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时期的服饰特征及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洛可可(ROCOCO)艺术是产生于18世纪法国的一种艺术形式。
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意是'贝壳式',引申含义指“像贝壳表面一样闪烁”它最初是指建筑的某些样式以及室内陈设和装饰的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由于受到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大力推崇,也被称为路易十五艺术风格。
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洛可可强调了曲线和繁缛,这就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的对称模式和厚重风格,摒弃了巴洛克艺术中的怪诞而追求纤细与轻巧,从繁缛的纹样中表现出流动和华丽。
洛可可风格是18世纪的艺术风格的代表。
洛可可服装风格保留了巴洛克式样在表面上的华丽色彩以及漂亮的外观和动荡的旋律,同时又增加了许多纤柔的形象和琐细的造型,惯用C形、S形的漩涡曲线及清淡柔和的配色,呈现出女性的娇柔气息,使服装更加向女性化发向发展,而男装中的女性化特征也日渐突出。
18世纪中叶,可可时期服饰达到了鼎盛时期,纤细与柔美更加洗练,女装更加性感,裙撑又一次出现,胸部袒露,美肩外现,大量花边、缎带及人造花用作装饰。
到了洛可可末期,头饰更趋华丽,裙长缩短,前直后鼓。
男子的背心前面出现精美的刺绣,假发更加精巧,帽边的波浪形曲线充满情趣。
服装面料质地轻柔,图案精巧,鲜花、海草、贝壳及S形、C型、漩涡形曲线成为装饰图案的主题,色调淡雅明快。
如果说17世纪的巴洛克风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饰则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
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一、女装(图1)初期当时流一种称为“响亮的长袍”的室内服,背部有褶皱,呈又宽又长的托裙形式,又叫罗布●吾奥朗特(robe volante)。
浅谈洛可可时期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摘要: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部分来浅谈洛可可时期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
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洛可可时期,服装的轮廓造型以及这些轮廓造型在当代的应用;然后分析了洛可可风格的服装装饰以及现代的服装设计中是如何巧妙利用这些服装装饰的。
第二部分主要以婚纱为案例,分析了洛可可时期的服装风格在当代婚纱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
关键词:洛可可;服装设计;婚纱第一章洛可可时期,服装的轮廓造型和服装装饰手段十八世纪中期,整个欧洲,特别是法国上流社会充满“享乐主义”的生活场所为洛可可服装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在耀亮的时装华彩之中,洛可可服装时刻折射着十八世纪欧洲上层社会优雅、细腻的生活品质。
虽然,洛可可风格的服装早已经尘封于历史,然而,其服装造型的轮廓特色以及服装的装饰手段等特色却是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在洛可可服装的鼎盛时期,包括之后的浪漫主义时期、新洛可可时期,洛可可的造型、款式、装饰被被广泛的应用。
在当代服装设计领域,不管是哪种风格的设计师,如果要展现浪漫、细腻、优雅的女性特征,其首选的装饰手段、装饰语汇都是洛可可时期的经典服装要素。
所以,无论是在世界顶级设计大师服装展示的T台上,还是在城市街头时尚女子的裙裾上,洛可可时期,服装在轮廓造型和装饰手段上的特色都随处可见。
1、轮廓造型及其在现代的应用在洛可可时期,服装造型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服装设计中采取裙撑、紧身胸衣、U型领口、S曲线造型等手法将服装的风格完全体现出来。
服装中裙撑造型的运用是最广泛的,刚开始的裙撑形状如钟型,在随后的演进中,为适应女性日常生活的需要逐渐改为椭圆形,前后的比例缩小,左右两侧扩张。
现代的服装设计中,裙撑也被广泛运用,只不过在设计风格方面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比如,具有典型“萝莉风格”的洛丽塔洋装。
最典型的洛丽塔穿衣风格是及膝裙,内里穿着泡裤或纱裙以表现出散开的效果。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洛丽塔服装的裙撑没有洛可可时期的裙撑那么夸张。
摘要:本文以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含义、渊源及特点为切入点,介绍了洛可可风格在西方服饰上的体现进一步分析了洛可可时期男女装服饰元素,证明了洛可可风带给服饰领域的优雅、繁琐、富丽。
通过对洛可可风格服饰设计的赏析,为现代时装设计及服装审美提供借鉴。
关键词:洛可可;艺术风格;现代服装设计引言人们沐浴着现代文明的阳光,一种怀旧的情结正成为人们的着装需求,设计师们热衷追求古典情怀的人性空间。
