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第二章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35.52 KB
- 文档页数:26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2-1 密闭容器测压管液面高于容器内液面h=1.8m,液体密度为850kg/m3, 求液面压强。
解:08509.8 1.814994Pa p gh ρ==⨯⨯=2-2 密闭水箱,压力表测得压强为4900Pa,压力表中心比A 点高0.4米,A 点在液面下1.5m ,液面压强。
解:0()490010009.8(0.4 1.5) 49009800 1.15880PaM B A p p g h h ρ=+-=+⨯⨯-=-⨯=-2-3 水箱形状如图,底部有4个支座。
试求底面上的总压力和四个支座的支座反力,并讨论总压力和支座反力不相等的原因。
解:底面上总压力(内力,与容器内的反作用力平衡)()10009.81333352.8KN P ghA ρ==⨯⨯+⨯⨯=支座反力支座反力(合外力)3312()10009.8(31)274.4KN G g V V ρ=+=⨯⨯+=2-4盛满水的容器顶口装有活塞A ,直径d=0.4m ,容器底直径D=1.0m ,高h=1.8m 。
如活塞上加力为2520N(包括活塞自重)。
求容器底的压强和总压力。
解:压强2252010009.8 1.837.7kPa (0.4)/4G p gh A ρπ=+=+⨯⨯= 总压力 237.71/429.6KN P p A π=⋅=⨯⋅=2-5多管水银测压计用来测水箱中的表面压强。
图中高程单位为m ,试求水面的绝对压强。
解:对1-1等压面02(3.0 1.4)(2.5 1.4)p g p g ρρ+-=+-汞对3-3等压面 2(2.5 1.2)(2.3 1.2)a p g p g ρρ+-=+-汞将两式相加后整理0(2.3 1.2)(2.5 1.4)(2.5 1.2)(3.0 1.4)264.8kPap g g g g ρρρρ=-+-----=汞汞绝对压强 0.0264.8+98=362.8kPa abs a p p p =+=2-6水管A 、B 两点高差h 1=0.2m ,U 形管压差计中水银液面高差h 2=0.2m 。
第二章轴向拉压一、选择题1.图1所示拉杆的外表面上有一斜线,当拉杆变形时,斜线将( D)A.平动B.转动C.不动D.平动加转动2.轴向拉伸细长杆件如图2所示,其中1-1面靠近集中力作用的左端面,则正确的说法应是( C)A.1-1、2-2面上应力皆均匀分布B.1-1、2-2面上应力皆非均匀分布C.1-1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均匀分布D.1-1面上应力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图1)(图2)3.有A、B、C三种材料,其拉伸应力—应变实验曲线如图3所示,曲线( B)材料的弹性模量E大,曲线( A )材料的强度高,曲线( C)材料的塑性好。
4.材料经过冷作硬化后,其( D)。
A.弹性模量提高,塑性降低B.弹性模量降低,塑性提高C.比例极限提高,塑性提高D.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5.现有钢、铸铁两种杆材,其直径相同。
从承载能力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图4所示结构中两种合理选择方案是( A)。
A.1杆为钢,2杆为铸铁B.1杆为铸铁,2杆为钢C.2杆均为钢D.2杆均为铸铁(图3)(图4)(图5)6.在低碳钢的拉伸试验中,材料的应力变化不大而变形显著增加的是(B)。
A. 弹性阶段;B.屈服阶段;C.强化阶段;D.局部变形阶段。
7.铸铁试件压缩破坏(B)。
A. 断口与轴线垂直;B. 断口为与轴线大致呈450~550倾角的斜面;C. 断口呈螺旋面;D. 以上皆有可能。
8.为使材料有一定的强度储备,安全系数取值应( A )。
A .大于1; B. 等于1; C.小于1; D. 都有可能。
9. 等截面直杆在两个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轴向压缩变形时,这对外力所具备的特点一定是等值、( C )。
A 反向、共线B 反向,过截面形心C 方向相对,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D 方向相对,沿同一直线作用10. 图6所示一阶梯形杆件受拉力P的作用,其截面1-1,2-2,3-3上的内力分别为N 1,N 2和N 3,三者的关系为( B )。
第二章 力学一.选择题1【基础训练4】、如图2-14,物体A 、B 质量相同,B 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滑轮与绳的质量以及空气阻力均不计,滑轮与其轴之间的摩擦也不计.系统无初速地释放,则物体A 下落的加速度是 (A) g. (B) 4g /5 . (C) g /2 . (D) g /3 .,,42,/2,.5b b b a a a b a b a a T m a m g T ma g T T a a a =-==== 2【自测1】、在升降机天花板上拴有轻绳,其下端系一重物,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 1上升时,绳中的张力正好等于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的一半,问升降机以多大加速度上升时,绳子刚好被拉断(A) 2a 1. (B) 2(a 1+g ).