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网络基础知识3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34
传输网络基础知识传输网络基础知识(一)传输网络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它是允许数据在计算机之间或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技术和设备的集合。
在传输网络中,数据被分组和传输,确保高速和可靠的数据交换。
本文将介绍传输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传输协议、传输流量管理和传输路径选择等。
一、传输协议传输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连接两个或多个计算机的通讯协议。
传输协议是数据传输的基础,它的目的是确保数据在本地网络或远程网络之间可靠地传输。
常用的传输协议有TCP/IP、UDP、HTTP和FTP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标准协议,它是数据网络的基础。
TCP/IP协议可分为传输层协议(TCP)和网络层协议(IP),它们一起为数据的传输提供了协议和机制。
UDP协议是无连接协议。
它允许在两个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中出现一些数据包的后续丢失,而不会影响其他数据包的传输。
UDP协议是对实时流媒体数据传输的传输协议。
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用于Web访问的标准协议之一。
它通过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提供了在网络上浏览和访问web站点的方法。
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它用于在两个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
FTP协议允许对文件进行读写,并且允许在两个计算机之间传输大容量的数据。
在传输网络中,传输协议是非常重要的。
它提供了在两个计算机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通讯的基础。
二、传输流量管理在传输网络中,网络流量始终存在。
传输流量管理是管理和控制网络流量的过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带宽的优化使用,并确保传输网络的最佳性能。
传输流量管理可以通过流控和拥塞控制来实现。
流量控制是一种策略,它限制数据的流量,以保证在不同速度下的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一致性。
流量控制有许多实现技术,如TCP协议中的窗口控制。
拥塞控制是一个策略,用于检测并消除网络拥塞,确保数据的高速传输。
拥塞控制可以通过减少数据传输的速度来实现,从而防止网络出现拥塞。
常见的拥塞控制技术包括数据包速率控制、队列管理和流量容量限制。
基本传输知识点总结传输是信息技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数据、信号、能量等在不同媒介中的传递过程。
而在网络通信中的传输则是涉及到网络包在网络中的传递和交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传输,数据能够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传递,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因此,了解传输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传输的基本原理、传输媒质、传输信道、传输协议等方面对传输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传输的基本原理1. 信号传输在信息传输中,最基本的就是信号的传输。
信号的传输是指将表达信息的波形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通常,信号可以通过电磁波、光波或者声波进行传输。
在数字通信中,主要使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一台设备传输到另一台设备的过程。
数据传输需要通过网络或者数据线进行,可以是有线传输,也可以是无线传输。
传输的数据可以是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信息。
3. 传输过程传输过程包括数据的编码、传输介质、传输协议等环节。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需要经过编码、调制、调制解调等处理,然后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播。
传输介质可以是导线、光纤、空气等媒介,不同的传输介质对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等都有不同的影响。
二、传输媒质1. 有线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其中,双绞线是最常见的传输介质,它可以传输音频、视频和数据。
同轴电缆主要用于电视信号、数据通信等传输。
而光纤则是一种高速传输介质,能够传输大容量数据,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和数据中心。
2.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微波、红外线、无线电波等。
