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与预防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关节炎一般来说有很多种类型,我们常说的关节炎,一般是这退变性的关节炎,也叫做骨性关节炎,对于这一类,由于退变引起的关节的病变,在早期的时候,可以通过功能锻炼来尽量,就是说增加这个肌肉的力量,来让这个关节运动更协调,但是如果出现这种疼痛,这种活动受限的症状的话,可以对症的药物治疗,如果这个关节炎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一些程度,那我们可以做手术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关节炎的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骨关节炎的患者最主要的就是避免和消除致病的因素,应该保护好关节(防止过度劳动、负重,保暖等)。
通过适度的功能锻炼来恢复肌肉的收缩力、关节灵活度以及防止骨质疏松等。
2、药物治疗:①消炎镇痛药:关节炎患者可以通过消炎镇痛的药物,例如-居优堂传世关节膏贴,从而减轻或是控制其症状发展。
②糖皮质激素:只在其它治疗均无效,但是关节出现急性炎症/周围滑膜炎等症状时,方可在关节内或是病变的部位进行局部注射。
同一个部位注射间隔应该3个月以上。
③软骨保护剂:有着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的作用,长期使用还可以延缓病情的结构性进展。
3、外科治疗:若是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采取关节冲洗、骨软骨移植;关节畸形严重的患者,还可以采取截骨矫形的手术;而关节被破坏,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关节置换。
4、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直流电疗及药物离子导入、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流疗法、高频电疗、磁场疗法、超声疗法、针灸、光疗法即红外线、紫外线、冷疗。
5、免疫及生物治疗:这一类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关节炎的发病和导致病变发展的重要环节,比如:针对细胞因子进行靶分子的治疗、免疫净化、血浆置换、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免疫重建等,主要应用于其他治疗没有效果的患者。
预防关节炎的方法1、减减肥多做运动,增加关节活动度的锻炼,对预防骨关节炎也至关重要,可以使减轻僵硬,增加关节活动量。
减肥是非常有效的骨关节炎预防方法,患者体重与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023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关节炎的治疗方法_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预防方法预防及锻炼因为人的膝关节软骨退变,在30岁以后就逐渐开始了,所以对膝关节的日常保护应及早进行,尽早干预。
1、注意膝关节保暖,尽量穿着长裤(对老年人也可以带护膝,一方面保暖,一方面防止膝部受伤),不要把膝关节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
2、热敷: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膝部不适,缓解膝部疼痛和肌肉痉挛,减轻肿胀。
热敷以湿敷为好,如热气浴、温泉浴。
也可用热毛巾湿敷,但注意如果关节有红肿时应停热疗。
高血压、心脏病者慎用,夏天气温高时更需注意(急性期停止热敷)。
3、劳逸结合: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长时间处于某一体位,特别是小于90°,不要久坐、久站。
应适当活动关节,如多游泳,坚持多骑自行车,少走路,尤其是少上下台阶及走不平路。
4、减轻体重:对肥胖人应节制饮食,减少体重,减少关节的承重,多摄取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食物。
5、对有不良姿势的应尽量予以纠正,使用手杖,拐杖,减轻关节负重。
6、合理使用支具:夹板,护膝带,弹性粘带、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7、加强膝部力量锻炼:(1)直腿抬高练习。
仰卧,患膝伸直抬高30~40厘米,尽量保持这个姿势,坚持不住时可放下休息片刻,以上算1次。
然后重复练习,每组10~15次,每天2次。
如果能坚持1分钟以上,可进行负重直腿抬高练习。
(2)负重直腿抬高练习:动作同上,在足背上担负一定重量,可从1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5公斤,如果可以坚持1分钟以上,再进行下一步练习。
(3)负重短弧练习:患者坐在床边,患膝下面垫一个枕头,屈膝30度,患足负重从5 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10公斤,坐抬腿伸直练习,若能坚持1分钟以上,可进行下一步练习。
(4)负重长弧练习:坐在床边,屈膝90度,小腿下垂,患足负重从10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20公斤。
8、加强膝关节活动范围训练:(1)坐位垂膝摆动屈伸练习:坐于床边,患肢小腿下垂,以健肢帮助按压患肢,增加屈曲。
骨关节炎的健康宣教1.【健康科普知识】骨关节炎的饮食疗法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如何预防及锻炼?3.防治调理膝骨关节病的要点及方法4.有了骨关节炎后不能运动,教你哪些锻炼方法,保护骨骼健康?【健康科普知识】骨关节炎的饮食疗法多食含硫的食物,如芦笋、鸡蛋、大蒜、洋葱。
因为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与重建都要以硫为原料,同时硫也有助于钙的吸收。
经常吃新鲜的菠萝,可减少患部的炎症。
保证每天都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亚麻籽、稻米麸、燕麦麸等。
建议:宜吃清淡的食物。
骨关节炎食疗药膳推荐1.参芪山药炖鸡组成:山药30g熟地20g枸杞子15g莲子肉15g党参15g 黄芪15g当归9g母鸡1只。
用法:母鸡去毛及内脏,加水共炖,饮汤食肉,2日1剂。
功效:益气滋阴,活血养血。
主治:颈椎病。
颈部僵硬疼痛,夜间尤甚。
2.葛根赤小豆粥用法:葛根15克,水煎去渣取汁,赤小豆20克,粳米30克,共煮粥服食。
适用于颈椎病颈项僵硬者。
3.伸筋草鲳鱼汤用法:当归6克,伸筋草15克,板栗适量,与鲳鱼1条共煮汤,食鱼饮汤。
适用于颈椎病引起四肢麻木、足软无力者。
4.核桃黑豆炖猪蹄组成:核桃仁3个、黑豆50g、*羊藿20g、猪蹄适量。
用法:将*羊藿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浓汁。
再把核桃仁、黑豆与猪蹄共炖熟时加入药汁,共煮片刻即成。
1日分2次,食肉喝汤。
功效:补肾壮腰,通络止痛。
主治:肾虚腰痛。
5.三七炖鸡用法:雄乌鸡1只,三七6克,黄芪10克,共纳入鸡腹内,加入黄酒10ml隔水小火炖至鸡肉熟。
用酱油随意蘸食,隔日1次。
功效:温阳,益气,定痛。
主治:膝关节炎,证属阳气不足者。
6.猪肾粥用法:取猪肾1对洗净切片,人参6克、核桃肉10克与粳米200克,加适量水共煮成粥,随意服用,每日1剂。
功效:祛风除湿,补益肾气。