(C) 2a 1+g . (D) a 1+g .[C ]1max max 122T mg ma m a a ma T T T mg maa a g -==+==-==+物对地物对机机对地()3【自测2】、质量为m 的小球,放在光滑的木板和光滑的墙壁之间,并保持平衡,如图2-22所示.设木板和墙壁之间的夹角为,当逐渐增大时,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将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D) 先是增加,后又减小.压力增减的分界角为=45°.αm图2-22BA【解答】受力分析如图右所示:垂直于板面的压力sin /sin N mg N mg αα=→=4【自测3】、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由一轻弹簧相连接,再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23所示.将绳子剪断的瞬间,球1和球2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1=g,a 2=g. (B) a 1=0,a 2=g. (C) a 1=g,a 2=0. (D) a 1=2g,a 2=0[D ]121211200020T m g F F m g m m F mgT mg F ma a g a --=-====→--==-=弹弹弹弹,(负号表示向下)5【附录A3】.一根细绳跨过一光滑的定滑轮,一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另一端被人用双手拉着,人的质量M m 21=.若人相对于绳以加速度a 0向上爬,则人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以竖直向上为正)是(A) 3/)2(0g a +. (B ) )3(0a g --.图2-23(C3/)2(0g a +- (D)0a()()()()3/2,3/,)(00000a g a a a g a ma a m M g m M a a m mg T MaT Mg +=+∴-=++=-+=-=-二、填空题6【基础训练9】、 质量为m 的小球,用轻绳AB 、BC 连接,如图2-18,其中AB 水平.剪断绳AB 前后的瞬间,绳BC 中的张力比 T : T ′= .A7【自测9】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三个物体A 、B 、C ,用一根细绳和两根轻弹簧连接并悬于固定点O ,如图2-27.取向下为x 轴正向,开始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后将细绳剪断,则在刚剪断瞬时,物体B 的加速度B a ϖ=_______;物体A 的加速度A a ϖ=______.()g m m a a g m f g m a m f mg f f g m m B A ab B a ab ab3232232-.0,--.,=====+=+断后,未断时,8【自测10】、一小珠可以在半径为R 的竖直圆环上作无摩擦滑动,如图2-28.今使圆环以角速度绕圆环竖直直径转动.要使小珠离开环的底部停在环上某一点,则角速度最小应大于_____gR________.22min cos sin sin ,cos N mg N m R g gg R RRθθωθωωθ==∴=>∴>三、计算题9【基础训练12】、水平转台上放置一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转台间的静摩擦系数μs =,一条光滑的绳子一端系在物块上,另一端则由转台中心处的小孔穿下并悬一质量m =0.8 kg 的物块.转台以角速度ω=4 rad/s 绕竖直中心轴转动,求:转台上面的物块与转台相对静止时,物块转动半径的最大值r max 和最小值r min .O x A B Cm 1 m 2m 3ORO图2-28AB?10【自测12】、质量为m 的小球,在水中受的浮力为常力F ,当它从静止开始沉降时,受到水的粘滞阻力大小为f =kv (k 为常数).证明小球在水中竖直沉降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e 1(/m kt kFmg ---=v 式中t 为从沉降开始计算的时间。
第二章质点动力学单元测验题一、选择题1.如图,物体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2kg 和1kg ,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静止叠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各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均为μ=0.2,现有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 作用在物体A 上,则F 至少为多大才能使两物体运动.A.3.4N;B.5.9N;C.13.4N;D.14.7N答案:A解:设沿斜面方向向下为正方向。
A 、B 静止时,受力平衡。