无线传输介质主要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蓝牙、Wi-Fi等领域,适用于移动通信、宽带接入、无线局域网等应用。
三、传输信道1. 单工传输单工传输是指数据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不能实现双向通信。
常见的单工传输包括广播、电视信号等。
2. 半双工传输半双工传输是指数据能够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不能同时进行。
传输初级复习题题库模块1: 基础知识得分:1.判断题(每题0.5分)1.⽬前⽤于DWDM系统的光源⼀般是LD⽽不是LED。
(√)DWDM原理与组⽹2.光放⼤单元可以弥补线路损耗,提⾼传输距离,通过多级级联的⽅式可以将系统传输距离延伸⾄⽆限远。
(×)DWDM原理与组⽹3.OSC光监控信道与主信道⼀样,都可以通过光放站对信号进⾏放⼤,以提⾼传输距离。
(×)DWDM原理与组⽹4.DWDM系统中每⼀波信道只能接⼊SDH信号,其他如ATM、GE等信号可以复⽤到SDH帧中再上波分系统。
(×)DWDM原理与组⽹5.G.653光纤在1550nm窗⼝⾊散系数⽐较⼩,因此最适合DWDM系统使⽤。
(×)DWDM原理与组⽹6.梳状滤波器是⼀种有源光器件,主要作⽤是将同⼀波段的奇数波和偶数波进⾏耦合或分离。
(×)DWDM原理与组⽹7.OTN和SDH⼀样,都是⼀组协议的集合。
(√)OTN原理与组⽹8.OTU2⽐OTU1的帧结构⼤。
(√)OTN原理与组⽹9.OTN帧的复⽤是采⽤的是异步复⽤。
(√)OTN原理与组⽹10.DWDM⽬前使⽤的传输窗⼝主要是1550nm窗⼝。
(√)WDM原理与组⽹11.在集成式DWDM系统中,发送光源必须严格遵守G.692光⼝规范。
(√)DWDM原理与组⽹12.EDFA对光信号的放⼤是纯光放⼤,⽆需进⾏光电光转化。
(√)DWDM原理与组⽹13.ESC⼴泛⽤于DWDM系统。
(×)DWDM原理与组⽹14.对于监控信道,OSC与ESC可以在⼀个⽹络中并存。
(√)DWDM原理与组⽹15.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络,是由⼀组通过光纤链路连接在⼀起的光⽹元组成的⽹络,能够提供基于光通道的客户信号的传送、复⽤、路由、管理、监控以及保护(可⽣存性)。
OTN的⼀个明显特征是对于任何数字客户信号的传送设置与客户特定特性⽆关,即客户⽆关性。
传输基本原理及概念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点传送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在现代通信中,传输通常是指通过电磁波、光纤、卫星等媒介将信息从一个设备传送到另一个设备。
传输的基本原理涉及信号传输、数据编码、传输媒介和信道容量等方面。
下面是对传输基本原理及概念的详细介绍。
1.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指将信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或光信号,并通过传输媒介传送到接收端。
传输媒介可以是电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信号传输可以分为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两种形式。
-模拟传输:模拟传输是指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通过调制技术转换为模拟频率或幅度变化的电信号,然后再通过传输媒介传送。
模拟传输适用于音频、视频等连续信号的传输。
-数字传输:数字传输是指将离散的数字信号通过数字编码技术转换为0和1的数位信号,然后再通过传输媒介传送。
数字传输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容错性,适用于数据通信和互联网传输。
2.数据编码数据编码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特定编码形式的过程。
数据编码可以分为模拟编码和数字编码两种形式。
-模拟编码:模拟编码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模拟编码信号的过程。
常用的模拟编码方式包括脉冲编码调制(PCM)、调幅调制(AM)、频移键控(FSK)等。
-数字编码:数字编码是将离散的数字信号转换为特定数字编码形式的过程。
常用的数字编码方式包括非归零编码(NRZ)、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3.传输媒介传输媒介是信息传输中用于传送信号的物理媒介。
常用的传输媒介包括电线、光纤和无线电波。
-电线:电线主要用于有线传输,可以分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平行线等。
电线传输速度相对较低,适用于短距离通信。
-光纤:光纤是一种利用光信号传输的传输媒介,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光纤通常用于长距离、高速传输。
-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电磁波,可以实现远距离、无需有线的通信。
无线电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甚高频、超高频、特高频等。
4.信道容量信道容量是指传输媒介支持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
网络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60分)1、已知某个网络的掩码是,那么下面属于同一网段的是________。