主治:膝关节炎,证属肾气不足者。
7.防风粥用法:取防风12克,葱白两根洗净,加适量清水,小火煎药汁备用;再取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熬成稀粥即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及治疗进展研究1. 引言1.1 疾病背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
它是由于膝关节软骨受损或磨损而引起的炎症和疼痛。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承受着全身体重的压力,因此容易受到损伤和炎症的影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会导致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疾病的发展也会导致关节退化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对于该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深入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及治疗进展研究。
【字数:214】1.2 发病因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发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
遗传因素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家族史阳性的患者更容易患上该疾病。
研究表明,某些特定基因的变异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易感性有关,遗传因素直接影响了软骨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加速软骨退行性变化,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和关节间隙狭窄。
生活方式因素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
肥胖、长时间站立及膝关节过度使用等因素都可能加速关节软骨退化,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体力活动等因素也会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针对不同的发病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
【内容结束】2. 正文2.1 遗传因素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遗传因素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族聚集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家族性疾病,显示了遗传因素在疾病发展中的重要性。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上,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逐步进展的慢性疾病类型,其临床发病率较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故需加以重视。
为此,本文便针对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科普,现报道如下。
1.什么是骨性关节炎1.1 骨性关节炎的概念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会对患者整个关节组织造成累及的关节疾病类型,最终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断裂和缺损等症状,威胁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1.2 骨性关节炎的流行情况在我国,骨性关节炎有着广泛的流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类型。
相关统计学研究指出,我国有症状的膝骨性关节炎患病率约为8.10%,且该疾病的常见于女性,女性发生骨性关节炎的概率要远高于男性。
并且,我国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即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发生骨性关节炎的概率更高,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发生骨性关节炎的概率则较低。
并且,骨性关节炎还存在明显的年龄趋势,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会随之提升,在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的今天,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正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
1.3 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表现在临床上,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肥大和活动受限等,且该疾病常见于患者的膝关节、髋关节、颈椎和腰椎等负重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部位,骨性关节炎也是导致老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2.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在临床上,对于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方式繁多,临床针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诊断时多根据其既往病史、症状表现、体格检查结果、X线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中X线是临床诊断骨性关节炎的重要依据。
2.1 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上,类风湿性关节患者的受累关节往往疼痛剧烈,且晨僵症状明显,并多见于四肢小关节中。
在诊断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活动期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X线片常可见骨质疏松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骨性关节炎腕关节极少有炎症反应及掌指关节极少累及是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和Bouchard\"s 结节间的要点。
