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 格式:docx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试析坚定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如国际化的推进,不仅将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还能够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际话语权以及推动国际金融改革等等。
本文将为您分析坚定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的原因和必要性。
首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可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提高国际声誉。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人民币是近年来全球支付货币中增长最快的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增加人民币的流通市场,提高其使用率,加强国际货币竞争力,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同时,国际化也意味着推广信用和金融服务,增强对外贸易的信用和可靠性,提升中国的国际声誉,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和海外投资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其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可加速国际支付的便利化。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可以让人民币通过全球支付结算系统的清算渠道和外汇市场完善全球交易的支付清算体系。
这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贸易的效率和速度,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的繁荣。
第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也可以推动金融改革。
通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发挥人民币作为稳健而稳定的货币的特性,建立更加完善的汇率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推进国际金融合作与金融政策协调,增强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也可以帮助国家在外汇储备投资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最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也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中国企业的境外融资能力。
借助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企业可以更加方便的从国外获得融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并且可以降低外币债务的成本和利率风险,提供更为优惠的融资机会,提高企业的境外融资能力。
总结而言,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
其深入推进将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升国际声誉、推动金融改革、增加国家收入和企业境外融资能力等多方面的诸多好处。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货币银行学论文题目:人民币国际化学院: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二零一四年六月【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加深以及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人民币能否真正走向国际化,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能给经济带来怎样的提升又会带来怎样的经济问题成为大众所关注的重点。
然而如何正确认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这一重大国际金融战略,如何全面的了解这一战略的利与弊,如何利用当前的国际局势使这一战略更顺利的开展,扬利除弊,是我们正在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首先简单的阐述了货币国际化的含义,随后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利益与弊端,最后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选择,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总结。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必然性利与弊一、前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国内外币值的长期稳定,以及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等因素使人民币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周边许多国家居民逐渐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和结算货币,人民币逐渐走出国门在境外流通。
二、货币国际化的含义货币国际化是指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对于货币的国际化概念的界定,按货币功能划分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框架。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种货币的使用超出国界,在发行国境外可以同时被本国居民或非本国居民使用和持有。
一种国际化货币能为居民或非居民提供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的功能。
具体来讲,它可用于私人用途的货币替代、投资计价以及贸易和金融交易,同时也可用作官方储备、外汇干预的载体货币以及钉住汇率的锚货币。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一)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首先是由该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的,较大的经济规模和持续的增长趋势、较高的经济开放度以及在世界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都能够获得交易者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并最终使得该货币成为国际货币①。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5篇)第一篇: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对世界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加大。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其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地位的不断上升,人民币国际化被提上日程,并有了绝对的必要性。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已经有了自然的发展趋势。
而且人民币已经在周边及部分亚洲国家开始流通。
但是,对于中国本身而言,其能够提供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仍有所欠缺。
日本与中国同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不仅地理位置接近,而且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和背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所以,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很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文中考虑人民币国际化现有条件和国际环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推论。
虽然鉴于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中国自身国力的相对不足,在不出现特殊情况的条件下,人民币国际化会是一个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长久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在不断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同时,完成从人民币周边化向区域化的转变,并最终通过与日元的竞争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向完全国际化进步。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必要性路径选择国际货币Summary:Over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economy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With China's national strength and its comprehensive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ffairs rising,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must be put on the agenda with absolute necessity.In fac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has already been a nature course of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owerful economic strength.Now, RMB has already been circulated in some Asian countries and around.However, when talking about China itself, there are still some very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 fact determine the degree of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keeping in short although we can see the government and system still keep on studying step by step with a great speed.Japan and China are the Asia's two largest economies.They are not only geographically close,but have the similar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background.liberalization.Therefore,we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 Ye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MB international.Finally,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rationalization path and policy suggestions to the promotion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Although because of the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lack of the strength, it will last for a long time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Surely, it ha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existing condi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nd all these mentioned above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all conditions keep on unchanged.Ultimately, RMB should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b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competition with Yen.Key words: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Necessity ;Path selection;International currency中国正处于向经济大国过渡的关键时期,但在国际计价系统和信用支付系统中却根本没有人民币的影子,而真正的经济大国其货币必须是国际货币。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和举措作者:董彦汐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21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环境健康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使金融市场有了更大的活力和发展空间。
