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煤矿资料统计
- 格式:docx
- 大小:19.19 KB
- 文档页数:4
贵州煤炭资源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素以“西南煤海”著称。
贵州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除东部有的属少煤、缺煤区外,省内各地多有产出。
86个县(市)中有74个产煤。
相对集中于西部的盘县、水城、六枝和织金、纳雍、大方等县,其次在黔北的桐梓、仁怀、习水、遵义与中部的贵阳-安顺一带和黔西南地区也有较多产出分布。
六盘水煤田与织纳煤田分别是贵州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
全省煤种多,质较好,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其中低硫-特低硫、低中灰-中灰、特高-高热值优质煤占有相当比重。
历年勘查探明的资源储量达535亿吨,经长年开采消耗后保有储量529亿吨,其中炼焦用煤106亿吨,无烟煤354亿吨。
保有资源储量仅少于山西、内蒙、陕西、新疆,排列全国第五,系江南之首,是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源储量总和,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
尤其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优质煤资源储量丰富,占全省总量的1/3左右。
而且潜力大,现开采占用不足保有资源储量总数的12%,丰富的资源可以保证贵州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对煤炭的长期需要。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煤炭得到广泛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成为贵州矿业之最。
煤的开发与矿山企业的发展,已使贵州成为江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和南方商品煤输出最多的省区,不仅充分满足本省对煤炭的大量需要,而且为支持江南缺煤、少煤省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盘水煤田六盘水是贵州最大的炼焦煤资源产区,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炼焦用煤生产基地。
煤田位处省的西部,主要分布于盘县、水城、六枝地域,包括80余处探明储量的井田或煤矿。
该煤田早有发现,明代已有发现和采掘利用的文字记载。
通过长期的勘查与研究,尤其是经1964年以来的大规模普查-勘探,不仅基本查明了煤的赋存与产出特征,而且有众多新的发现,探明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
六盘水煤田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交互相沉积矿床。
贵州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篇一:贵州矿产资源分布贵州省矿产资源分布贵阳市清镇市:铝土矿、赤铁、硫铁、磷重晶石、石灰石、煤、大理石修文县:铝矾矿、铁矿石、煤、重晶石、息烽县:磷矿、硫铁矿、煤、重晶石、铝矾矿、石灰石、硅石开阳县:磷白云区:铝、铁、煤、石灰石、重晶石、大理石、高岭土、耐火粘土乌当区:铁矿、重晶石、铝土矿花溪区:煤、硅石、大理石、重晶石、水晶石、石灰石、铸型沙遵义市遵义县:天然气、煤、硅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铁、煤、石膏、仁怀市:煤、硫铁矿绥阳县:煤、铅锌、硫铁、铁、石膏、芒硝、钾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汞、煤、铁习水县:煤、黄铁矿、重晶石、高岭土、石灰土、大理石、铁、铜正安县:煤、铁、萤石、重晶石、石膏、铅锌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煤、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硫铁水成县:煤、铁、铅、溶剂石灰石、白云石、硫铁、水泥、石灰岩盘县:石灰石、白云石、煤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重晶石、大理石、煤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煤、氧化镁、铁、铜、汞、硝、硅、石硅砂、水晶石、萤石、冰洲石、方解石、大理石、花岗石、粘土、陶土、石灰石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煤、铁、铅、锌、铝雷山县:铜、铅、锌麻江县:煤、磷、重晶石、大理石、铁、氟石、铅锌天柱县:重晶石、煤、金、钾、石灰石施秉县:重晶石、硅石、石灰石、白云岩、高岭土丹寨县:汞、铅锌、金、煤、磷、铁、重晶