国际时装之都的时装秀及人们日常着装中,古典风尚的作品大行其道,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现代服饰是欧洲古典主义的审美趋向对现代服装设计影响的结果。
一、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含义、渊源"洛可可(Rococo)"一词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
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色泽柔和,粉彩色系被大量运用、崇尚自然。
洛可可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又称"路易十五样式"。
它的形成过程受到中国庭院设计、室内装饰、丝织品、服饰、瓷器、漆器等艺术的影响,又称"法国-中国式样",有人称洛可可风格为"中国装饰"。
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
开始是指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源于中国的假山,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艺术趣味,后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主题,成为以室内装饰为主体的样式名称。
洛可可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莨苕叶呈锯齿状的叶子,C形、S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蜿蜒反复。
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
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练的举止和风流的游戏般的情调,以及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风格洛可可时期的服装风格(1720—1785AD)⼗⼋世纪初叶,巴洛克风格的艺术继续在欧洲各地流⾏,同时则有⼀种叫做「洛可可」(Rococo)的艺术风格在法国产⽣。
Rococo 是从法国字rocaille 演变⽽来的,原是指⼀种混合贝壳⼩⽯⼦制成的室内装饰物。
洛可可风格是18世纪20年代起源法国的⼀种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明快的⾊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常精制⽽偏于繁琐。
不象巴洛克风格那样⾊彩强烈、装饰浓艳。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不对称⼿法,喜欢⽤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贝壳、漩涡、⼭⽯作为装饰题材;室内墙⾯粉刷爱⽤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调,线脚⼤多⽤⾦⾊。
洛可可艺术主要是指在法王路易⼗五时代(1715 年以后)的⼀种室内装饰风格:常使⽤C 形、S 形曲线或漩涡状花纹是其特⾊。
洛可可艺术的另⼀个特⾊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
构图⾮对称法则,⽽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泽柔和,粉彩⾊系被⼤量运⽤、崇尚⾃然。
洛可可风格反应了法国路易⼗五时代宫廷贵族的⽣活趣味,曾风靡欧洲。
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画家Jean Antoin Wotteau(1684-1721A.D.)忠实纪录当时服装的样貌,⼥性服装内穿束⾝马甲,裙撑架再度兴起,此时裙撑架的形式为前后扁平、左右对称,外穿衬裙,另外有⼀件类似披风的外套,称为Wotteau Dress,衬裙外露,领⼝成⼀个⼤的U 字型,Rococo时期的代表⼈物为路易⼗五的宠妃—MMe. de Pompadeur。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从坚挺耀眼的巴洛克风格⾛向轻柔,优美,也许有些漫不经⼼的风格。
奢华的丝绸⾯料采⽤单⾊精致的图案或刺绣,⾊调清淡柔和。
各阶层妇⼥都穿裙撑。
开始都是圆形,后来前后变扁形成椭圆形。
⾥裙平铺在群撑上,装饰有荷叶边,蝴蝶结,花环及花朵。
CULTURE AND DESIGN作者简介:高宇,女,汉族,湖南长沙。
研究生,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华南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洛可可服饰风格对现代服饰的影响高宇(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对成衣的敏感度也进一步提升。
例如,17世纪末和18世纪末曾多次流行的洛可可时期的服装元素在当代服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对洛可可服饰的风格特征、成衣、色彩特点的深入分析,着重探讨了洛可可风格在当代服装中的运用,并触及了洛可可风格的设计元素。
并对现代服饰设计进行整合,以期为当代女装的创新设计提供极大的借鉴。
关键词:洛可可服饰;现代女装;创新设计中图分类号:TS 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1-0105-011前言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巴黎,在18世纪中期达到了巅峰。