A、和B、和C、和D、10.33.23.2和2、在IP协议数据报文中,标志字段的最低位如果为1表示后面还有分片的数据报,该标志字段的最低位是________。
A、CFB、MFC、DFD、TTL3、在TCP/IP的传输层中,小于________的端口号已保留和现有的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
A、99B、199C、1023D、10244、下面哪个功能是PPP中的LCP协议所实现的________。
A、保持多条链路B、IP地址协商C、IPX地址协商D、建立、保持和中断点到点的连接5、PPP帧的________的值固定为FF03。
A、地址和控制域B、标志域C、协议域D、帧校验域6、X.25链路层协议LAPB建立链路时只需要由两个站中的任意一个站发送________命令,另一站发送________响应即可以完成双向链路的建立。
A、CALL REQUEST和CALL RESPONSEB、HELLO和HELLOC、STATUS ENQUIRY和STATUSD、SABM和UA7、帧中继网络用户接口上最多可支持1024条虚电路,其中用户可用的DLCI范围是________。
A、1-1024B、16-1007C、16-1024D、1-10078、ISDN包括两种接口结构:BRI和PRI,BRI带宽为2B+D,PRI带宽为30B+D或23B+D。
D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________。
A、Q921B、Q931C、LAPBD、QSIG9、IEEE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________协议标准草案。
A、802.1BB、802.1DC、802.1PD、802.1Q10、下面关于RSTP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根端口状态快速迁移的条件是本交换机上旧的根端口已经停止转发报文,而且上游指定端口已经开始转发报文B、根端口状态快速迁移的条件是本交换机上旧的根端口已经停止转发报文,而且下游指定端口已经开始转发报文C、根端口状态快速迁移的条件是本交换机上旧的根端口还在转发报文,但是上游指定端口已经开始转发报文D、根端口状态快速迁移的条件是本交换机上旧的根端口还在转发报文,但是下游指定端口已经开始转发报文11、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________协议将这种协议报文称为“配置报文”。
P2P学习(三)⽹络传输基本知识---STUN协议(⼀)⼀:STUN协议介绍(⼀)STUN协议简介STUN 存在的⽬的就是进⾏NAT穿越,NAT有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如何穿越,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都是属于STUN协议中的⼀部分。
(⼆)RFC STUN规范RFC STUN规范中,实际上有两套STUN规范:规范⼀:RFC3489STUN的全称是Simple Traversal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Throug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 (NATs),即穿越NAT的简单UDP传输,是⼀个轻量级的协议,允许应⽤程序发现⾃⼰和公⽹之间的中间件类型,同时也能允许应⽤程序发现⾃⼰被NAT分配的公⽹IP。
它就是将STUN定义成简单的通过UDP进⾏NAT穿越的⼀套规范,也就是告诉你如何⼀步⼀步通过UDP进⾏穿越,但是这套规范在穿越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现在的⽹络路由器对UDP的限制⽐较多,有的路由器甚⾄不允许进⾏UDP传输,所以这就导致了我们通过RFC3489这套规范进⾏NAT穿越的时候它的失败率会⾮常⾼。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定义了另⼀套标准,RFC5389.规范⼆:RFC53891.RFC5389中,STUN的全称为Session Traversal Utilities for NAT,即NAT环境下的会话传输⼯具,是⼀种处理NAT传输的协议,但主要作为⼀个⼯具来服务于其他协议。
和STUN/RFC3489类似,可以被终端⽤来发现其公⽹IP和端⼝,同时可以检测端点间的连接性,也可以作为⼀种保活(keep-alive)协议来维持NAT的绑定。
和RFC3489最⼤的不同点在于,STUN本⾝不再是⼀个完整的NAT传输解决⽅案,⽽是在NAT传输环境中作为⼀个辅助的解决⽅法,同时也增加了TCP的⽀持。
RFC5389废弃了RFC3489,因此后者通常称为classic STUN,但依旧是后向兼容的。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篇: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两台或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在一起,基于一定的通信协议和标准,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通信硬件设备、通信协议、通信软件以及网络服务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覆盖范围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等;根据层次结构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形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型拓扑和网状拓扑等。
