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失真研究-模电设计性实验-北交大
- 格式:docx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8
北京交通⼤学模电研究型教学——放⼤电路的全频带增益特性分析放⼤电路的全频带增益特性分析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学电⼦信息⼯程学院摘要:本⽂详细分析了CC组态放⼤电路的中频增益,输⼊输出电阻,并应⽤⾼频模型从系统的⾓度推导出⾼频增益函数。
在MATLAB环境和MULTISIM环境下进⾏了相应的验证与分析。
并对共射共集组态放⼤电路进⾏了定性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共集电路较好的频响特性。
关键词:全频带;⾼频模型;幅频特性Th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Of The Whole Band Gain Amplifier Circuit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Abstract: The text research the gain function of the CC amplifying circuit , especially when it is in the High-frequency state. Then identif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bove by the use of MATLAB and MULTISIM.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B-CC amplifying circuit is also given, which test the function of the CC circuit well.Key words: amplifying circuit; common collector; high-frequency response/doc/fd5ea460f5335a8102d22072.html 组态放⼤电路的分析u -+u O-图1 CC组态放⼤电路图1中,RS=500Ω,RB1=51k Ω,RB2=20k Ω,RE=2k Ω,RL=2k Ω,C1=C2=10µF ,晶体管的hfe=100,rbb ’=80Ω,Cb ’c=10µF ,fT=200MHz ,UBE=0.7V ,VCC=12V 。
模拟电子技术研讨论文放大电路失真现象的研究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号:学生:指导教师:***2013年5月目录引言 (3)1.失真类型及产生原因 (3)1.1非线性失真 (3)1.2线性失真 (3)2.各类失真现象分析 (4)2.1截止、饱和和双向失真 (4)2.1.1截止、饱和失真理论分析 (4)2.1.2饱和失真的Mutisim仿真 (4)2.1.3双向失真分析及改善方案 (5)2.2交越失真 (5)2.2.1交越失真理论分析 (5)2.2.2传统交越失真改善方案 (6)2.2.3基于负反馈的改善方案 (6)2.3不对称失真 (7)2.3.1不对称失真概念 (7)2.3.2不对称失真理论分析 (7)2.3.3传统负反馈改善方案 (8)2.3.4多级反相放大改善方案 (8)2.4线性失真 (9)2.4.1线性失真理论分析 (9)2.4.2线性失真电路设计及改善方案仿真 (9)3.用双级反相放大改善不对称失真的电路设计 (10)4.总结 (11)【参考文献】 (12)放大电路失真现象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摘要:失真问题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系统化解决失真问题,能够给放大电路在工程中的设计提供便利。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失真的类型,系统地介绍了各类失真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设计了各类失真电路,给出了各类失真的改善方案,对部分失真问题进行了仿真实验。
关键词:非线性失真、线性失真、三极管放大电路、负反馈、Multisim仿真引言在放大电路中,其输出信号应当如实的反映输入信号,即他们尽管在幅度上不同,时间上也可能有延迟,但波形应当是相同的。
但在实际电路中,由于种种原因,输入信号不可能与输入信号的波形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叫做失真。
在工程上,电路的失真影响着放大电路的正常使用,在理论上对各种失真现象的原理的研究,有利于工程上快速检测出放大电路失真的原因,从而完善放大电路的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报告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语音放大器的设计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 掌握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 焊接电路板,实现设计目标3、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参数的测试方法。
4、 为下一个综合实验——语音放大电路提供电源。
二、技术指标1、 设计一个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2、 输出电压 Uo = ±12V , 最大输出电流 Iomax = 1A 。
3、 输出纹波电压 ΔUop-p ≤ 5mV , 稳压系数 S U ≤ 5×10-3 。
4、 选作:加输出限流保护电路。
三、实验原理与分析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T 、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
