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s)+ H2O(g)=CO(g)+ H2(g) • (2) C(s)+ C2O(g)=2CO(g) • (3) CO(s)+ H2O(g)=CO2(g)+ H2(g) • 但上述三个平衡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可由其中任意两
个通过相加减得到第三个.因此R=23.
一、基本概念
f=K-f+2 2. 物种数和组分数
第一节 相 律
一、基本概念
f=K-f+2 1. 相 (Phase)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一的部分
一杯液体水:,,Cp,m,T,p,化学性质等等. NaCl晶体: ,,Cp,m,T,p,化学性质等等.
CH4气体:化学性质,Cp,m,T,p, 等等
相和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越过 系统中相的总数,称为“相
但是由于一个是固相一个是气相浓度限制条件不成立,K=2
1.
一、基本概念
f=K-f+2 2. 物种数和组分数 尽管一开始只有CaCO3 ,平衡时:
CaCO3(s)=CaO(s)+CO2(g) mol(CaO)=mol(CO2),定温下,Kp=pCO2=cons. 但, p(CO2)和CaO 的饱和蒸气压[p*(CaO)]之间并没有能 相联系的公式,即指定了温度可知Kp(=pCO2),但并不能确定 CaO的量.
如有特殊限制条件,情况又将不同
如PCl5,PCl3,Cl2三种物质组成系统中,若指定 mol(PCl3)/mol(Cl2)=1,或开始时只有PCl5,则平衡时
mol(PCl3)/mol(Cl2)=1,这时就存在一浓度限制条件,因此K=
1 23.
K=S-R-R` R`:浓度限制条件.
注意:浓度限制条件只在同一相中方才能成立,在不同相之 间,浓度限制条件不成立. CaCO3的分解,mol(CaO)/mol(CO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