进行碾压和压实,从而提高土石坝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碾压机械通过自身重量和振动力量对土石坝填料进行碾压作用,使填料颗粒间的空隙减少,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提高填料的密实度。
试析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要点碾压式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建设方式,其施工技术要点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工程前期准备在进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地质勘察和设计方案确定,详细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和地形特征,确定施工方案和技术要点。
其次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包括清理和平整施工场地,配置施工设备和材料等工作。
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将直接影响后续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材料选用与配制在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过程中,选用和配制合适的材料对工程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的砂、石、水泥等原材料,确保其质量合格。
其次是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配制,比如控制水泥的用量和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对于填料材料也要进行合理的筛选和配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
三、施工工艺控制在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中,施工工艺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首先是对坝体的填筑工艺进行控制,比如采用分层填筑、分段碾压的工艺方式,保证均匀密实度和均质性。
其次是对碾压机的选择和使用进行控制,如选择适合工程要求的碾压机型号和配置对应的辅助设备,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还要进行碾压机的操作控制,包括碾压速度、碾压次数及碾压方式等的合理选择,保证碾压效果和均匀性。
四、质量监控和检测在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是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监控,包括对砂、石、水泥等原材料的检测和抽样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是对施工工艺的质量进行监控,包括对坝体填筑和碾压过程中的密实度、均匀性、水平度等方面进行实地检测和监控。
最后是对工程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必须通过强度、渗透性、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测和试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在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要点。
土石坝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7-11-07T19:12:42.5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作者:王建锋
[导读] 摘要:土石坝是用石料、泥土、石灰石或者混合土质材料通过堆积、辗压和抛填方式修成的水坝,是我国农村和山区常见的一种积水坝。
身份证号码:33062219771125xxxx 浙江上虞 312365
摘要:土石坝是用石料、泥土、石灰石或者混合土质材料通过堆积、辗压和抛填方式修成的水坝,是我国农村和山区常见的一种积水坝。
土石坝主要是用于修建小型水库和养殖使用的一种坝,普遍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比较适合当地的经济现象,投资成本比较低。
本文就对水利工程中的土石坝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土石坝;施工技术
土石坝指的是利用当地的土料和石料或者混合料等,在经过了抛填和碾压等方法之后堆筑成的一种挡水坝。
如果坝体的材料主要是土和砂砾石为主的时候,就将其称为堆石坝,如果两类材料都占有相当的比例的时候,就将其称之为土石混合坝。
土石坝的优点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对于坝基的地质条件等要求并不是很高,并且结构简单,同时易于施工等。
现在随着大型机器的运用以及坝体的防渗技术的改进,在施工中用到的人数正在减少,施工工期也在进一步缩短等,这些都明显的降低了施工的成本费用等。
1 土石坝的优缺点
土石坝的优点。
土石坝是历史上存在于很久的一种坝,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就有这种坝型。
土石坝施工的材料来源也比较简单,常常是就地取材,对材料要求也比较简单,土石是土石坝的主要材料,在修坝时,钢材、木材和水泥等材料很少使用,从而减少了运输成本和修坝的费用。
而且土石坝修筑的工序比较少,技术要求简单,如果有机械参与施工,施工的周期可大大缩短。
土石坝的修建方式简便,便于后期的扩建、维修。
土石坝的缺点。
土石坝的坚固性比较差,由于坝的主要材料是土石,没有粘性,不能有效的预防洪涝灾害,而且粘性土料在温度和水分的影响下失去粘性,而且坝体上的土石长期经过雨水冲击,逐渐流向坝中形成淤泥,不便清理。
施工导流方面较为不便,渗流是土石坝施工建设中最大的危害。
2.土石坝施工工艺技术分析
2.1料场布置
在土石坝施工过程中料场的规划与使用对坝体的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投资,工程的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科学合理的规划料场布置,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应从空间、时间、质与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
