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财务管理税务会计课件单选、多选、计算、判断
- 格式:pdf
- 大小:214.92 KB
- 文档页数:16
广东海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综合练习答案《经济法》综合练习答案第一章一、单选题1.D;2.C;3.A;4.C;5.A二、多选题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三、简答题1.经济法产生的原因(1)社会经济原因(2)法律思想原因(3)社会政治原因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1)国家机关(2)社会经济组织(3)经济组织的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4)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自然人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市场准入的最为传统和重要的方式是():A、行政许可B、直接发布规范性文件禁止、限制投资者进入市场C、直接通过行政命令确定特殊行业、业务的生产经营D、通过标准化、资质条件等数量化、技术化指标,对投资者进行限制或者禁止答案:A2.特殊时期,关闭“五小”企业、禁运、禁止放(烟花爆竹),是通过()手段禁止、限制投资者进入市场的方式。
A、行政立法B、行政许可C、行政强制D、行政命令答案:C3.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该标准对与馒头外观、内部、口感、滋味和气味等感官质量以及面粉含量、水分含量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属于(),对馒头生产企业不产生直接的约束力,但是对馒头行业的优胜劣汰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A、强制性标准B、任意性标准C、推荐性标准D、道德性标准答案:C4.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伤投资企业产业指导目录》,分别规定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外商投资项目,其中有12项禁止类项目直接禁止外国投资者投资,比如说社会调查、空中交通管制公司等,这中市场准入制度属于()。
A、行政许可B、直接发布规范性文件禁止、限制投资者进入市场C、直接通过行政命令确定特殊行业、业务的生产经营D、特殊时期通过行政手段禁止、限制投资者进入市场答案:B二、简答题1、简述市场准入的社会经济目标。
答案要点:主要有四个目标:追求稳定税源、合理配置资源、维护可持续发展、确保公共安全。
广东海洋大学?会计学?测验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导致发生本期与非本期概念的会计核算根本前提是〔A 、会计主体B 、持续经营C 、会计分期D 、货币计量2.会计信息必需满足其使用者的需要,这表达了〔A 、相关性B 、明晰性C 、可比性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D 、及时性3.在以下经济业务中,可以保持会计等式金额不变的是〔A 、资产增加、负债增加同样金额〕。
B 、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同样金额C 、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同样金额D 、负债减少、资产减少同样金额4.在会计期末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时,会导致借贷双方发生额不等的原 因是〔 〕。
A 、借方和贷方都多记了不异的金额B 、借方和贷方都少记了不异的金额C 、在一借多贷的分录中,少记一笔贷方金额D 、借贷的标的目的写反了5.借贷记账法的“借〞 、“贷〞两字用以标明〔 〕。
A 、记账的规那么 6.以下账户中,期末一般有余额的账户是〔A 、在途物资B 、办理费用 B 、记账的标的目的C 、记账的依据D 、记账的原那么 D 、财政费用 〕。
C 、主营业务本钱7.某账户期初余额为 5000 元,本期增加发生额为 8000 元,期末余额为 6000元,该账户本期减少发生额应为〔 〕元。
A 、2000B 、7000C 、8000D 、130008.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的税金是〔A 、增值税B 、印花税C 、所得税 〕。
D 、城市维护建设税9.某公司“盈余公积〞账户的年初余额为 180万元,本年转增本钱 60万元,年末提取盈余公积金 30 万元。
该公司“盈余公积〞账户的年末余额为〔〕 万元。
A 、120 10.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制造费用〞账户属于〔 〕类账户。
A 、本钱B 、损益C 、资产D 、负债11.企业的期间费用不包罗 〔 〕。
A 、办理费用B 、制造费用C 、财政费用 12.出租包装物,收到租金时应贷记的账户是〔B 、150C 、210D 、240D 、发卖费用〕。
第九章 非流动负债第一节非流动负债概述 第二节长期借款 第三节应付债券第四节长期应付款 第五节借款费用资本化.第一节 非流动负债概述」、非流动负债的性质与种类 (一) 性质:期限、 利息[短期(分期付),长期(到期付)](二) 种类: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与非流动负债有关的借款费用)非流动负债利息的计算: 1、单利: (1) 单利利息=本金X 利率X 计息期数 =p • n (2) 本利和=本金X ( 1 +利率X 计息期数)=p (1+ n i-)2、复利:(1) 本利和=本金X ( 1+利率)n(2) 终值与现值:①终值 =现值X ( 1+ i ) n复利终值系数②现值=终值X ( 1+ i ) —n 复利现值系数 3、年金:n(1) 年金终值=A •刀(1+i ) n-t 年金终值系数t=1 n t(2) 年金终值=A-E ( 1+i ) -t 年金现值系数t=1例1、若现从银行借入10000元,年利率10%,每年计息一次,若按单利计算,则 5年的利息是多少? 5年后需还本息多少?5 年利息 =10000 X 10% X 5 = 5000 (元) 5 年后本利和 =10000+ 5000 = 15000 (元) 或=10000 X ( 1+10% X 5)= 15000 (元)例2、若上例按复利计息,其他条件不变,则 5年的利息及5年后的本息为多少?第年利息=10000 X 10% ==1000 (元) 第二年利息 =11000 X 10% = :1100 (元) 第三年利息 =12100X 10% = =1210 (元) 第四年利息 =13310X 10% = =1331 (元) 第五年利息 =14641 X 10% ==1464.1 (元)(二)与长期负债有关的借款利息的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生产的, 应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在发生时根据发生额去人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确认为财务费用”。
成本会计复习
题型
一、单选题(20*1=20)
二、多选题(10*2=20)
三、判断题(15*1=15)
四、简答题(2题,15分)
五、计算题(2题,30分)
复习内容
Cha1:1、成本的内涵;
2、成本的职能、对象、工作组织;Cha2:1、成本核算的要求
2、成本的分类;
Cha3:1、材料费用的分配;
2、工资费用的计算、分配;
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直接分配、一次交互分配、计划成本分配法)特点、适用范围、计算;
