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层(公开课版)
- 格式:ppt
- 大小:13.54 MB
- 文档页数:134
赢在中层—如何打造中国企业新中层1第1讲前言【本讲重点】在差距中看中层的重要性企业未来的三大强敌经理人断层已经来临成功经理人的全新诠释在差距中看中层的重要性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的企业中层一旦出现问题,整个企业都将面临困境。
目前国内的一些知名企业,如远大、联想、华为以及部分民营企业,从硬件上看都具备漂亮的厂房、先进的流水线,有些企业甚至拥有了亚洲第一的流水线,但是,公司成员,特别是中层员工的素养却往往无法做到亚洲第一。
国内的企业家在拥有先进设施的同时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他们的中层队伍是否是顶尖的?这对所有的管理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层是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小而言之,中层的差距就是企业之间的差距;大而言之,中层的差距就是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案例】北京全聚德是举世闻名的中华老字号,在知名度上丝毫不逊于肯德基、麦当劳。
全聚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经营了一百多年的烤鸭,但2003年的营业额充其量只有7000万美元;而创立于1955年的麦当劳只有几十年的历史,2003年的营业额却高达400亿美元,远远超过全聚德。
同样,中国联想公司与美国戴尔公司均成立于1984年,但是,联想目前的销售额仅有三十亿美元,而戴尔的销售额则高达300亿美元。
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差距究竟在哪里?这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有人说是战略,有人说是资源,也有人说是竞争的流程和标准。
但是,在这些因素的背后,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因素,即中层管理者的能力与素养存在差距。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外企业到中国投资时,首先做的就是挖掘中方优秀的中层人才。
外国企业可以利用资金和财务的优势从中国企业挖走优秀人才。
中国的优秀企业正在面临着人才严重流失乃至崩溃的境界。
因此,如何让中层干部忠诚于国有企业,是企业高层领导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只有拥有大量优秀的中层人才,才能缩小中国企业与世界优秀企业之间的差距。
【自检】请你阅读资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第3讲思维篇(下)【本讲重点】新中层经理人的三个警惕优秀企业“新中层”的角色定位正确面对企业成长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原则经理人与企业的惰性将埋葬企业的未来新中层经理人的三个警惕每个中层经理人都应该思考:我对于自我有清楚的认知吗?我的责任是什么?我的影响力有哪些?我所负责的部门建设和发展方向是什么?解决了这些自我认知问题以后,中层经理人还必须面对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当经理?作为职业经理人,应当时常进行自我反省,尤其要注意“三个警惕”:警惕“老大情结”、“面子文化”、“金钱思维”1.彼得原理的基本描述彼得原理认为:人们总是趋向于把自己引向自己不胜任的位置,从而导致组织效率的下降。
具体说来就是:人们在某个岗位取得一定成就后,就会趋向于被晋升到更高一级的岗位,一直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岗位为止,这样,可能就会导致组织的所有岗位都被不胜任此职的人所占据。
而在新的岗位上,被晋升者往往使用的是他们在低层次岗位上时使用的管理经验和办法,显然,这种管理经验和办法在具有层级性的岗位中是不适应的,由此会导致整个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组织效率的下降。
2.“老大情结”与“面子文化”很多人认为当主管是为了能做老大,觉得有面子,这是一种“老大情结”和“面子文化”。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将无法得到保证。
外资企业对此的解决方法是进行轮岗,即干满三年换一次岗位。
中国企业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让主管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否则将最终限制他的思维。
3.“金钱思维”相对于普通员工而言,主管有比较高的薪水和额外的津贴。
如果以拿到高工资和津贴为自己的工作目的,这种想法就是“金钱思维”。
作为主管要有较强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以及建设性思维,警惕“金钱思维”的侵害。
警惕“独木桥式”的管理方法在企业中,对技术人才的晋升往往以行政升职为惯用手段。
优秀的人才起初均衡地分布在行政和专业技术两条路线上(如字母h的下部两端),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都走上行政这座独木桥(如h的上端)。
《赢在中层》第三讲医院中层干部执行力意识细节决定了成败,可以说不关注细节,质量是控制不住的;不关注细节,老百姓是不可能被感动的;不关注细节,一个人是无法练成绝招的。
你看那个护士,打那个孩子的头皮针,这是简单的一招,可是你不把它做细了、练精了,它就不可能成为绝招,而打头皮针就可以成为一个绝招,但就是你练精了,练细了。
不关注细节,一个人是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的,因为你的成功里面布满了漏洞,因为你的成功里面布满了陷阱,所以你把每一个细小的漏洞都给堵上了,你才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服务决定了效益,这个概念,我一定要强调,因为现在医药养医已经走不通了,像北京药的利润已经取消了,不能加价了。