基本框图如下。
各部分作用:1、电源变压器:降低电压,将220V 或380V 的电网电压降低到所需要的幅值。
2、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电源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压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经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虽然是直流电压,但有很大的交流分量。
直流稳压电源的原理框图和波形变换整流 电路U iU o滤波 电路 稳压 电路电源 变压器 ~3、滤波电路:利用储能元件(电感、电容)将整流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滤出,输出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负载电流较小的多采用电容滤波电路,负载电流较大的多采用电感滤波电路,对滤波效果要求高的多采用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复杂滤波电路。
单向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不同R L C的输出电压波形4、稳压电路:利用自动调整的原理,使输出电压在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电流变化时保持稳定,即输出电流电压几乎不变。
常用的稳压电路有两种形式:一是稳压管稳压电路,二是串联型稳压电路。
二者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
稳压管稳压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稳压管两端的电压稍有变化,会引起其电流有较大变化这一特点,通过调节与稳压管串联的限流电阻上的压降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它一般适用于负载电流变化较小的场合。
北京大学科技成果——5G通信系统精细化数字预失真器项目简介
非线性失真是5G通信系统和其他新兴多载波通信系统的主要失真来源,而数字预失真代表着线性化方法发展趋势。
目前,数字预失真方法均采用了对非线性器件输出信号的包络特性进行直接线性化的简单思路。
由于有源非线性器件(如射频功放)存在最大输出功率的限制,故此种原理的线性化算法在高能信号区会造成输出有效增益的明显下降,也就是难以同时满足低功率损失和高线性化效果的要求。
这不但造成了低下的电源利用效率,并且造成我国对进口大功率射频器件的依赖。
针对5G通信非线性失真研究的理论空白,申请人率先完成了非线性失真信号微观分析法,首次揭示了亿万个随机交调项间的定量关系,推导出了系统参数和非线性频谱间简洁的多项式表达关系,并将仿真速度提高1100倍。
针对目前射频电路预失真方法的原理性缺陷,申请人建立的多级精细化数字信号预失真方法实现了在低功率损耗的条件下取得高度线性化效果,此方法可提高功放的功率利用率,降低我国对大功率射频功放的进口依赖。
应用范围
小型手持或背负高价值通信终端、卫星通信中心站、无人机通信模块、高清摄像网络通信、建筑内通信中心站、移动通信基站等。
项目阶段
非线性失真的线性化器是5G通信核心技术,每年世界通信射频
系统市场规模超过150亿美元,其中20%可以投入到线性化成本。
而数字预失真器已经是国际新兴主流技术,国内市场基本为外国公司垄断。
项目负责人在国外工作期间进行过样机试制,目前在国内的再次研发处在小试阶段。
知识产权
已发表国际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相关专利4项。
合作方式共同开发。
电气工程学院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姓名:张梦婷学号: 12292054指导教师:姜学东实验日期: 11月21日示波器波形参数实验报告姓名:张梦婷学号 12292054 指导教师:姜学东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预习与实验操作,熟悉示波器的每个旋钮功能与用法,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对示波器进行简单的操作,主要目的为以下三个:1.熟练掌握使用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峰峰值和直流分量。
2.熟练掌握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周期及频率。
3.熟练掌握使用示波器,通过单踪方式与双踪方式测量两个波形相位差。
二、实验预习1.首先复习教材和ppt第三章示波测试和测量技术的相关内容,复习示波测试的基本原理。
2.阅读SS—7802A/7804示波器操作手册A.首先查看示波器操作手册中的注意事项,以免操作不慎造成仪器损坏。
B.了解示波器的控制部分、连接器和指示灯,掌握示波器的操作区域与显示屏区域的划分,知道示波器操作区域每个旋钮与按键的具体功能。
C.仔细阅读操作手册中基本操作章节,熟悉各个功能的操作方法,由其与实验直接相关的操作,对实验做好准备。
3.由于实验需要将三角波通过RC网络变化成正弦波,因此设计如下电路图: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示波器SS—7802A(20MHZ)20MHz的双通道示波器,具备光标读出、频率测量功能。
●包括如下五个操作♦水平控制区POSITION:调节屏幕上信号水平方向位移。
TIME/DIV:选择扫描速度。
左右旋转时,调节选择扫描速度,其数值在屏幕显示。
当按压此旋钮,再左右旋转,可作扫描微调。
MAG³10:扫描放大。
按下“MAG³10”键,扫描速度提高10倍,波形将基于中心位置被放大。
SWEEP MODE:扫描方式选择。
“AUTO”为自动扫描方式。
“NORM”为正常扫描方式。
“SGL/RST”为单次扫描,每按一次此按键,选择一次单次触发。
♦垂直控制区CH1、CH2 :通道1(CHl)和通道2 (CH2)的垂直输入端,当连接测试线后,红色夹子为信号输入端,黑色夹子为地端。