洛可可风格服装应该是一个人类历史上视觉盛宴的服装,服装的功能大多通过使用夸张的框架结构,浓艳的色调,精致的装饰,丰富和华丽,打造出优雅,奢华的极致美感,更加凸现完美的女性身体曲线形状和美丽姿态的律动感。
洛可可风格的服装设计对当代艺术产生了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洛可可服装风格的特点始于18世纪的法国。
洛可可服装标志的特点应该是轻盈、线条优雅、华丽。
在面料中大量的使用夸张设计,运用更自然的外观,女性的整体艺术风格往往是柔和华与繁复化,给人以奢华的视觉幻想。
洛可可服装装饰元素的主要特点如下:洛可可女性服装不断加强带有古典风格的部分特色,常常饰以华丽的花纹较多,领部细褶与袖部装饰精湛的工艺,常常缀以蝴蝶结、蕾丝、玫瑰花边等等。
为了模拟出纯天然的形态,在面料的设计元素使用时,往往都是做成不太光滑的形态,形态的纹路为涡形曲线的U 型和O 型,更多的采用了花圈、花束、弓箭、贝壳纹路的形态,褶皱和弯曲都具有轻快地、流动地、向外扩展的装饰效果,也大多遵循了不对称设计法则。
洛可可服饰对现代服饰的影响引言人们沐浴着现代文明的阳光,一种怀旧的情结正成为人们的着装需求,设计师们热衷追求古典情怀的人性空间。
国际时装之都的时装秀及人们日常着装中,古典风尚的作品大行其道,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现代服饰是欧洲古典主义的审美趋向对现代服装设计影响的结果。
一、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含义、渊源"洛可可(Rococo)"一词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
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色泽柔和,粉彩色系被大量运用、崇尚自然。
洛可可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又称"路易十五样式"。
它的形成过程受到中国庭院设计、室内装饰、丝织品、服饰、瓷器、漆器等艺术的影响,又称"法国-中国式样",有人称洛可可风格为"中国装饰"。
二、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特点洛可可艺术的特点是改变了古典艺术中平直的结构,采用C型、S型和贝壳型涡卷曲线,颜色淡雅柔和,形成绮丽多彩、雍容华贵、繁缛艳丽的装饰效果。
除此之外,表现在印花图案上则是大量的自然花卉的主题,所以有人称这个时期法国的印花织物为"花的帝国"。
当时主要采用蔷薇和兰花,而且蔷薇用的更多一些。
在处理上采are no special instructions below, in this report, the "I" mean green town in yingde city middle school, "we" means young qingtang town middle school in the Township of yingde city middle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 The actual condition and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young teachers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young teachers ' College ... (A) (Young teachers of) basic information data analysis 1th problem you of gender () [single topics] option small meter proportion a,. male 14 29.17% b. female 34 70.83% beside the effective fill in passengers 48 from survey of data view, I school young teachers in the, female teachers 34 people, male teachers 14 people,high out 20 people; from by accounted for proportion view, female teachers accounted for than 70.83%, male teachers 29. 17%, ratio of female teachers account for 41.66 percent. Young teacher in our school can be seen in the serious imbalance in the sex ratio, obviously there with the current outlooks a greater relationship. This requires the attention of our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igh allocations in education issues. 2nd questions how old you are (a) [form] (A) (Young teachers of) basic information data analysis 1th problem you of gender () [single topics] option small meter proportion a,. male 14 29.17% b. female用写实的花卉,再用茎蔓把花卉相互连接起来,就像中国的折枝花卉,有时配上一些各种鸟类,这种图案明显地受中国花鸟画的直接影响。
