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故事-好饿的小蛇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19
好饿的小蛇故事内容
从前有一只小蛇,它非常饿。
它一直在草丛中寻找食物,但是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
最后,它终于找到了一只小青蛙,但是小青蛙太滑了,小蛇无法抓住它。
小蛇开始感到非常沮丧,它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填饱肚子。
它继续在草丛中游荡,寻找食物。
突然,它看到了一个小老鼠。
小蛇非常高兴,因为老鼠看起来很容易抓。
它蜿蜒着身子,悄悄地向老鼠靠近。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老鼠突然跑了起来,小蛇没有抓住它。
小蛇又一次感到非常失落。
就在这个时候,一只好心的猫咪走了过来。
猫咪看到小蛇饿得发抖,便问它需要什么帮助。
小蛇告诉猫咪它已经找了很久都没找到食物。
猫咪说:“不要担心,我会帮你找到食物的。
”猫咪带小蛇去了它的家,给小蛇准备了一份美味的鱼。
小蛇吃完鱼之后,感谢猫咪的帮助。
从那以后,小蛇和猫咪成了好朋友。
每当小蛇饿了的时候,猫咪都会给它准备好食物。
小蛇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 1 -。
绘本《好饿的小蛇》推荐理由绘本简介第一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啊呜”真好吃;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根黄色的香蕉,“啊呜”真好吃……;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呢?格子酱讲绘本推荐理由《好饿的小蛇》是日本绘本界最著名的绘本大师宫西达也的作品。
宫西达也(粉丝也称他为“恭喜大爷“)的作品乍一看画风有点丑,但是非常的温馨,幽默,很受小朋友的喜欢。
作者“宫西达”把他的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巧妙地将各种水果,颜色、形状等几种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而结尾更是出人意料,一个贪吃的小蛇是那么的有雄心壮志,能吞下它看到任何食物,甚至是一棵苹果树,也毫无畏惧地张大嘴吃下它。
这本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让我们快乐地无拘无束地徜徉其中,不断重复的儿歌语言,朗朗上口,让人不得不爱,象声词“啊呜、咕嘟”逗得人哈哈大笑。
很符合小班的年龄特点。
一提起蛇,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怕怕的?但是这本书作者用平实而朗朗上口的语言、简洁却妙趣横生的画面,描绘出了一只可爱又贪吃的小蛇的形象。
其中让人捧腹的情节非常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小朋友可以更多的理解其中的深意,还可以模仿简单的画风。
每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不少的乐趣。
这本书通过一条好饿的小蛇寻找食物的过程,让小朋友认识到苹果、香蕉、菠萝、饭团等物品,同时通过小蛇把这些物品吞到肚子里的形象,让小朋友认识到这些物品的形状和质感:圆圆的、黄色的、三角形的、带刺的··· 同时通过重复性的情景和夸张的语气吸引小朋友的兴趣。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关于作者宫西达也,1956年12月23日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系。
从事人偶剧的舞台美术、平面设计工作后,开始创作绘本。
其温馨的故事和有力度的画风受到孩子和大人的广泛欢迎,是目前最活跃的日本绘本作家之一。
他的绘本作品包括《我是霸王龙》《你真牛》《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好想要一个娃娃》《三只饿狼想吃鸡》《逃学的老鼠》等,曾荣获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绘本奖、读书推进运动协会奖、日本渊绘本奖等多个大奖。
绘本故事好饿的小蛇从前,有一条小蛇,它叫做小弯弯。
小弯弯是一条非常可爱的小蛇,它身体呈现出漂亮的绿色,头上还有一对小小的双眼,看起来非常灵动可爱。
小弯弯的家在一片茂密的草丛中,它每天都会在草丛中自由自在地玩耍。
不过,小弯弯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它总是感觉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长得太可爱了,所以总是感觉肚子饿呢。
有一天,小弯弯在草丛中玩耍,突然听到了一阵香味,它顿时被香味吸引了过去。
原来,是一家小餐馆的老板在做美味的小吃,香味扑鼻而来。
小弯弯跟着香味走了过去,看到了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它的肚子顿时咕咕直叫。
小弯弯看到了一碟碟的美食,有鲜美的水果、香甜的点心和色香味俱全的小吃,它实在是禁不住诱惑,忍不住向美食扑去。
可是,小弯弯才一扭动身体,就发现自己被一圈圈的绳子给束缚住了,它动弹不得,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美食。
