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之字形铁路微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詹天佑重点:修筑京张铁路时勘测线路的过程同学们,经过前三个自然段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就是(生齐)詹天佑,同学都大声喊出了他的名字,也了解了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艰难的时代背景。
在帝国主义的阻挠中,在全国人民的期盼中,詹天佑接受了任务,那让我们一起跟随詹天佑,看一看修筑工程到底是轻松还是困难呢?1.首先,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詹天佑在接受任务后首先开展的是什么项目呢?同学们都已经读完,那哪位同学来说一下?生:勘测线路。
(非常准确)板书2.这位同学找的是第一句话。
那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句话。
思考一下这句话在这一段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生:这是一句过渡句。
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那他分别承接和开启的是什么内容呢?生:承接的是上文修筑铁路被帝国主义阻挠,开启的是下文勘测线路十分困难。
非常好,请坐。
詹天佑在危难之际,毅然接受了任务,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那此时面对困难的工程,詹天佑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边大声读边找出具体的句子,并画下来。
注意读的时候要注意体现出詹天佑的当时的语气。
生: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大概、差不多….(找的很准确,朗读的也非常有感情)2.这里是对詹天佑的什么描写?(生齐)对,语言描写。
3.我们结合关键词“精密”与差不多、大概,来体会一下,这里表现出詹天佑怎样的工作态度?生1:非常的负责任。
请坐,也就是高度负责。
板书生2:工作非常的严格、严谨。
板书生3:一丝不苟(运用了一个成语,你的词汇量真丰富)板书好,我们继续往下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4—6句话,找一找詹天佑面对困难的勘测过程又是怎么做的呢?相信同学们都已经读完了,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詹天佑是怎么做的呢?生1:条件很恶劣,但詹天佑亲自野外工作。
生2:不分白天黑夜都坚持工作,并请教农民。
师:詹天佑作为总工程师,本可以在舒适的室内指挥工作人员工作,但是他并没有,而是亲自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这又体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呢?生1:不怕艰苦恶劣的环境(师:不畏艰辛)板书生2:凡事亲自去做(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成语:身先士卒,就是形容领导带头带领大家一起工作)请同学们将这个成语写在这段旁边,加深记忆。
经过近段的
网络研修,对微课程我有了一个简单初步的了解,如果让我设计一段微课,我想这样设计:在小学课文《詹天佑》一文中,有一个教学难点,就是火车如何在之字形铁路上爬上陡坡。
对于这样一个教学难点,我在微课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个演示画面,在整个画面上,有一个动画板块,这个动画板块是模拟火车运行,设计一个火车在之字形铁路上爬山坡的动画,先展现之字形山坡铁路,在让火车在之字形铁路上爬坡,单击可以重复演示;再在旁边配以一幅课中文火车利用之字形铁路爬山坡有关的文字的文字板块,并配上声音朗读。
这样,学生在这里就能够理解火车爬陡坡这个难点。
我的这段微课程,属于一种演示型微课程。
当然,在微课程中,还要时刻记住,自己是在给某一个学生在演示讲解这个内容,语言中应该透露出一对一的身份。
第一节(一)、导入新课:1、出示詹天佑的人物画像问:他是谁?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
他自幼酷爱学习。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
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
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后来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
1881年,年仅21岁的詹天佑抛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
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
在他刚刚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顺利地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
后来,他又设计建成了滦河大桥。
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
板书:17.詹天佑二、初读课文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对照生字表自己识字。
对于字音不好掌握的字要多读几遍,字形复杂的字要自己想办法记住它。
三、学习生字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课文中有些生字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如:“挠”读náo,不读ráo;“竣”读jùn, 不读zùn;“要挟”读yāo xié,不读yào xiá. 这几个字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不要读错。
课前质疑:自由轻声通读全文1.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课文围绕詹天佑写了哪些内容?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结:我们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话总结介绍了詹天佑,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板书:杰出爱国这是全文的中心句,在文中起了总结概括的作用,课文就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写的。
(二)讲读课文1、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人”字形线路(2011-07-08 09:56:39)转载▼分类:道路交通标签: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詹天佑青龙桥人字形线路之字形线路京张铁路长约200多公里,连接北京丰台,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
该线经过长城内外的燕山山脉,这一带到处是崇山峻岭,有7000余尺桥梁,由南口至八达岭,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须垫高一尺。
1905年9月4日开工,1909年8月11日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投入营运的铁路。
火车经过京张铁路“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虽然曾在课本上学过人字形的线路,但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看过实物或者模拟图形,仍然难以理解、难以明白。
看了下面的图形,相信你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图所示,京张铁路从图的右下角向左上角通过1、3之间的高山。
走人字形铁路可以避免开凿隧道。
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首先从1进入2,也就是青龙桥站。
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驶入3,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直接进入八达岭隧道。
现在的和谐号列车到青龙桥车站,掉头只需大约一分钟左右。
