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葡萄胎的疾病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4.54 KB
- 文档页数:2
浸润性葡萄胎的疾病介绍大家可能听说过葡萄胎,但是葡萄胎只是一个,这只这种疾病的统称,其实葡萄胎还可以分为很多种,但是人们都不是很了解。
有得是恶性葡萄胎还有的是浸润性葡萄胎。
因为大家不了解所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浸润性葡萄胎的疾病介绍。
希望想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可以参照上面文章的介绍来了解一下。
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局部,少数转移至子宫外,因具恶性肿瘤行为而命名。
侵蚀性葡萄胎来自良性葡萄胎,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
侵蚀性葡萄胎的绒毛可侵入子宫肌层或血管或两者皆有,起初为局部蔓延,水泡样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深部,有时完全穿透子宫壁,并扩展进入阔韧带或腹腔,半数病例随血运转移至远处,主要部位是肺和阴道。
预后较好症状体征1.原发灶表现最主要症状是阴道不规则流血,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几个月开始出现,量多少不定。
妇科检查子宫复旧延迟,葡萄胎排空后4~6周子宫未恢复正常大小,黄素化囊肿持续存在。
若肿瘤组织穿破子宫,则表现为腹痛及腹腔内出血症状。
有时触及宫旁转移性肿块。
2.转移灶表现症状、体征视转移部位而异。
最常见部位是肺,其次是阴道、宫旁,脑转移少见。
在肺转移早期,胸片显示肺野外带单个或多个半透明小圆形阴影为其特点,晚期病例所见与绒癌相似。
阴道转移灶表现为紫蓝色结节,溃破后大量出血。
脑转移典型病例出现头痛、呕吐、抽搐、偏瘫及昏迷,一旦发生,致死率高。
治疗方案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尤其是侵蚀性葡萄胎,化疗几乎已完全替代了手术,但手术治疗在控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切除残存或耐药病灶方面仍占重要地位。
1.化疗所用药物包括氟尿嘧啶、放线菌素D、甲氨蝶呤及其解救药亚叶酸钙、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依托泊苷、顺铂等。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浸润性葡萄胎的疾病相关内容。
帮助大家了解到底哪种葡萄胎是属于,浸润性葡萄胎的症状表现,可以更好的判断,什么情况是属于浸润型葡萄胎,让更多的女性朋友了解浸润性葡萄胎的疾病知识。
葡萄胎病理报告葡萄胎是一种罕见但却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它是由胚胎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种疾病。
它的发生率较低,但却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对于诊断和治疗葡萄胎,病理报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病例是一位32岁的女性,怀孕10周,最初前往医院因阴道出血就诊。
她之前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因此非常担心。
经过初步检查,妇科医生决定进行胎儿B超检查以了解胎儿的情况。
B超结果显示了明显的葡萄胎迹象,这引起了医生的警觉。
所以他决定进行病理检查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手术切除组织标本被送往实验室,进行详细的病理学分析。
首先,我们对葡萄胎进行了组织切片,并用不同的染色方法进行了染色。
光镜下观察,我们发现胚胎发育异常,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在一些组织样本中,我们看到了疏松的细胞聚集,形成了一种像葡萄一样的簇状结构。
这种簇状结构由水泡状滋养层包围,表现出局灶性出血和坏死。
进一步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这些簇状结构中的细胞表达了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hCG)。
这一结果加强了我们对葡萄胎的初步诊断。
通过形态学观察,我们确认了这枚葡萄胎中存在着四倍体的情况,这是由于受精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异常所导致的。
此外,我们还发现葡萄胎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滋养层细胞,但缺乏胶质细胞。
这种细胞异常分布的情况也进一步证实了葡萄胎的诊断。