就在这时,小弯弯看到了一只老鼠,它正快活地吃着美食。
小弯弯问老鼠,“你是怎么进来的?我也好饿啊!”老鼠笑着说,“我是从门缝钻进来的,你看,门缝很大,只要你用力一挤,就能钻进来了。
”。
小弯弯听了老鼠的话,立刻用力一挤,果然,它成功地挤进了餐馆。
它看到了满眼的美食,兴奋地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小弯弯吃得津津有味,它觉得这是它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顿饭了。
吃饱喝足的小弯弯,扭动着身体,准备回家。
它感到非常满足,因为它终于不再饿了。
从此以后,小弯弯学会了钻进门缝,它再也不会感到饥饿了。
小弯弯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敢、智慧和努力是成功的法宝。
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困难,用智慧去解决问题,努力去实现目标,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愿我们都能像小弯弯一样,勇敢、智慧、努力,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创造美好的未来。
幼儿绘本好饿的小蛇读后感《〈好饿的小蛇〉读后感》《好饿的小蛇》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幼儿绘本。
读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画面很简洁却又充满了吸引力。
书中那只小蛇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黑溜溜的小眼睛特别可爱。
最开始看到小蛇扭来扭去说“好饿好饿”的时候,我感觉它就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饿了就会直白地表达出来,这种天真让我觉得十分有趣。
特别触动我的是小蛇发现不同食物时的反应。
比如它看到苹果的时候,那副眼睛放光的样子,好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自己特别喜爱的食物一样。
它把苹果整个吞下后,肚子就变成了苹果的形状。
这让我想起小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好像就是这样,看到什么就会想象着自己和那个东西发生各种联系。
小蛇看到香蕉、饭团等食物时也是如此,每吞下一样东西,身体就变成那个食物的形状,既有趣又创意十足。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小蛇吃东西的故事,更像是带领着小朋友们进入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
不过,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有一点疑惑。
感觉这本书故事性不是很强,好像只是小蛇不断找东西吃的一个重复过程。
但后来我明白了,对于幼儿绘本来说,它的重点不在多复杂的情节,而在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像小蛇身体形状的变化,这就很考验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孩子可以通过观察不同食物和小蛇肚子的形状去联想、去理解。
这本书还很实用。
对于家长来说,可以通过简单地给孩子讲解这个故事,让孩子逐渐认识各种食物。
而且可以引导孩子去模仿小蛇,想象自己吃了不同东西后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对于未来如果要对幼儿进行美术或者故事创作的启发也很大。
在美术方面,可以像书中那样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
在故事创作方面,可以学习作者这种通过重复而有变化的模式打造吸引幼儿的作品。
啊,对了还想说,这本书的色彩搭配也很和谐,让整个故事读起来更加温馨可爱,非常适合亲子共读。
亲子阅读绘本分享《好饿的小蛇》
绘本简介:这本书的译者彭懿先生曾经说过,一本图画书讲了三个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讲的故事,文字和图画一起讲的故事!而大师宫西达也的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本优秀绘本。
《好饿的小蛇》的文字不断重复的儿歌一样的语言,朗朗上口,让人不得不爱,形象的象声词“啊呜、咕嘟”逗得人哈哈大笑。
《好饿的小蛇》的图画简洁而形象,帮助孩子认识水果、食品,认识形状,将小蛇描绘得惟妙惟肖。
而《好饿的小蛇》的文字和图画告诉小朋友一个贪吃的小蛇是那么的有雄心壮志,能吞下它看到任何食物,甚至是一棵苹果树,也毫无畏惧地张大嘴巴吃下它
一天,一条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树林里散步。
忽然,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
猜猜看,好饿的小蛇会怎样?
第二天,好饿的小蛇又扭来扭去在散步。
它发现了一根黄色的香蕉。
于是,它一口把香蕉吞了下去……
第三天,它又发现了一个三角行的饭团。
它饿极了,“啊呜-咕嘟”一下就吞下了肚子……
第四天,它发现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它迫不及待地一口吃了下去……
啊呜--咕嘟!
啊--真好吃。
第五天,好饿的小蛇惊喜地找到了一个带刺的菠萝……啊呜--咕嘟!
