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9.81 MB
- 文档页数:1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常规一、疾病名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以关节软骨破坏和继发性骨质增生病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病等;二、临床表现及体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变形和活动受限;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可导致关节功能丧失;三、临证施护一膝关节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膝关节活动情况、膝关节形态、与天气变化的关系;2.体位护理: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膝关节下可垫软枕;恢复期,下床活动时可住双拐,减轻关节负重;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更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抖晃膝关节等运动;3.做好膝关节保暖,防止受凉;4.遵医嘱膝部予中药贴敷、中药热熨、拔火罐、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5.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二膝关节活动受限1.评估患者关节活动度,对屈伸不利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3.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患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 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疮;4.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5.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低频脉冲、中频脉冲、红外线等;或采用中药热熨、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治疗;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高营养,高纤维,清淡可口,易于消化;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3.热痹者,易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五、用药护理1.风寒湿痹,中药汤剂宜热服;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 忌食生冷;3.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特色技术:1. 穴位贴敷2.中药熏药3.耳穴埋豆4.中药塌渍.5.穴位注射6.艾灸五、并发症护理骨关节炎并发肢体关节活动障碍,严重时会产生肢体内翻及屈曲挛缩畸形,最后出现关节病残关节畸形;膝内翻的人,平时站立和走路时,都是腿外侧肌肉用力,内侧用不上力;因此腿部肌肉发育不匀称,往往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这样,形成的腿部肌肉轮廓线就是弯曲的,给人的感觉就是骨头弯曲了;还可以导致骨坏死;六、健康指导1.急性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采取舒适体位;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更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抖晃膝关节等运动;2.病室适宜干燥,阳光充足,不宜在寒冷季节或阴雨潮湿天气外出活动;注意体温、关节、汗出等情况变化,汗出多时应避风,勤换内衣;注意防风寒、防潮湿,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3.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注意对膝关节的保健,多晒太阳,注意防寒湿,保暖,使膝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4.防止肥胖,适当运动及饮食调理;5.膝骨性关节炎病程长、恢复慢,鼓励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6.功能锻炼;1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训练①股四头肌练习:直腿抬高,在床上绷紧伸直膝关节,并稍稍抬起,使下肢离开床面,保持5~1 0秒钟; ②腘绳肌锻炼:患者平坐于床上伸直膝关节,并用力下压膝关节,每次维持5秒,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肌肉收缩时,动作宜慢;2维持关节活动度锻炼指导患者行下肢关节的主动非负荷性屈伸、旋转功能锻炼,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与护理讲课人:李笑2015/7/16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
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二、骨性关节炎分为哪些类型继发性骨关节炎(1)机械性或解剖学异常髋关节发育异常,股骨头骨骺滑脱、股骨颈异常、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陈旧性骨折、半月板切除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急慢性损伤。
(2)炎症性关节疾患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贝赫切特综合征、Paget病。
(3)代谢异常痛风、Gaucher病、糖尿病、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软骨钙质沉着症、羟磷灰石结晶。
(4)内分泌异常肢端肥大症、性激素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伴黏液性水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5)神经性缺陷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Charcot关节病。
2原发性骨关节炎原发性骨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往往是关节使用过度所致。
三、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可加重。
另一症状是关节僵硬,常出现在早晨起床时或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
检查受累关节可见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四、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细胞沉降率、血象均无异常变化,关节液常为清晰、微黄黏稠度高,白细胞计数常在1.0×109/L以内,主要为单核细胞。
黏蛋白凝块坚实。
2其他辅助检查X线平片于早期并无明显异常,约数年后方逐渐出现关节间隙狭窄,此表明关节软骨已开始变薄。
开始时,关节间隙在不负重时正常,承重后出现狭窄。
病变后期,关节间隙有显著狭窄,软骨下可有显微骨折征,而后出现骨质硬化,最后关节边缘变尖,有骨赘形成负重处软骨下可有骨性囊腔形成典型的骨关节病征象。
膝眼穴位注射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护理研究进展摘要:人体具有较多的关节,例如肩、肘、腕、髋、膝以及踝关节等,在众多关节中要数膝关节较为特别,与其他关节相比,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的关节,且膝关节的负荷随人体的运动和步态方式有很大的变化,膝关节站立位的静态受力(双足着地)为体重的0.43倍,而行走时可达体重的3.02倍,上楼时则可达到4.25倍。
所以,膝关节损伤机会较多且更易受到损伤。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病变,目前,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采用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现对内外膝眼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与护理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膝眼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慢性关节退行性疾病,对其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现阶段主要应用穴位注射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措施进行阐述: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概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也叫退行性骨关节炎以及增生性骨关节炎等[1]。
根据相关资料[2]表明:我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10%左右,超过60岁的患者发病率为50%左右,其中,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因为不同因素导致的关节软骨呈现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所致使的一种关节疾病。
它的病理特征存在较大的不同,例如有膝关节滑膜炎、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游离体、腘窝囊肿、髌骨软化、鹅足滑囊炎、膝内/外翻等,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与患者的年龄、肥胖程度、创伤、不正确的走路姿势、膝关节长时间的受凉受寒等有一定的联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存在膝关节疼痛、弹响、晨僵、功能障碍、关节畸形等,膝关节X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等。
2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具体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常用方法有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西药的氯诺昔康、布洛芬缓释胶囊及中药的七叶皂、红花、丹参、伸筋草、桂枝、桑寄生、苍术、黄柏、牛膝等;物理治疗主要有针灸、推拿、中频、热熨、中药熏洗、艾条灸、刮痧、熏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