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防静电接地的经验分享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7
防雷静电培训总结报告根据防雷静电培训的内容和学习的收获,我对培训进行了总结,并在报告中进行了详细说明。
防雷静电培训总结报告本次防雷静电培训主要围绕了静电的产生、防护和防雷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
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静电和雷电对人和设备安全的潜在威胁,也了解到了一些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在培训中,我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等多种方式,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了防雷静电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首先,我了解到静电的产生原因及危害。
培训中介绍了静电产生的机制,例如摩擦、分离和聚集,以及静电的危害,例如对人体的伤害、设备的损坏和火灾爆炸的危险等。
通过这些讲解,我认识到静电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我了解到了静电的防护措施。
培训中介绍了静电的几种防护措施,包括接地、增加湿度、使用导电材料和防护服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如何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静电的产生和防护。
第三,我学习到了防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培训中介绍了雷电的形成原理、雷电的防护措施和在雷电天气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通过这些讲解,我了解到了雷电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威胁,也了解到了正确应对雷电天气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在培训中,我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等方式进行了实际操作,加深了对防雷静电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操演练,我学会了正确佩戴和使用防静电服、操作地线和接地线等防护工具和设备。
通过本次培训,我不仅加强了对静电和雷电的认识,掌握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也提高了防雷静电的意识和技能。
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将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确保自己和周围的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综上所述,本次防雷静电培训使我对静电和雷电的认识更加深入,掌握了相关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帮助我提高了防雷静电的意识和能力。
我相信通过今后的实践和不断学习,我能够更好地应对静电和雷电带来的挑战,确保自身的安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供电公司防雷接地工作总结
在供电公司的运营过程中,防雷接地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防雷接地工作的
质量直接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于供电公司来说,做好防雷接地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首先,供电公司需要加强对防雷接地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
规范,确保防雷接地工作的全面实施。
