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课程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3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园艺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课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过程及各生理过程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植物各生理过程的机理及其研究最新动态;植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关系。
在不同逆境条件下,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植物对逆境的适应。
植物生理学理论是指导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明白只有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才能赋予本学科强大的生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生理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了解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基本情况和过程及这些代谢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理解外界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了解植物逆境种类及其对植物的危害,理解植物抗逆性的生理基础,掌握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原理、途径和方法;理解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现代农业、林业、园艺及资源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服务。
由于植物生理学涉及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学时少,内容多,在教学上力求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及时反映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在重视植物生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三、先修课程植物学、物理、生物化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植物生理学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植物的水分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运输、植物的生长物质、生长生理以及开花结实生理等方面。
植物生理学的教学难点是植物的渗透作用吸水、植物对矿物质的主动吸收、光合作用机理以及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等方面。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揭示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以数理化、生物化学、植物学等课程为基础,又是园林和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2、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植物体内主要代谢活动机理,掌握植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植物形态建成的生理基础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深刻了解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和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以及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了解一些主要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进行植物分析的基本技术和原理,用植物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1) 植物细胞生理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种细胞器、生物膜的超微结构,掌握其生理功能特点以及植物细胞原生质的特性,植物细胞全能性和植物信号传导的意义。
( 2)代谢生理 掌握呼吸代谢的主要途径,光合作用的机理(包括C 3、C 4和CAM 的代谢途径),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蒸腾的基本理论,掌握离子吸收、运转的基本规律和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理解同化物运输分配规律。
(3)生长发育生理 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植物生长、成花、开花、结实和衰老的主要生理机制。
(4)环境生理 了解正常环境条件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以及逆境(干旱、水涝、极端高低温和大气污染等)引起植物异常生理变化的规律,掌握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可能方课程编码: 060255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教学对象: 园林本科学时学分: 54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3学分 编写单位: 编 写 人: 审 定 人:编写时间: 2012 年7 月法。
植物生理是在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人们在生产中采用各种栽培耕作措施,目的在于调节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满足植物高产、优质的要求,诸如:通过溶液培养,了解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元素,为合理施肥打下理论基础;对植物一生中生态需水与生理需水的测定,为制定合理灌溉方案和适时、适量、高质、高效地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对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在防止器官脱落、插条生根、促进萌发、防止倒伏、控制休眠、调节生长、安全贮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对栽培引种和良种培育做出重大贡献;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和应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基础理论,为育种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掌握呼吸作用的基本规律,为种子萌发,防止烂秧,以及农产品贮藏提供了合理而有效措施;光合作用的研究,为合理密植,合理间种套作,合理利用光能和高光效培育良种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高温、低温、干旱、水涝、盐碱、有毒物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污染以及病、虫危害等逆境对植物伤害的研究,可在人们的干预下,提高作物对环境的抗性;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以ppt理论讲授为主。
《植物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151102英文名称:Plant Physiology一、课程说明植物生理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等本科植物生产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习该课程,不但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准备,也可为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
1. 课程性质本实验属于课程内实验。
2. 适应专业适用于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园艺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3. 课程实验目的和要求(1)目的通过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实验课与理论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实验教学内容应为促进理论教学和为科研、生产实践需要而选定,应尽量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要求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借助教材(或说明书)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常用仪器;要求学生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
4.学时:本实验共设22学时。
5. 主要仪器设备紫外分光光度计(8台)、电子天平(8台)、离心机(1台)、水浴锅(4台)、培养箱(1台)。
6. 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植物生理学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解释。
能够正确的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2)考核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考勤、回答问题、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态度、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情况综合评定。
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二、课程学时分配修订人:冯乃杰郑桂萍贝丽霞梁喜龙鞠世杰审核人:贝丽霞2009年9月5日。
植物⽣理学课程教学⼤纲《植物⽣理学》课程教学⼤纲课程名称:植物⽣理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J30024学分: 4.5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18⾯向专业:园艺(专升本)先修课程:植物学执笔⼈:⽥伟审定⼈:宋伊真第⼀部分:理论教学部分⼀、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植物⽣理学是研究植物⽣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命科学主要学科之⼀,也是植物⽣产类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等绿⾊植物是植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其⽣命活动是它研究的核⼼问题和主要内容,在了解植物⽣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后对植物的⽣长发育进⾏有效地控制以满⾜⼈类的需求。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植物⽣理学主要介绍植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分代谢、矿质与氮素营养、光合作⽤、呼吸作⽤、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信号转导、植物⽣长物质、光形态建成与运动、⽣长⽣理、成花⽣理、⽣殖和衰⽼及抗逆⽣理等⽅⾯的基本概念、原理、调控及应⽤。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基本理论与⽣产实践有机结合;同时运⽤多种教学⼿段,注重学⽣实践创新能⼒的培养。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第⼀章绪论(2学时)1.植物⽣理学的定义、任务和内容2.植物⽣理学的产⽣和发展3.植物⽣理学的展望教学重点:植物⽣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植物⽣理学今后研究的主要⽅向。
教学⽅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思考题:了解植物⽣理学的研究内容;了解植物⽣理学的发展概况及今后研究的主要⽅向。
第⼆章植物的细胞⽣理(2学时)1.植物细胞概述2.细胞壁3.⽣物膜4.植物亚显微结构教学重点:原⽣质的性质教学难点:原⽣质的性质与抗逆性的关系教学⽅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思考题:原⽣质的特点与植物新陈代谢和抗逆性的关系?第三章植物的⽔分⽣理(7学时)1.植物对⽔分的需要2.植物细胞对⽔分的吸收3.植物根系吸⽔和⽔分向上运输4.蒸腾作⽤5.合理灌溉的⽣理基础教学重点:⽔势、渗透势的概念,⽔存在的⽅式;植物细胞与根系吸⽔的⽅式、⽓孔运动的机理教学难点:⽔势的概念及其组成教学⽅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思考题:1.植物组织⽔势包括哪⼏部分组成?2.从植物⽣理学的⾓度,分析农谚“有收⽆收在于⽔”的道理。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80学时5学分【课堂教学学时】26【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授课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四号字)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揭示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以数理化、生物化学,植物学等课程为基础,又是生物科学和农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并使学生介绍植物体内主要新陈代谢活动机理,掌控植物与环境展开物质和能量互换的基本原理,植物形态投入使用的生理基础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深刻介绍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和植物对逆境的抗性。
介绍一些主要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和展开植物分析的基本技术和原理,用植物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探讨实验结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黑体,四号字)绪论(2学时)基本要求:通过自学,掌控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介绍植物生理学的自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2学时)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2.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任务;3.植物生理学的发展方向与农业现代化。
4.植物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难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学时)基本建议: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特点,明确植物细胞是有机体的结构单位,又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了解细胞的化学组成、原生质的性质。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4学时)1.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概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高等植物细胞结构;原生质的性质一、物理特性:张力、粘性和弹性、流动性;胶体性质:不断扩大界面、胶体颗粒的双电层、凝胶促进作用与溶胶促进作用。
;液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