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4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清政府:1840——1911年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年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1.政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2.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3.经济: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产生与发展: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2.诞生环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3.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地区分布不平衡。
4.结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地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不是中国的主体经济。
6.发展历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同时,它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提供一定物质基础。
2.政治: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发展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发展趋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五、启示: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步履艰难。
2.要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华的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什么?民国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何?总趋势:曲折发展发展状况:民国时期:初期(1912——1919)短暂的春天;1919——1927年走向萧条;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又获得短暂的发展;国民政府后期步入萧条破产。
2、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春天的原因有哪些?发展最大和第二的工业分别是什么?给你什么启示?答: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3)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工业启示:发展经济要善于利用国际的有利时机;要有良好的政治环境、社会氛围;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爱国心。
3、你认为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业的道路能救国吗?为什么?有何启示?答:不能;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获得民族、国家的独立。
4、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在一些主要的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3)民族资本与自然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1)国民党统治前期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原因是什么?答(1)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2)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3)币制改革的促进作用。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依据材料二~五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材料一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示意图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材料三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 1919年北京大学生焚烧日货
材料四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对华
资本和商品输出量(1913年指数为100)
材料五火花是火柴的
商标,贴在火柴盒上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
意图
(1)结合教材和材料一指出当时民
族工业的发展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一些主要行业中,1912年至1919年资本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及投资数额,分别超过以前数十年的总和。
(2)材料二反映民族工业
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3)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哪些行业?原因何在?
材料三 民国初年在华外商、华商煤矿比例简表(%)
材料四 外国资本控制了
全国机器采煤量的75%,拥有全国纱锭总数的46.7%、布机的59%。
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
(4)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原因何在? 材料五 据粗略估计,1920年前后近代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4.87%。
(5)材料五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材料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6)为什么会出现中国“铁厂积货如山”、“(纱厂)大多无利”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自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