石黄平县:汞、石膏、铅锌、重晶石、煤岑巩县:铅锌、铁、锑、锡、铀、磷、煤、大石、方解石台江县:大理石、铅、锌、铁、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硅、辉绿岩龙里县:煤、铁矿、硫铁矿、硅石矿、赤铁矿、褐铁矿、高岭土、重晶石、氟石贵定县:石灰石、煤、铁、铝、锌、重晶石三都水族自治区:长顺县:铁、锰、硅、煤、大理石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锑、铅锌、锰、铁、金、铜、煤、大理石、氟石、翡翠、水晶、冰洲石、石膏贞丰县:金、煤、铝、巩、铁、钛、铀、钍、钨、甲盐普安县:铅锌、金、铁、煤、大理石册享县:金、锑、汞、砷、褐铁、冰洲石、水晶、大理石兴义市:金、钼、煤、铁、铀、铜、汞、铅锌、锑、砷、萤石、石英石、白云石、石灰石、瓷土望谟县:铅锌、汞、砷、金、铜、大理石铜仁地区德江县:流铁、汞、萤石、高岭土江口县:钨、锡、铜、铁、石棉石阡县:汞、煤、铁万山特区:锰、汞、煤、铁、铅锌、钒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铁、煤、铅、重晶石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汞、钨、锡、金、铜、银、硫、雄黄松桃苗族自治县:汞、铅、锌、锰、磷思南县:煤、铁、雄黄毕节地区毕节市:煤、铁、硫磺、铅锌、铜、草炭织金县:大理石、铅、锌、煤、硫铁金沙县:煤、磷、硅石红花岗区汇川区:煤炭、硅石桐梓县:煤炭、石灰石、钾矿、黄铁矿、菱铁矿、滑石、高岭土、白云岩、石英砂岩矿、商品大理石、方解石、石膏、赤铁矿、铅锌矿、铝土矿玉屏侗族自治县:重晶石、锰大方县:无烟煤、硫铁矿、高岭土、石灰石、大理石黔西县:煤、铁、硫铁高岭土、锰安龙县:金、铁、锰、煤、水晶、石英石、冰洲石、汞翁安县:煤、磷、铁、硫铁矿、铝土矿、石膏、铝土矿、石膏矿、重晶石、铅锌矿、钾矿、石灰石、页岩、白云石、硅石、大理石、粘土兴仁县:煤、金、汞、大理石、硫磺、石灰石、萤石、铝土、褐铁矿都匀市:锌、硫铁矿富泉市:磷独山县:锑、铁、铅、汞、锌、黄铁矿、煤、重晶石荔波县:煤炭、白云石、硅石、铅锌矿采矿权评估企业需要提供的资料1、矿山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3、储量核实报告及其审批意见书;4、开发利用方案及其审查意见书;5、储量备案证明;6、资源量价款交纳凭证;7、生产矿山最近月份的增值税销售发票若干张;8、矿业权评估委托方承诺函(格式由评估机构提供,企业盖章);9、矿业权评估委托书(格式由评估机构提供,企业盖章);10、生产矿山最近一期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生产成本明细表。
贵州煤炭资源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素以“西南煤海”著称。
贵州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除东部有的属少煤、缺煤区外,省内各地多有产出。
86个县(市)中有74个产煤。
相对集中于西部的盘县、水城、六枝和织金、纳雍、大方等县,其次在黔北的桐梓、仁怀、习水、遵义与中部的贵阳-安顺一带和黔西南地区也有较多产出分布。
六盘水煤田与织纳煤田分别是贵州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
全省煤种多,质较好,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其中低硫-特低硫、低中灰-中灰、特高-高热值优质煤占有相当比重。
历年勘查探明的资源储量达535亿吨,经长年开采消耗后保有储量529亿吨,其中炼焦用煤106亿吨,无烟煤354亿吨。
保有资源储量仅少于山西、内蒙、陕西、新疆,排列全国第五,系江南之首,是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源储量总和,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
尤其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优质煤资源储量丰富,占全省总量的1/3左右。
而且潜力大,现开采占用不足保有资源储量总数的12%,丰富的资源可以保证贵州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对煤炭的长期需要。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煤炭得到广泛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成为贵州矿业之最。
煤的开发与矿山企业的发展,已使贵州成为江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和南方商品煤输出最多的省区,不仅充分满足本省对煤炭的大量需要,而且为支持江南缺煤、少煤省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盘水煤田六盘水是贵州最大的炼焦煤资源产区,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炼焦用煤生产基地。