啊--真好吃。
第六天,有大收获了。
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
你猜猜看,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它继续扭来扭去地爬上树。
然后……
张开了大嘴……
结满红苹果的树呢?小蛇变成了一棵树。
“啊--真好吃。
”好饿的小蛇再也不饿了,擦擦嘴扭来扭去地走了。
故事好饿的小蛇从前,有一条小蛇,它叫做小青。
小青是一条非常可爱的小蛇,它身体呈现着鲜艳的绿色,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小青非常调皮,喜欢到处游玩,不管是在草丛里还是在小溪旁,它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和活力。
有一天,小青在森林里玩耍,突然发现了一条非常美味的小鱼。
小青张开嘴巴,准备一口吞掉这条小鱼。
但就在这时,小青发现自己的肚子好饿,原来它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
小青感到非常痛苦,它知道自己必须找到食物才能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于是,小青开始四处寻找食物。
它爬上了树,探头探脑地搜索着,但是却一无所获。
小青感到非常沮丧,它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就在这时,小青看到了一只小老鼠,它决定去捉住这只小老鼠,填饱自己的肚子。
小青悄悄地接近小老鼠,准备一口吞掉它。
但就在这时,小老鼠转身对小青说,“小青,你为什么要吃我呢?你知道吗?我有一个好主意,我们可以一起去找食物,这样你就不会肚子饿了。
”小青听了小老鼠的话,感到非常惊讶,它没有想到小老鼠会这样和自己说话。
但是,小青还是非常高兴,因为它知道有了小老鼠的帮助,自己就不会再肚子饿了。
于是,小青和小老鼠一起开始了寻找食物的旅程。
他们一起爬上了山,穿过了河流,终于找到了一片充满了各种果实和小动物的美丽的森林。
小青和小老鼠一起快乐地吃着美味的食物,它们感到非常满足和幸福。
从此以后,小青和小老鼠成了最好的朋友。
它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小青知道,有了朋友的帮助,自己就不会再肚子饿了。
它学会了珍惜友谊,学会了与朋友一起分享快乐和困难。
故事好饿的小蛇,告诉我们,友谊是非常宝贵的。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了朋友的帮助,我们就能够克服困难,变得更加强大和快乐。
就像小青和小老鼠一样,他们一起克服了肚子饿的问题,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一起享受了生活的美好。
让我们珍惜友谊,让友谊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丽的风景线。
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背景分析】《好饿的小蛇》故事内容简单,画面形象有趣。
故事中很多拟声词“啊呜”、“咕嘟”的反复出现,使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小蛇滑稽、贪吃的模样深深吸引着孩子,适合小班孩子的模仿与表演。
整个教学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教师牢牢抓住故事形象---小蛇“饿、贪吃”的特点,引导小班孩子用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感受小蛇的滑稽,体验小蛇的贪吃,模仿小蛇的稚笨与好玩,并支持幼儿用简短的词语、短句去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及表述自己的猜测与想象,强调发生在小蛇身上的一系列的有趣事件所带给孩子们的童真与童趣,让孩子真正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最终体验到趣味阅读的快乐。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
2、乐意和老师一起讲故事,有初步的想象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4、学说短句:“我吃了***水果,我变成了***蛇。
”【活动准备】自制《好饿的小蛇》大图书一本 flash课件【活动重点】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的颜色与形状。
【活动难点】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体验模仿小蛇的乐趣。
【活动的教育价值】第一,符合了小班年龄段孩子阅读的共同特点。
如:画面图像简单,色彩丰富,形象鲜明;故事角色突出、人物不多、特征明显。
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等。
第二,作品具有特别个性。
那就是作品充满了幼儿天真的趣味,想象天马行空,小蛇吃什么水果肚子就会变成什么水果的模样,最后,一口把苹果树吞下去了,身体出奇地变成了一个树。
这跟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认知特点、思维特点完全匹配。
【活动过程】一、出示制作大书的封面,引导幼儿猜测,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好饿的小蛇》。
封面上有什么?这条小蛇长什么样?看看,它在什么地方?(引导宝宝观察小蛇背后的小树林)猜猜,它会干什么呢?1、出示小蛇吃东西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2、提问:请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二、教师逐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想象。
