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新教材《财务管理》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课件讲义(含历年真题)
- 格式:ppt
- 大小:6.12 MB
- 文档页数:50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本章导读:1.学习内容:本章内容是财务管理基础介绍,介绍了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和成本性态三大方面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属于一般重要的章节,近几年考题分数大概在6分左右,考查题型多为单选、多选和判断题为主,有些年份也考查了简单的计算题,考查方式多为各种现值、终值、收益率计算,某类成本性态的属性等。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2.学习方法:因此本章的学习方法就是画图和看图,对于货币时间价值小节的学习,一定要画现金流量图,区分每一笔现金流准确的时点,是年初还是年末,现金流量图画准了,后面计算就会容易很多,对于本章大量现值和终值公式,不需要大家掌握具体的公式怎么推导,大家需要掌握如何查表、如何插值法进行计算;对于风险与收益章节,理解各种风险和收益率的概念,重点掌握风险和收益的衡量指标,以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一块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熟悉的股票、债券投资等进行理解;对于成本性态这个章节,请认真看图,掌握每一种成本性态对应的图片和生活中具体成本案例加深理解。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3.学习思路: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纯粹利率(纯利率):用相对数表示的货币的时间价值。
纯利率是指在没有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资金市场的平均利率。
没有通货膨胀时,短期国库券的利率可以视为纯利率。
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二、复利终值和现值利息的计算方法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
单利,是指只计算本金的利息,不计算利息的利息。
复利不仅要对本金计算利息,而且对前期的利息也要计算利息,俗称“利滚利”。
终值又称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的货币折算到未来某一时点所对应的金额,通常记作F。
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量的货币折算到现在所对应的金额,通常记作P。
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项目概念公式系数复利终值现在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方法,折算到将来某一时点的价值,或者说是现在的一定本金在将来一定时间,按复利计算的本金与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认识时间轴·横线代表时间的延续·数字代表的时间点是期末,如“2”代表的是第二期期末(上期期末和下期期初是同一时点,所以“2”代表的时点也可以表述为第三期期初)·“0”代表的时点是第一期期初·竖线的位置表示收付的时刻,竖线上端的数字表示收付的金额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衡量:用纯粹利率(纯利率)表示货币时间价值。
纯利率是指在没有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资金市场的平均利率。
终值(Future Value)是现在的一笔钱或一系列收付款项按给定的利息率计算所得到的在未来某个时间点的价值。
现值(Present Value)是未来的一笔钱或一系列收付款项按给定的利息率计算所得到的现在的价值。
单利是指按照固定的本金计算利息的一种计息方式。
按照单利计算的方法,只有本金在贷款期限中获得利息,不管时间多长,所生利息均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
复利是指不仅对本金计算利息,还对利息计算利息的一种计息方式。
二、复利终值和现值计算(一)复利终值计算【例题·计算分析题】若将1 000元以3%的利率存入银行,则3年后的本利和是多少?F=P×(1+i)n其中:(1+i)n为复利终值系数,用(F/P,i,n)表示。
F=P×(F/P,i,n)『正确答案』F=P×(F/P,i,n)=1 000×(F/P,3%,3)=1 000×1.0927=1 092.7(元)(二)复利现值计算由F=P×(1+i)n得:=F×(1+i)-n=F×(P/F,i,n)其中:(P/F,i,n)为复利现值系数,与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例题·计算分析题】假设甲存入银行一笔钱,以3%的利率计息,想在3年后得到1 000元,则现在需存入银行多少钱? 已知:(P/F,3%,3)=0.9151『正确答案』P=F×(P/F,i,n)=1 000×(P/F,3%,3)=1 000×0.9151=915.1(元)三、年金终值和现值年金,是指间隔相等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
考情分析本章属于重点章节,主要介绍了财务决策基础性的知识,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
重点内容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
本章是中级财管学习中的第一个拦路虎。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主要是以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的形式考核。
预计2020年本章的分数为5~7分。