煤田位处省的西部,主要分布于盘县、水城、六枝地域,包括80余处探明储量的井田或煤矿。
该煤田早有发现,明代已有发现和采掘利用的文字记载。
通过长期的勘查与研究,尤其是经1964年以来的大规模普查-勘探,不仅基本查明了煤的赋存与产出特征,而且有众多新的发现,探明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
六盘水煤田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交互相沉积矿床。
贵州煤炭资源织纳煤田是贵州最大的无烟煤产区。
位于省西部,主要分布于织金与纳雍两县地域,包括织金县的文家坝,大冲头,肥田一、二、三井田和纳雍县的中岭、戴家田等35处探明资源储量的井田(测区或煤矿)。
该区是贵州发现最早的煤田之一,在前清时期已有文字记载。
经不断勘查,尤其是1969年以来的大量普查-勘探,不仅基本查明了煤的赋存状况与产出特征,而且有众多新的发现,探明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储量。
该煤田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矿床。
煤田产出均为无烟煤。
煤层多,厚度大,煤质较好。
可采煤层2-16层,可采总厚度多在3-23m间。
煤的可选性较好,精煤灰份一般6-12%,全硫多在0.3-1.5%间。
历年累计探明资源储量逾165亿吨,约占全省总量的31%。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在纳雍中岭等地,正兴建"西电东送"大型火电厂用煤矿井,该煤田将成为贵州又一重要的能源基地与化工用煤产区。
黔西北优质无烟煤产区该产区是贵州低硫优质无烟煤最为丰富的集中产地,也是未来开发潜力大的区域之一。
产区位处贵州西北部,优质煤主要分布于金沙、黔西、大方、仁怀、习水等县市。
煤层主要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上部或长兴组下部地层中。
低硫可采煤层一般2-4层,可采厚度多为2-7.5m。
经勘查与研究,产区探明储量加预测资源量合计可达295.9亿吨。
其中含硫小于或等于0.5%的为61亿吨,0.51-1.0%的达167.3亿吨,1.01-1.50%的有67.6亿吨。
探明的储量已达76.9亿吨,通过进一步地质勘查,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以煤质优为特点,兼以交通方便和电力供应充足、水资源较为丰富等有利条件,该区已成为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采掘煤炭的重点区域。
现今正在金沙、习水、黔西等地兴建大中型火电厂用煤以及其它用途的矿井,不仅使产区成为"西电东送"的又一新能源基地,并将成为化工、冶金等用煤和优质无烟煤出口的重要基地。
贵州省煤炭资源简介一、概况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
地理座标:东经104°-109°北纬25°-29°,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
由乌蒙山、大娄山、苗岭、武陵山构成全省地势骨架,西高东低。
主要有乌江、北盘江两流域,分属长江、珠江水系。
以贵阳为中心有滇黔、川黔、黔桂等四条铁路及公路与邻省相连,各县及公社多通公路。
含煤地层在全省分布广泛,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左右,划分为20个煤田。
黔西、黔中及铁路沿线地质工作程度较高。
至一九九三年底止全省保有储量:4983017万吨;预测储量(可靠级)864亿吨。
二、含煤地层特征一、下古生界含石煤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最主要的是寒武系牛蹄塘组。
分布于黔北、黔东北、黔东南等地,总厚26-313米,平均170米左右。
含石煤总厚10-20余米,发热量400-800卡/克,个别高达3000卡/克。
常伴生磷块岩及钒、钛、钼、镍、铀等稀散放射性元素。
二、下石炭统大塘组:总厚19—992米,一般200-500米。
主要分布于黔西北威宁、毕节、纳雍和黔东南贵定、龙里、都匀、荔波等地。
由页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地煤组成。
威宁、荔波、都匀等地煤层发育较好,含煤1—10层,可采1—2层,厚1.2—1.5米。
煤种:厚煤—无烟煤。
三、下二叠统梁山组:除黔东北思南等地缺失外,其余地区普遍沉积。
总厚0—300余米。
为泥岩、粉砂岩、石英砂岩、灰岩和煤层组成的滨海相沉积。
黔西北水城、毕节以西,黔东南凯里、从江、黎平等地煤层发育较好,地层一般厚10—50米,含煤0—7层,一般可采1层,厚0.63—1.0米,煤层呈透境状、串珠状。
为气煤—无烟煤。
四、上二叠统龙潭、长兴组:总厚53—852米,一般213米(修文)—439米(格目底)。
除黔东南—隅外均有分布,为一套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地含煤地层。
由北向南厚度为:桐梓113米,息峰229米,贵阳320米,紫云852米,册享332米;大致有薄—厚—薄的变化。
