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症区别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10
谈谈肾病综合症与肾炎的区别很多肾病患者不能很好的区分自己究竟是得了肾病综合症还是肾炎,导致患者不能进行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以至于延误病情,最重导致病情恶化。
那么肾病综合症与肾炎如何区分呢?下面就是肾病医院专家为您详细介绍的常识: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表现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的症候群,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名称。
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临床表现亦有一定的差异,但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升,可有水肿及高脂血症。
三阴三阳是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正常人6。
5摩尔/升以下),但无高血压、无血尿、无管型尿。
这就是临床上常说的“三阴三阳”。
肾病综合征除了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外,还容易出现继发感染。
这是因为本征血浆蛋白低,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因此免疫能力降低。
再加上全身水肿,炎症一旦发生,则很容易扩散。
所以,这些患者容易发生链球菌感染,出现丹毒、原发性腹膜炎、静脉炎、败血症等,病情常较严重。
此外,随着肾脏病的进行性发展,还会出现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如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氮质血症等。
慢性肾炎的临床症状表现成都肾康肾病研究院慢性肾炎为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但每个患者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
慢性肾炎通常逐渐起病,许多患者以水肿为首发症状,轻者仅晨起时眼睑及面部微肿,午后下肢略有水肿,经休息后短期内即消退。
有些患者以血压增高为首要症状而发现慢性肾炎。
大多数慢性肾炎发展成慢性肾衰后伴有高血压。
血压增高的程度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有的患者进展迅速,血压很高,伴有头胀、头痛等。
也有出现心悸、心脏增大、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严重者还可出现心律不齐及心力衰竭。
慢性肾炎后期,患者多出现贫血,主要是由于肾实质受损,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及营养不良。
贫血的严重程度与肾脏病变及肾脏功能减退成正比。
由于每个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其治疗和预后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教案本文为一份教案,主要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的相关知识。
教学对象为医学本科和儿科方向99级、00级、01级和02级的学生,学时为40分x3.本课的授课目的是全面了解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本课的重点是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本文的教材及参考资料包括《儿科学》第6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和《Nelson儿科学教科书》第16版。
在教学程序中,使用PPT详细介绍了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其中,第一部分介绍了AGN、ANS和APSGN的概念含义;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APSGN的定义、四大临床表现、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国内外数据比较。
第三部分则介绍了病因和发病机理,包括感染途径、免疫介导损伤、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活化补体、血管内皮细胞等炎症细胞共同参与。
同时,也介绍了病理生理方面的变化,如肾小球炎症病变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从而导致球管失衡、钠水储留、血容量扩张、水肿、少尿、无尿和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教师要求学生掌握两种不同感染途径的区别,以及免疫介导损伤的相关知识。
本课的难点在于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教具为PPT,授课形式为理论大课。
本课程共分为三次课,每次课时为40分钟。
肾小球炎是一种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其病理生理过程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小球基底膜破坏。
内皮细胞肿胀和系膜细胞增生会导致毛细血管管腔狭窄和肾小球滤过面积的减少,进而引起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氮质血症等临床表现。
肾小球炎的前驱感染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其症状类似于呼吸道和皮肤感染。
典型病例的症状主要包括水肿、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等。
严重病例则会出现循环充血和高血压脑病等症状,需与心力衰竭相鉴别。
肾小球炎还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非典型病例,如无症状型肾炎、肾外症状型和肾病综合征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