中频自动增益数字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你猜姓名:学渣2号学号:你再猜指导老师:伟大的佟老师完成时间: 2013.12.11目录一、设计要求 (3)1.1基本要求 (3)1.2发挥部分 (3)二.实验设计 (3)2.1实验一《用加法器实现2位乘法电路》 (3)2.1.1 实验原理与分析 (3)2.1.2 仿真电路与分析 (5)2.1.3数码管显示电路(以后不再重复) (5)2.2实验二《用4位加法器实现可控累加(加/减,-9到9,加数步长为3)电路》. 72.2.1实验原理与分析 (7)2.2.2仿真电路与分析 (11)2.3 《用4位移位寄存器实现可控乘/除法(2到8,乘数步长为2n)电路》 (12)2.3.1设计方案及论证 (12)2.3.3电路整体架构及仿真效果 (16)2.4《用A/DC0809和D/AC0832实现8k~10k模拟信号和8位数字信号输入,模拟信号输出的可控乘/除法电路》 (17)2.4.1 实验原理与分析 (17)2.4.2 仿真电路与分析 (20)三.实验感想 (20)四.参考文献 (20)一、设计要求1.1基本要求(1)用加法器实现2位乘法电路。
(2)用4位加法器实现可控累加(加/减,-9到9,加数步长为3)电路。
(3)用4位移位寄存器实现可控乘/除法(2到8,乘数步长为2n)电路。
1.2发挥部分(1)用A/DC0809和D/AC0832实现8k~10k模拟信号和8位数字信号输入,模拟信号输出的可控乘/除法电路。
(2)设计一个电路,输入信号50mV到5V峰峰值,1KHZ~10KHZ的正弦波信号,输出信号为3到4V的同频率,不失真的正弦波信号。
精度为8位,负载500Ω。
(3)发挥部分(2)中,若输出成为直流,电路如何更改。
二.实验设计2.1实验一《用加法器实现2位乘法电路》2.1.1 实验原理与分析在这个实验中,输入输出较为简单,因此可通过真值表,快速推倒出电路结构。
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子系统课程设计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模拟机车信号系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王睿2016 年 5 月18 日目录1 设计任务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方案及论证错误!未定义书签。
任务分析(分模块方案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号发生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制电路与解调电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放电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耦合通信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置放大电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正弦波转换电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显示电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射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收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结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射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收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具体电路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射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收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片机软件算法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射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收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制作及调试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作与调试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料查阅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电路,确定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路焊接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模块调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模块组合调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确定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路调试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方法(含接线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数据(表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