2011年1月13日央行发布该年度1号文件《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加快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当前正在从贸易领域的开放转向贸易和货币领域的全面对外开放。
我国实施的人民币国际化,不仅顺应了历史发展和改革深化的要求,也是符合当前国内外经济条件的重大战略选择。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随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开放城市等依托实体经济环境建设的步步深入,以人民币为基点的经济改革也在逐渐加快,从出口创汇到引进外资,从“入世”到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越来越开放的经济政策为提升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打下雄厚的基础。
自我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鼓励出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对外贸易规模和地位不断上升,外贸结构不断优化。
此外,我国在金融领域的重拳改革也取得成效,目前已经初步建成银行、证券、保险等功能比较齐全的金融体系。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当前存在的经济问题,比如外汇储备过高、贬损风险很大,不成熟债权国的困境以及货币错配的风险逐渐加大,贸易顺差过大引发的对外贸易失衡、我国资源向外流失、贸易收入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我国外汇储备的财富在不断缩水和损失、国内存在通胀隐忧、进口国因贸易逆差而产生的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攻击等等。
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和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迟缓和人民币不可完全自由兑换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从当前国内经济状况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趋势的正确举措。
目前,人民币已经在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开始流通,其国际化进程也早已开始推进。
2011年8月23日,我国政府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
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作者: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05期中国国内政局一直十分稳定,同时具有较强的世界政治地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外交战略十分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关系。
这种较强的政治地位可用以加强中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
政治稳定、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以及不断完善的外汇储备体系,这些条件的成熟必然会促使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根本保证。
美元、欧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长期发挥世界货币作用,其发行国经济实力雄厚是最基本的原因。
中国的经济基础虽然原来比较薄弱,但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中国的经济在过去20年中平均超过世界经济增长的1.5倍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济总量已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储蓄率不断提高,从35%提高到40%以上。
这种在世界各国中最高的储蓄率为投资提供了保证,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
充当世界货币的纸币是由其发行国的中央银行发行、调控,又由整个银行系统和其他经济机构支持和运作的。
因此,一种纸币能否胜任世界货币职能,其发行国还必须有一个先进的银行体系。
宏观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金融业的稳定,进而影响着本币对外汇率和币值的稳定。
货币国际化后,由于国际上各类大小程度不一的经济金融危机和动荡时有发生,使国内经济金融领域常常面临着外来的冲击。
从危机发生国的教训来看,金融危机和动荡带给发生国的负面经济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恢复。
为了减弱和及时消化外来的种种冲击,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宏观金融管理部门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宏观金融调控和监管能力,各种冲击一旦发生,能够迅速地通过政策工具的运用予以吸收。
而所有这些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强力措施进行改进。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向世界先进中央银行的目标迈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加速处理,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业务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步的形成。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者:曹子彬来源:《创新科技》2015年第09期[摘要]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国际贸易摩擦的减缓,汇率风险的防范,意义非凡。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我国经济特征出发,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货币体系;贸易[中图分类号] F832.6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9-71-2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Cao Zibi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1)Abstract:The process of Renminbi(RMB)Internationalization has been promoted. It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s for China to forge a bigger global voice, reduce international trade frictions and disputes, and prevent currency risk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paper reveal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conomy.Keywords: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System; trade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后,美元当之无愧地成了储备货币中的王者,虽然在后来的《牙买加协议》里对美元的地位不断削弱,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元依然是世界货币中的“霸主”。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其国际化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议程设置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降低中国的对外贸易成本和风险。
目前,大部分中国对外贸易仍然以美元结算,这导致中国企业需要承担外汇波动风险和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这些风险,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完善中国金融体系,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然选择,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1.2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挑战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与主要国际货币美元、欧元相比,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率仍较低。
其次,人民币的流通范围有限,国际市场上人民币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贸易结算和投资领域,在金融服务、储备货币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此外,人民币汇率波动较为频繁,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影响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另外,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受到金融体制不完善、监管不规范等问题的制约,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加强跨境支付和结算、提高人民币使用的便利性等方面的对策。
通过不断努力,相信人民币国际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 正文2.1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市场认可度不足。
由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相对较短,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仍然不够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还不稳固。
