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铁钉电磁铁及相关实验演示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制作铁钉电磁铁一、实验目的:制作铁钉电磁铁。
一、实验目的:制作铁钉电磁铁。
二、实验器材:大铁钉、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大头针、电池、电池盒。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满分满分(10分)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1分 2.绕线.绕线用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20-30圈。
圈。
2分3.通电.通电 把电池装入电池盒,并把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盒的正负极上。
连接在电池盒的正负极上。
1分 4.测试.测试用大铁钉的钉尖或钉帽接近大头针。
用大铁钉的钉尖或钉帽接近大头针。
2分5.观察.观察 断开电流,观察现象。
断开电流,观察现象。
1分 6.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得出结论(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2分 7.整理器材.整理器材 把器材放回原位。
把器材放回原位。
1分合计合计10分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一、实验目的: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
二、实验器材: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学生的书本若干二、实验器材: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学生的书本若干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操 作 要 求满分满分(10)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1分 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把纸卷成一圈后松开,做成一个拱形,用铁垫圈测试一下它能够承受多少个垫圈。
少个垫圈。
2分用两本书分别抵住两边的拱脚,使纸拱不会塌下来,用铁垫圈测试它能够承受多少个垫圈。
承受多少个垫圈。
2分 用较多的书抵住拱脚,再测试能够承受多少个垫圈。
受多少个垫圈。
2分3.得出实验结果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将纸做成拱形后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而且拱形受压后会产生向外的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分 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 把器材放回原位。
中班科学活动制作简易的电磁铁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产生磁场从而具备吸引力的装置。
在中班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科学活动来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铁,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个适合中班科学活动的简易电磁铁制作方法。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将学会如何使用电源和导线,了解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以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1. 一块铁质的钉子或螺丝2. 一节 AA 电池3. 一束导线4. 一块磁铁(可选)步骤一:连接导线1. 取出一块导线,并注意其中有两端,分别为正极(红色)和负极(黑色)。
2. 将导线的一端剥去一小段绝缘层,露出金属线芯。
3. 将导线的这一端的金属线芯缠绕在钉子或螺丝的一端,使其紧密连接。
4. 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上的电极连接。
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
步骤二:测试电磁性质1. 铁质钉子或螺丝连接上电池后,将成为一个简易的电磁铁。
2. 可以使用一块磁铁,将其靠近电磁铁的铁质部分。
3. 观察铁质部分是否被吸引,并尝试拿起电磁铁上的钉子或螺丝。
通过以上步骤,孩子们将亲手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铁,并通过测试观察到电磁铁的吸引力。
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概念,并且加深他们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
除了基础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变种活动来增加孩子们的探索性学习:1. 改变导线的长度和绕制方式,观察是否对电磁铁的吸引力产生影响。
2. 在使用电磁铁时,观察钉子或螺丝材质的变化是否对吸引力产生影响。
3. 在简易电磁铁上尝试吸引其他金属物品,比如纸片、硬币等,并观察吸引力的强弱。
通过这些变种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电磁铁的特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在进行这个科学活动时,教师应指导孩子们正确使用电池,并告知他们安全使用电源的重要性。
此外,教师还应与孩子们分享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如电流、磁力等,以增加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高中物理小手工展示教案
主题:简易电磁铁
年级:高中
目标:通过制作简易电磁铁,学生能够理解电流通过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并能够利用电磁铁吸附铁磁物体。
材料:铁螺丝、铜线、干电池、绝缘胶带
步骤:
1. 将铁螺丝穿过绝缘胶带上的两个小孔,确保螺丝两端露出一段。
2. 将一段铜线绕在螺丝上,并将两端剥开。
3. 将铜线一端连接到干电池的正极上,另一端连接到负极上。
4. 启动电池,观察铁螺丝的变化。
讨论问题:
1. 为什么电流通过螺线管会产生磁场?
2. 电流方向改变时,磁场的方向会发生变化吗?
3. 电磁铁可以吸附的物质有哪些?