分析和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系统使用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外观及接口说明(含实物照片)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操作使用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人所做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确定及电路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路焊接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调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收获与体会错误!未定义书签。
能力方面错误!未定义书签。
思想方面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设计目的1)学会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2)结合所学的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完成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3)通过该设计学会并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法;4)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5)加强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创新意识2.课程设计考核题目2.1课程设计任务用LM137设计一个输出1A的恒压源,输出电压为-3~-10V2.2课程设计要求1)画出系统电路图,并画出变压器输出、滤波电路输出及稳压输出的电压波形;画出变压器副边电流的波形。
2)输入工频220V交流电的情况下,确定变压器变比;3)在满载情况下选择滤波电容的大小(取5倍工频半周期);4)求滤波电路的输出最大电压;5)求电路中固定电阻阻值、可调电阻调节范围。
2.3 设计思路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直流稳压电源包括变压器,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负载组成。
其框图如下3.设计电路图;降压电路 通过变压器将电网照明电压降低到所需要的电压值,公式如下:n 2121==L L U U整流电路整流电路是由整流管构成的电路。
其原理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的直流电。
在输入电压的正半周,其极性为上正下负,即A U >B U ,二极管1D ,3D 导通,2D ,4D 截止,在负载端得到一个半波电压;负半周同理。
滤波电路在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中一般采用电容滤波,其原理是利用充放电的时间不同,充电快,放电慢,使输出维持一定的电压。
滤波电路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使输出电压趋于平滑。
稳压电路对电路进行稳压,经过整流滤波后得到的波形并不稳定,原因是电压不稳定,负载变化,因此需要对电路进行必要的稳压。
在117集成稳压器中,只需要合理设定2R ,3R ,通过改变他们的比值就可以输出所需要的电压。
4.设计所需电子元件220V 交流电压源,变压器,二极管3N246,定值电阻,可调电阻,电容及三端可调式输出集成稳压器LM138,其中LM138的主要参数如下:输出电压从-1.2V 至-37V 可调;最大输出电流:1.5A;基准电压:1.25V;输入、输出电压差为3~40V.5.设计步骤1)确定稳压电路的最低输入直流电压U Imin :U Imin ≈(U Omax +(U I -U O )min )/0.9式中:(U I -U O )min 为稳压器的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而LM137的允许输入、输出电压差为3~40V ,现取为3V ;系数0.9是考虑电网电压可能波动±10%。
《信号与系统》课程研究性学习手册姓名学号同组成员指导教师时间14******14* *****1•信号的时域分析专题研讨【目的】(1) 掌握基本信号及其特性,了解实际信号的建模。
(2) 掌握基本信号的运算,加深对信号时域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并建立时频之间的感性认识。
(3) 学会仿真软件MATLAB的初步使用方法,掌握利用MATLAB进行信号表示和信号运算。
【研讨内容】题目1:基本信号的产生,语音的读取与播放1) 生成一个正弦信号,改变正弦信号的角频率和初始相位,观察波形变化,并听其声音的变化。
2) 生成一个幅度为1、基频为2Hz、占空比为50%的周期方波。
3) 观察一定时期内的股票上证指数变化,生成模拟其变化的指数信号。
4) 分别录制一段男声、女声信号,进行音频信号的读取与播放,画出其时域波形。
【温馨提示】(1) 利用MATLAB 函数wavread(file)读取.wav格式文件。
(2) 利用MATLAB 函数sound(x, fs)播放正弦信号和声音信号。
【题目分析】【仿真程序】1) 生成一个正弦信号t=[0:0.001:8];y=si n(2*pi*t+pi/6);plot(t,y)改变其角频率和初始相位t=[0:0.001:8];y=si n(pi*t+pi/2);plot(t,y)2) 生成一个幅度为1、基频为2Hz、占空比为50%的周期方波t=[0:0.001:10];y=square(2*t,50);plot(t,y);axis([0,10,-1.2,1.2])3) 观察一定时期内的股票上证指数变化,生成模拟其变化的指数信号。