A 在平行于斜面方向:sin A 12F m g T f f 0θ+---=B 在平行于斜面方向:1sin 0B f m g T θ+-=静摩擦力的极值条件:1cos B f m g μθ≤,2()cos B A f m m g μθ≤+联立可得使两物体运动的最小力minF 满足:min ()sin (3)cos B A B A F m m g m m g θμθ=-++=3.6N2.一质量为m 的汽艇在湖水中以速率v 0直线运动,当关闭发动机后,受水的阻力为f =-kv ,则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t mk ev v 0=; B.tm kev v -=0; C.t m kv v +=0;D.t mk v v -=0答案:B解:以关闭发动机时刻汽艇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和计时零点,以0v 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牛顿第二定律:dvma mkv dt==-整理:dtm k vdv -=积分得:tm k ev v -=03.质量分别为1m 和2m (21m m >)的两个人,分别拉住跨在定滑轮(忽略质量)上的轻绳两边往上爬。
开始时两人至定滑轮的距离都是h .质量为1m 的人经过t 秒爬到滑轮处时,质量为2m 的人与滑轮的距离为A.0;B.h m m 21; C.)21+(221gt h m m ; D.)21+(-2212gt h m m m 答案:D解:如图建立坐标系,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设人与绳之间的静摩擦力为f ,当质量为1m 的人经过t 秒爬到滑轮处时,质量为2m 的人与滑轮的距离为'h ,对二者分别列动力学方程。
第二章平面基本力系答案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平面力系分为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和平面一般力系。
2.共线力系是平面汇交力系的特例。
3.作用于物体上的各力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而且都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4.若力FR对某刚体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系的对该刚体的作用效果相同,则称FR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每个力都是FR的分力。
5.在力的投影中,若力平行于x轴,则F X= F或-F ;若力平行于Y轴,则Fy=F或-F :若力垂直于x轴,则Fx=0;若力垂直于Y轴,则Fy= 0 。
6.合力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为:力系中所有力在任意两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均为零。
其表达式为∑Fx=0 和∑Fy=0 ,此表达式有称为平面汇交力系的平均方程。
8.利用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式解题的步骤是:(1)选定研究对象,并画出受力图。
(2)选定适当的坐标轴,画在受力图上;并作出各个力的投影。
(3)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
9.平面汇交力系的两个平衡方程式可解两个未知量。
若求得未知力为负值,表示该力的实际指向与受力图所示方向相反。
10.在符合三力平衡条件的平衡刚体上,三力一定构成平面汇交力系。
11.用力拧紧螺丝母,其拎紧的程度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螺丝母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有关。
12.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通常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动时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力矩以符号Mo(F) 表示,O点称为距心,力矩的单位是N.M 。
13.由合力矩定力可知,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的各分力对于同一点力矩的代数和。
14.绕定点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各力对转动中心O点的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用公式表示为∑Mo(Fi) =0 。
15.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力偶中二力之间的距离称为力偶臂。
力学(第二版)漆安慎习题解答第二章质点运动学第二章 质点运动学一、基本知识小结1、基本概念 22)(dtr d dt v d a dtrd v t r r====)()()(t a t v t r ⇔⇔(向右箭头表示求导运算,向左箭头表示积分运算,积分运算需初始条件:000,,v v r r t t ===)2、直角坐标系 ,,ˆˆˆ222z y x r k z j y i x r ++=++= r 与x,y,z 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r z r y r x /,/,/.v v v v v k v j v i v v z y x z y x ,,ˆˆˆ222++=++=与x,y,z 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v