在实施防雷接地工作时,需要根据供电系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雷接地方案,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防雷接地设施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供电公司需要加强对防雷接地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防雷接地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对防雷接地设施的监测和测试,及时了解其运行状态,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此外,供电公司还需要加强对防雷接地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雷接
地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做到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防雷接地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供电公司防雷接地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做好防雷接地工作,才能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希望供电公司能够不断加强对防雷接地工作的重视和管理,确保防雷接地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
1.防静电地线的埋设:(1).厂房建筑物的避雷针一般与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焊接在一起妥善接地,当雷击发生时,接地点乃至整个大楼的地面都将成为高压大电流的泄放点,一般认为在泄放接地点20M范围内都会有"跨步电压"产生,即在此范围内不再是理想零电位.另外,三相供电的零线由于不可能绝对平衡而也会有不平衡电流产生并流入零线的接地点,故防静电地线的埋设点应距建筑物和设备地20米以外.(2).埋设方法:为保证接地的可靠,致少应有三点以上接地,即每隔5m挖深1.5m 以上坑,将2m以上铁管或角铁打入坑内(即角铁插入地下2m以上),再用3mm厚铜排将这三处焊接在一起,用16m㎡绝缘铜芯线焊上引入室内为干线.(3).坑内施以适量木炭粉和工业盐,以增加土壤导电性,填埋后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应<4Ω.(见图2)且每年至少测试一次。
2. 防静电地线的铺设和测试:(1).防静电地线全部使用6m㎡多股铜芯绝缘线,每楼层或适当区段用铜排或40A以上开关,闸刀与主干线相连,以利检查维修.(2).防静电地线缆应与设备外壳,工作台铁架,工作灯架等良好绝缘,防止短路,搭连或破皮连接.(3).于分段铜排或开关的"干线端",另铺一条检查线.(1.5~2m㎡即可),每车间设2~3检查点,固定好,标识清楚.(4).测量:使用指针式万用表,电阻档.a).各防静电测试点与防静电地线间电阻5~15Ω,理想应为0Ω.但实际测得为2m㎡导线从测试点到总结点电阻+6m㎡,导线从总结点到被测点电阻之和,这一值约5-15Ω且基本不变,如测量结果趋于无穷大,是为防静电地线或测量线有一条断线,应及时修好.b).防静电地与设备地间电阻,这一阻值为防静电地线本身线阻+设备地线本身线阻+两地线间地电阻组成.但两接地线间由于地面干湿程度,地电流影响等十分复杂,尤其地电流,每时每刻大小方向频率等都在变,且主要决定测量结果,故只能用指针表测量,且其值从十几欧到几百K都算正常,仅说明两地间未短路也未开路即可.3.防静电地板最标准的防静电地板是类似防静电橡胶的复合结构,下层为导电层与防静电地连在一起,上层为绝缘防静电产生层,不会因行走的磨擦产生静电.铺设时导电层应用绝缘垫与建筑物地面和墙壁隔开,防止雷击时地板带静电,并将导电层通过1MΩ20W电阻与防静电地接好.起到静电屏蔽和电磁屏蔽作用.这种地板造价太高,但可以有效防止雷电的各种危害和静电产生.一般电子厂多用简易防静电地板(仅有绝缘防静电产生层多为涂料或地板胶),直接铺在建筑物地面上,大大降低造价,且也可起到防行走产生的静电作用.但对雷击产生的超高压静电感应和强电磁感应防护作用较差.4.防静电工作台面:防静电橡胶绿色面为防静电产生层,电阻较大,外表电阻108~1010Ω.防静电橡胶的黑色面电阻较小,外表电阻104~106,与绿色面良好连接,可保妥善接地.起静电屏蔽和泄放作用. 可通过扣式连接,由专用静电手环导线(内含1M 电阻)接地.或在绝缘台面上放0.2mm厚铁板或铜箔,焊好导线通过1MΩ电阻连接到静电地线,然后铺平防静电橡胶(黑面向下,贴紧导电片).该1MΩ电阻同样起提供静电泄放通路,防止过速放电打火和隔离的作用.