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都有什么关节炎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类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自身患有关节炎疾病后,饮食上要注意,这个时候对一些辛辣、海鲜食物不要吃,否则对关节炎疾病改善没有任何帮助,那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都有什么呢,对这样问题也是很多人不清楚的,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正规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正规有效、没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是关键,中医认为,膝关节炎为风寒湿邪所致,孝多治疗膝关节炎是以祛风散寒、活血化淤为目的,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所以效果很彻底。
注意防寒保暖。
膝关节炎的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推拿、热疗等。
药物多以止痛药为主,可以很有效的缓解疼痛,但是这些药物对胃肠道有很大的副作用。
推拿之类的方法,也只是缓解疼痛。
2、手术治疗:关节炎反复发病,且关节已出现畸形这是就必须采取手术治疗。
但若还没到那个地步,莫选择手术疗法。
因为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并不是患者的最佳选择。
3、微创疗法:能迅速减轻和缓解疼痛症状、延缓关节破坏和恢复关节活动度,阻止软骨和骨破坏,防止畸形和残废。
相对于前两种方法效果比较好。
能能轻轻松解除病痛的折磨。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概述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
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
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
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
健康讲座-⾻性关节炎的预防健康讲座-⾻性关节炎的预防⾻性关节炎有不同的名称因其外观多伴有关节肥⼤或畸形,故有⼈称之为变形性关节炎,也有⼈称之为肥⼤性关节炎。
因其从关节软⾻退化开始,故有⼈称之为退⾏性关节炎,也称之为⾻关节病。
现在多数称之为⾻性关节炎。
流⾏病学⾻性关节炎主要见于⽼年⼈。
⾻性关节炎导致的痛苦和残疾严重地损害患者的⽣活质量,并成为我们社会的⼀个最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之⼀。
⽬前,⾻性关节炎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关节疾病,也是引起⽼年⼈病残的最主要原因。
OA病⼈中65岁以上的占90%病因从发病原因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性关节炎⼜称特发性⾻性关节炎。
多见于体⼒劳动者,⾎压⾼者,妇⼥,50岁以上,体型肥胖的患者。
膝关节最常见。
原发性⾻性关节炎通常进展缓慢,⽽且不太严重。
继发性⾻性关节炎也很常见,常继发于关节畸形、关节损伤、关节炎症或其它伤病,⼜称创伤性关节炎。
发病因素(⼀)危险因素:年龄:年龄增加,软⾻下滋养⾎管数量下降,软⾻⽣理、⽣化改变。
种族:西⽅⼈髋OA多,东⽅⼈膝OA多。
肥胖:关节负重过度。
性别:⼥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8倍。
关节先天/后天畸形:关节受⼒不当引起软⾻变形。
发病因素(⼆)诱发因素:关节损伤,肌⾁⽆⼒⽓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多有症状。
与温度低,引起⾎运障碍有关。
关节反复受压:⽇本⼈,僧⼈关节过度活动加重因素关节⽣物⼒学环境改变代谢/内分泌障碍关节营养障碍临床表现关节⾻性关节炎主要症状是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等。
1.、疼痛⼏乎所有病例都有膝部疼痛,活动痛、持续痛、夜间痛疼痛特点:疼痛多与⽓温、⽓压、环境、情绪有关,秋冬加重,天⽓变换时加重。
疼痛多位于髌股之间或髁⾻周围,和膝关节内侧。
膝外侧或后侧较少。
两处或两处以上疼痛,或疼痛部位不定,经常变换者也不少见。
活动痛: 膝关节处于某⼀静⽌体位较长时间,刚⼀开始变换体位时疼痛,活动后减轻,负重和活动多时⼜加重。
负重痛: 由于加重了膝关节负荷⽽引起的膝痛。
骨性关节炎健康教育骨性关节炎:保护你的关节健康尽管骨性关节炎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轻症状,保护关节健康。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你更好地管理和预防骨性关节炎。
1.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加速关节磨损。
通过保持适当的体重,减少对关节的压力,能够减轻疼痛并延缓病情进展。
2. 运动保健: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选择低冲击的运动方式,如游泳、瑜伽和骑自行车等,可以减少关节的受压和磨损。
3. 热敷和冷敷:热敷可帮助舒缓关节疼痛和僵硬,促进血液循环;冷敷可以减轻关节肿胀和炎症。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敷热或敷冷方式进行缓解。
4.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长时间的重复活动会加重关节的磨损。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适当休息,避免过度使用关节。
5. 应对应激:应激状态会导致肌肉紧张和关节疼痛加重。
学会放松身心,采取合适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冥想、深呼吸和休闲活动等,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
6. 合理使用辅助工具:使用辅助工具,如手杖、拐杖或矫形器等,能够减轻关节负担,提供支持和稳定性,减少疼痛和损伤的风险。
7. 饮食调整:均衡饮食对关节健康很重要。
多摄入维生素C、D、E等有利于关节保护和修复的营养物质,同时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8. 与医生保持沟通:定期向医生汇报病情和治疗效果,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
以上这些措施并不能治愈骨性关节炎,但能够帮助你减轻症状、保护关节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记住,关节健康需要细心呵护,你的健康是最重要的!。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常见疾病,骨关节炎的主要特征包括有软骨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边缘骨赘的形成。
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一般认为是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
