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晶体 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856.50 KB
- 文档页数:11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的固体物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晶体具有规则的形状。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并分析其特点。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和单斜晶系。
2. 晶体结构的表示方法:晶胞、晶格和空间群。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讲解各种晶体结构的特点和实例。
2. 展示晶体结构的图片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晶体结构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3. 练习:让学生分析给出的晶体结构图,判断其属于哪种基本类型。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操作情况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生长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生长的原理:溶液蒸发、熔体冷却、离子注入等。
2. 晶体生长过程:成核、生长和成熟阶段。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通过PPT或板书,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演示晶体生长实验:进行晶体生长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晶体生长的过程。
3. 讨论:让学生分析晶体生长的速度和形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四章:晶体的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一些基本性质。
三、晶胞1.晶胞(1)定义:晶胞是晶体结构中最小的,是从晶体结构中截取下来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
(2)晶胞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代表晶体的化学组成;二是代表晶体的对称性。
(即与晶体具有相同的对称元素——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 ) 。
(3)结构特点:整个晶体就是晶胞按其周期性在三维空间重复排列而成的。
这种排列必须是晶胞的并置堆砌。
所谓并置堆砌是指平行六面体之间没有任何空隙,同时相邻的八个平行六面体均能共用顶点。
2. 常见密堆积的晶胞A3型堆积六方最密堆积六方晶胞A1型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面心立方晶胞3.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方法:在一个晶胞结构中出现的多个原子,这些原子并不是只为这个晶胞所独立占有,而是为多个晶胞所共有,那么,在一个晶胞结构中出现的每个原子,这个晶体能分摊到多少比例呢。
这就是分摊法。
分摊法的根本目的就是算出一个晶胞单独占有的各类原子的个数。
分摊法的根本原则是: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n。
计算方法位置顶点棱边面心体心贡献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1)面心立方:在立方体顶点的微粒为8个晶胞共有,在面心的为2个晶胞共有。
微粒数为:(2)体心立方:在立方体顶点的微粒为8个晶胞共享,处于体心的微粒全部属于该晶胞。
微粒数为:练习1: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判断下列离子晶体的化学式:(A表示阳离子)AB练习2: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判断下列离子晶体的化学式:(A表示阳离子)AA BB练习3: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判断下列离子晶体的化学式:(A表示阳离子)AB练习4: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判断下列离子晶体的化学式:(A表示阳离子)ABC练习5:下图为高温超导领域的一种化合物——钙钛矿晶体结构,该结构是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
(1)在该物质的晶体中,每个钛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钛离子共有个(2)该晶体结构单元中,氧、钛、钙离子的个数比是。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成的空间点阵结构。
2. 晶体的特点:晶体具有有序排列、周期性重复、自范性、各向异性等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晶体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晶体的类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类型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原子晶体: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如金刚石、硅晶体。
2. 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分子间力相互吸引形成的晶体,如冰、干冰。
3. 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通过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晶体,如食盐、硫酸铜。
4. 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相互连接形成的晶体,如铜、铁。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及其特点。
2.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晶体样品,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增加直观感受。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晶体类型的应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不同晶体类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结构类型:包括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堆积等结构。
2. 晶体的空间点阵:晶体中离子的排列方式,如ABC、ABAB、ABCABC等。
3. 晶体的晶胞: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可以是立方体、六角形等。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3. 理解晶体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和特点2. 晶体的基本性质3. 晶体的应用领域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晶体的图片,初步了解晶体的外观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晶体的性质,如硬度、透明度、结晶形状等。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晶体在科技、医疗、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晶体应用领域的研究报告。
2. 组织学生进行晶体展示,评估他们对晶体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晶体的类型教学目标:1. 掌握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
2. 了解晶体类型的分类方法。
3. 熟悉常见晶体的类型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晶体类型的分类方法2. 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3. 常见晶体的类型和应用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晶体类型的分类方法。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常见晶体的类型和应用。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晶体类型的研究报告。
2. 组织学生进行晶体类型展示,评估他们对晶体类型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与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生长与形成的过程。
2. 掌握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
3. 熟悉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
教学内容:1. 晶体生长与形成的过程2. 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3. 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晶体生长过程的图片,了解晶体生长与形成的过程。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探究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晶体生长与形成的实验报告。
2. 组织学生进行晶体生长与形成的展示,评估他们对晶体生长与形成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