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相对较差,这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交易和投资中的灵活性较低,也限制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金融学论文—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作者:王泽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7年第07期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加深以及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然而如何正确认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这一重大国际金融战略,如何全面的了解这一战略的利与弊,如何利用当前的国际局势使这一战略更顺利的开展,扬利除弊,是我们正在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首先简单的阐述了货币国际化的含义,随后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利益与弊端,最后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选择,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总结。
关键词:必要性;可行性;利益;弊端;人民币国际化【中图分类号】K8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225-01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一)货币国际化的定义。
货币国际化是指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一种国际化货币能为居民或非居民提供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的功能。
具体来讲,它可用于私人用途的货币替代、投资计价以及贸易和金融交易,同时也可用作官方储备、外汇干预的载体货币以及钉住汇率的锚货币。
(二)内涵。
人民币国际化的本质含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第二,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中国经济的崛起。
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首先是由该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的,较大的经济规模和持续的增长趋势、较高的经济开放度以及在世界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都能够获得交易者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并最终使得该货币成为国际货币。
中国已经形成了大国经济的特点,经济实现了持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GDP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实力说明人民币已经具备了国际化所需要的强大经济后盾。
当然,如果中国的这种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那么国际经济参与者和普通公众对于人民币的信心就增强,人民币的普遍性也会大大提高,成为国际通货。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提要]近年来,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爆发,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而且使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遭到普遍质疑。
而中国经济总量和贸易规模不断上升,人民币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发展也受到各国的关注和期待,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条件,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优势与面对的挑战,对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逐渐增强,经济总量和贸易规模不断增长,以及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比较重要、比较活跃的经济体。
在此背景下,我国与世界的国际贸易量迅速增长,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逐渐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实业界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跨境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储备及市场干预工具的经济过程,也是由国内货币转变为国际货币的过程。
目前,在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的部分地区,人民币已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被广泛接受,个别国家中央银行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币种之一,一些边境贸易和边境直接投资中,人民币已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在我国港澳地区,人民币存款、汇款、汇兑也已顺利开展。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一)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及第一大贸易体。
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实现了迅速增长(表1),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经济总量、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程度方面都已取得较大成绩。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断改善,贸易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
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币的持续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稳固可靠的经济基础。
1988~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38,628.59亿美元,201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也成为世界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2012年我国与美国、东盟等重要贸易伙伴贸易平稳增长,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强劲,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增长。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发展现状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各国造成了惨痛的损失,而由此也引发了对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呼声。
近日,美联储通过增加美国货币供给刺激美国经济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国际油价、金价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均告涨价,国际热钱也纷纷涌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给这些国家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压力。
所有这一切使得人们的眼光又聚焦在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这一问题上来。
由于美元所拥有的国际储备货币的霸权地位,其内部经济的风吹草动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为了防范和减少外部经济环境对我国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显得格外重要。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一)有助于减少外汇储备损失我国长年的贸易顺差使我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其中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比重达到70%以上。
这无疑使得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成为美国信贷危机的“人质”。
近日,美国持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美元贬值,稀释其对外债务。
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大幅缩水的风险。
因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当务之急,以人民币作为贸易计价和结算货币,能够有效的减少和降低我国外汇储备所面临的外汇风险。
(二)降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计价与结算大部分都是以美元进行的,这增加了中国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汇兑成本和进行外汇避险的交易成本。
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面临不小的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更多的外贸和金融交易将由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中国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将降低。
(三)敦促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实现人民币的流出和回流。
我们可以通过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互换等措施成功实现人民币的流出,而对于人民币的回流则更依赖于国内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国际化货币回流的一种重要渠道是资本市场,也就是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购买人民币证券。
从而,发达的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是货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探讨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崛起,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必然结果。
本篇报告将围绕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展开探讨,通过分析展开,加深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解。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将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地位应该与之相匹配。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推进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进程。
通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最后,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企业出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1.经济实力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是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
当前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货币政策的国际化日趋明显。