甚至坐椅(凳)也应引起重视,多数生产线上使用普通塑料凳,极易与衣物摩擦产生静电,有条件应采用防静电椅,并通过1MΩ电阻接静电地,至少要将塑料凳用防静电布料套上.5.电烙铁,小锡炉,测试仪器等用电设备的接地与测试:电烙铁,小锡炉测试仪器等必须用三端插头妥善接设备地,做到并不难,但由于经常发生如:插座接地端松脱,断线,烙铁头因氧化而与外壳(接设备地)断开等现象,故应每班次检测,可用自制简易通断指示灯测试,发现问题立即更换.6.防静电服(衣,鞋,手套等):所谓防静电服,是用特殊合成纤维织成布料,一般情况下揉搓磨擦不会产生静电.但它不是静电屏蔽服,它不能消除身上其它衣料产生的静电.故正确穿著应是里面只着一件衬衣或内衣,外着防静电服.冬季内穿多件化纤类,毛类衣物穿著防静电服也无大用.所以做好控制环境温度,湿度,戴好静电手环比着静电服重要.防静电手套则起防止静电产生;隔离手与产品(绝缘);防止汗渍污染产品等多重作用,是必用的.7.防静电手环:防静电手环是由紧贴手腕的不锈钢外壳通过线内1MΩ电阻由导线,铁夹接地.目的是既要随时泄放掉人体上的静电,又要防止快速放电产生的火花,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损害,并起隔离作用.而断线或接触不良会使静电手环形同虚设.所谓无线手环实际起不到泄放人体携带的静电荷作用。
防静电接地做法今天就来好好唠唠防静电接地的做法。
这防静电接地啊,在很多场合那可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是不做好,可能会惹出不少麻烦呢。
咱得明白为啥要做防静电接地。
在一些地方,比如电子工厂、实验室、易燃易爆场所等,静电可是个大隐患。
静电要是积累起来,可能会引起火花,这要是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那可就危险啦。
所以呢,就得通过防静电接地把静电给导走,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那防静电接地具体咋做呢?第一步,得选好接地的位置。
一般来说,要选在比较干燥、稳固的地方。
不能选在潮湿的地方,不然接地效果可就不好了。
也不能选在容易被移动或者损坏的地方,不然万一接地被破坏了,那就起不到作用了。
选好位置后,就开始准备接地材料啦。
常见的接地材料有铜棒、铜带、镀锌钢管等。
铜棒和铜带的导电性能比较好,但是价格相对贵一些。
镀锌钢管呢,价格比较便宜,但是导电性能稍微差一点。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
如果用铜棒做接地,那就得把铜棒深深地打入地下。
一般来说,要打入地下两三米深呢。
这样才能保证接地的效果。
打入地下后,还要在铜棒周围填上一些导电性能好的土壤,比如黑土、黏土等。
这样可以增加接地的面积,提高接地效果。
要是用铜带或者镀锌钢管呢,就可以在地面上挖一条沟,把铜带或者镀锌钢管埋在沟里。
沟的深度一般要在半米左右。
埋好后,也要在周围填上导电性能好的土壤。
接地材料埋好后,就得把它们和需要防静电的设备连接起来。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接地线啦。
接地线一般是用铜芯线或者镀锌铁丝。
把接地线的一端连接在接地材料上,另一端连接在设备的接地端子上。
连接的时候一定要牢固,不能有松动,不然接地效果也会不好。
连接好后,还得检查一下接地的效果。
可以用专门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来测试接地电阻。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要小于一定的值,具体的值根据不同的场合而定。
如果接地电阻太大,就说明接地效果不好,需要重新检查接地材料和连接情况,看看是不是有问题。
在做防静电接地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电气防雷防静电安全要求电气防雷和防静电安全是保障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的重要要求。
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设备类型,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措施十分必要。
本文将从防雷和防静电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气防雷安全要求电气设备受雷击可能造成设备故障、系统瘫痪和人身安全风险。
因此,制定电气防雷安全要求以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十分重要。
1.设备保护措施(1)防雷接地:通过设置可靠的接地系统,将雷击电流引入大地,减少雷击对设备的损害。