贵州几个主焦煤矿情况简介一、已经基本建成的矿山1、水城县汇泽煤矿会泽煤矿位于水城县猴场乡境内,该矿井面积 1.173Km2,可采煤层5层,分别为2#、6#、8#、20#、27#。
开采标高 +1040米— +720米。
上报国土厅储量657万吨,实际储量大于1200万吨。
目前采矿许可证是9万吨/年(正在办理30万吨手续),服务年限为16.3年。
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地面及井巷工程基本完工。
报价:9000万2、威宁克沟煤矿目前已经取得15万吨采矿证,矿界面积3.7平方公里,可采煤层4层,厚度平均为6米、3米、3米、2米;备案储量1000.4万吨(据矿方介绍原核定储量为3000多万吨,后由于少交价款考虑,通过关系减为1000.4万吨);资源价款合计900多万,还差150万未缴完;目前井建工程和工业广场完成绝大部分,年底可联合试运转,后续投资1000多万即可;目前该矿煤价680元/吨(含地方规费,不含税),吨煤全部成本200元以内。
报价:15000万元3、六枝新兴煤矿目前为15万吨采矿证,开采深度由1482米至1000米,面积1.3902平方公里,上报国土厅总资源量746万吨,实际储量1200万吨以上。
全区稳定可采煤层4层C1、C3、C7、C18,实际煤层7层。
目前矿井按30万建设,新井已经基本完工。
报价:不低于1亿二、部分建成矿山1、六枝特区造纸坊煤矿目前15万吨采矿证,矿区面积1.5432km2,开采深度由1450米至800米标高。
上报国土厅总资源量为1170.4万吨,实际储量2200万吨。
矿井前期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修改后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目前主、副井筒已建成,矿井预计2011年年底正式投产。
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C1、C7、C16、C17、C18、C19煤层为中灰、中高硫、低—中热值焦煤。
报价:9900万2、水城宝华实业煤矿规模15万T/年,改30万T/年,矿区面积0.7317平方公里。
贵州煤炭资源
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素以“西南煤海”著称。
贵州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除东部有的属少煤、缺煤区外,省内各地多有产出。
86
个县(市)中有74个产煤。
相对集中于西部的盘县、水城、六枝和织金、纳雍、大方等县,其次在黔北的桐梓、仁怀、习水、遵义与中部的贵阳-安顺一带和黔西南地区也有较多产出分布。
六盘水煤田与织纳煤田分别是贵州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
全省煤种多,质较好,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其中低硫-特低硫、低中灰-中灰、特高-高热值优质煤占有相当比重。
历年勘查探明的资源储量达535亿吨,经长年开采消耗后保有储量529亿吨,其中炼焦用煤106亿吨,无烟煤354亿吨。
保有资源储量仅少于山西、内蒙、陕西、新疆,排列全国第五,系江南之首,是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源储量总和,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
尤其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优质煤资源储量丰富,占全省总量的1/3左右。
而且潜力大,现开采占用不足保有资源储量总数的12%,丰富的资源可以保证贵州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对煤炭的长期需要。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煤炭得到广泛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成为贵州矿业之最。
煤的开发与矿山企业的发展,已使贵州成为江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和南方商品煤输出最多的省区,不仅充分满足本省对煤炭的大量需要,而且为支持江南缺煤、少煤省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盘水煤田
六盘水是贵州最大的炼焦煤资源产区,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炼焦用煤生产基地。
煤田位处省的西部,主要分布于盘县、水城、六枝地域,包括80余处探明储量的井田或煤矿。
该煤田早有发现,明代已有发现和采掘利用的文字记载。
通过长期的勘查与研究,尤其是经1964年以来的大规模普查-勘探,不仅基本查明了煤的赋存与产出特征,而且有众多新的发现,探明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
六盘水煤田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交互相沉积矿床。
全煤田产出煤层多,厚度大,煤质较好。