1、出示图书(有一条小蛇),讲述:一天,一条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树林里散步。
以小蛇的口吻说:“我好饿好饿啊!我可以吃点什么东西呢?”老师学小蛇扭啊扭的去找东西吃。
2、翻书:讲述:好饿的小蛇扭来扭曲在散步。
小蛇发现了什么?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是怎样的苹果?(教师帮助幼儿归纳:苹果是红红的、圆圆的、吃起来甜甜的、脆脆的。
)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样呢?3、翻开吃下苹果的小蛇的图片: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苹果哪儿去了呢?谁来指一指(请幼儿来指一指画面)说一说苹果去哪了?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教师语言指导: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苹果吞(念这个字的时候,略慢、强调一下,并理解吞的意思)到肚子里去了。
通过提问、模仿,幼儿集体学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教师动作指导:鼓励幼儿张开大嘴巴,把嘴巴张得圆圆、大大的,模仿小蛇“吞”苹果的动作。
)(评析:关于小蛇吃了苹果的猜测,对于本次活动起到直接影响,对后面的各种水果的猜测会起到引领与借鉴的作用,所以教师让孩子多观察一下画面,包括语言上的提示:这是一种什么水果呢?什么水果是圆圆的,有柄的?什么水果吃起来甜甜的、脆脆的?……孩子很顺利地猜出苹果以后,教师马上揭晓答案,给予孩子猜测成功的肯定与表扬,激励其他孩子猜测的积极性,然后把吞了苹果的小蛇亲热地称呼为:苹果蛇,为后面关于小蛇其他有趣称呼做好铺垫。
)4、翻书:讲述: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香蕉?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教师帮助幼儿归纳:香蕉是黄黄的、弯弯的、吃起来甜甜的、软软的。
)5.、翻开吃下香蕉的小蛇图片: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香蕉到哪儿去了?小蛇的肚子像什么?(请幼儿模仿小蛇吃香蕉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香蕉吞下去了……通过提问、模仿,幼儿集体复习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教师动作指导:鼓励幼儿想想香蕉是长长的,所以要把嘴巴张圆圆的(如小鱼吸水泡的样子),把长长的香蕉慢慢吞进小蛇的肚子里。
)(评析:关于香蕉的猜测,相对比较简单一点。
所以这个环节,教师将引导重点放在鼓励幼儿模仿小蛇进行吞咽香蕉的动作上,通过张圆嘴巴、吸长长的香蕉、咕嘟吞咽进肚子的夸张、形象的表演,让幼儿体验“香蕉蛇”的幽默与滑稽,为后面体会故事趣味性做好铺垫。
)6、翻书:讲述:第三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葡萄? (教师帮助幼儿归纳:是圆圆的。
有些葡萄是紫紫的,圆圆的葡萄酸酸的、甜甜的,真好吃。
)7、翻开吃下葡萄的小蛇图片: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葡萄到哪儿去了?小蛇的肚子像什么?(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葡萄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小蛇吃葡萄的时候,因为葡萄一个一个很多,小蛇的嘴巴要不停地张开、吞下,“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都吞到肚子里。
鼓励幼儿迁移前面经验,集体说出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教师动作指导:教师带着宝宝一起,一手模仿拎着一大串葡萄,仰着脑袋,张大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啊…呜”一口,“咕嘟”一下……,鼓励宝宝学着“蛇妈妈”的样子吞葡萄,把葡萄一个一个全都吃到小肚皮里,吃完还可以用手抹抹嘴巴,表示“真好吃”的样子,增强情节表演的趣味性。
)8、翻书:讲述:第四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发现了什么?讲述:好饿的小蛇惊喜地找到了一个带刺的菠萝……你们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样?(教师帮助幼儿归纳:菠萝的头上是绿绿的,长着许多长长的叶子;菠萝的身上是黄黄的、摸上去刺刺的,菠萝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9、翻书: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好饿的小蛇果然吃下了菠萝,身体变成什么样?(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菠萝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小蛇吃菠萝的时候,因为菠萝身上刺刺的,小蛇吃菠萝的时候嘴巴张得更大了,仔细一点吞,小心别让刺刺到小肚皮。
“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整个大菠萝一口吞下去了。
