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18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唐宋八大家是指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八位文学家,分别出自唐代和宋代,他们的作品以才华横溢和创作精神而闻名于世。
以下将逐一介绍这八位文学家。
第一位是唐代的白居易(772年-846年),他被认为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深的情感、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以及他幽默而直观的表达而闻名。
他的作品既包含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又表达了对爱情、友谊和人性的思考。
第二位是唐代的杜牧(803年-852年),他是唐代的一位古文名家。
杜牧的作品主要以散文和诗歌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他的诗词表达了对人世间繁华和人生苦短的感慨,思考了人的追求和欲望。
第三位是唐代的杜甫(712年-770年),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流露出对贫困、战乱、社会不公等现象的关注,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杜甫的作品充满激情和力量,他以真实表现社会百态为己任。
第四位是唐代的韩愈(768年-824年),他是唐代重要的诗人和文学理论家。
韩愈在文学创作上既追求形式美,又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和社会一致性。
他的散文、诗歌和文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五位是宋代的欧阳修(1007年-1072年),他是宋代代表性的文学家之一。
欧阳修的作品以古文散文和辞章为主,风格独特、清新婉约。
他的作品涉及社会问题、教育思考、文学理论等方面,对宋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六位是宋代的苏轼(1037年-1101年),他是宋代文学史上极富创造力的一位文学家。
苏轼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婉约柔美的诗歌,也有奔放豪放的散文。
他的作品涉及了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各个领域,对后世诗词的发展和影响巨大。
第七位是宋代的黄庭坚(1045年-1105年),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黄庭坚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豁达洒脱为特点,以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深邃的思考而著称。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诗人和书法家都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一位是宋代的文天祥(1236年-1283年),他是一位重要的抗元英雄和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唐宋八大家,是指梁枚、陆游、柳宗元、韩愈、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辛弃疾,他们把唐宋诗歌推向了新的高峰,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新领域。
一、梁枚梁枚(881—943),字柳萧,号枚子,南唐籍回鹘,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主要创作有《浣溪沙》、《寒食词》等知名作品,其辞藻新颖、抒情优美,被誉为“梁氏诗始祖”。
二、陆游陆游(1125-1210),字不平、通灵道士、号乞求,南宋江西人,唐宋诗史上有其重要地位,他多才多艺,既擅长诗词,又善于书法,其作品历久不衰。
其诗歌写景兼融自然风光,抒发对自然的喜爱,艺术成就极为高超。
三、柳宗元柳宗元(1187-1269),字洪崖,号紫溪、兰溪,淮安景宁(今江苏宿迁)人,性情稳重,调谐柔和,雅俗共赏,诗句生活化,侠骨柔肠,唐诗十大家之一,被誉为“宋诗之祖”。
四、韩愈韩愈(768-824),字季陶,号拾遗,唐代辽阳渤海(今陕西西安)人,主要作品有《答邵先生书》、《梦粱录》等,是诗史上有名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他的诗词以清新洒脱著称。
五、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更令,号香山,汉族,彭城(今山东菏泽)人,主要作品有《长恨歌》、《定风波》等,继承了唐诗的传统,他直抒己心,生动诗情,以写实的叙述为主,突破宫廷诗歌的传统法度,历史上被称为宋词之祖。
六、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士谔,号窦山,宋代山东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曾参与宋明反宪派斗争,他的诗歌抒发对生活的感受,是宋代做官的文人中的一代文学大家,他的作品营构出一种从宋诗到文学历史的形象。
七、苏轼苏轼(1037-1101),字谭溪、子瞻,号东坡先生,宋代浙江宁波(今宁波)人,他的文字流畅、细腻,以情感发泄结合态度展示等特色,使他成为宋代开创性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词史上最具代表性诗人之一。
八、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令狐,号王夫人,宋代杭州缙云人,他将宋词开创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通晓诗歌,情典通达,写桃李清新,他和诸多书法家合作,著作等身,使得辛氏宋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唐宋八大家的简介和故事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一说怀州修武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人,景德四年出生于绵州,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曾巩,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生于建昌军南丰,后居临川,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八大家,是我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八大散文家的统称,即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和苏三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和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
他们相继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旧貌换新颜。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轼、苏洵、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
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
韩愈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冶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师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马说晚春春雪进学解石鼓歌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调张籍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1]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
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唐宋八大家知识汇总01韩愈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韩愈比较著名的散文有《师说》、《马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
02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代表作有《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溪居》、《江雪》、《渔翁》。
03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北宋诗文的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哪几位唐宋八大家分别是哪几位唐宋八大家分别是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又被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可以概括为“韩柳欧王曾三苏”,因为八大家里面有苏家三父子,分别为苏洵、苏轼和苏辙。
一、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二、韩愈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有《韩昌黎集》传世。
三、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四、苏洵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五、苏轼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六、苏辙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改革新浪潮,使诗文进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你知道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的个人成就韩愈韩愈,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宪宗时,曾伴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
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韩愈是唐代有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
他和柳宗元政见很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提倡古文运动。
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由于进言佛骨一事,被贬袁州,即今江西宜春。
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育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
现宜春秀江中有一沙洲,名为状元洲,传奇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
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殊功绩。
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头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
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他擅长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概,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颜色,造成奔雷掣电的壮丽。
另外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
当然韩诗中也有追求怪诞诡谲的玩耍文字,是不足取的。
有名作品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更有《祭十二郎文》传世,与欧阳修的《陇冈阡表》以及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祭文。
柳宗元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
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此论相当中肯。
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
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这或者是由于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患病,还是志向、品德,都有相通之处。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