x仁[0:0.0015];y1=2630+1.75*exp(x1);x2=[5:0.001:10];y2=2895-1.54*exp(0.8*x2);x3=[10:0.001:15];y3=2811+152*exp(-0.08*x3);x4=[15:0.001:20];y4=2600-151*exp(-0.08*x4);x=[x1,x2,x3,x4];y=[y1,y2,y3,y4];plot(x,y);4) 分别录制一段男声、女声信号,进行音频信号的读取与播放,画出其时域波形。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题目:__ __学院:专业:学生姓名:组员:学号:任课教师:2017 年 5 月目录一、实验内容及要求 (2)基本要求: (2)发挥部分: (4)二、实验方案比较及论证 (5)任务分析: (5)实验背景及目的: (5)理论分析: (6)解决方案及比较: (9)具体电路图设计: (16)三、电路测试 (28)测试方法: (28)测试数据: (30)数据分析: (31)问题与改进: (32)四、失真研究思考题 (32)五、总结与体会 (37)六、参考文献 (38)一、 实验内容及要求基本要求:(1) 输入一标准正弦波,频率2kHz ,幅度50mV ,输出正弦波频率2kHz ,幅度1V 。
(2) 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设计电路并改进。
讨论产生失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3) 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设计电路并改进。
讨论产生失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0.5ms 25mV t u i0.5ms 0.5V tu o0.5ms(思考:npn型组成的共射放大电路和pnp型组成的共射放大电路在截止和饱和失真方面的不同。
)(4)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设计电路并改进。
讨论产生失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思考:共基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与共射放大电路在截止和饱和失真方面的不同。
)(5)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设计电路并改进。
讨论产生失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思考:双电源供电的功率放大器改成单电源供电会出现哪种失真?如何使单电源供电的功率放大器不失真?)发挥部分: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设计电路并改进。
讨论产生失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失真研究思考题:(1)造成单级放大电路失真的器件有哪些?Re的作用是什么?(2)由单电源供电的运算放大器电路会出现哪种失真?(3)负反馈可解决波形失真,解决的是哪类失真?(4)消除交越失真为什么要用二极管?(5)放大电路加入负载后会出现失真吗?为什么?(6)如何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通频带。
北京交通大学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团队成员学院班级电信学院实验感想:经过为期三周的模电实验,让我对模拟电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只有通过自己设计才能真正了解运放原理与应用。
试验开始时什么也不懂,然后边学边做,不断地熟悉了软件的使用,同时团队分工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虽然还有一个版图没有完成,但整体上学到了很多,这次试验受益匪浅。
实验步骤1、进入虚拟机下的Cadence (虚拟机下linux 用户名:jchli 密码:ltabbltabb )Cadence 运行方法:在linux 桌面右键选择新建终端——>在终端输入 cd tsmc0_18rfp4_v15 回车——>输入lmli 回车——>输入icfb& 回车2、在CIW (command Interpreter window )命令框中,点击Tools ——> Library Manager ,出现LM (Library Manager )窗口建立一个新的Library :点击File ——>New ——>Library ,出现New Library 窗口;填入Library 的名称,点击OK出现Load Technology 窗口,添加工艺文件:选择analogLib ,依次选择和添加所需要的器件,并且按照下图连接起来,并根据要求修改它们的参数,再保存,一个完整的电路拓扑图就形成了。
3、由Schematic 产生symbol :打开Schematic ,点击Design ——>Create cellview ——>From cellview ,填写上相应的名称,点击OK ,即可。
还可以将生成的symbol 进行图形上的修改:可用ADD ——>shape 内的各种形状来修饰这个symbol 的外观,最后保存。
4、仿真环境Affirma Analog Circuit design Environment 的调用。
北京交通大学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实验名称:语音放大电路设计班级:姓名:一、实验设计目的:1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2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电路.;3熟悉设计电路的制作、安装、调试等技术.;4掌握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和功放电路设计方法。