4、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计算
5、停工损失相关问题
Cha4:1、在产品定义;
2、掌握生产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
3、约当产量法和定额比例法的计算;Cha5:
1、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特点?
2、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有哪些?特点?
3、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Cha6:
1、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适用范
围?
2、简化分批法的计算;
3、分步法的计算(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
结转按实际成本结转并进行成本还
原、平行结转分步法)、会计分录;Cha7:
1、分类法的特点、计算程序;
2、分类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
3、定额法的特点、优缺点、应用条件;
4、定额法的计算;。
第六章固定资产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取得第三节固定资产折旧第四节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第五节固定资产的清理(减少)第六节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一、固定资产的性质二、固定资产的分类三、固定资产的计价.一、固定资产的性质(一) 固定资产的定义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较高。
固定资产能够在若干个生产经营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其价值因损耗而逐渐减少,并以折旧的形式,分期转移到产品或费用中去,并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二、固定资产的分类(一)按照经济用途分类可以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动力传导设备、工具器具和管理用具等。
(二)按照使用情况分类1.使用中的固定资产2.未使用的固定资产3.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三)按照所有权分类1.自有固定资产2.租入固定资产三、固定资产的计价(一)原始价值《准则》第七条―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其成本入账‖历史成本: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必要、合理的支出。
(二)重置价值(三)折余价值(四)现值:指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以及处置时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四、固定资产核算的科目设置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应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科目。
1. ―固定资产‖科目2. ―累计折旧‖科目3. ―工程物资‖科目4.―在建工程‖科目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取得一. 固定资产的购置二.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三. 接受投资固定资产四. 取得附有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一.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一)购入不需安装固定资产借: 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二)购入需要安装固定资产1.购入付款: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2、支付安装费: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3、工程完工: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举例例1 长江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发票价格40 000元,增值税额6 800元,发生运费1 000元,款项全部付清。
财务管理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决策。
2. 货币的时间价值:现值、未来值、年值。
3. 预算编制:经营预算、财务预算。
4. 成本控制: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
5. 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6. 财务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掌握预算编制、成本控制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企业的财务管理,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货币的时间价值、预算编制、成本控制。
难点: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分析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小型企业为例,让学生了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财务管理问题。
2. 讲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的含义。
3. 讲解货币的时间价值: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现值、未来值、年值的概念。
4. 讲解预算编制:经营预算、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
5. 讲解成本控制: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的控制方法。
6. 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
7. 讲解财务分析的方法: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的要点。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2. 货币的时间价值3. 预算编制4. 成本控制5. 财务报表6. 财务分析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某项投资的现值、未来值和年值。
(2)编制一个简单的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
(3)计算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指标。
2. 答案:(1)现值:元,未来值:元,年值:元。
(2)经营预算:元,财务预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