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唐宋八大家的由来“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柳”。
韩愈、柳宗元等人掀起的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王安石、曾巩也都曾拜欧阳修为师。
所以唐宋八大家又分为唐二家(韩愈、柳宗元)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柳宗元,唐朝人,字子厚。
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哲学家。
与韩愈合称“韩柳”。
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为韶州刺史,后又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的十年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公元815年,柳宗元被召回长安,公元819年,在柳州病逝。
终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的主要作品:《永州八记》、《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
曾巩,北宋人,号南丰先生。
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在文学创作上很有成就。
主要作品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
王安石,北宋人,字介甫。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迂折而不味薄。
主要作品有《元日》、《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欧阳修,北宋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欧阳修一生著作繁富,作品有:《醉翁亭记》、《新五代史》、《画眉鸟》、《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
苏轼,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医学家。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肆意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豪放不羁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影响巨大。
主要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等等。
苏洵,北宋人,字明允,自号老泉。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苏轼、苏辙号称“三苏”。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
唐宋八大家是哪8位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享年不到50岁。
著有《柳河东集》等。
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欧阳修的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诗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北宋政治家、散文家。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王安石。
被誉为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词人、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概念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辙、苏轼、苏洵、王安石、曾巩。
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来概括。
起源“唐宋八大家”的称谓起于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人物关系韩愈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
唐宋八大家在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韩愈、柳宗元崛起,掀起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苏轼的成就最大,超过苏洵和苏辙。
苏洵生有三子三女,长子苏景夭折,三女皆早卒。
而王安石、曾巩都曾拜欧阳修为师,欧阳修也是苏轼的老师所以说唐宋八大家分为唐二家(韩、柳)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基本信息韩愈韩愈(768--824年57岁),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代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人。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世称柳河东,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按顺序排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按顺序排按顺序排: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个人简介一、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二、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有《韩昌黎集》传世。
三、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四、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五、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中国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统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1]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
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
唐宋八大家起源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
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除了八大家之外,还有欧阳修、苏轼、曾巩、王安石四家,被称为宋四家或宋代古文四大家。
历史背景“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
韩愈、柳宗元在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崛起,掀起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
唐宋八大家的名词解释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时期的八位杰出文学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王安石、曾巩和文天祥。
1. 韩愈:韩愈(768年-824年)是唐代文学家和思想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提倡思想性与文学形式的统一,主要作品有《原道》、《师说》等。
2. 柳宗元:柳宗元(773年-819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与朱元晦书》、《江雪》等,主张用文学创作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3. 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1072年)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以词章为主,主张以文学表达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主要作品有《新五代史》、《醉翁亭记》等。
4. 苏洵:苏洵(1008年-1048年)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作品主要有《祭黄阁文集》、《与苏轼书》等,主张以文学作为表达个人感受和思想观点的工具。
5. 苏轼: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广泛而丰富,涉及诗、词、散文、杂剧等多个文学体裁,主张以文学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追求,主要作品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6.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086年)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主张变法改革,试图通过改革政治和经济制度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主要作品有《岳阳楼记》、《答张文翰书》等。
7. 曾巩:曾巩(1019年-1083年)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名词解释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
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清照,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和欧阳修。
这八位文学家在唐宋时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巨匠,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这八位大家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一、韩愈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对文艺有很大贡献,多产诗文,一度被推崇为文坛领袖。
其主要作品有《唐诗三百首》、《师说》、《原道》等。
韩愈强调德行、讲究责任、厉行教化,在文学创作中注重对社会的责任和作用。
二、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柳宗元是唐朝后期的一位知名文化人,他在诗歌、散文、辞赋等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与韩愈、欧阳修並称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赤壁怀古》、《三峡》、《耳食录》等,其中《赤壁怀古》被誉为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三、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陇西武功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劔南乡)。
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他以文学为媒介来向民众传达官方的观点,并通过自己的文学才华为官场的政治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陋室铭》、《法曹题名》、《石钟山诗篇》等。
四、李清照李清照,字易安居士,北宋济南长清县人。
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女性词人,在唐宋八大家中是唯一的女性代表。
其词作笔法清丽,情感真挚,用字优美,充满了真挚的感情色彩,被誉为古代词坛的巨星。
代表作品有《如梦令》、《醉花阴》、《点绛唇》等。
五、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篱,是中国宋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涉及很多领域,包括文学、书画、政治、军事等。
苏轼的文学作品中以诗词最为突出,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中最杰出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飘逸华丽,也有朴实自然的风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水调歌头》、《念奴娇·过洞庭》等。
六、苏洵苏洵,字子由,号东篱,是中国宋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
他以其冷静的头脑和严谨的态度,对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潮流作出了很多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和文化观点,表现了他的学贯古今、卓有见地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