(2)避雷装置:在设备表面安装避雷装置,以分散雷电风险,并引导雷电流经过设备外壳和接地系统入地。
(3)过电压保护:在电气设备中装置过电压保护器,以便在雷电波通过设备时保护设备免受过高电压的影响。
(4)屏蔽保护:对于特殊设备,如计算机和通信电子设备,应采取屏蔽措施,阻止雷击电磁波对设备内部的干扰。
(5)防浪涌电流:通过设置浪涌电流保护装置来防止雷电等外界因素引发的浪涌电流对设备的损坏。
2.安全标准制定适当的安全标准是电气防雷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以下标准:(1)GB/T 20081-2006《防雷技术通则》:规定了电气设备防雷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
(2)GB/T 16927.1-2011《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技术》:对防雷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和维护提供了详细的规范要求。
(3)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针对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规定了防雷系统设置的基本要求和技术参数。
二、电气防静电安全要求电气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而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
因此,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以减少静电带来的风险是十分重要的。
1.设备保护措施(1)接地:对于易产生静电的设备,要进行良好的接地处理。
通过接地将静电及时导出,减少静电积累。
(2)静电消除器:对于需要频繁操作的设备,可使用静电消除器,定期清除设备上的静电,避免积累引发危险。
(3)抗静电材料:对于易积累静电的材料,如塑料、橡胶等,可使用抗静电材料进行替代,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
防雷防静电安全知识培训防雷防静电安全知识培训静电和雷电是日常生活中的电气现象,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还会对人体和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要加强防雷防静电安全意识,学习有关的安全知识及应急措施。
防静电安全知识:静电是指电荷在物体表面或者内部累积,在特定条件下会放电,产生火花或者电弧现象。
静电积聚的场所很多,如空气比较干燥的办公室、医院、电子工厂以及一些生产车间等。
以下是几种防静电的方法:1. 设置地线:在工作区域内设置带导电性能的地毯、地板及地线,用导体将静电及时引到地下,以杜绝静电积聚。
2. 使用防静电设备:在处理或使用易产生静电的电子零件和仪器时,应该使用防静电材料及设备,如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静电消除器等。
3. 加湿:保持工作区域湿度,防止空气干燥,使物体在绝缘面积被降低,从而减少静电积聚。
4. 防静电标志:在危险区域内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注意防静电,或者在身体上贴上相应的防静电标志。
防雷安全知识:当雷电发生时,其可破坏力非常强,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为了防止雷电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应该正确采取防雷措施。
以下是几种防雷的方法:1. 安装避雷设备:在高层建筑物和其他重要设施上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起到防止或降低雷电侵害的作用。
2. 切断线路电源:当雷电近来时,要及时切断电源,避免设备受到雷击而导致人员、设备伤害。
3. 避免在雷雨天气进行户外活动;不在窗户下、树木下、烟囱下等高处逗留;不接触金属物质,如铁丝、电线等。
4. 随身携带避雷用品:当雷雨临近时,携带避雷伞或避雷衣等防护用品,增加自己的防雷能力。
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静电和雷电的危害,学习防静电、防雷的安全知识,培养在遇到意外情况时的应急能力,以免造成损失和风险。
我们都应该为防止静电和雷电造成人员伤害以及设备损失尽一份力量。
