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技巧性计算专题复习课程
- 格式:docx
- 大小:79.03 KB
- 文档页数:7
求化学式1,已知由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3,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分析: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 By(或ByAx),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7a、2a。
7a·x:2a·y=7﹕3x:y=2﹕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2B3(或B3A2).注意:由于没有给出A、B两元素化合价的正负(正价的元素符号写在前面),答案应该有两个。
2,已知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C、H、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2.2%、13.0%、34.8%,则此有机物的化学式为()分析:先分别求分子中C、H、O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再求分子中C、H、O 原子的个数,从而确定化学式。
分子中C、H、O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分别为:C元素 46×52.2%=24.0,H元素 46×13.0%=6.0,O元素46×34.8%=16.0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C元素 24.0/12=2,H元素 6.0/1=6,O元素 16.0/16=1则此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6 O.3,由Fe 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测得该混合物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分析:该物质中共有三种元素Fe、S、O,其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a%),具体原因如下:两种物质Fe SO4和Fe2(SO4)3中:S、O原子的个数比为1:4,S、O元素的质量比为( 1×32):(4×16)=(1):(2),S、O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也为(1):(2),由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a%),则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2a%)=(1-3a%)。
4,(NH4)2S、(NH4)2S O4、(NH4)2HP O4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中,已知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求混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
题型五技巧性计算化学计算是借助数学知识,从量的方面加深对化学概念或原理的理解,或通过计算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另外,通过计算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部分内容是中考的必考内容,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守恒法有一包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共6.4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A.1.6 g B.2.4 g C.3.2 g D.4.0 g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取该混合物10 g,将其投入110 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2% B.24% C.20% D.30%二、极值法铝、锌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2 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A.1.2 gB.2.7 gC.6.5 gD.9.2 g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10%B.30%C.50%D.70%三、差量法现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2.2 g ,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后,生成AgCl和AgBr沉淀共4.75 g,则原混合物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 g。
a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固体质量变为b 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四、平均值法某不纯的铁5.6 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 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 )A.锌B.碳C.铝D.银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借助平均值法解题,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而提高这类题的解题速度。
1.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50 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挑战中考化学压轴之秘籍专题08技巧性计算(三大类)【典例1】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2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2g B.4.8g C.3.2g D.4.4g【答案】C【解答】解:20g固体中钙元素质量:20g×60%=12g,最终得到氧化钙质量:12g÷=16.8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0g﹣16.8g=3.2g,故选:C。
【变式1-1】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2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
先使该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100g B.80g C.60g D.40g【答案】C【解答】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2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先使该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由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则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20g×(1﹣64%)÷(×100%)=60g。
故选:C。
【变式1-2】将138g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A.96g B.128g C.136g D.224g【答案】D【解答】解:138g酒精中碳元素质量为:138g×100%=72g,氢元素的质量为:138g×100%=18g,则氧元素质量为:138g﹣72g﹣18g=48g。
室温下CO、CO2呈气态,水呈液态。
根据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所得气体(即CO、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该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36%,由于酒精中碳元素质量为72g,气体CO、CO2中氧元素质量为:72g××100%=128g,根据氢元素质量可知,水中氧元素质量为:18g×8=144g,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根据反应前后氧元素质量不变可得:48g+x=128g+144g,x=224g。
化学巧算专题一、差量计算1. 将过量的铁粉放入盛有100g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质量为105.4g。
则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的质量()A.56gB.5.6gC.2.7gD.5.4g2. 将质量为100g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干燥称量为102g,则参加反应铁的质量()A.14gB.8 gC.28 gD.4 g3. 将CO通入盛有12g 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A.2.4g B.5.6g C.8.4g D.9.6g4. 将质量为8g的铁片放入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铁片,洗涤烘干后称重为8.4g,说明该反应中,()A.有5.6g铁参加反应 B.生成6.4g铜C.溶液质量减轻0.4g D.有15.2g硫酸亚铁生成5.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要用含有杂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上图回答:(1)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2)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3)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4)丁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5)在装置丙中放入12克该氧化铁样品,待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再称量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9.6g.则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6)戊装置的作用_________.6. 现有一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为CO,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可能含有少量CO2。
某化学课题组的同学欲用该混合气体进行系列实验:①检验CO2气体是否存在,并除去CO2气体②用干燥纯净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③实验CO气体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生成物的性质试用下图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完成上述实验任务。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组件的连接顺序应是:混合气体→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巧算专题一、差量计算1. 将过量的铁粉放入盛有I00g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质量为105.4g。
则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的质量( )A.56gB.5.6gC.2.7gD.5.4g2. 将质量为100g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干燥称量为102g,则参加反应铁的质量( )A.14gB.8 gC.28 gD.4 g3. 将CO通入盛有12g 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 )A. 2.4gB. 5.6gC. 8.4gD. 9.6g4. 将质量为8g的铁片放入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铁片,洗涤烘干后称重为8.4g,说明该反应中,( )A.有5.6g铁参加反应B .生成6.4g铜C.溶液质量减轻0.4gD.有15.2g硫酸亚铁生成5.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要用含有杂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更讯挣样品甲乙芮根据上图回答:(1 )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2 )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 )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装置中的现象是•(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装置丙中放入12克该氧化铁样品,待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再称量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9.6g •则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6)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戊装置的作用•6. 现有一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为CO,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可能含有少量C02。