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为人民币发挥更重要的国际货币职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策上的支持包括政策的引导和政策的创新,例如,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措施,如设立人民币国际化基金等。
3.金融市场和机构的完善金融市场和机构的完善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产品和机构方面的创新,如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平台、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
4.国际信誉和声誉国际信誉和声誉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国际声誉,为人民币赢得更大的国际信任度和认可度。
5.国际金融市场的支持国际金融市场的支持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包括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人民币的认可和推广,以及相关国家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四、面临的挑战1.国际竞争与其他主要货币进行竞争的挑战。
全球货币的竞争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某种货币的信任和接受程度。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货币银行学论文题目: 人民币国际化学院: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二零一四年六月【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加深以及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人民币能否真正走向国际化,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能给经济带来怎样的提升又会带来怎样的经济问题成为大众所关注的重点。
然而如何正确认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这一重大国际金融战略,如何全面的了解这一战略的利与弊,如何利用当前的国际局势使这一战略更顺利的开展,扬利除弊,是我们正在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简单的阐述了货币国际化的含义,随后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利益与弊端,最后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选择,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总结。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必然性利与弊一、前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国内外币值的长期稳定,以及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等因素使人民币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周边许多国家居民逐渐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和结算货币,人民币逐渐走出国门在境外流通。
二、货币国际化的含义货币国际化是指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对于货币的国际化概念的界定,按货币功能划分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框架.货币国际化是指一种货币的使用超出国界,在发行国境外可以同时被本国居民或非本国居民使用和持有。
一种国际化货币能为居民或非居民提供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的功能.具体来讲,它可用于私人用途的货币替代、投资计价以及贸易和金融交易,同时也可用作官方储备、外汇干预的载体货币以及钉住汇率的锚货币。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一)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首先是由该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的,较大的经济规模和持续的增长趋势、较高的经济开放度以及在世界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都能够获得交易者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并最终使得该货币成为国际货币①.中国已经形成了大国经济的特点,经济实现了持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GDP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实力说明人民币已经具备了国际化所需要的强大经济后盾。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和认可程度。
本文将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展开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人民币作为中国的国家货币,应当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和认可。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降低中国的外汇风险。
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大部分是以美元为主,这导致中国在全球外汇市场面临较大的外汇风险。
如果人民币能够国际化,中国将能够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降低外汇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推动国际贸易的便利化。
当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如果人民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将有利于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人民币国际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民币的稳定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人民币的价值稳定并且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才能够被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
中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需要进一步开放和改革。
当前,中国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
如果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需要进一步推动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改革,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人民币的国际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和认可。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政策,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人民币的国际宣传和推广。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全球范围内宣传介绍人民币的特点和优势,提高人民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推动人民币的国际清算和结算功能。
政府可以积极推动人民币在国际清算和结算中的使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提高人民币资产的国际配置比例。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投资人民币资产,提高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比例,扩大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与接受程度逐渐提高,具备全球储备货币和支付结算货币的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发展过程、挑战与机遇等方面进行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加强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中的话语权。
人民币国际化也可以提高人民币的流动性,降低中国企业和个人的国际交易成本,推动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通过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还可以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降低外汇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国内国际化,即在境内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构建健全的人民币支付和结算体系。
第二阶段是区域国际化,即通过与亚洲、欧洲等地区的合作,推动人民币在区域内的使用与交易活动,并逐步扩大其在区域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第三阶段是全球国际化,即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人民币的使用与接受程度,争取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支付结算货币。
目前,人民币已进入到第二阶段,但距离全球国际化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挑战与机遇。
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激烈,人民币需要与其他国际货币展开竞争,这对人民币的信用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建立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并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用。
中国还需要提高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吸引更多外国机构和投资者参与人民币市场。
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也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需要,也是推动全球金融体系改革和完善的重要机遇。
中国应以开放的态度,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强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并已开始在国际上推广和应用人民币,以实现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1、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性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也可以为全球经济提供更多可持续、稳定和安全的货币选择。
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成为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和成就自2010年起,中国政府开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在此基础上,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主要结算货币,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2016年,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3、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难点虽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点。