以软骨的慢性磨损为特点。
常在中老年发病,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
早期常表现为关节的僵硬不适感,活动后好转。
遇剧烈活动可出现急性炎症表现,休息及对症治疗后缓解。
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制定。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针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D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二)西医诊断标准1、近一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站位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中老年患者(≥40岁)。
4、活动时有骨擦音。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放射检查,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l.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0级:正常。
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Ⅱ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Ⅳ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明显畸形。
6、疾病分期根据临床及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五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Ⅰ级)。
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防治【中图分类号】r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93-01随着进入老龄化年代,骨性关节炎(oa)被认为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具体代表性的流行性疾病之一,膝关节疼痛是其主要症状。
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
在地处边远的青海地区人们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许多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对于如何预防、如何保护受损的关节、如何治疗疾病缺乏认识。
给膝骨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带来许多难题。
《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中定义oa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
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oa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 , 75 岁的人群则达80%。
该病的致残率高。
膝关节负重大、活动多,是好发关节之一。
大部分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及正确的运动、锻炼,等个体化的规范治疗,不需要打针吃药,疼痛及运动不适的症状就能得到改善,甚至消失。
所以,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非常必要。
那种认为膝骨性关节炎是缺乏运动而造成,越疼痛越要锻炼的观点,或为了保护关节不受损伤而静止不动的观点,都失之偏颇。
膝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内的滑液,运动时软骨上间歇性受力造成的“磕碰作用”,形成滑液在软骨内的循环。
膝关节如果长期固定不动,会导致软骨营养不良,进而早期退化。
反之,已经有膝骨关节炎的病人,如果再做不适当的运动或锻炼,会加重病变的发展。
在运动时应掌握不负重的锻炼原则,以增强肌肉力量、增加关节活动度为目标,达到增加耐受性、减轻疲劳、增强抵抗疾病综合能力的目的,从而防止病变进展。
骨关节炎的健康管理:缓解关节疼痛,保护关节健康1.骨关节炎的健康管理:缓解关节疼痛,保护关节健康2.日常应该如何防治骨性关节炎呢3.关节炎怎么治骨关节炎的健康管理:缓解关节疼痛,保护关节健康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退行性病变,就是人们常说的膝关节骨质增生、长骨刺等。
主要发生在膝、踝、y等负重关节,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女性体胖者。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改变发生在关节软骨,包括磨损、变性、破坏、骨质增生等、该病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正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膝关节关节炎能造成哪些危害?膝关节骨关节炎可以导致关节疼痛,尤其在活动时更明显,尤其在活动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甚至致残,给日常的生活带来不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二、造成膝关节骨关节发病的原因是什么?膝关节骨关节炎治致病的因素有多种,常见的原因如下:1、年龄因素随年龄增大,关节多年积累劳损,导致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关节软骨缺乏弹性,关节软骨边缘有骨质增生,即老年人的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2、肥胖因素本病与体重超负荷有关,更年期妇女体重增加可促使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3、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发病率高。
4、创伤及炎症有关节内骨折、脱位,半月板、韧带损伤及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易继发骨性关节炎。
5、关节结构异常膝关节内翻与外翻畸形、大骨节病、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等皆能继发本病。
6、职业长期的重体力劳动的矿工容易发生膝关节或y关节骨关节炎,芭蕾舞演员易发生踝关节炎。
三、怎样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平时要注意平衡合理的饮食结构,多食富含钙和胶质的食品,避免超重。
日常生活中应多晒太阳、适量运动,随时注意保护关节,避免久坐久站,少穿高跟鞋,少做频繁登高运动,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等。
四、如何早期发现膝关节骨关节炎?最早期的表现就是膝关节的疼痛或者僵硬感,早晨、受凉或上下楼时明显,关节还可能有肿胀,甚至积液。