四、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通信的标准化规范,包括传输协议、网络层协议、数据链路协议和物理层协议等。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DNS 协议和SMTP协议等。
五、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威胁和风险,包括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网络钓鱼、数据窃取和拒绝服务攻击等。
网络安全保障的主要方法包括身份认证、加密传输、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
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是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工作,主要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整、网络性能的监测与优化、网络安全问题的保障、故障的排除与恢复等。
第二篇:局域网基础知识一、局域网概述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一种覆盖范围较小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连接企业、机构或一个建筑物内的计算机设备。
局域网通常由一组连接在同一个物理媒介上的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组成。
二、局域网的结构局域网的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结构、总线结构、环型结构、树型结构和混合结构等,其中星型结构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星型结构由一个中心节点和多个外围节点构成,中心节点作为信息的传输中心,外围节点则与中心节点相连。
三级⽹络知识点归纳第⼀章⽹络体系结构与设计⼀.局域⽹(LAN)特点:1.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2.⾼数据传输速率(10Mbps-10Gbps)3.⼀般属于单位所有,易于建⽴,维护和扩展分类:介质访问⽅法:共享介质式局域⽹和交换式局域⽹传输介质类型:有线介质的有线局域⽹,⽆线通信信道的⽆线局域⽹⼆.城域⽹(MAN)和⼴域⽹(WAN,远程⽹)⼴域⽹的通信⼦⽹可以利⽤公⽤分组交换⽹,卫星通信⽹和⽆线分组交换⽹三。
计算机⽹络结构的特点(了解)1.早期的⼴域⽹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和通信⼦⽹2.⽤户计算机接⼊:电话交换⽹(PSTN),有线电视⽹(CATV),⽆线城域⽹(WMAN),⽆线局域⽹(WLAN)四。
局域⽹技术的发展1.提⾼以太⽹的数据传输速率2.将⼀个⼤型局域⽹划分成多个⽤⽹桥或路由器3.将共享介质⽅式改为交换⽅式(在交换式局域⽹的基础上,出现了虚拟局域⽹VLAN)五。
宽带城域⽹的结构1.宽带城域⽹的逻辑结构“三个平台和⼀个出⼝”,即:⽹络平台,业务平台,管理平台与城市宽带接⼝2.核⼼层的基本功能:***a.把汇聚层连接起来,为汇聚层的⽹络提供⾼速分组转发,具有Qos保障能⼒b.实现与主⼲⽹的互联,提供城市的宽带IP出⼝c.为宽带城域⽹的⽤户提供访问Internet所需要的路由访问3.汇聚层的功能:汇聚接⼊层的⽤户流量根据接⼊层的⽤户流量,进⾏本地路由,过滤等处理根据处理结果把⽤户流量转发到核⼼层或本地进⾏路由处理4.接⼊层的功能:连接最终⽤户5.三层结构思想:上层负责下层的数据汇聚;核⼼提供出⼝与Qos,汇聚本地路由,接⼊服务⽤户六。
管理和运营宽带城域⽹的关键技术宽带管理,服务质量Qos,⽹络管理,⽤户管理,多业务接⼊,统计和计费,⽹络安全等七。
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宽带城域⽹管理:带内⽹络管理:利⽤数据通信⽹(DCN)或公共交换电话⽹(PSTN)拨号带外⽹络管理:⽹络管理协议(SNMP)建⽴管理系统九。
光纤传输重要基础知识点光纤传输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的数据传输技术。
它利用光的物理特性,将信息以光信号的形式通过光纤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光纤传输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1. 光纤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光纤主要由纤芯、包层和包覆组成。
光信号通过纤芯的全内反射来传输。
纤芯的折射率高于包层,确保光信号沿纤芯内部传播而不会发生衰减。
包层的作用是保护纤芯,并通过降低折射率的差异减小信号的传播损耗。
2. 光纤的类型:常见的光纤类型包括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SMF)和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MMF)。
单模光纤适用于远距离传输,传输的光信号只有一个传播模式。
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传输的光信号可以同时具备多个传播模式。
3. 光纤的衰减和色散: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会发生衰减和色散效应。
衰减是指光信号强度随传输距离增加而减弱,常用单位是分贝(dB)。
色散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到达终点的时间不同,导致信号畸变和距离限制。
为了减小衰减和色散带来的影响,可以采用光纤光放大器和补偿技术。
4. 光纤的连接和连接器:在光纤传输中,需要对光纤进行连接。