v v v v v z y x /,/,/. a a a a a k a j a i a a z y x z y x ,,ˆˆˆ222++=++=与x,y,z 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a a a a a a z y x222222,,,,dt zd dt dv a dt y d dt dv a dt x d dt dv a dtdzv dt dy v dt dx v z z y y x x z y x =========),,(),,(),,(z y x z y x a a a v v v z y x ⇔⇔3、自然坐标系 ||,,ˆ);(ττττv v dtds v v v s r r ====ρτττττ22222,,,ˆˆv a dts d dt dv a a a a n a a a n n n ===+=+= )()()(t a t v t s ττ⇔⇔4、极坐标系 22,ˆˆ,ˆθθθv v v v r v v r r r r r +=+== dtd rv dt dr v r θθ==,5、相对运动 对于两个相对平动的参考系 ',0't t r r r =+=(时空变换) 0'v v v+= (速度变换) 0'a a a+= (加速度变换)若两个参考系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为伽利略变换,在图示情况下,则有: zz y y x x z z y y x x a a a a a a v v v v V v v t t z z y y Vt x x =====-====-=',','',','',',','y y' Vo x o' x' z z'二、思考题解答2.1质点位置矢量方向不变,质点是否作直线运动?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置矢量是否一定方向不变?解答:质点位置矢量方向不变,质点沿直线运动。
习题2-1一木柱受力如图示,柱的横截面为边长20cm 的正方形,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其弹性模量MPa .如不计柱自重,试求:51010.0×=E (1)作轴力图;(2)各段柱横截面上的应力;(3)各段柱的纵向线应变;(4)柱的总变形.解:(1)轴力图(2)AC 段应力a a ΜΡΡσ5.2105.22.010100623−=×−=×−=CB 段应力aa ΜΡΡσ5.6105.62.010260623−=×−=×−=(3)AC 段线应变45105.2101.05.2−×−=×−==ΕσεN-图CB 段线应变45105.6101.05.6−×−=×−==Εσε(4)总变形m 3441035.15.1105.65.1105.2−−−×=××−××−=ΑΒ∆2-2图(a)所示铆接件,板件的受力情况如图(b)所示.已知:P =7kN ,t =0.15cm ,b 1=0.4cm ,b 2=0.5cm ,b 3=0.6cml 。
试绘板件的轴力图,并计算板内的最大拉应力。
解:(2)aΜΡσ4.194101024.015.0767311=×××××=−a ΜΡσ1.311101025.015.0767322=×××××=−a ΜΡσ9.388101026.015.07673=××××=−最大拉应力aΜΡσσ9.3883max ==2-3直径为1cm 的圆杆,在拉力P =10kN 的作用下,试求杆内最大剪应力,以及与横截面夹角为=30o 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剪应力。
α解:(1)最大剪应力a d ΜΡππΡστ66.6310101102212672241max =××××===−(2)界面上的应力°=30α()a ΜΡασσα49.952366.632cos 12=×=+=a ΜΡαστα13.5530sin 66.632sin 2=×=×=°2-4图示结构中ABC 与CD 均为刚性梁,C 与D 均为铰接,铅垂力P =20kN 作用在C 铰,若(1)杆的直径d 1=1cm ,(2)杆的直径d 2=2cm ,两杆的材料相同,E =200Gpa ,其他尺寸如图示,试求(1)两杆的应力;(2)C 点的位移。
第2章 材料力学2-1 什么是内力?什么是截面法?如何用截面法求内力?解:内力是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力。
抵抗受外力作用而变形的能力。
求解内力的普遍方法是截面法,即假想截开、任意留取、平衡求力。
为了显示杆件轴向拉压时的内力,以截面m-m 将一杆件切为左、右两段,如图2-3(a )所示。
在分离的截面上,有使杆件产生轴向变形的内力分量,即轴力N F 。
以杆件左段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0x F ,即得轴力F =N F 。
轴力N F 的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方向如图2-3(b )和图2-3(c )所示。
由于截面m-m 左右两侧的轴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而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为使截面m-m 左右两侧的轴力具有相同的正负号,必须规定轴力的正负。
轴力的正负由杆件的变形确定。
当轴力的方向与截面的外法线方向一致时,杆件受拉伸长,其轴力为正;反之,当轴力的方向与截面的外法线方向相反时,杆件受压缩短,其轴力为负。
通常未知轴力按正向假设,由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指向,如图2-4所示。