『知识框架』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知识点1】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理解货币时间价值需要把握如下两点:1.没有风险及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即货币时间价值不包含前述两个因素);2.货币必须经过“投资或再投资”,否则不可能产生增值。
在满足这两个条件下,货币经历一段时间产生的价值增加,即为资金时间价值。
现在从银行借款1万元,现在该还银行多少钱?一年以后从银行借款1万元,一年以后应还多少钱?现在从银行借款1万元,一年以后应还多少钱?『结论』两笔在同一时点绝对金额相等的资金,那么在以后的不同时点,其价值均相等,不管利率如何。
2014年12月31日的100万元2016年12月31日的120万元;谁的价值更高?二、现值与终值的概念概念表达符号含义说明现值P 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资金折算到现在所对应的金额。
终值 F 又称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的资金折算到未来某一时点所对应的金额。
利率I 可以表现为收益率,折现率,报酬率等。
除非特别指明,在计算利息时,给出的利率均为年利率期数n 往往表现为“计息周期”,可以是年,季,月,日等。
三、利息计算的两种思路1000元,年利率8%,四年末偿还,则各年利息和本利和,如表所示。
【例题】假如以单利方式借入I t= P × i单『指南例题1·单选题』某公司以单利方式一次性借入资金2000万元,借款期限3年,年利率8%,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第三年末应当偿还的本利和为()万元。
A.2160B.2240C.2480D.251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2000×(1+8%×3)=2480(万元)『指南例题2·单选题』某企业以单利计息的方式年初借款1000万元,年利率6%,每年末支付利息,第五年末偿还全部本金,则第三年末应支付的利息为()万元。
【考情分析】本章是重点章,主要介绍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以及成本性态等内容,是预算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等后续章节的先导知识。
本章题型比较全面,其中,货币时间价值中的现值计算可以与项目投资管理、证券投资管理等结合考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也可以单独考计算分析题(如2018年度考题)。
风险与收益中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同普通股资本成本的计算、普通股价值评估等结合考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
本章各年分值波动幅度较大,预计2020年分值在8分左右。
【主要考点】1.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1)复利终现值与年金终现值的计算(2)利率的推算①利用插值法推算利率②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2. 风险与收益(1)资产收益率的构成与类型(2)风险的含义(3)风险对策(4)风险矩阵(5)风险管理原则(6)单项资产与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衡量(7)系统风险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3. 成本性态分析(1)成本按性态的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2)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知识点: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1.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1)货币进行投资才会产生价值增值。
(2)货币时间价值(纯粹利率)是投资收益率的基础,在有风险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投资者会要求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即:投资收益率=货币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贴+风险收益率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有:投资收益率=货币时间价值2. 投资收益率的存在,使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价值增值,从而使不同时点的单位货币具有不同的价值量。
一般来说,发生时间越早的单位货币,其价值量越大。
【示例】今天的1块钱比明年的1块钱更值钱。
3. 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实质上是以投资收益率为依据,将货币的价值量在不同时点之间进行换算。
(1)由于不同时点的单位货币具有不同的价值量,因此,不同时点的货币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必须换算到相同时点上,才能进行比较。
期望值)期望值)标准差股票的收益率=(0.25+12-10)÷10=2.5%+20%=22.5%其中股利收益率为2.5%,资本利得收益率为20%。
【提示】(1)以绝对数表示的收益不利于不同规模资产之间收益的比较,而以相对数表示的收益则是一个相对指标,便于不同规模下资产收益的比较和分析。
通常情况下,用收益率的方式来表示资产的收益。
使用相对数能够完全解决比较问题吗?比如甲乙两人同时购买某种股票,股票购买价格100元,持有三个月后,甲以110元出售,收益率为10%,乙持有六个月后出售,出售价格为115元,收益率为15%,乙的投资收益水平高于甲的投资收益水平?(2)为了便于比较和分析,对于计算期限短于或长于一年的资产,在计算收益率时一般要将不同期限的收益率转化成年收益率。
如果不作特殊说明,资产的收益指的就是资产的年收益率。
【知识点2】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也称为“期望收益率”、“收益率的期望值”,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测的某资产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率。