常用的光纤连接器包括FC(Fiber Connector)、SC(Subscriber Connector)和LC(Lucent Connector)等。
这些连接器可以实现光纤之间的精确对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
5. 光纤网络的组成:光纤传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构建各种类型的光纤网络。
光纤网络包括传输子系统、交换子系统和接入子系统。
传输子系统负责光信号的传输和放大,交换子系统实现光信号的转发和路由,接入子系统连接终端用户与光纤网络之间。
总的来说,光纤传输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技术,具有众多优点和广泛应用前景。
掌握光纤传输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光纤通信原理、设计光纤网络以及解决光纤传输中的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华为公司的SD包括:B2SD和B2OVER,SF包括LOS,LOF,TMN 是具有自己管理业务的网络TMN 的管理业务由以下几个网络单元层NEL Network Element Layer1 是否发生掉波如果是则需要排查掉波的原因如发端OTU 故开始功率发生变化的站点排查原因1 由于光放大单元采用增益锁定技术因此输出光功率发生变2 如果输入光功率没有发生变化而输出变化尝试更换单板解1 如果主信道业务信道产生LOS的同时光监控信道也产生LOS3 如果在主信道业务信道产生LOS的同时OSC信道的收光功率n为波长的最大数量;W表示局间传输距离的分类:L表示长距网络单元层NEL Network Element Layer 当iManager T2100 网管距离下级的网元级网管很远且有DDN 当iManager T2100 网管与下级网元管理系统距离很近时组网1 是否发生掉波如果是则需要排查掉波的原因如发端OTU 故开始功率发生变化的站点排查原因1 由于光放大单元采用增益锁定技术因此输出光功率发生变2 如果输入光功率没有发生变化而输出变化尝试更换单板解1 如果主信道业务信道产生LOS的同时光监控信道也产生LOS3 如果在主信道业务信道产生LOS的同时OSC信道的收光功率n为波长的最大数量;W表示局间传输距离的分类:L表示长距5表示G.655光纤。
答:G.652光纤:(色散未移位光纤)W E W1S8K/INTR采用1:1保护时,最大容量为STM-N*2.用1:1保护时一定要求.线路保护倒换方式的特点:业务恢复时间短,一般小于答:简单地说,就是指:SDH分析仪在光的输入口对输入数据加抖动或者漂移,设备所能容忍最大的抖动或者漂移峰峰值特性(是单模还是多模),连接器的型号等问题;择适合的调制信号。
干净,如果待测的是裸光纤,应制作好裸光纤的端面。
机房的第一个ODF架上的连接器为界,监测系统机架、光波分复用器和滤光器(含端子)及外线部分的维护属于光缆线路端子为界,接线端子的维护属于SDH传输设备维护;上属于SDH传输设备维护,无人中继站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由线路维护部门或其它指定部门负责。
传输网络基础知识传输网络基础知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网络中,传输网络则是将数据从一点传递到另一点的核心部分。
传输网络通过多种协议和技术来确保网络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可扩展性。
一、传输网络的作用传输网络是一种连接多个计算机和设备的逻辑网络,它负责向每个计算机和设备发送和接收数据。
在传输网络中,数据被分割成小包,并通过多条物理路径传输到目标设备中。
每个数据包都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和一些附加信息,例如校验和。
传输网络的作用是确保数据在网络中可靠地传输,从而实现高效的通信。
传输网络通过各种技术和协议,利用多个路径传输数据,从而增强了网络的容错性和可靠性。
传输网络还能够验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二、传输网络的协议传输网络的协议是确保网络通信顺畅和可靠的基础。
在传输网络中,最常用的协议是TCP和UDP。
这两种协议侧重于不同的传输场景,提供了不同的优势和特点。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
这种协议通过分段、序号、重传和拥塞控制等机制,确保数据在网络中可靠地传输。
TCP适用于需要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和完整性场景中。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
它只负责将数据从一点发送到另一点,没有像TCP那样复杂的验证机制,因此速度比较快。
UDP适用于需要快速数据传输的场景中,例如多媒体流和在线游戏。
三、传输网络的技术在传输网络中,有多种技术被用来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传输网络技术。
1.分段技术:数据传输时,将数据切割成较小的包,每个包都有自己的头部和尾部。
这种技术可以让数据在网络中更快地传输,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数据包的丢失或损坏导致整个数据传输失败。
2.序号技术:在TCP协议中,每个数据段都有自己的序列号。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接收方识别数据流中的每个数据包,并验证它们的完整性。
3.重传技术:在网络传输中,数据包可能会由于多种原因丢失或损坏,这时候就需要技术来进行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