图2-3 轴力分析 图2-4 轴力的方向 由此可知,杆件轴力的确定方法完全与静力分析的方法相同,而且在建立平衡方程时无需考虑杆件变形的形式。
2-2 写出拉压胡克定律的表达式,解释每个代号的含义,并说明其适用范围。
解: EAL F L N =∆ 此式称为胡克定律。
比例常数E 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材料固有的力学性质,与泊松比μ同为表征材料的弹性常数。
对同一种材料,E 为常数。
弹性模量具有应力的单位,常用GPa 表示;分母EA 称为杆件的抗拉压刚度,是衡量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
将式(2-3)、式(2-5)代入式(2-1),得胡克定律的另一表达式为εσE = 由此,胡克定律又可简述为若应力未超过某一极限值,则应力与应变呈正比。
当应力值超过比例极限P R 后,低碳钢ε-σ曲线已不是直线,胡克定律不再适用。
此时,若将外力卸去,试件的变形也随之全部消失,这种变形即为弹性变形,e R 称为弹性极限2-3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哪些主要区别?解:构件在实际工作中所能承受的应力都是有限度的,因此,把构件材料失效时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用u σ表示。
第二章质点运动学(习题)
2.1.1 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求质点轨迹并用图表示。
解:① . 轨迹方程为 y=5
② 消去时间参量 t 得:
2.1.2 质点运动学方程为,( 1 ) . 求质点的轨迹;( 2 ) . 求自 t=-1 至 t=1 质点的位移。
解;① 消去 t 得轨迹: xy=1,z=2
② , ,
2.1.3 质点运动学方程为,( 1 ) . 求质点的轨迹;( 2 ) . 求自 t=0 至 t=1 质点的位移。
解:① . 消去 t 得轨迹方程
②
2.2.1 雷达站于某瞬时测得飞机位置为
, 0.75s 后测得
均在铅直平面内。
求飞机瞬时速率的近似值和飞行方向(α角)。
解 :
代入数值得:
利用正弦定理可解出
2.2.2 一小圆柱体沿抛物线轨道运动,抛物线轨道为
(长度 mm )。
第一次观察到圆柱体在
x=249mm 处,经过时间 2ms 后圆柱体移到 x=234mm 处。
求圆柱体瞬时速度的近似值。
解:
2.2.3 一人在北京音乐厅内听音乐,离演奏者 17m 。
另一人在广州听同一演奏的转播,广州离北京 2320km ,收听者离收音机 2m ,问谁先听到声音?声速为
340m/s, 电磁波传播的速度为。
解 :
在广州的人先听到声音。
2.2.4 如果不允许你去航空公司问讯处,问你乘波音
747 飞机自北京不着陆飞行到巴黎,你能否估计大约用多少时间?如果能,试估计一下(自己找所需数据)。
解 :
2.2.5 火车进入弯道时减速,最初列车向正北以 90km/h 速率行驶, 3min 后以 70km/h 速率向北偏西方向行驶。
求列车的平均加速度。
解,
2.2.6 ( 1 )R 为正常数。
求t=0, π /2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
( 2 )
求 t=0,1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写出正交分解式)。
解:( 1 )
当 t=0 时,
当t= π /2 时,
( 2 )
当 t=0 时,
当 t=1 时,
2.3.1 图中 a 、 b 和 c 表示质点沿直线运动三种不同情况下的 x-t 图,试说明三种运动的特点(即速度,计时起点时质点的坐标,位于坐标原点的时刻)。
解 : a 直线的斜率为速度
b 直线的斜率为速度
c 直线的斜率为速度
2.3.2 质点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 x=acost, a 为正常数。
求质点速度和加速度并讨论运动特点(有无周期性,运动范围,速度变化情况等)。
解 :
质点受力,是线性恢复力,质点做简谐振动,振幅为 a ,运动范围在,速度具有周期性。
2.3.3 跳伞运动员的速度为
v 铅直向下,β、 q 为正常量。
求其加速度。
讨论当时间足够长时(即t →∞),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趋势。
解 :
2.3.4 直线运动的高速列车在电子计算机控制下减速进站。
列车原行驶速度为,其速度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求列车行驶至 x=1.5km 时加速度的大小。
解 :
当 x=1.5km 时,
2.3.5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 A 、 B 两物体,用一不可伸长的绳索按图示的装置把它们连接起来。
C 点与桌面固定。
已知物体 A 的加速度,求物体 B 的加速度。
解 :
以 C 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 o-x 。
设绳的总长度为, B 的坐标为, A 的坐标为,则得
两端对 t 求导
2.3.6 质点沿直线的运动学方程为。
( 1 )将坐标原点沿 ox 轴正方向移动 2m ,运动学方程如何?初速度有无变化?
( 2 )将计时起点前移 1s ,运动学方程如何?初始坐标和初始速度都发生怎样的变化?加速度变不变?
解 :( 1 )
,代入上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