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纪念馆;2005年10月12日,纪念京张铁路开工100年时,在张家口南站“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铜像高2.8米,重1吨揭幕。
纪念馆将人字形铁路制作成复原场景,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人”字形铁路。
不仅如此,纪念馆还特意设计了火车模型是如何通过人字形铁路的演示,通过这种演示,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到火车掉头和通过人字形铁路,缩短八达岭隧道长度的意义。
同时观众还可以自己操作,亲自体会。
被逼出来的“之”字线路詹天佑(1861.3.17―1919.4.24,58岁)广东南海县人,是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为了加快翻越八达岭,他率领工程技术人员在青龙桥一带反复选测比较线路,借鉴南美洲森林和矿山早期修铁路经验,决定将线路引进青龙桥东沟设站,并在此折返通过八达岭,把铁路铺成“人”字形(也称“之”字形)折返线,用两个火车头将列车前拉后推,把当时火车最高爬坡率25‰提高到33‰,从而提高了线路与隧道的高度,使八达岭隧道长度缩短近一半,从最初设计1800米缩短到1091米。
教学目标: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一、导入我们上节课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藐视中国的丑恶嘴脸。
那么,詹天佑是怎样修筑京张铁路,给帝国注意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的呢?三、学习第3段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段,边读边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可以同桌互相探讨一下。
2.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1层,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来轻声把第4节读一遍,在书上找出答案回答,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
(投影出示问题:詹天佑为什么要勘测线路?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分别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学生划找——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探讨3.经过詹天佑的亲身勘测,周密计算,终于完成了第一步的勘测工作,接下来他要怎么办了呢?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的课文。
大家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今天我也想请同学们都来当一会小工程师。
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3段的第二、三层,并请同学们根据对文中“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的理解,画出一个简单的铁路施工示意图4.刚才同学们的设计都非常棒,大家都可以当小工程师了,如果你长大以后也想像詹天佑一样成为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打好基础。
5.那么老师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请大家来看看。
(投影出示动画)詹天佑的这些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啊,那么从这些设计我们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6.那么同学们,这段中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呢?小结:因此,我们在读文章时,不仅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还要注意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只有弄清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人物。
詹天佑介绍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詹天佑》。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过程,赞扬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卓越才能。
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詹天佑、杰出、铁路、勘测、要想、隧道、出色、设计、尤其、尧、泽民、提前”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背诵。
3. 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卓越才能。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词语。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卓越才能。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原文、生字词卡片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京张铁路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京张铁路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课文,理解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卓越才能。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题,学生抢答,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詹天佑爱国精神卓越才能修建京张铁路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背诵。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詹天佑的小作文。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引导学生课后了解我国铁路建设的历史,了解其他著名铁路工程师的事迹,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编号:一)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詹天佑》。
《詹天佑》微课教学设计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述了詹天佑在巨大压力和重重困难下成功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
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居庸关
山势高岩层厚
中部凿井法
八达岭
山势低距离长
詹天佑真是一个拥有杰出创造才能的工程师!
说说--议议--画画: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格(导学案表格)
隧道名称特点
山势高岩层厚
办法
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
示意图
居庸关
八达岭
山势低距离长中部凿井法。
经过近段的网络研修,对微课程我有了一个简单初步的了解,如果让我设计一段微课,我想这样设计:在小学课文《詹天佑》一文中,有一个教学难点,就是火车如何在之字形铁路上爬上陡坡。
对于这样一个教学难点,我在微课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个演示画面,在整个画面上,有一个动画板块,这个动画板块是模拟火车运行,设计一个火车在之字形铁路上爬山坡的动画,先展现之字形山坡铁路,在让火车在之字形铁路上爬坡,单击可以重复演示;再在旁边配以一幅课中文火车利用之字形铁路爬山坡有关的文字的文字板块,并配上声音朗读。
这样,学生在这里就能够理解火车爬陡坡这个难点。
我的这段微课程,属于一种演示型微课程。
当然,在微课程中,还要时刻记住,自己是在给某一个学生在演示讲解这个内容,语言中应该透露出一对一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