骨性关节炎的生活防护和锻炼作者:徐栋华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7年第03期人到中老年,关节逐渐退变,软骨失去光泽,弹性下降,表面龟裂、脱落;而边缘骨赘生长,形成“骨刺”,引起关节疼痛。
病人年龄大多在45岁以上,所以人们常说,“人老腿先老”。
骨性关节炎起病缓慢,两侧或一侧膝关节经常隐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好转。
阴天下雨时症状更加厉害,因此十分怕冷。
有时急性疼痛发作,关节僵硬,活动时有弹响声。
保持一定体位较久后关节僵硬加重,活动后稍有好转。
晚期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增长,“老寒腿”成了骨科热门。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约1.2亿人正在经受着骨性关节炎的折磨,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心脑血管疾病,而且致残率高,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
其实,身体中其他部位的关节,如手、足、髋等关节都可能发生骨性关节炎,不过膝关节发病率特别高,其治疗也大同小异,这里主要谈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位于下肢髋、踝关节之间,负担重,活动大,关节软骨容易逐渐磨损、破坏。
腰或下肢先天性发育缺陷(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关节受伤(如骨折、脱位)、生病(如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病)等,可使关节接触面不平滑,负重力线变化,是膝关节退变性关节炎的重要诱因。
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中特别要注意哪些方面首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爬楼梯、少爬山。
如果只是三四层,上下楼梯没关系,但如果楼层较高,一般可选择乘电梯。
不少中老年人甚至用爬楼梯代替乘电梯,以达到运动的目的,这并不可取。
爬楼梯时膝关节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尤其是下楼时负重更大,老人、肥胖者、膝关节不好的人会加重疼痛。
不是特别爱好,也不要参加爬山、轮滑、滑雪等运动,因为这种反复运动很容易造成膝关节磨损。
拿爬山来说,虽然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形式,但不利于保护膝关节。
因为上山时膝关节负重等于自身体重,而下山时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磨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概述、诊断与治疗一、概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简称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其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年龄、遗传、肥胖、关节损伤、代谢异常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关节软骨的磨损、破坏和修复能力下降,以及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随着病情的进展,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软骨破坏,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关节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
患者常在活动后出现关节疼痛,休息后缓解。
随着病情的加重,关节疼痛可逐渐加剧,甚至出现静息痛。
关节肿胀和畸形多见于病程较长的患者,严重者可出现关节活动受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关键,包括X光片、磁共振成像(MRI)和关节镜检查。
X光片可显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和骨质疏松等表现;MRI可观察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病变;关节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关节内的病变情况,必要时可进行关节液分析、滑膜活检等实验室检查。
四、治疗与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心理干预等。
1.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Ds)、镇痛剂、关节腔注射药物等。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2.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理疗等。
物理治疗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预防与治疗什么是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是由于关节增生退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在人体关节中,膝关节除要支撑全身重量外,还要作站立、下蹲、跳跃、跑步、行走动作,使膝关节活动十分频繁,最易发生膝关节劳损,所以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最为常见.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继发性一多由于创伤(膝、骨、半月板、膝关节脱位等);关节畸形(膝内翻、外翻);关节病变(炎性关节病变,内分泌紊乱,缺血性坏死)。
而造成膝关节过早的发生严重的退行性改变。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膝关节疼痛,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行走不方便,伸屈膝关节受限,下蹲困难,上、下楼梯疼痛明显,或突然活动发生刺痛,并常伴有软腿欲跌现象。
膝关节伸直到一定程度引起疼痛,在膝关节的伸屈过程中往往发出捻发响声。
严重的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还可出现关节积液,并发滑膜炎。
中医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认识中医将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列入有“骨痹”范畴。