二、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参数电路要求:(1)前置放大器输入信号:U id <=10mv,输入阻抗:R i>=10k.(2)有源带通滤波器带通频率范围:300~3000Hz(3)功率放大器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 om>=5w负载阻抗:R L==4.三、电路框图及原理图语音放大电路一般由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组成驻极体话筒: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电路采用集成运放LM324构成两级放大电路。
为增强对输入信号的保持性,故两级放大电路均采用同相放大电路组态。
放大电路的增益可以通过改变反相端的输入电阻与反馈电阻的值来调节,即21U U U A A A ⨯=总。
放大器输入漂移和噪声等因素对于总的精度至关重要,放大器本身的共模抑制特性也同等重要。
因此前置放大电路应该是一个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漂移的小信号放大电路。
带通滤波器:有源滤波电路是用有源器件与RC网络组成的滤波电路。
它有很多种,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将一定频率段的信号通过,我们要设计的语音放大电路是需要有源带通滤波器。
因此我们可以参考二阶有源低滤波器(LPF)或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HPF)电路来设计。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主要是向负载提供功率。
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TDA2030主要参数:引脚情况:1脚是正相输入端2脚是反向输入端3脚是负电源输入端4脚是功率输出端5脚是正电源输入端。
四、电路整体总图五、原件清单LM324——1个TDA2030——1个电阻:100Ω——2个 1kΩ——1个 20kΩ——3个110kΩ——1个 100kΩ——1个 1MΩ——1个电位器:10kΩ——6个电容:10nF——2个 100nF——4个 22uF——2个220uF——2个喇叭:8W——1个麦克风——1个管脚座——1个导线若干六、电路仿真(1)前置放大电路:采用同相放大电路结构,两级运放电路,芯片采用LM324Au1=1+R3/R1≈10Au2=1+R6/R5≈10Au=Au1*Au2≈10~100电路仿真(2)二阶有源滤波电路:采用二阶带通有源滤波器 电路仿真:(3)功率放大电路仿真(4)扬声器:最好有滤波电容与扬声器并联,可使音质更加清晰喇叭采用1W,8Ω七、测量结果第一级:Ui1=5.00mV Uo=695.3mV 放大倍数:139第二级:Ui2=695.3mV Uo=778.7mV 放大倍数:1.12第三级:Ui3=50.0mV Uo=737.2mV 放大倍数:14.744通带截频:f L=653HZ f H=1744HZF BW=1091满足设计要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 om约为5w满足设计要求八、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短路、开路、极性、负载能力、电源和干扰等问题。
MOS晶体管参数仿真
一、实验内容
1、使用S-Edit绘制电路图,将其转换为Spice文件
2、利用T-Spice的对话框添加仿真命令
3、利用W-Edit观察波形
二、实验要求
1、熟悉Tanner系列软件的使用
先添加库
打开库添加器件
2、绘制电路图并利用T-Spice以及W-Edit对NMOS管的参数进行仿真
点击导入t-spice
添加指令并仿真。
3、记录操作步骤,截取相应图片,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流程
1、MOS管转移特性曲线(给定V DS,W、L,扫描V GS)。
2、MOS管输出特性曲线(给定V GS,W、L,扫描V DS)。
3、温度对MOS管输入/输出特性的影响(给定V GS,V DS,W,L,
扫描Temp)。
4、MOS管W/L对输入/输出特性的影响(给定V GS,V DS,L扫描W)。
原理图的绘制
1、在S-Edit中绘制电路原理图
2、MOS管转移特性曲线
3、MOS管输出特性曲线
4、温度对MOS管输入/输出特性的影响
5、MOS管W/L对输入/输出特性的影响
实验感想:通过这次仿真实验,总结出在工业制电路时要考虑器件的正常工作范围,多注意器件的使用。
放大器非线性失真测量识别装置设计实现
唐钰;杨佳欣
【期刊名称】《工业控制计算机》
【年(卷),期】2022(35)8
【摘要】设计了一套放大器非线性失真测量识别装置,用于测量信号的失真度,并且可以判别放大电路的失真情况。
该设计由两级反向放大电路、增益可调电路、OCL 互补对称电路、STM32F407单片机控制模块等模块构成。
其中,两级反向放大电路能够产生顶部失真、底部失真、双向失真的波形,增益可调电路和OCL互补对称电路能够产生交越失真的波形。
利用单片机自带ADC采集电压变化,通过FFT算法计算出总谐波失真的近似值,并且通过输出信号的最大值点数、最小值点数、中间值点数来判断放大电路的失真情况。
最后,通过液晶屏显示实验结果。
【总页数】2页(P149-150)
【作者】唐钰;杨佳欣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
【相关文献】
1.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研究实验装置设计
2.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研究装置设计与测试
3.放大器非线性失真装置设计分析实现
4.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研究装置的设计