某化学课题组的同学欲用该混合气体进行系列实验:①检验C02气体是否存在,并除去C02气体②用干燥纯净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③实验CO气体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生成物的性质试用下图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完成上述实验任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组件的连接顺序应是:混合气体T->->->->。
⑵仪器B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
⑶仪器C 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仪器D 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
⑸若没有仪器E ,则本实验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天平平衡计算7. 现有铁,锌,镁,铝四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时,消耗金属 质量最小的是()A.铁B 锌C 镁D.铝8. 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各放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再向左烧 杯中放入镁,右烧杯中放入铝,且镁、铝质量相等•充分反应后,天平指针()A .偏左 B.偏右C .不偏D .无法判断9.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
在两只烧杯里各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 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铝, 待充分反应后,镁有剩余,则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天平保持平衡 ②铝也有剩余③天平指针偏向放镁的一方④ 天平指针偏向放铝的一方A .只有①B .①和②C.②和④D .只有③10. 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盐酸,分别向一个烧杯中加 一定量的镁,另一个加入一定量的铝,充分反应任然天平平衡则加入镁铝质量比可能是A.11:12B.32:33C.3:4D.1:111. 天平两端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杯中盛有足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向天平左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右烧杯中加入 6.3gCuO ,反应终止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应向左 烧杯中加入锌的质量是() A.1.6gB.6.3gC.13gD.6.5g12. 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注入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调至天平平衡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 2.2gFe2O3,要使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金属镁的质量为()A . 2gB . 2.2g C. 2.4g D . 3.2g13. 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注入200g 溶质澄石石观水氧化铜粉耒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调至天平平衡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 2.8gFe,要使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金属铜的质量为()混合物中,直到气体不再产生为止; 蒸干后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102.2g ,则和碳酸钡反应用A . 2.7g B. 2.8g C. 5.4g D . 5.6g14. 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硫酸,天 平平衡。
向左盘烧杯中加入 8g 的Fe 、Cu 混合物,右盘烧杯中加入7.8gCaO,天平再次平衡, 则原Fe 、Cu 混合物中Fe 的质量( ) A . 7.8 g B . 6.4g C.5.6gD.2.4g三、质量守恒计算15. 将150g 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2g ,则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 . 8gB . 28gC. 48gD . 5615.现有 20g 某 H2O2溶液,16. 已经知道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9,现向其中加入1g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 . 1gB . 2gC. 3.2gD . 4g17.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7%的硝酸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 测得滴入稀盐酸与生成氯化银沉 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A . 6.3%B . 7.3% C. 10% D . 17%18. 现有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 75g ,经测定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 )A.48gB.56gC.59gD.64g19. 取4gFe 2O 3与AI 2O 3的混合物,加入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0.8gB.1.2gC.1.6gD.3.2g20. 将13.7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然后向此固体中 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 117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A. 2.3gB. 4.6gC. 6.9gD.9.2g21.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3.6g 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铁充分反应后, 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80g 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吸收,测得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84.4g 。
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A. 4.4gB. 2.8gC. 1.4gD.0.8g22. 将15g 镁、铁、锌混合物放入 200g 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对所得混合溶液在无 氧条件下蒸发,得到 63g 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所用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4.9%B. 9.8%C. 19.6%D.24.5%23. 已确定某可燃性气体含有甲烷和乙炔( C2H2),为进一步确定其组成,现取 5.8g 混合气 体充分燃烧,测得生成二氧化碳为17.6g ,水为9g,则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乙炔的质量比为 ()沉覆质>A. 13: 23B. 3: 8C. 16: 13D. 13: 824. 将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逐渐加入到硫酸钡和碳酸钡组成的100g固体去的盐酸溶液的质量是()A. 5.25gB. 18.25gC. 36.5gD.73g25. 实验室有碳酸钡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80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6.6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55% B. 40% C. 30% D.20%四、无数据计算26. 一定量的铁与铜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不溶物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所得产物质量仍然等于反应前原混合物的质量。
则原混合物中铜和铁的质量比是多少()A.4: 1B.1: 4C.7: 8D.8:727. Cu和Fe的混合粉末若干克,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过滤。
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加热后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A. 20%B. 40%C. 50.4%D. 80%28. 一定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不溶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 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镁粉的质量比为()A. 2: 3B. 3: 2C. 1: 1D. 4: 329. 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的两只烧杯中,分别盛有足量的稀硫酸,调平后,若向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完全反应后,天平仍平衡,则合金中铜和铝的质量比是()A.1:1 B.1:2 C.1:3 D.3:1【参考答案】5. (1)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2)吸收水蒸气.(3) 3CO+Fe 2O32Fe+3CO 2. (4)石灰水变浑浊.(5 ) 66.7% . (6 )处理尾气.6.⑴B T A T C T D T E或D T A T C T B—E;⑵检验并除去二氧化碳气体或验证生成了二氧化碳;⑶黑色粉末中有红色物质产生⑷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02+Ca(0H) 2==CaC0 3 $+H 2O :⑸尾气排出的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 gB. 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2、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C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0元素B 一定含有C H元素,可能有0元素C 一定含有C H 0三种元素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3、现有9.3gNaOH与Na2CQ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 3.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50g稀硫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57.1g,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A.1.15gB.2.3gC.4.6gD.6.9g4、现有40.6g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煅烧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原混合物减少15.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A. 14gB. 18gC. 16.24gD. 29g5、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6、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Q的质量比?7、将30克铁片放入CuSO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8、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