浅谈建筑物防雷防静电接地措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026000摘要:在进行建筑物建设中,采用有效途径防雷、防静电,以极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同时通过防止雷击与静电产生的危害能够防止火灾、爆炸等情况的发生。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要重视防雷、防静电工作,并通过对地理环境、地质土壤及气象条件等内容的全面调查探索雷电活动规律,进而以合理装置方式及接地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防静电;接地措施前言:建筑人员应当在充分了解物质环境的情况下,准确划分危险区域及范围后设计防雷、防静电装置,通过将混合物进行分级等方式运用接地措施防范危险,以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1雷电与静电危害(1)直击雷。
其主要是指防雷设施或机器直接受到雷电攻击的情况,在瞬间产生数十万伏的高压,在产生浩大的热能与机械能的同时直接摧毁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2)雷电波侵入。
雷电旁击正在工作设施的金属管线因电阻性耦合而造成的电波侵入现象。
(3)强电磁辐射。
雷击整个过程都有强电磁辐射,其原因在于先导通道中闪电快速通过而产生的强电磁场,以闪击到避雷设施后形成极为猛烈的电磁辐射,而电磁辐射产生所造成的危害即是因剧烈静电感应而出现的弧闪。
(4)雷电电磁脉冲。
雷电的直击与旁击对接导体或设备仪器时会产生强烈的雷电电磁脉冲,而此时因电流、电压过大使得电流无法保持稳定而产生激烈的波动,或者终端电力的情况。
与此同时,热效应受无法消耗能量的转化产生热能烧毁设施,造成火灾、爆炸。
(5)地电位反击。
雷电流因闪击雷电旁击到避雷仪器或距仪器不远的距离时而产生的高压电位,其不仅会对掩埋在地底的其他金属造成闪络反击,还会出现在静电接地极中。
2建筑物防雷接地措施2.1防雷直击雷接地方式共用接地装置是建筑物现有防雷、防静电系统的主要工作形式,将其接地电阻控制在3Ω-5Ω,并在电器设施的工作接地地点增设保护接地及独立信息系统,以保证接地装置虽然共用但仍能够独立运行。
1.防静电地线的埋设:(1).厂房建筑物的避雷针一般与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焊接在一起妥善接地,当雷击发生时,接地点乃至整个大楼的地面都将成为高压大电流的泄放点,一般认为在泄放接地点20M范围内都会有"跨步电压"产生,即在此范围内不再是理想零电位.另外,三相供电的零线由于不可能绝对平衡而也会有不平衡电流产生并流入零线的接地点,故防静电地线的埋设点应距建筑物和设备地20米以外.(2).埋设方法:为保证接地的可靠,致少应有三点以上接地,即每隔5m挖深1.5m 以上坑,将2m以上铁管或角铁打入坑内(即角铁插入地下2m以上),再用3mm厚铜排将这三处焊接在一起,用16m㎡绝缘铜芯线焊上引入室内为干线.(3).坑内施以适量木炭粉和工业盐,以增加土壤导电性,填埋后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应<4Ω.(见图2)且每年至少测试一次。
2. 防静电地线的铺设和测试:(1).防静电地线全部使用6m㎡多股铜芯绝缘线,每楼层或适当区段用铜排或40A以上开关,闸刀与主干线相连,以利检查维修.(2).防静电地线缆应与设备外壳,工作台铁架,工作灯架等良好绝缘,防止短路,搭连或破皮连接.(3).于分段铜排或开关的"干线端",另铺一条检查线.(1.5~2m㎡即可),每车间设2~3检查点,固定好,标识清楚.(4).测量:使用指针式万用表,电阻档.a).各防静电测试点与防静电地线间电阻5~15Ω,理想应为0Ω.但实际测得为2m㎡导线从测试点到总结点电阻+6m㎡,导线从总结点到被测点电阻之和,这一值约5-15Ω且基本不变,如测量结果趋于无穷大,是为防静电地线或测量线有一条断线,应及时修好.b).防静电地与设备地间电阻,这一阻值为防静电地线本身线阻+设备地线本身线阻+两地线间地电阻组成.但两接地线间由于地面干湿程度,地电流影响等十分复杂,尤其地电流,每时每刻大小方向频率等都在变,且主要决定测量结果,故只能用指针表测量,且其值从十几欧到几百K都算正常,仅说明两地间未短路也未开路即可.3.防静电地板最规范的防静电地板是类似防静电橡胶的复合结构,下层为导电层与防静电地连在一起,上层为绝缘防静电产生层,不会因行走的磨擦产生静电.铺设时导电层应用绝缘垫与建筑物地面和墙壁隔开,防止雷击时地板带静电,并将导电层通过1MΩ20W电阻与防静电地接好.起到静电屏蔽和电磁屏蔽作用.这种地板造价太高,但可以有效防止雷电的各种危害和静电产生.