5.放大器非线性失真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模拟电路实验》课程实验设计——非线性失真分析报告*名:**学号: ********学院:电信学院班级:通信1108班指导教师:***北京交通大学 6月4日目录《模拟电路实验》课程实验设计 (1)目录 (2)1.实验设计背景 (4)2.设计要求及实验目的 (4)2.1实验目的 (4)2.2实验要求 (5)3.非线性失真原理介绍 (5)3.1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 (5)3.1.1截止失真 (6)3.1.2饱和失真 (7)3.2 双向失真 (7)3.3 交越失真 (8)3.4 不对称失真 (8)4.减小非线性失真方法探究 (9)4.1减小截止失真.、饱和失真的方法 (9)4.2避免双向失真的方法 (10)4.3克服交越失真的方法 (10)4.4 减弱不对称失真的方法 (11)5. 设计失真电路并改进、仿真报告 (11)5.1截止、饱和、双向失真电路及仿真 (11)5.2交越失真电路及仿真结果 (12)5.2不对称失真仿真结果 (13)6调试过程中所遇故障的分析 (14)6.1电路设计不合理,三极管电流过大,被烧毁 (15)6.2输入电压没有控制好,检测不到输出结果。
(15)6.3焊点的虚焊 (15)7非线性失真实验总结 (16)8实验体会 (16)参考文献 (17)附录 (18)1.元件清单 (18)1.实验设计背景非线性失真亦称波形失真、非线性畸变,表现为音响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不成线性关系,由电子元器特性:曲线的非线性所引起,使输出信号中产生新的谐波成分,改变了原信号频谱,包括谐波失真、瞬态互调失真、互调失真等,非线性失真不仅会破坏音质,还有可能由于过量的高频谐波和直流分量烧毁音箱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
非线性失真存在于音响系统的各个环节中,无论采取何种技术措施,想要完全消除它是不可能的。
但是通过对电路的改进我们可以通过负反馈,限幅二极管等常见器件进行电路的改进,从而减弱失真的强度,使输出波形尽可能的接近输入波形,满足实验要求。
本文重点论述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线性失真的原理进行介绍,并对改进后的电路进行软件仿真验证,以及实物电路的实验结果的解释说明。
2.设计要求及实验目的2.1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非线性失真的类型和波形特点;2)掌握改进电路的方法原理;3)使用multisum软件进行仿真;4)实物的焊接练习,实现设计指标并测试。
2.2实验要求1)设计一个具有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和双向失真的电路;2)设计一个交越失真的电路,并提出改进电路方法进行验证;3)设计一个不对称失真的电路,提出改进电路方法进行验证。
对以上电路进行仿真验证及实物的数据测量。
3.非线性失真原理介绍失真现象:一个理想的放大器,其输出信号应当如实的反映输入信号,即他们尽管在幅度上不同,时间上也可能有延迟,但波形应当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放大器中,由于种种原因,输入信号不可能与输入信号的波形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叫做失真.非线性失真:放大器件的工作点进入了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区,使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不再保持线性关系,这样产生的失真称为非线性失真。
非线性失真产生的主要原因:(1)晶体管等特性的非线性;(2)静态工作等位置设置的不合适或输入信号过大。
由于放大器件工作在非线性区而产生的非线性失真有5种: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双向失真、交越失真和不对称失真。
非线性失真的特征是产生新的频率分量,即产生输入信号的单频分量为基波分量的高次谐波分量。
3.1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当放大器的工作点选的太低,或太高时,放大器将不能对输入信号实施正常的放大。
如右图:三极管工作区域划分如下图:输入、输出波形关系图例3.1.1截止失真图3-1-1所示为工作点太低的情况,由图可见,当工作点太低时,放大器能对输入的正半周信号实施正常的放大,而当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时,因将小于三极管的开启电压,三极管将进入截止区,ib=0,ic=0,输出电压u0=uCE=Vcc将不随输入信号而变化,产生输出波形的失真。
这种失真是因工作点取的太低,输入负半周信号时,三极管进入截止区而产生的失真,所以称为截止失真。
图3-1-2所示为工作点太高的情况,由图可见,当工作点太高时,放大器能对输入的负半周信号实施正常的放大,而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因太大了,使三极管进入饱和区,ic=βib的关系将不成立,输出电流将不随输入电流而变化,输出电压也不随输入信号而变化,产生输出波形的失真。
这种失真是因工作点取的太高,输入正半周信号时,三极管进入饱和区而产生的失真,所以称为饱和失真。
3.2 双向失真工作点偏高,输出波形易产生饱和失真;工作点偏低,输出波形易产生截止失真。
但当输入信号过大时,管子将工作在非线性区,输出波形会产生双向失真。
此时静态工作点合适,但输入波形的幅度超过了直流的最大幅度,当输出信号过大时可能会出现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一块儿出现的失真现象,称之为双向失真。
即出现如图3-2所示的波形。
交越失真是乙类推挽放大器所特有的失真。
在推挽放大器中,由两只晶体管分别在输入信号的正、负半周导通,对正、负半周信号进行放大。
而乙类放大器的特点是不给晶体管建立静态偏置,使其导通的时间恰好为信号的半个周期。
但是,由于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在U be较小时是弯曲的,晶体管基本上不导通,即存在死区电压V r。
当输入信号电压小于死区电压时,两只晶体管基本上都不导通。
