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 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 旧政,是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文学 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文方面。词作不 多,但其特点是能够“一洗五代旧 习”,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
曾巩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 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 少年时曾作《六论》,文辞宏伟。二 十岁上写的文章,曾受到欧阳修的称 赏。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历任 司法参军,集贤校理,越州通判,齐、 襄、洪、福、明、毫六州太守等职, 元丰五年(1082)升官中书舍人。在做 地方官时,转徙频繁,不能久于其任, 但曾巩为官清廉,比较关心百姓疾苦, 受到群众的称赞。元丰六年(1083)四 月病故。曾巩自己也以古文自负,常 自比刘向。他的文章重议论,少抒情, 以说理缜密、语言简洁著称,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苏洵
苏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 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 川眉山县)人。青少年时不好学习, 相传27岁才发奋读书,考进土不中, 愤而烧掉为应考写的数百篇文章, 而后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 下笔千言,顷刻即成。苏洵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并 称“三苏”。他的文章以政论文成 就最高,代表作有《衡论》、《辨 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 由,晚年自号颖滨遗老。苏轼之弟, “三苏”之一,人称“小苏”。苏 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 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 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 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 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 可没”。著有《乐城集》。
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