认为人到中年,肝肾不足,气恤失调,筋骨失其濡养,加之外伤、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使痰瘀内停,脉络不通,筋骨失养而发病。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预防患上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不管保守治疗域手术治疗均不可能痊愈,那种“可以用什么方法根治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宣传是不真实的,可以不必相信.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预防目前尚不能完全预防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但是通过一些措施,可以减少或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1、减轻体重,尽量不穿高跟鞋,保护关节不要受到损伤,如避免关节受到反复的冲击力或扭力。
2 、避免超负荷的活动和劳动,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担,减少做频繁登高运动.如果有簇骨、半月板、膝关节韧带的损伤一定要及时治疗。
关节内骨折或脱位要及时复位,对症处理。
当发现膝关节周围有畸形是要及时矫形。
3 、适当服用VitA、VitC、VitE及时补充VitB等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预防与治疗什么是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是由于关节增生退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在人体关节中,膝关节除要支撑全身重量外,还要作站立、下蹲、跳跃、跑步、行走动作,使膝关节活动十分频繁,最易发生膝关节劳损,所以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最为常见.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继发性一多由于创伤(膝、骨、半月板、膝关节脱位等);关节畸形(膝内翻、外翻);关节病变(炎性关节病变,内分泌紊乱,缺血性坏死)。
而造成膝关节过早的发生严重的退行性改变。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膝关节疼痛,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行走不方便,伸屈膝关节受限,下蹲困难,上、下楼梯疼痛明显,或突然活动发生刺痛,并常伴有软腿欲跌现象。
膝关节伸直到一定程度引起疼痛,在膝关节的伸屈过程中往往发出捻发响声。
严重的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还可出现关节积液,并发滑膜炎。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预防目前尚不能完全预防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但是通过一些措施,可以减少或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1、减轻体重,尽量不穿高跟鞋,保护关节不要受到损伤,如避免关节受到反复的冲击力或扭力。
2 、避免超负荷的活动和劳动,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担,减少做频繁登高运动.如果有簇骨、半月板、膝关节韧带的损伤一定要及时治疗。
关节内骨折或脱位要及时复位,对症处理。
当发现膝关节周围有畸形是要及时矫形。
3 、适当服用VitA、VitC、VitE及时补充VitB等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治疗 1.中医治疗中医综合治疗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2.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达到“通则不而”的目的。
温针灸可温经止痛、散寒通络,消除冷病的现象
3.推拿抬疗作用: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松解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改善膝关节功能。
4.小针刀治疗作用:通过针刀对软组织与软组织之间的粘连、软组织渝骨之间的粘连松解,使软组织损伤恢复其动态平衡,使关节恢复其力学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5.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中药内服: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采用补益肝肾、调理气血、活血止痛、祛风散寒中药内服治疗。
中药外敷:采用活血通络、消肿利水的药物,达到止痛的目的。
6.中药的熏洗作用:活血化瘀、通畅气血、消肿止痛、缓解痉挛。
7.膝关节腔内冲洗治疗膝关节腔内冲洗后,在注入玻璃酸钠,达到清除关节腔内微小异物、减清关节腔内炎症、滑利关节的作用。
玻璃酸钠作用:玻璃酸钠维关节骨液的主要成份。
在关节腔内起到滑骨作用,减少组织之间的摩擦,同时发挥弹性作用,缓冲应力对关节软骨的作用,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
8.西医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理疗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炎症反应;药物治疗能消炎镇痛)、微创治疗、手术治疗(关节融合术、关节置换术)休息和运动注意休息,适当做一些简单轻松的家务劳动或运动,尽量保持膝关节的功能活动。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日常注意事项不久站、久行,注意膝关节保暖,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功能锻炼。
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原则是以主动不负重的活动为主,练习关节活动,增强肌肉力量以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稳定关节的平衡力。
功能锻炼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护、增强软组织的弹性及韧性,减少发病机率,延长疾病发作间隙时间。
1. 伸膝活动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将双足平放于地板上,尽量伸直一侧膝关节,并保持伸直位到有酸胀感,再慢慢屈曲膝关节,两腿交替进行,反复5~10 次。
并用毛巾环绕同侧踝部,逐渐向臂部尽力牵拉小腿持续1 ~2之分钟,两腿交替进行,反复5 ~10 次。
2. 屈膝活动患者俯卧位,双下肢平放于床上,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力靠向臀部,并保持屈曲位到有酸胀感,再慢馒伸直膝关节,两腿交替进行,反复5 ~10 次。
3.腘绳肌锻炼患者仰卧,双下肢平放,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量贴向胸部,并用手固定大腿,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当有酸胀感时屈曲膝关节,再慢慢放平。
两腿交替进行,反复5 ~10
次。
4.股四头肌锻炼患者俯卧。
双下肢平放、屈曲双侧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