所谓料场的空间规划,是指对料场的位置与高程进行恰当的选择、合理布置。
时间规划是指,料场布置要充分的考虑到施工强度与坝体填筑部位的变化情况。
质与量的规划,是指料场的选址要对地质成因、产状、埋深、储量以及各种物理力学指标具有全面的把握。
料场的布置要充分的满足料场总储量满足坝体总方量的要求,和施工各个阶段最大上坝强度的要求。
料尽其用,充分利用永久和临时建筑物基础开挖碴料。
2.2土石料加工
第一,土料加工。
清除表层及不合格料后的上山料场的土料均可上坝填筑,但由于粘土颗粒小,比表面积大,亲水性强,水对土料工程性能影响大,填筑压实有最佳状态的最优含水率问题,鉴于有此特点,要求对土料的含水率进行控制,必要时按规范进行水份调节处理,保证在填筑压实时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2%左右为合格料。
调整土料含水量有两种方法:一是将自然蒸发、烘烤、掺料、翻晒等方法运用到挖装运卸中,来降低土料含水量。
二是通过在料场加水,料堆加水,在开挖、装料、运输过程中加水的方法来提高土料含水量。
一般在超径石含量不多的砾质土中,常用装耙的堆土机先在料场中初步清除,然后在坝体填筑面上进行填筑平整时再作进一步清除;当超径石的含量较多时,可用料斗加设蓖条筛(格筛)或其他简单筛分装置加以筛除,还可采用从高坡下料,造成粗细分离的方法清除粗粒径。
粗粒径较大的过渡料宜直接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开采,对于较细的、质量要求高反滤料,垫层料则可用破碎、筛分、掺和工艺加工。
第二,砂砾石料和堆石料开采。
砂砾石料开采因开采位置的不同分为陆上开采和水下开采两种方法。
块石料开采:结合建筑物开挖或由石料场开采,开采的布置要形成多工作面流水作业方式。
开采方法一般采用深孔梯段爆破,特定目的使用洞室爆破。
超径处理:超径块石料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浅孔爆破法和机械破碎法两种。
第三,土石料开挖运输。
运用相互配套的的工程机械完成了从料场的开挖、运输,到坝面的平料和压实等土石坝施工的各项工序。
这种一站式的施工工艺流程被称之为综合机械化施工。
在大中型土石坝,尤其在高土石坝中,实现综合机械化施工,对提高施工技术和机械化水平,加快上石坝工程建设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石坝施工中开挖运输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正向铲开挖,自卸汽车运输上坝。
②正向铲开挖、胶带机运输。
③斗轮式挖掘机开挖,胶带机运输,转自卸汽车上坝。
④采砂船开挖,有轨机车运输,转胶带机上坝。
在多种坝料开挖运输方案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条件,使机械利用率充分发挥,减少坝料的转运次数,各种坝料铺筑方法及设备应尽量一致,减少辅助设施,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统筹规划和布置。
2.3填筑施工
第一,土石坝坝面作业施工程序包括铺料、摊铺、洒水、压实、质检等工作。
坝面作业具有工作面狭窄,工种多,工序多,机械设备多的特点,所以阻碍施工时需有妥善的制定施工组织规划。
土石坝的坝面作业一般采用流水线施工方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坝面作业特点对坝面施工中的干扰,保障施工进度。
流水作业施工组织应先按施工工序数目对坝面分段,然后组织相应专业施工队依次进入各工段施工。
第二,施工中一般采用平起填筑施工,平起施工具有减少了接缝、接坡、削坡等工序,保证了填筑质量的优势。
平起施工尽可能大的堆石填筑面,便于开展大机械化的施工。
与此同时它还有利于继续填筑时布置进入防渗料区的施工道路,运输反滤料及过渡料的大型自卸汽车不横穿防渗料区;有利于减小料界偏差和相邻料平起填筑时的跨缝碾压和均衡坝体的施工强度的作用,在防渗土料与反滤过渡料的填筑关系上,有先土后砂及先砂后土两种作法,为加快施工进度及控制边界,一般均采用先砂后土施工。
第三,对土石坝进行分层强夯填筑,应将每层土石填筑厚度控制在10m-20m之间;采用大能量的夯击动力预压,提高土石料的密度,消除土石料的变形;分层铺筑分层夯实,在夯击后的土石层中填筑新的土石层,再进行新的夯击,直至达到坝体需要的高度。
控制每层土
石填筑厚度与采用夯击动力的能量,使坝体密度、坝料的强度和模量显著提高,施工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大大降低,使土石料的密度达到最大,填筑完成后坝体的沉降明显减少。
3 土石坝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
水利工程的土石坝施工质量非常容易受到季节性水文气象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文气象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由于冬季气候条件差,在低温状态下会使土体冻结,不利于进行压实。
冬季施工处理不好,将使土体产生渗漏或塑流滑动,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才能进行填筑。
在多雨季节进行施工,对土料的含水量影响很大,严重制约着水利工程土石坝石料的填筑,施工强度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一般的泥结碎石路面,当遇雨水侵泡时,路面容易破坏,土石坝防渗体土料,在雨季施工应实行“避开、适应和保护”的总原则。
必须对坝面进行合理的分区,确保填筑工作施工顺利完成。
要做到:严格按照填筑工序进行作业;进行防渗土料的选择和施工应根据填筑的具体情况需要,并合理地根据实际需要情况来进行划分填筑区域,适时对机械设备和填筑情况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对采用临时断面填筑与平起填筑土石坝工程,必须保证机械化的正常作业,以确保填筑工程的质量,绝对不能因为追求临时断面的填筑量的最小化而影响机械化的正常施工。
参考文献:
[1]应忠卿,吴连生.SJ4-500型深搅钻机的技术性能、施工工艺及生产试验情况简介[J].地质装备,2001,(03).
[2]卢友仁.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9):57-58.
[3]李子辉.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