一般电子厂多用简易防静电地板(仅有绝缘防静电产生层多为涂料或地板胶),直接铺在建筑物地面上,大大降低造价,且也可起到防行走产生的静电作用.但对雷击产生的超高压静电感应和强电磁感应防护作用较差.4.防静电工作台面:防静电橡胶绿色面为防静电产生层,电阻较大,表面电阻108~1010Ω.防静电橡胶的黑色面电阻较小,表面电阻104~106,与绿色面良好连接,可保妥善接地.起静电屏蔽和泄放作用. 可通过扣式连接,由专用静电手环导线(内含1M 电阻)接地.或在绝缘台面上放0.2mm厚铁板或铜箔,焊好导线通过1MΩ电阻连接到静电地线,然后铺平防静电橡胶(黑面向下,贴紧导电片).该1MΩ电阻同样起提供静电泄放通路,防止过速放电打火和隔离的作用.甚至坐椅(凳)也应引起重视,多数生产线上使用普通塑料凳,极易与衣物摩擦产生静电,有条件应采用防静电椅,并通过1MΩ电阻接静电地,至少要将塑料凳用防静电布料套上.5.电烙铁,小锡炉,测试仪器等用电设备的接地与测试:电烙铁,小锡炉测试仪器等必须用三端插头妥善接设备地,做到并不难,但由于经常发生如:插座接地端松脱,断线,烙铁头因氧化而与外壳(接设备地)断开等现象,故应每班次检测,可用自制简易通断指示灯测试,发现问题立即更换.6.防静电服(衣,鞋,手套等):所谓防静电服,是用特殊合成纤维织成布料,一般情况下揉搓磨擦不会产生静电.但它不是静电屏蔽服,它不能消除身上其它衣料产生的静电.故正确穿著应是里面只着一件衬衣或内衣,外着防静电服.冬季内穿多件化纤类,毛类衣物穿著防静电服也无大用.所以做好控制环境温度,湿度,戴好静电手环比着静电服重要.防静电手套则起防止静电产生;隔离手与产品(绝缘);防止汗渍污染产品等多重作用,是必用的.7.防静电手环:防静电手环是由紧贴手腕的不锈钢外壳通过线内1MΩ电阻由导线,铁夹接地.目的是既要随时泄放掉人体上的静电,又要防止快速放电产生的火花,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损害,并起隔离作用.而断线或接触不良会使静电手环形同虚设.所谓无线手环实际起不到泄放人体携带的静电荷作用。
1.防静电地线的埋设:(1).厂房建筑物的避雷针一般与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焊接在一起妥善接地,当雷击发生时,接地点乃至整个大楼的地面都将成为高压大电流的泄放点,一般认为在泄放接地点20M范围内都会有跨步电压产生,即在此范围内不再是理想零电位.另外,三相供电的零线由于不可能绝对平衡而也会有不平衡电流产生并流入零线的接地点,故防静电地线的埋设点应距建筑物和设备地20米以外.(2).埋设方法:为保证接地的可靠,致少应有三点以上接地,即每隔5m挖深1.5m以上坑,将2m以上铁管或角铁打入坑内(即角铁插入地下2m以上),再用3mm厚铜排将这三处焊接在一起,用16m㎡绝缘铜芯线焊上引入室内为干线.(3).坑内施以适量木炭粉和工业盐,以增加土壤导电性,填埋后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应<4Ω.(见图2)且每年至少测试一次。
2. 防静电地线的铺设和测试:(1).防静电地线全部使用6m㎡多股铜芯绝缘线,每楼层或适当区段用铜排或40A以上开关,闸刀与主干线相连,以利检查维修.(2).防静电地线缆应与设备外壳,工作台铁架,工作灯架等良好绝缘,防止短路,搭连或破皮连接.(3).于分段铜排或开关的干线端,另铺一条检查线.(1.5~2m㎡即可),每车间设2~3检查点,固定好,标识清楚.(4).测量:使用指针式万用表,电阻档.a).各防静电测试点与防静电地线间电阻5~15Ω,理想应为0Ω.但实际测得为2m㎡导线从测试点到总结点电阻+6m㎡,导线从总结点到被测点电阻之和,这一是为防静电地线或测量线有一条,如测量结果趋于无穷大,且基本不变Ω5-15值约.断线,应及时修好.b).防静电地与设备地间电阻,这一阻值为防静电地线本身线阻+设备地线本身线阻+两地线间地电阻组成.但两接地线间由于地面干湿程度,地电流影响等十分复杂,尤其地电流,每时每刻大小方向频率等都在变,且主要决定测量结果,故只能用指针表测量,且其值从十几欧到几百K都算正常,仅说明两地间未短路也未开路即可.3.防静电地板最规范的防静电地板是类似防静电橡胶的复合结构,下层为导电层与防静电地连在一起,上层为绝缘防静电产生层,不会因行走的磨擦产生静电.铺设时导电层应用绝缘垫与建筑物地面和墙壁隔开,防止雷击时地板带静电,并将导电层通过1MΩ20W电阻与防静电地接好.起到静电屏蔽和电磁屏蔽作用.这种地板造价太高,但可以有效防止雷电的各种危害和静电产生.一般电子厂多用简易防静电地板(仅有绝缘防静电产生层多为涂料或地板胶),直接铺在建筑物地面上,大大降低造价,且也可起到防行走产生的静电作用.但对雷击产生的超高压静电感应和强电磁感应防护作用较差.4.防静电工作台面:防静电橡胶绿色面为防静电产生层,电阻较大,表面电阻108~1010Ω.防静电橡胶的黑色面电阻较小,表面电阻104~106,与绿色面良好连接,可保妥善接地.起静电屏蔽和泄放作用. 