有可采煤层1-27层,一般5-10层,可采厚度最大逾44m,一般12-15m,盘县与水城煤质优,是全省低硫优质炼焦煤的集中产区。
经多年开
采消耗,保有资源储量150亿吨,占全省总量的28%,其中炼焦用煤90亿吨,
占贵州炼焦用煤总量的85%。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通过不断建设,已建成贵州、也是江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全省国有重点煤矿,几乎所有大中型矿井都集中在该区。
六盘水煤田丰富的资源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不仅创建了贵州第一个以矿产为依托的城市--六盘水市,更为贵州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支援江南能源短缺省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织纳煤田
是贵州最大的无烟煤产区。
位于省西部,主要分布于织金与纳雍两县地域,包括织金县的文家坝,大冲头,肥田一、二、三井田和纳雍县的中岭、戴家田等35
处探明资源储量的井田(测区或煤矿)。
该区是贵州发现最早的煤田之一,在前
清时期已有文字记载。
经不断勘查,尤其是1969年以来的大量普查-勘探,不仅基本查明了煤的赋存状况与产出特征,而且有众多新的发现,探明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储量。
该煤田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矿床。
煤田产出均为无烟煤。
煤层多,厚度大,煤质较好。
可采煤层2-16层,可采总厚度多在
3-23m间。
煤的可选性较好,精煤灰份一般6-12%,全硫多在0.3-1.5%间。
历年累计探明资源储量逾165亿吨,约占全省总量的31%。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在纳雍中岭等地,正兴建"西电东送"大型火电厂用煤矿井,该煤田将成为贵州又一重要的能源基地与化工用煤产区。
黔西北优质无烟煤产区
该产区是贵州低硫优质无烟煤最为丰富的集中产地,也是未来开发潜力大的区域之一。
产区位处贵州西北部,优质煤主要分布于金沙、黔西、大方、仁怀、习水等县市。
煤层主要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上部或长兴组下部地层中。
低硫可采煤层一般2-4层,可采厚度多为2-7.5m。
经勘查与研究,产区探明储量加预测资源
量合计可达295.9亿吨。
其中含硫小于或等于0.5%的为61亿吨,0.51-1.0%的
达167.3亿吨,1.01-1.50%的有67.6亿吨。
探明的储量已达76.9亿吨,通过进一步地质勘查,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以煤质优为特点,兼以交通方便和电力供应充足、水资源较为丰富等有利条件,该区已成为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采掘煤炭的重点区域。
现今正在金沙、习水、黔西等地兴建大中型火电厂用煤以及其它用途的矿井,不仅使产区成为"西电东送"的又一新能源基地,并将成为化工、冶金等用煤和优质无烟煤出口的重要基地。
六盘水煤田与织纳煤田分别是贵州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
全省煤种多,质较好,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其中低硫-特低硫、低中灰-中灰、特高-高热值优质煤占有相当比重。
历年勘查探明的资源储量达535亿吨,经长年开采消耗后保有储量529亿吨,其中炼焦用煤106亿吨,无烟煤354亿吨。
保有资源储量仅少于山西、内蒙、陕西、新疆,排列全国第五,系江南之首,是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源储量总和,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
尤其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优质煤资源储量丰富,占全省总量的1/3左右。
而且潜力大,现开采占用不足保有资源储量总数的12%,丰富的资源可以保证贵州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对煤炭的长期需要。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煤炭得到广泛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成为贵州矿业之最。
煤的开发与矿山企业的发展,已使贵州成为江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和南方商品煤输出最多的省区,不仅充分满足本省对煤炭的大量需要,而且为支持江南缺煤、少煤省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贵州省2011年度一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