从这份病理报告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病例是一个典型的葡萄胎,由于受精过程中的染色体异常导致胚胎发育异常。
葡萄胎组织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性的葡萄状结构是由绒毛滋养层细胞形成的。
虽然葡萄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但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育前景。
对于初次怀孕的女性,定期产前检查和注意异常情况的发现非常重要。
在诊断葡萄胎时,早期B超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的结合是最为有效的诊断手段。
总之,在临床实践中,葡萄胎的病理报告是确诊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组织样本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疾病的特点和发展情况,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侵蚀性葡萄胎病种诊疗规范(2020年版)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ICD-10:)二、诊断依据《妇产科学》(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第9版)。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年版)诊断标准:侵蚀性葡萄胎又称恶性葡萄胎,其与良性葡萄胎不同之处为:良性葡萄胎的病变局限于子宫腔内,而侵蚀性葡萄胎的病变则已侵入肌层或转移至近处或远处器官,在肌层内甚至子宫外的葡萄组织继续发展。
肌层葡萄组织可以穿破子宫壁,引起腹腔内大出血,也可侵入阔韧带内形成宫旁肿物。
主要经血液循环转移至阴道、肺,甚至脑部;根据转移部位的不同,引起相应症状,造成不良预后诊断(1)升高的血 hCG 水平呈平台(±10%)达 4 次(第1、7、14、21天),持续3周或更长。
(2)血hCG水平连续上升(>10%)达 3 次(第 1、7、14 天)持续 2周或更长。
(3)血hCG水平持续异常达6个月或更长。
(4)组织学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或者绒癌。
诊断时需注意排除妊娠物残留和再次妊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妇产科学》(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第9版)。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年版)四、计划住院天数为7-15天内五、计划住院总费用为5000-12000元内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感染四项、肝功、肾功、电解质、血型鉴定、传染病筛查、心电图、妇科彩超。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HCG,必要时胸部CT、脑部MRI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辅以手术和放疗等其他治疗手段。
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 FIGO 分期、年龄、对生育的要求和经济情况综合考虑,实施分层或个体化治疗。
根据最新的FIGO关于GTN的治疗指南,对于选择性低危患者,可以采用单药化疗。
选择指标包括预后评分0~4分、末次妊娠为葡萄胎、病理诊断为非绒癌患者。
2022葡萄胎的规范化处理(全文)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HM)由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而生成,也称水泡状胎块,是一种良性滋养细胞疾病。
有国外专家将HM列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的癌前病变。
HM是最常见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占GTD的80%。
在发达国家,HM的发病率为1/1000~3/1000,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M妊娠发生率为0.81/1000。
根据遗传、组织病理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可将HM妊娠分为完全性HM(complete HM,CHM)及部分性HM(partial HM,PHM)2种类型。
根据发病次数和有无家族史以及胚胎数目,还有3种特殊的类型,即:重复性HM、家族性HM和双胎妊娠其一为HM。
1 病因1.1 CHM CHM是父源性的二倍体。
一种原因是卵母细胞为空卵或在精子穿透后失去其细胞核,随后父系染色体复制形成单精纯合二倍体,这种情况约占CHM的80%。
