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病人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第二节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一、A11、与急性肾炎发病有关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链球菌D、肺炎双球菌E、流感嗜血杆菌2、感染后可引起急性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病原体是A、腺病毒B、衣原体C、链球菌D、葡萄球菌E、白色念珠菌3、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炎的特点A、血尿B、蛋白尿C、低血压D、水肿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4、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期,选择何种饮食为宜A、无盐、高糖、高蛋白B、低盐、高糖、高蛋白C、低盐、高糖、低蛋白D、无盐、高糖、低蛋白E、低盐、普通饭5、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于下列哪种性质的疾病A、感染后免疫反应性疾病B、病毒直接感染肾脏C、细菌直接感染肾脏D、单侧肾脏化脓性炎症E、双侧肾脏化脓性炎症6、急性肾小球肾炎持续较久的临床表现是A、水肿B、高血压C、肉眼血尿D、镜下血尿E、恶心、呕吐7、下列哪项对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最有价值A、血沉增快B、抗O增高C、尿沉渣可见红细胞管型D、补体下降E、蛋白尿8、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治疗是A、休息和加强营养B、休息和对症C、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D、抗凝疗法E、透析疗法9、急性肾炎伴肾衰竭的护理措施最重要的是A、量出为入,减少钠和蛋白质的摄入B、保持室内空气新鲜C、保持心情舒畅D、预防感染E、定期复查肾功能10、有关慢性肾炎,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明确关系B、大部分与急性肾炎之间确定因果关系C、发病机制的起始因素为免疫介导性炎症D、不同的病例其肾小球的病变是相同的E、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女性居多11、慢性肾炎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中等程度蛋白尿B、轻、中度水肿C、高血压D、不导致肾功不全E、贫血12、慢性肾炎治疗的主要目的A、消除蛋白尿B、消除血尿C、控制感染D、应用血小板解聚药E、防止或延缓肾功衰竭13、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恢复正常活动的标准是A、尿常规正常B、血沉正常C、血压正常D、尿艾迪斯计数正常E、抗链球菌溶血素效价正常14、少尿对于学龄前儿童是指24小时尿量A、<500mlB、<300mlC、<200mlD、<100mlE、<30~50ml15、小儿急性肾炎严重循环充血不包括A、呼吸增快B、心脏扩大C、肝增大D、肺水肿E、心率减慢16、急性肾炎小儿可以恢复上学的标准是A、血压正常B、血沉正常C、尿常规正常D、尿阿迪计数正常E、抗“O”滴定度正常17、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叙述,正确的是A、女性多见B、蛋白尿多见C、镜下血尿少见D、血压明显升高E、常发生于感染后1周18、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A、肾肿瘤B、肾炎C、多囊肾D、肾结核E、肾结石19、下列除哪种疾病外,蛋白尿均多见A、急性肾小球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原发性肾病综合征D、慢性肾衰竭早期E、急性肾盂肾炎二、A21、男,34岁。
陇东学院岐伯医学院讲义教学过程教学备注第二节肾小球疾病病人的护理肾小球病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和预后不尽相同,且主要侵犯双肾肾小球的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一)病因病因不明,仅少数病人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转变而来。
发病的起始因素是免疫介导炎症,多数病例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二)临床表现以青、中年男性居多,多数起病缓慢、隐袭。
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个体间差异较大。
早期病人可有乏力、疲倦、腰部疼痛、食欲减退;有的病人无明显临床表现。
有前驱感染者起病可较急。
1.蛋白尿本病必有表现,尿蛋白定量常在1~3g/d。
2.血尿多为镜下血尿,也可见肉眼血尿。
3.水肿多为眼睑肿和(或)下肢轻、中度凹陷性水肿,由水钠潴留和低蛋白血症引起,一般无体腔积液。
4.高血压肾衰竭时,90%以上病人有高血压,部分病例高血压出现于肾功能正常时。
5.肾功能损害呈慢性渐进性,进展速度主要与相应的病理类型有关。
肾功能则以消除尿蛋白及血尿为目标(补)饮食低蛋白、低磷饮食,应选优质蛋白食物(>60%);水肿、高血压病人应限制盐(<3g/d)的摄入药物降压ACEI或ARB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脏保护作用其它利尿、抗凝治疗(五)护理问题体液过多肾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等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病程消耗过多及限制蛋白质摄入等有关焦虑病程长、治疗效果不理想有关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六)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慢性肾炎病人一般给予低盐、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
对于有氮质血症的病人,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一般为0.5~0.8g/(kg·d)。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低蛋白饮食的重要性,因摄入高蛋白饮食可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宜给予优质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鱼类等。