洛可可时期的服饰特征及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洛可可艺术是18 世纪初发源于巴黎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绘画、建筑和雕塑等设计中的艺术风格。
其特色是轻松优美、高尚、风雅,大量使用曲线和自然形态作装饰。
洛可可服饰的形成原因:洛可可艺术的产生受多种方面的影响,表现在服饰方面主要是受以奢华骄奢著称的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和以挥霍无度闻名的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亚•安托瓦内特两人的影响。
在这两位女性的影响下,洛可可服饰得以产生和发展,并且在服装历史舞台上永不落幕。
洛可可在服饰方面的表现是通过工业革命带动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而得以实现的。
工业革命后纺织业快速发展,从而使服装面料有了更多的选择,花样也更加繁多起来,蕾丝(lace)、花朵(flowers)、蝴蝶结(bow)、缎带(ribbon)、堆褶(puffed up)等装饰艺术大量运用到女装和男装设计中。
这种花样繁多的装饰物在服饰上的大量运用就是洛可可时期典型的服饰特点。
其装饰效果突出了女性的妩媚、娇柔和男性的细腻、精致。
至此,大量装饰物的使用表现出以男性特征为主的巴洛克风格时期到以女性特征为主的洛可可风格时期的转变。
同时,服饰的奢华和精致表现出了洛可可时期服饰的文化特征。
另外,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思想的开化都对洛可可时期的文化发展起到影响和促进的作用。
洛可可服饰整体造型的特点:18 世纪中后期以后,洛可可
女装造型上最醒目的特征是由裙撑托起的向两侧突出膨大的臀部,腰部以下呈长方形;由紧身胸衣将躯干在腰部以上束裹成平挺的圆锥体,正视呈倒三角形,有丰富装饰的肚兜强化了倒三角型的轮廓。
这种视觉上像圆弧形穹顶一样的整体造型就是洛可可时期人们相互追捧的夸张的造型。
蓬巴杜夫人是洛可可女装最华丽的代表。
其服装特别注重额外的装饰,以无数花边、缎带花结、人造花饰物和繁琐复杂的褶皱缀满全身,内裙和外裙上、下都装饰着弯弯曲曲的飞边、蕾丝,整个服装上上下下如花似锦,美丽富贵。
在具体局部造型上,洛可可服饰也有其典型的特点。
比如以蓬帕杜夫人命名的蓬帕杜领口样式,它是一种设计为宽而低的领口,呈倒梯型,领口部位开口较宽,并且很低,可以坦露四分之一的胸部,而接近肩部的上领口较窄,这样的造型足以和宽而弯曲的宫廷服装领口相媲美。
这种倒梯形领口款式造型与室内装饰中窗帘的自然下垂样式很相似。
不难看出二者在造型上是相互呼应的。
这一样式产生了洛可可服饰在总体上以不对称为主而局部对称的效果。
洛可可风格在法国持续了整整一个多世纪,波及整个欧洲大陆。
洛可可艺术所具有的形式美的观念与装饰美术手法,至今仍给予艺术创造以启示。
九十年代以来,在世界时装流行大潮中,这种具有夸张的装饰个性并带有浪漫感觉的古典题材不断地为时装界所瞩目。
如
1985年设计师让·保罗·戈尔蒂埃连续发表了题为“洛可可”的样式,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尼娜·莉西和姜·帕杜于1987年春夏相继推出了洛可可风格设计,掀起了服装界的“复古风潮”。
著名时装设计大师卡尔·拉格菲尔德则对法国18世纪的艺术情有独钟,他从不同角度运用洛可可样式的诸多设计语言,在理智与情感、现实与幻想、现代与未来的众多矛盾世界中,对现代时装及时装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新的诠释。
当代的蕾丝时尚,征用了服装史上的一个古老元素--洛可可蕾丝,它不再是宫廷贵妇的点缀,而属于街道上所有的女性。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迪奥(Dior)"堕落贵妇"风格的黑色和金色蕾丝装,夏奈尔(Chanel)貌似纯洁的白色蕾丝长裤、阿玛尼(Armani)的红色窗花图案蕾丝裙、塞琳(Celine)的肉色蕾丝长裤……特别是阿玛尼的红窗花图案的蕾丝裙,在透明的白色蕾丝纱上,出现了中国东北农民的红色剪纸窗花图案,最含蓄的文化符号与最暴露的服装纠缠在一起,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勾引力和视觉的迷乱。
紧接着,在媒体的煽动和街头时尚先锋的刺激下,蕾丝装顿时成了公众视觉的焦点,将人们刺激得气喘吁吁。
现代婚纱设计中也注入了很多洛可可元素,如rami alali的婚纱向来都是打破以往宫廷风格的高贵,多了几许坏和妖媚,婚纱的风格依旧是宫廷的瑰丽和奢靡,繁复的刺绣和精湛的工艺令人赞叹,是洛可可风格的极致。
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
断的发展,最终形成特有的风格。
洛可可风格的艺术正是在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发展的。
它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服饰文化也不单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它与工艺美术和绘画的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洛可可风格展现在服装上的美是最具有魅力的,最迷人的。
洛可可风格也给世界服装史写下了纤巧繁丽又独具光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