一方面,因为国际金融市场秩序尚未完全完善,各国货币之间的博弈和竞争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实现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等关键性改革,这需要政策和体制创新的支持。
4、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思考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使用,二是加强企业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之间的联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在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市场和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并与国际主要货币体系合作,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总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同时,也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共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健推进。
176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及挑战郜燕子作者简介:郜燕子(1994-),女,汉族,河南许昌人,会计学硕士,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会计学专业。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摘要: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业务也在不断开拓与创新,人民币国际化也提上了日程。
虽然经常提起“人民币国际化”,但是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如果想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以及为什么要创造条件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在人民币国家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有哪些,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经济实力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概念想要定义人民币国际化,我们要以货币的国际化为出发点,指一国货币流通至国外,完成从国内到国际的职能拓展,并且能够被其他各国大都接受,晋升为在国际经济市场中进行计价、结算,甚至储备的国际货币的过程。
由以上货币国际化的概念,我们可以得知人民币国际化,意思就是在国际贸易中,或是在世界性投资中,人民币可以发挥计价及结算职能,同时还会在许多国家的外汇储备中占一定比例。
其他许多国家将给予人民币认可,人民币成为世界性货币。
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在境外,人民币可以自由流通,同时达到一定程度的流通程度;其次,在国内外人民的经济生活中,人民币可以充当计价单位和交易手段的角色;再次,在全世界大部分金融机构的众多投资产品中,有一些金融产品是用人民币计价的,也就是说此时,人民币发挥的是储备货币的职能;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比例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也是各个国家用来衡量货币是否国际化的普遍标准。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挑战(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业务也在不断开拓与创新,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察:一个是从微观层面,即从中国国家内部情况角度来看;另一个则是从宏观层面,即立足于整个世界来考量。
1、微观因素(1)降低外汇储备压力的需要。
长期以来,中国持续贸易顺差,而且人民币并非是全球认可的储备货币,这就成就了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数额。
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xa0\xa0\xa0 随着改革开放近三十年
的快速成长,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明显提高,目前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出口国。
伴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自然而然地摆在了人们面前。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国内学者有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它指人民币具有国际货币职能,因此,在人民币还未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的情况下,不具备国际货币资格,至于人民币目前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属非制度性安排,是区域内国际经济贸易便利化之举。
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趋势,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人民币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始。
也有学者认为,1996年12月人民币实现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标志着人民币开始向国际化迈进,或者说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已正式开始。
本人的观点是,人民币国际化指人民币从走向国际化趋势开始,最终成为可自由兑换的具国际货币职能的世界货币。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起,人民币已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且范围逐渐扩大,人民币已部分充当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
近些年,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已被普遍作为支付和结算的硬通货,人民币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可自由兑换,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可以全境或局部通用,有的国家和地区官方己正式宣布人民币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并公布人民币的外汇牌价。
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人民币已享有“第二美元”的待遇,许多居民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藏手段。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国际化至少可以说区域国际化趋势已开始呈现。
但是,我们更应看到,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初步阶段,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与真正意义上履行国际货币职能尚有较大差距。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首先必须是完全可自由兑换,即在资本项目下也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这是个基本条件,很显然,人民币目前尚做不到这一点。
其次,在衡量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各项指标中,人民币在境外除作为支付手段和结算货币之外,其他指标都很弱。
再次,人民币在境外流通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东南亚,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贸易巾所占份额市相当有限。
此外,人民币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仅仅是一种自发行为,具有民间性质,还不是官方所作的正式的制度性安排。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
(一)中国经济崛起奠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根基
一国货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该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说,关键货币是由最强大的经济体提供的,这是具有历史传统的事实。
那么,当前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今后一段时期预计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又会怎样?这是观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总的基础。
对当前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可以用这样几个数字进行简单勾勒;第一,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5%,是同时期世界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近3倍。
第二,到2006年底,我国的GDP突破20万亿人民币,按美元兑换人民币1:7.8折算,约合2.6万亿美元,低于美圈和日本,略低于德国的2.9万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四。
第三,中国的外汇储备截至2007年上半年已
达1.33万亿美元,高居世界榜首。
以上是以我国官方公布的汇率折算出的美元GDP,西方国家一些学者认为这种算法低估了中国的GDP,如世界银行就经常以美元兑换人民币1:2.2的所谓购买力平价来折算中国的GDP。
如果那样算的话,中国的美元GDP就要大大增加,由此“算出”的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就会大大提升。
此外,从国际上对中国的诸多称谓及概括可以
出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综合实力与影响力。
如:中国是世界经济
的两个主要引擎之一(另一个是美国);中国是当今的“世界工厂”;中国是世界“金砖四国”之一(另三国分别是印度、俄罗斯和巴西);21世纪世界经济中心将转移到亚洲,而中国将是这个中心的中心;中国质优价廉的工业产品降低了全世界的通货膨胀率;中国对世界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使得世界资源和能源市场出现全面紧张等等。
总之一句话,中国正在快速崛起,并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
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测,有人指出,中国经济规模到2017年将赶上并超过日本,到2032年将赶上并超过美国。
理由是:如果日本和美国按近10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增长计算,中国也按近10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增长(即使保守一点,降低3个百分点,以6.5%的速度增长)计算,另加上人民币每年以4%左右的平均速度升值,那么,以上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测将可能变为现实!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改革开放政策,其综合经济实力发生了显著变化,那么,代表其总体经济价值的货币,必将迟早成为世界货币,并在世界货币格局中占据它应有的位置,这可以说是主要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告诉人们的一条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