使之保证身体所需营养,且可减少蛋白质代谢的产物,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血压高者限制钠盐摄入,水肿时限制水摄入。
1.患者男性,28岁,农民,无文化,急性肾炎发作后未及时医治,迁延不愈,近期来明显水肿,伴有血尿,BUN显著升高,请问关于慢性肾炎的病因和预后叙述错误的是A.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B.多数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C.如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D.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E.非免疫性因素在慢性肾炎的发生与发展中也可能起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考察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慢性肾炎的致病原因不甚清楚,仅少数病人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转变而来,大多数病人隐匿起病,肝炎病毒感染可能与慢性肾炎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发病的起始因素是免疫介导炎症,多数病例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2.患者女性,20岁,三周前突发上感,近几天出现不明原因血压升高,血尿,颜面部明显水肿,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以急性肾炎收入院,请问急性肾炎起病两周内应A.卧床休息B.绝对卧床休息C.室内轻度活动D.可以正常活动E.可以就近上学,免体育活动【答案】:A【解析】:考察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
症状明显者起病4~6周内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在室内轻度活动。
3.患者女性,26岁,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入院,入院时明显水肿,住院1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请问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属于下列哪种炎症疾病A.细胞介导性B.活性酶介导性C.免疫介导性D.内毒素介导性E.外毒素介导性【答案】:C【解析】:考察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起始因素是免疫介导炎症,多数病例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4.患者,女性,患慢性肾小球肾炎两年余,近一月出现双下肢水肿、尿少,查尿蛋白(+++)。
对该患者应如何护理不妥的是A.定时测量血压并注意观察有无发热B.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低钠饮食。
C.减少人员探视,防止交叉感染D.记录出、入水量E.立即给予抗生素滴注【答案】:E【解析】:考察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
①尽量减少病区探访人次,指导病人少去公共场所等人多聚集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护理一、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水肿、营养不良有关。
(3)潜在并发症:左心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护理目标】肉眼血尿、水肿逐渐消失,皮肤无受损;无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发生,或发现上述并发症迹象及时配合处理且得到控制。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休息: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对症状比较明显者,嘱其卧床休息4~6周,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平稳、尿液检查只有蛋白尿和镜下血尿,方可下床活动。
(2)饮食护理:①钠盐摄入:急性期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以减轻水肿和心脏负担,一般每日进盐应低于2g,对于特别严重病例应完全禁盐。
当病情好转,血压下降,水肿消退,尿蛋白减少后,即可由低盐逐步转为正常饮食。
②水和蛋白质摄入:每日进水量应为不显性失水量(约500ml)加上前24h尿量,此进水量包括饮食、饮水、服药、输液等所含水分的总量。
肾功能正常时,给予正常量的蛋白质摄入lg∕(kg∙d),但当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牛奶、鸡蛋、鱼等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
③补充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以免引起负氮平衡。
(二)病情观察(1)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
(2)观察水肿消长情况,有无胸腔、腹腔、心包积液的表现。
(3)有无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有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甚至神志不清、抽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
(4)记录24h液体出入量,监测尿量的变化,同时密切监测尿常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素氮、血肌酎、血浆蛋白、血清电解质等变化。
(5)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化脓等情况发生。
(三)使用利尿剂和降压药的护理有明显水钠潴留的高血压病人遵医嘱用利尿剂,注意观察利尿剂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降压药者,应使病人充分认识降压治疗对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性。
嘱病人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停药,以确保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