鼓励幼儿迁移前面经验,集体说出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教师动作指导:鼓励幼儿想想刺刺的菠萝的样子,把双手在嘴角处打开,表示把嘴巴张得大大的,慢慢地吞菠萝,提醒幼儿:千万不能让刺刺的菠萝弄痛小蛇的嘴巴,让宝宝表演“吞菠萝”的时候更专注、更投入。
)(评析:如何吞咽刺刺的菠萝,对小班幼儿来讲,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愿意跟随教师的引导,吞咽动作明显变慢,且更为夸张,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小蛇吃菠萝的趣味性。
而且,小蛇因为肚子饿,竟然连刺刺的菠萝也敢吞咽,幼儿在这个环节的模仿表演中,对于小蛇的笨拙与可爱的印象记忆更深刻了,也更喜欢顽皮、淘气的小蛇了。
特别是老师模仿小蛇说的一句话:“呀,甜甜的菠萝真好吃,可是,菠萝上面刺刺的叶子,把我的小肚皮都扎疼了,一点也不好吃。
”这一句话引起了孩子快乐的笑声,进一步为活动营造出积极、快乐的氛围。
)10、翻书:讲述:第五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
你猜猜看,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小蛇张大嘴巴会怎样呢?(重点猜测:小蛇是怎么吃小树的?先……再……最后……引导宝宝用简单的语言讲出小蛇爬树、翻身、吞等等动作,教师提炼简单的辅助动作展示给宝宝看,帮助宝宝理解小蛇吃树的一系列连续动作。
)11、翻开吃了大树的小蛇图片(小蛇的样子基本上看不太清楚了),小蛇到哪儿去了?(请幼儿来指指,小蛇的尾巴呢?头呢?)结满红苹果的树呢?小蛇变成了一棵树。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小树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小蛇真调皮,它扭来扭去,扭来扭去,爬上小树,爬到高高的上面,张开大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树都吞了下去,变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树。
鼓励幼儿迁移前面经验,不经过老师提示就能说出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教师动作指导:当老师讲到小蛇吞小树的时候,老师鼓励宝宝张开大嘴巴,可以站起来,把头往下低,表示模仿小蛇从上往下吞小树,最后也可以鼓励宝宝低着头,把小手往后摆,象孔雀的尾巴一样张开来,表示小树的树*。
(评析: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孩子对于小蛇吞咽小树这样一种大胆的行为,觉得特别有趣。
而且,关于“小树好不好吃”的讨论,将孩子对于小蛇的“调皮与淘气”的记忆再次变得印象深刻起来,孩子快乐地随教师的语言引导与动作提示,一起模仿表演小蛇吞咽小树的动作,然后打着饱嗝、抚摩肚皮帮助消化、最后快乐满意地睡觉……孩子在这一系列的模仿表演中,不仅理解到故事中小蛇的滑稽与贪吃,也为后面的完整欣赏故事、理解故事风格特点做好充足的准备。
)12、讲述:“ 啊——真好吃。
”好饿的小蛇再也不饿了,擦擦嘴扭来扭去地走了。
13、回忆:(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2)小蛇都吃到了什么东西?小蛇是怎样走的?我们来学一学吧,小蛇吃下东西什么声音?我们来学一学。
三、看课件“好饿的小蛇”,体会故事的幽默有趣。
1、播放教学课件“好饿的小蛇”,让幼儿体会故事的幽默,教师边看边讲述,重复性话语可以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
师:哎呀!小蛇吃的肚子好饱啊!我们摸摸自己的小肚子,帮助小肚子消化消化。
来,宝宝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下吧!我要给宝宝看动画片《好饿的小蛇》,大家一起来看看,动画片里的小蛇,是怎么吃东西的?你也可以跟着动画片里的小蛇,学学它吃东西的样子,“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吞到肚子里,好吗?2、教师简单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体会故事的滑稽与幽默。
①鼓励宝宝再次观察故事结尾处(小蛇背后)的小树林。
师:宝宝仔细看,小蛇背后的小树林好象有什么变化呀?怎么会少一颗树的?你们觉得这棵树好吃吗?小树吃起来,有什么味道呢?教师小结:故事里的小蛇真有趣,也很贪吃,它看见什么就吃什么,竟然连小树也吃掉了,真好玩。
②师:你觉得这个故事里面,还有什么地方很有趣?大家来说一说。
教师简单归纳幼儿讲述内容进行小结:宝宝讲得真好,故事里的小蛇……原来,好饿好饿的小蛇看见什么吃什么,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肚子就变成什么形状,真好玩,真有趣。
四、引导孩子,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你们觉得小蛇这样吃东西好吗?为什么?2、我们应该怎么吃呢?3、亲身体验,幼儿学习正确吃东西的方法。
讨论好以后老师小结:小朋友可不能像贪吃的小蛇一样吃太多的东西,这样对我们的健康是有害的,可能还会因为吃太多东西消化不良而送医院呢……而且,要经常锻炼身体,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的哦。
五、扮演小蛇(玩一玩,演一演)1、变小蛇2、吃水果3、学说短句“我吃了XX,变成XX蛇”老师带领幼儿学小蛇扭啊扭的去找吃的东西,(事先在三个地方贴上西瓜、草莓、和蛋糕)学小蛇“啊呜”吃掉,说说自己的肚子变成了什么?托班绘本教案《好饿的小蛇》活动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绘本,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