这样,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输出信号将不再是正弦波,即产生了失真. 这种失真是由于两只晶体管在交替工作时“交接”不好而产生的,称为交越失真.如图3-3所示,此即为交越失真波形。
3.4 不对称失真不对称失真也是推挽放大器所特有的失真。
它是由于推挽管特性不对称,而使输入信号的正、负半周不对称。
消除这种失真的办法是选用特性对称的推挽管. 尤其是在O TL 与OCL 电路中,互补管应选用同一种材料的, 就是说都选用锗管,或者都选用硅管,以保证其输入特性的对称。
如图3-4所示为一甲乙类推挽放大器,当开关K在右边时该放大器的推挽管推挽特性完全对称,此时输入与输出无失真。
当开关K在左边时,晶体管T1串联了一个电阻R0,相当于T1的基射极阻抗增加了R0,若将T1,R0整体看做一个晶体管,则此时T1,T2的推挽特性不再对称,输出图3-4-1正负半周幅度不同的失真信号,此即为不对称失真的波形。
4.减小非线性失真方法探究4.1减小截止失真.、饱和失真的方法电压放大器工作时应防止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现象,当饱和失真或截止失真出现时,通过改变工作点的设置就可以消除失真。
对于NPN管子组成的共发射极放大器而言,输入的正半周信号与静态工作点电压相加,将使放大器的工作点进入饱和区,产生饱和失真,减小的方法是降低静态工作点的数值,将其选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当输出信号的正半周产生失真时,说明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时电路产生了失真,输入负半周信号与静态工作点电压相减,将使放大器的工作点进入截止区,产生截止失真,消除的办法是提高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数值是指到达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这种判断的方法仅适用于由NPN型三极管组成的放大器,对于由PNP型三极管组成的放大器,结论刚好与NPN型的相反。
4.2避免双向失真的方法如果所使用的放大器件是PNP 型的,则饱和失真时将出现削顶,而截止失真将出现削底。
若输入信号幅度过大,有可能同时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改变这种失真的方法就是工作点Q要设置在输出特性曲线放大区的中间部位,减小输入的信号,选择一个合理的输入信号,使之正好工作在放大区域内。
4.3克服交越失真的方法消除交越失真的办法是给晶体管建立起始静态偏置,使它的基极电压始终不小于死区电压。
为了不使电路的效率明显降低,起始静态偏置电流不应太大。
这样就把乙类推挽放大器变成了经常使用的甲乙类推挽放大器。
甲乙类互补对称法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见,T3组成前置放大级,T1和T2组成互补输出级。
静态时,在D1,D2上产生的压降为T1,T1提供了一个适当的偏压,使之处于微导通状态。
由于电路的对称,有信号时,由于电路工作在甲乙类,即使V I很小,基本上也可以进行线性放大。
4.4 减弱不对称失真的方法不对称失真一般采用负反馈法改善失真波形。
通过负反馈会形成与新的不对称失真信号,此信号恰好与原输出失真信号正负半周的幅度值相反,进行叠加后能够减弱不对称失真。
负反馈改善失真波形原理由于放大器对信号正半周放大能力强,负半周能力弱,这样就会使输出波形上大下小。
为了补偿这种失真,我们采用闭环负反馈放大电路,输入波形Vi通过放大器产生一个上大下小的波形,这个失真的波形通过负反馈环节反馈到输入环节与输入波形相叠加产生Vi’波形再通过放大环节使得输出信号近似于线性放大,补偿了放大器所造成的失真。
5. 设计失真电路并改进、仿真报告5.1截止、饱和、双向失真电路及仿真电路图:仿真结果:5.2交越失真电路及仿真结果设计交越失真电路图:改进后的电路:改进后电路输出波形:交越失真明显消除5.2不对称失真仿真结果原理图:从图中对比可看出:输入信号正负半周的幅值一致,而橘色的输出信号明显正半周信号的幅值小,负半周信号的幅值大,有明显的不对称失真现象。
输出放大后图:改进后:荧光黄笔标示部分为设计的负反馈。
输出波形:可以看出输出结果和输入波形(幅值不同,为方便观察,调到波形近似)极为相似。
不对称失真明显减弱。
6调试过程中所遇故障的分析故障分析6.1电路设计不合理,三极管电流过大,被烧毁实验现象:在进行交越失真电路的实验过程,试用电源时,S8050三极管被烧爆了。
检查故障:经检查发现是通过三级管的电流过大,造成烧毁。
解决办法:在两个三极管的C端(集电极)对称的加上1K的电阻,起到限流的作用。
经检验,能达到实验预期效果。
6.2输入电压没有控制好,检测不到输出结果。
实验现象:将交越失真电路连接到电路中,输入信号为1V ,1KHz 的正弦信号,检验时输出直线,没有交流信号输出。
检查故障:交越失真是小信号失真,所以输入信号过大,不会出现交越失真。
解决方法:将输入信号改为50MV或者100Mv即可。
此时可以看到明显的交越失真的波形。
6.3焊点的虚焊检测过程往往出现偶尔会看到输出正确的波形,但手一离开板子,波形就变化消失了,此时最应该检验的往往就是是否虚焊。
虚焊最常见又最容易被忽略。
所以大家应该在检验板子之前,先进行电路焊接点的检查工作,将烧坏元器件的概率降到最低。
7非线性失真实验总结本文主要探讨了非线性失真的类型,现象,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众所周知,解决非线性失真不可能彻底,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负反馈等方法将失真降到最低,达到满足需求的设计指标即可。
根据以上对产生失真原因的分析, 可采用以下措施, 以减少失真:合理选择工作点, 使前置级工作于交流负载线的中部, 功放管有足够的起始偏置, 推挽管很好的配对, 从而在大信号时不产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小信号时不产生交越失真, 同时也不产生不对称失真,为防止对瞬时强信号造成的失真, 应使音响设备有一定的功率贮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