另一种原因是2个精子同时受精,卵母细胞为空卵或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成熟,这可能导致卵母细胞分裂延迟,因此,在受精卵的第一次细胞分裂期间,这种不同步会促进母体染色体的破坏,形成双精杂合二倍体,这种约占CHM的20%。
另外一种非常罕见的CHM,受精发生在健康精子和携带NLRP7或KHDC3L基因突变的卵子之间,这种HM存在双亲染色体,约占CHM的1%。
1.2 PHM PHM受精卵绝大多数是三倍体,其一是由正常的卵母细胞和2个精子受精,形成杂合双雄单雌三倍体,这种情况占PHM的90%;另一原因是正常卵子与二倍体精子受精,形成纯合双雄单雌三倍体,这种情况非常少见约占PHM的10%。
PHM也被报道有其他罕见的核型如二倍体或四倍体。
2 临床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胸部X线片,必要时CT和MRI)、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病理及分子遗传学进行诊断。
葡萄胎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妇科。
绒毛基质微血管消失,从而绒毛基质积液,形成大小不等泡,形似葡萄,故称为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
有完全性怀部分性之分,大多数为完全性葡萄胎。
临床诊断葡萄胎皆系指完全性葡萄胎而言;部分葡萄胎伴有胎盘组织或/及胎儿者,则冠以部分性葡萄胎。
葡萄胎的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千分之一,最常发生在40岁以后妊娠的妇女,尤其是更年期妇女。
二、临床表现:1、腹痛:由于子宫迅速增大而胀痛,或宫内出血,刺激子宫收缩而疼痛,可轻可重。
2、阴道流血:为严重症状,是葡萄胎自然流产的表现。
一般开始于闭经的2~3个月,多为断续性少量出血,但其间可有反复多次大流血,如仔细检查,有时可在出血中发现水泡状物。
阴道流血显然来自子宫,除自阴道流出外,部分蓄积于子宫内;也可能一时完全蓄积于子宫内,从而闭经时间延长。
反复出血而未及时治疗,必然导致贫血髣其相关症状,个别甚至可因出血而死亡。
反复出血容易招致感染,如阴道操作不洁或在流血期间性交,更易促使感染发生。
感染可局限于子宫及附件,可导致败血症。
3、妊娠中毒症状:约半数患者在停经后可出现严重呕吐,较晚时可出现高血压、浮肿及蛋白尿。
4、其他:多数患者的子宫大于相应的停经月份的妊娠子宫,不少患者即因触及下腹包块(胀大子宫或黄素囊肿)而来就诊,但也有少数子宫和停经月份符合甚或小于停经月份者;部分患者出现卵巢黄素化囊肿,可经双合诊发现或更易经B超检查发现;部分患者可能有咯血或痰带血丝。
三、检查:1、B超腹部扫描可见子宫内可能有大小不等的暗区,系宫腔内积血所致。
还能发现胎,即除有雪花光片外,还可能有胎儿及/或胎盘影象。
B超仪诊断无任何创伤,确诊率高,实为确诊葡萄胎的有力措施。
2、hCG测定:hCG的准确定量试验为诊断及随访葡萄胎的重要检验。
hCG在正常妊娠开始时量少,而在孕8~10周时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
孕周(100天)后,hCG明显下降。
葡萄胎名词解释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又称满牛胎、完全性葡萄胎、绒毛样膜胎、混合型葡萄胎等,是一种发生在妊娠早期的疾病,是由母体的卵子发育异常造成的。
葡萄胎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在妊娠期间发生的危险性高,需重视并及时治疗。
葡萄胎发生时,胎儿停止发育,而胎盘组织过度生长,形成了许多囊状结构,形状类似葡萄,因而得名。
葡萄胎可以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两种。
完全性葡萄胎是指在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父亲的染色体全部没有在卵子中得到表达,从而导致没有胚胎发育和胎儿组织形成,只有胎盘组织过度生长。
而部分性葡萄胎是父亲的染色体与母亲的染色体异常发生错配,导致胚胎的发育成为异常胚胎,同时还存在胎盘组织的过度生长。
葡萄胎的症状比较明显,包括早孕反应加重,如恶心、呕吐、乏力等;阴道出血,表现为暗红色或混有葡萄状组织块的出血;子宫增大速度增快,大小超过预期孕周等。
此外,葡萄胎还可引起高血压、蛋白尿等其他并发症。
确诊葡萄胎需要通过妇科检查、血液检查和超声检查等综合手段。
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不适应怀孕孕周,宫颈口闭锁不松软;血液检查发现妊娠相关激素(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HCG)水平偏高;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内囊样结构密集、排列紊乱等特征。