延伸活动:
1. 用不同长度和绕圈数的铜线重复制作电磁铁,比较它们产生的磁场强度。
2.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升降机,实现通过电操控升降物体。
注意事项:
1. 操作电池时要小心,避免短路和电击。
2. 确保铜线和铁螺丝不触及彼此,以免产生短路。
3. 强调安全意识,并告知学生不得私自操作电学设备。
中小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说明书
成绩
教具名称有趣的磁化现象演示仪
教具制作人情况姓名沈瑶性别女
使用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具装置图
教具特点及用途特点:独特新颖,简单易懂,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用途:演示磁化现象。
制作材料方形木板两块,环形磁铁一块,细线一根,回形针一枚,铁钉4枚,铁片(或钢尺)一块。
制作方法1、用两枚铁钉将两块木板(如图所示)钉在一起成为一个支架。
2、在底座木板和支架木板上(图示位置)分别钉一颗铁钉。
3、用细线的一头穿过回形针,另一头绑在底座木板的铁钉上。
4、将回形针接近环形磁铁(距离大约2cm)然后放开(具体距离以回形针不掉落作为标准)使回形针悬浮在空中。
5、将细线穿过回形针的那一头绑定在回形针上。
注意:磁铁和回形针间距约2cm的时候实验效果较好,宜选用质地较轻的白线系回形针。
使用方法1、将铁片从回形针和磁铁的中间水平穿过(可看到回形针跌落)。
2、将铁片水平吸附在磁铁上,再将回形针接近铁片(回形针又可以悬浮)。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实验教案《铁钉变磁铁》一、教学目标1.了解磁铁的特性,知道磁铁能吸引铁制品。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铁钉、磁铁、磁铁架、塑料盒、铁粉、棉花球。
2.教学工具:PPT、视频、图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个铁钉和一个磁铁,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铁钉和磁铁有什么不同吗?”2.认识磁铁(1)教师讲解磁铁的特性:磁铁具有磁性,能吸引铁、镍、钴等金属。
(2)教师演示磁铁吸引铁钉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磁铁还有什么用途吗?”3.实验操作(1)教师发放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步骤:a.将磁铁放在磁铁架上,确保磁铁能够自由旋转。
b.将铁钉放在塑料盒中,用棉花球将铁钉包裹起来。
c.将铁粉撒在棉花球上,让铁钉表面均匀覆盖铁粉。
d.用磁铁靠近铁钉,观察铁钉的变化。
(2)教师示范实验操作,引导幼儿注意观察。
(3)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实验结果分析(1)教师提问:“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3)教师讲解磁铁的磁化原理:磁铁的磁性可以使周围的铁制品产生磁性。
(2)教师拓展磁铁的应用领域,如磁悬浮列车、磁盘、磁卡等。
(3)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亲子互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磁铁的特性,激发了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在实验操作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本节课还拓展了磁铁的应用领域,让幼儿对磁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重难点补充:1.导入新课难点:如何激发幼儿对磁铁的好奇心和兴趣。
对话设计: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会吸东西的魔法石头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块神奇的石头,它有个特别的名字叫磁铁,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有什么魔法呢?”2.认识磁铁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磁铁的磁性。
少儿园科学研究教学设计《铁钉变磁铁》科学企图:少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发教育,重在激发少儿的认识兴趣和研究欲念。
尽量创建条件让少儿参加研究活动,感觉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合适班级:大班资料准备:放有电池的电池板、铁钉、电线、渺小的铁片。
制作方法与步骤:(1)把电线一圈圈地环绕在铁钉上,并露出电线的两头。
( 见“铁钉变磁铁图 1”)(2)将铁钉上的电线的两头连结到放有电池的电池板的电线的两头。
( 见“铁钉变磁铁图 2”)实验操作:(1)在连结电线的正负极以前,先让少儿拿铁棒轻轻去碰小铁片,看有什么变化。
(2)接好电池后,再让少儿拿铁钉去轻轻碰小铁片,察看有什么新发现。
( 见“铁钉变磁铁图 3”)教师指导建议:● 提示少儿电线在环绕的时候要注意紧凑性,可多在铁钉上缠几圈。
● 指引少儿试试用多节电池。
● 请少儿把每次不一样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拓展与代替:◆ 增添电线圈数或电池节数后,再让少儿拿铁钉去碰小铁片,察看铁钉上小铁片的数目变化,让少儿想想为何。
◆ 让少儿试试把多种铁质的物件磁化成电磁铁。
小知识:内部带有铁芯、外面缠有电线圈的装置,在通电后,在电线的四周会产生磁场,铁芯会被磁化,拥有了吸铁的特征。
断电后这类特征随之消逝。
磁性的大小能够用电流的强弱或线圈的匝数来控制,当增添电线圈数或电池节数后,磁性变大,铁芯吸起的小铁片的数目会随之增添。
活动反省:这一活动让少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科学活动中要求少儿对四周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目标已经基本达到。
经过这一活动,感觉教育是一门精深的艺术,我们要学的还好多好多,因此想要让自己成长得更快,我们仍需不停学习,不停实践,不停总结,不停反省,让自己不停进步。
用自制电磁铁演示电磁铁的作用
【器材】
直径为10毫米的螺栓,直径为0.67毫米的漆包线10米,铁帽图钉或大头针若干,滑动变阻器R,开关K,示教安培计,6伏直流电源,导线5根,牛皮纸。
【操作】
(1)将螺栓、牛皮纸和漆包线组成的电磁铁与变阻器R、开关K、电源、示教安培计组成串联电路,如图8-27所示。
(2)闭合开关K,将电磁铁的一端与有铁帽的图钉接触,就能观察到图钉被吸起,说明电磁铁有磁性。
断开开关K,看到吸起的图钉掉下,说明电磁铁的磁性消失。
(3)把多余的漆包线在螺栓上再密绕一层,以增加线圈匝数。
闭合开关K,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路中的电流(由示教安培计指示出来)与刚才一样。
再用这匝数多的电磁铁去吸图钉,吸起的图钉比只绕一层线圈的电磁铁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随线圈匝数的增加而增强。
(4)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R,使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增大,电磁铁吸起的图钉就增多,表明电磁铁的磁性随线圈中电流的增大而增强。
制作铁钉电磁铁及相关实验
实验课题:制作铁钉电磁铁
实验仪器:大铁钉、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大头针、电池、电池盒
实验步骤:
1、用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20—30圈。
2、把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
3、用大铁钉的钉尖或钉帽接近大头针。
4、断开电流,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2、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注意事项: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思考: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吗?跟线圈缠绕铁钉的圈数有关吗?实验课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和铁钉线圈圈数有关
实验仪器:大铁钉、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大头针、电池、电池盒。
实验步骤:
Ⅰ
1、用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30圈。
2、在导线两端连接一节电池,看电磁铁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3、在导线两端连接两节电池,看电磁铁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Ⅱ
1、在导线两端连接一节电池
2、,用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30圈。
看电磁铁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3、用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15圈。
看电磁铁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实验结论: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有关:电池数量多,
磁力越大;电池数量少,磁力越小。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缠绕铁钉的圈数有关:圈数越多,
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