可通过扣式连接,由专用静电手环导线(内含1M电阻)接地.或在绝缘台面上放0.2mm厚铁板或铜箔,焊好导线通过1MΩ电阻连接到静电地线,然后铺平防静电橡胶(黑面向下,贴紧导电片).该1MΩ电阻同样起提.防止过速放电打火和隔离的作用,供静电泄放通路甚至坐椅(凳)也应引起重视,多数生产线上使用普通塑料凳,极易与衣物摩擦产生静电,有条件应采用防静电椅,并通过1MΩ电阻接静电地,至少要将塑料凳用防静电布料套上.5.电烙铁,小锡炉,测试仪器等用电设备的接地与测试:电烙铁,小锡炉测试仪器等必须用三端插头妥善接设备地,做到并不难,但由于经常发生如:插座接地端松脱,断线,烙铁头因氧化而与外壳(接设备地)断开等现象,故应每班次检测,可用自制简易通断指示灯测试,发现问题立即更换.6.防静电服(衣,鞋,手套等):所谓防静电服,是用特殊合成纤维织成布料,一般情况下揉搓磨擦不会产生静电.但它不是静电屏蔽服,它不能消除身上其它衣料产生的静电.故正确穿著应是里面只着一件衬衣或内衣,外着防静电服.冬季内穿多件化纤类,毛类衣物穿著防静电服也无大用.所以做好控制环境温度,湿度,戴好静电手环比着静电服重要.防静电手套则起防止静电产生;隔离手与产品(绝缘);防止汗渍污染产品等多重作用,是必用的.7.防静电手环:防静电手环是由紧贴手腕的不锈钢外壳通过线内1MΩ电阻由导线,铁夹接地.目的是既要随时泄放掉人体上的静电,又要防止快速放电产生的火花,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损害,并起隔离作用.而断线或接触不良会使静电手环形同虚设.所谓无线手环实际起不到泄放人体携带的静电荷作用。
电气防雷防静电安全要求范文1. 引言电气防雷防静电安全是保障电气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
在工业生产、建筑工程、通信系统等领域中,电气防雷和防静电措施的正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防雷和防静电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电气防雷防静电安全要求。
2. 电气防雷安全要求2.1. 合理布置避雷网在建筑物和重要设备上设置避雷网是防雷的基本要求。
避雷网应尽可能覆盖整个建筑物或设备,且与建筑物或设备有良好的导电连接。
避雷网的导体应选择耐腐蚀、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铜、铝等。
避雷网的接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有效的接地系统。
2.2. 安装合适的避雷装置在电气系统中,安装避雷装置是减少雷击风险的重要措施。
避雷装置可按照不同环境和设备分类选择,并按照相关标准安装。
避雷装置的接地系统应与避雷网的接地系统相互连接,以确保雷电能够有效通过地下排除。
2.3. 定期检测和维护避雷设施避雷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防护效果。
定期检测包括测量避雷装置的接地电阻、绝缘电阻等,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免影响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
3. 防静电安全要求3.1. 接地保护静电消散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接地保护。
在静电敏感的工作场所,应设置合适的接地装置,将静电通过地下排除,减少静电影响的风险。
接地装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3.2. 静电控制在静电易积聚的场所,应采取静电控制措施,如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容器、工作台面等,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
同时,对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以保持其导电性能。
3.3. 静电消除对于已经产生的静电,应采取合适的静电消除措施。
静电消除器、静电导向装置等可以有效消除静电,减少静电引发的事故风险。
不同场所和设备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静电消除装置,以满足不同需求。
4. 总结电气防雷防静电安全是保障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和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