【注意】预期收益率计算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加权平均法(掌握)预期收益率【例1】某企业投资某种股票,预计未来的收益与金融危机的未来演变情况有关,如果演变趋势呈现“V”字形态,收益率为60%,如果呈现“U”【总结】预期收益率计算重点掌握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加权平均法;第三种是算术平均法。
其中前者计算时应用的是预测的未来收益率,后者预测时应用的是历史收益率。
【知识点3】资产收益率的类型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由于工作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收益率可以有以下一些类型:1.实际收益率实际收益率表示已经实现的或确定能够实现的资产收益率,包括已实现的或确能实现的利(股)息率与资本利得收益率之和。
2.名义收益率名义收益率仅指在资产合约上标明的收益率。
例如借款协议上的借款利率。
3.预期收益率4.必要收益率必要收益率也称“最低必要报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表示投资者对某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考点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是指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衡量方法】:用“纯利率“(没有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资金市场的平均利率)来衡量,没有通货膨胀时,短期国债的利率可以视为纯利率。
【提示】资金的增值不仅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还包括资金的风险价值(含通货膨胀)。
【例题·判断题】银行存款利率能相当于货币时间价值。
()【答案】错误【解析】货币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资金市场的平均利率,银行存款利率不能相当于货币时间价值。
考点二: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的计算1.终值和现值的含义:现值:本金终值:本利和考点二: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的计算1.终值和现值的含义:现值:本金终值:本利和【教材例2-2】某人将100万元存入银行,年利率4%,半年计息一次,按照复利计算,求5年后的本利和。
【分析】本例中,一个计息期为半年,一年有两个计息期,所以,计息期利率=4%/2=2%,即i=2%;由于5年共计有10个计息期,故n=10。
所以:5年后的本利和F=P×(F/P,2%,10)=100×(F/P,2%,10)=121.90(万元)5.复利现值的计算(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现值的计算)P=F(1+i)-n式中(1+i)-n为复利现值系数(教材附表2),记作(P/F,i,n);n为计算利息的期数。
【教材例2-3】某人拟在5年后获得本利和100万元,假设存款年利率为4%,按照复利计息,他现在应存入多少元?P=F×(P/F,4%,5)=100×(P/F,4%,5)100×0.8219=82.19(万元)【结论】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例题·判断题】随着折现率的提高,未来某一款项的现值将逐渐增加。
()【答案】错误【解析】折现率与现值成反比。
考点三:年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年金的含义】:金额相等、间隔时间相同的系列收付款项。
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第二节风险与收益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1.定义:是指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2.表示方式:用相对数字表示,即用百分数来表示。
3.实质:即纯粹利率(纯利率),没有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资金市场的平均利率。
【提示】没有通货膨胀时,短期国债利率可视为纯利率讲解:资金收付的两大特殊类型(1)一次性收付的款项——涉及单利和复利的计算先收后付:如先借后还先付后收:如先存后取(2)间隔期相等的系列等额收付的款项——涉及年金的计算一付多收:如一次投资,多次等额收回多付一收:如零存整取一收多付:发行分期付息债券多收一付:如多次等额借入,到期一次归还二、单利和复利的计算(一)单利的终值和现值——(i、n已知)1.单利终值:即本利和——F(已知P、i、n求F)F=P×(1+i×n)【例解】张某现在存入银行10000元,年利率为3%,采用单利计息,请问3年后张某能取到本利和多少元?F=10000+10000×3%×3=10000×(1+3%×3)=10900(元)F=P×(1+i×n)2.单利现值:本金——P (已知F、i、n求P)P=F/(1+i×n)【例解】年利率为3%,采用单利计息,张某现在存入银行多少钱,才能在3年后能取到本利和11990元。
因为:F=P×(1+i×n)所以:11990=P×(1+3%×3)P=11990/(1+3%×3)=11000(元)所以:P=F/(1+i×n)3.单利终值与现值的关系:互为逆运算F=P×(1+i×n)与 P=F/(1+i×n)的区别?(二)复利的终值和现值——(i、n已知)复利:利滚利1.复利终值:即本利和——F (已知P、i、n求F)(1)计算公式F=P×(1+i)n=P×(F/P,i,n)(2)复利终值系数:①(1+i)n②(F/P,i,n)【例解】张某现在存入银行10000元,年利率为5%,采用复利计息,请问3年后张某能取到本利和多少元?F1=10000×(1+5%)=10000×(1+5%×1)F2=F1×(1+5%)=F1×(1+5%×1 )F=F2×(1+5%)=F2×(1+5%×1 )=10000×(1+5%)3所以:F=P×(1+i)n=P×(F/P,i,n)前例: F=10000×(F/P,5%,3)=11576(元)复利终值与单利终值的关系:复利终值是对单利终值的连续使用,把某数乘以(1+i)表示计息一期的本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