在我们医药养医走不通的时候,当我们的检查费用控制到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到底靠什么挣钱?只能靠服务了,所以服务才决定了你的效益。
一直到今天我们所以的医院都还没有学会用服务去挣钱,都还不知道服务是什么?服务包含了什么?我们只学会了医药养医,用检查来挣钱,用治疗来挣钱。
我们唯独不知道靠服务怎么挣钱?怎么养活自己?所以这是我们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果不学会用服务来挣钱,接下来我们的医院就会走最进死胡同。
所以,服务决定了你有没有效益,这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口号,其实今天已经开始实施了。
所以,这几句话,要时时的去给员工讲一讲,时时的组织员工讨论讨论。
越讨论就越清楚每一句话的意思,越讨论就理解的越深刻,其实这几句话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是你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座右铭,也是你一辈子成功的机制和方法。
参与制定医院发展战略:1、医院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战略竞争。
作为中层干部要学会参与,参与制定医院的发展战略,战略的竞争是医院竞争的最高境界。
也就是你的战略定位比别人高,你的战略指导思想比别人超前,你的战略方针比别人先进,你的战略措施比别人更有效。
所以你马上就比别人更好,所以战略的竞争是最高境界。
2、发展战略是医院的核心战略。
医院有很多战略,但发展战略是你的核心,而且发展是医院永恒的主题。
《赢在中层》第一讲医院中层干部执行力意识大家好,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层干部的管理意识,最近我们在讲课过程当中,发现很多院长有这样的需求,就是觉得中层干部需要专门的培训,所以我们就开发了一个课程,专门针对中层干部做了25种管理意识。
实际上就是要通过两天的培训,帮助大家看25本书,掌握25种方面的管理技巧,所以时间是比较紧凑的啊。
要做好一个成功的中层干部,其实根做好一个院长没有什么区别,重要的可能就是要管好我们这个科室,我们这个团队,要管好一个团队其实根管好一个医院是一样的。
所以领导没有大小,意识都是一样的,这25中意识,其实也是院长应该掌握的。
所以我们今天也有很多的院长其实也都是一样的。
医院的管理框架,总的来说有3个层次,一个是高层,那就是我们的核心领导层,核心领导层很少,也就七八个人左右,小一点的医院也就几个人,核心领导层他们承担着做出决策这样的职责,他们要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决策,才能够保证医院的发展。
中层,他是执行层,可能数量比较多一点,大的综合型医院可能有一百多个人,小的可能也有几十个人,中层的管理能力,决定了这个医院的执行能力,所以院长和核心领导层有再怎么好的决策,有再怎么好的宏伟蓝图,如果中层不能够执行到底也将是一句空话。
在我们国家,一般的医院里面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中层执行不得力的问题,当然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中层干部没有真正的学过管理的知识,没有接受过一些正规的培训,他们凭经验在管理,他们只是做一种简单的安排,还称不上管理。
可能他们起一个传话筒的作用,还传错了,还传少了;可能他们起一个布置任务的作用,可能还布置的不合适。
这就是我们目前的中层的执行情况。
当然还有一些基层的管理人员,那就是我们科级的管理人员,他们就是部队里的班长,就是带兵打仗的真正的操作者,所以最基层的管理者他们实际上就是操作工了,这个操作工他们可能要带领几个比他还要差一点的操作工人去操作。
赢在中层――打造中国企业新中层主讲:方永飞★课程提纲——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第一讲前言1. 在差距中看中层的重要性2. 企业未来的三大强敌3. 经理人断层已经来临4. 成功经理人的全新诠释第二讲思维篇(上)1. 职业经理人的战略思维2. 经理人处理下属问题的原则3. 高效经理人的自我认知4. 新中层经理人的三个警惕(一)第三讲思维篇(下)1. 新中层经理人的三个警惕(二)2. 优秀企业“新中层”的角色定位3. 正确面对企业成长当中的问题4. 解决问题的思维原则第四讲素养篇(上)1. 成功企业经理人的六大素养2. 经理人“三忌”与“三问”(一)第五讲素养篇(下)1. 经理人“三忌”与“三问”(二)2. 新中层经理人的五大内伤第六讲素养与执行篇1. 绩效黑洞:员工消极行为2. 建立赢的文化与精神第七讲执行篇(上)1. 管理者高效执行的六大关键核心一:打造员工理念与行为的组织忠诚2.管理者高效执行的六大关键核心二:全员开展OEC运动3.管理者高效执行的六大关键核心三:你的时间管理出问题了吗4.管理者高效执行的六大关键核心四:恰当的激励和压力的疏导第八讲执行篇(下)1.管理者高效执行的六大关键核心五:没有经过训练的员工是公司最大的成本2.管理者高效执行的六大关键核心六:有效把握授权的维度与走动管理第九讲团队篇1.人际关系与团队绩效2.打造高效团队3.员工活力曲线4.经理人的团队管理风格第1讲前言【本讲重点】在差距中看中层的重要性企业未来的三大强敌经理人断层已经来临成功经理人的全新诠释在差距中看中层的重要性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的企业中层一旦出现问题,整个企业都将面临困境。
目前国内的一些知名企业,如远大、联想、华为以及部分民营企业,从硬件上看都具备漂亮的厂房、先进的流水线,有些企业甚至拥有了亚洲第一的流水线,但是,公司成员,特别是中层员工的素养却往往无法做到亚洲第一。
国内的企业家在拥有先进设施的同时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他们的中层队伍是否是顶尖的?这对所有的管理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层是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