对于葡萄胎的治疗,一般情况下,完全性葡萄胎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术进行清宫,彻底清除胎盘组织;而部分性葡萄胎则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观察和随访,定期检测HCG水平,待HCG水平归于正常后,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葡萄胎发生后,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葡萄胎非常重要。
同时,葡萄胎一般不具备生长为恶性肿瘤的特性,但约有10%左右的葡萄胎可能会发展为滋生细胞癌(也称为葡萄胎癌),因此,患者在治疗后还需要进行长期随访和监测。
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提高侵蚀性葡萄胎(侵葡)和绒毛膜癌(绒癌)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月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患者278例。
结果总治疗有效率92.9%,近期治愈率达到78.6%;Ⅰ期近期治愈率100%,Ⅱ期近期治愈率88.9%,Ⅲ期近期治愈率70.6%,侵葡和绒癌在近期治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侵葡和绒癌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早期诊断临床治疗【概述】侵蚀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并发子宫外转移者。
侵蚀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具有恶性肿瘤行为,但恶性程度一般不高,大多数仅造成局部侵犯,并发远处转移者不罕见,预后较绒癌好。
妊娠性绒毛膜癌是一种继发于正常或异常妊娠之后的滋养细胞肿瘤。
其中50%发生于葡萄胎之后,25%发生于流产后,22.5%发生于足月妊娠之后,2.5%发生于异位妊娠之后。
绒癌多数发生于生育期年龄,但也有少数发生于绝经之后。
绒癌的恶性程度极高,在化疗药物问世以前,其死亡率高达90%以上。
以后由于诊断技术的进展及化学治疗的发展,绒癌患者的预后已得到极大的改善。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278例,20~30岁177例(63.7%),转移到肺、脑、阴道共203例(73%),其中肺转移142例(51.1%),绒毛膜癌临床治愈71例(78.9%),侵蚀性葡萄胎临床治愈170例(90.4%)。
【临床表现】1.阴道流血在葡萄胎排空、流产或足月产后,有持续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
也可表现为一段时间正常月经后再停经,然后再出现阴道流血。
2.假孕症状表现为乳房增大,乳头及乳晕着色,甚至有初乳样分泌。
外阴、阴道、宫颈着色,生殖道质地变软。
3.腹痛一般并无腹痛,但当子宫病灶穿破浆膜层造成子宫穿孔,或子宫病灶坏死感染等可出现急性腹痛。
黄素化囊肿发生扭转或破裂时,也可出现急腹痛。
4.子宫复旧不全或不均匀性增大常常在葡萄胎排空后、流产或产后4~6周子宫未恢复到正常大小,质地偏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浸润性葡萄胎的疾病介绍
导语:大家可能听说过葡萄胎,但是葡萄胎只是一个,这只这种疾病的统称,其实葡萄胎还可以分为很多种,但是人们都不是很了解。
有得是恶性葡萄胎还
大家可能听说过葡萄胎,但是葡萄胎只是一个,这只这种疾病的统称,其实葡萄胎还可以分为很多种,但是人们都不是很了解。
有得是恶性葡萄胎还有的是浸润性葡萄胎。
因为大家不了解所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浸润性葡萄胎的疾病介绍。
希望想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可以参照上面文章的介绍来了解一下。
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局部,少数转移至子宫外,因具恶性肿瘤行为而命名。
侵蚀性葡萄胎来自良性葡萄胎,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
侵蚀性葡萄胎的绒毛可侵入子宫肌层或血管或两者皆有,起初为局部蔓延,水泡样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深部,有时完全穿透子宫壁,并扩展进入阔韧带或腹腔,半数病例随血运转移至远处,主要部位是肺和阴道。
预后较好症状体征
1.原发灶表现最主要症状是阴道不规则流血,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几个月开始出现,量多少不定。
妇科检查子宫复旧延迟,葡萄胎排空后4~6周子宫未恢复正常大小,黄素化囊肿持续存在。
若肿瘤组织穿破子宫,则表现为腹痛及腹腔内出血症状。
有时触及宫旁转移性肿块。
2.转移灶表现症状、体征视转移部位而异。
最常见部位是肺,其次是阴道、宫旁,脑转移少见。
在肺转移早期,胸片显示肺野外带单个或多个半透明小圆形阴影为其特点,晚期病例所见与绒癌相似。
阴道转移灶表现为紫蓝色结节,溃破后大量出血。
脑转移典型病例出现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