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一册 3.1.1 新的健康观 教案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一册 3.1.1 新的健康观 教案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一册 3.1.1 新的健康观 教案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一册 3.1.1 新的健康观 教案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达尔文

课题:新的健康观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初中生命科学第3章健康与疾病的第1节认识健康的第一课时,在《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为A级,主要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及其内涵,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在个人的整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本节是为后续学习青春期健康、生命的自我管理及学生今后健康行为的实践打下基础。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来看,他们对健康已有一定知识基础,但较侧重于身体健康方面,缺少对社会心理因素的关注,且缺乏关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对身体健康影响的认识。从学生成长需求来看,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易波动,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和更好的学习与生活。因此,本节课将新的健康观的内涵定为教学重点,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定为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认识新的健康观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对健康自我认识和观念的讨论,激发学生建构新的健康观;学生再通过健康标准的分类,知道健康三个标准的具体内涵;最后阅读分析真实人物案例,初步体会健康的三个方面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认识社会心理因素对身体影响的环节,利用信息库“执行猴”实验案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推测结果、分析原因、交流结论和启示,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再通过资料,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心理因素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由此激发学生产生想要了解调节情绪方法的欲望。在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环节,创设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引导互相交流自身做法,并思考其合理性,懂得选择合理、健康的方式保持良好的情绪,初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态度。

本节课中具体案例的阅读分析、集体讨论,调节情绪方法的交流共享等学习活动,不仅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的新的健康观内涵,还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整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新的健康观的内涵

2、知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具体实例的阅读分析,理解新的健康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分析,了解新的健康观,学会调节和保持良好情绪,初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新的健康观的内涵

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五、教学过程: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一册 3.1.1 新的健康观 教案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达尔文 课题:新的健康观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初中生命科学第3章健康与疾病的第1节认识健康的第一课时,在《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为A级,主要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及其内涵,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在个人的整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本节是为后续学习青春期健康、生命的自我管理及学生今后健康行为的实践打下基础。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来看,他们对健康已有一定知识基础,但较侧重于身体健康方面,缺少对社会心理因素的关注,且缺乏关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对身体健康影响的认识。从学生成长需求来看,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易波动,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和更好的学习与生活。因此,本节课将新的健康观的内涵定为教学重点,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定为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认识新的健康观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对健康自我认识和观念的讨论,激发学生建构新的健康观;学生再通过健康标准的分类,知道健康三个标准的具体内涵;最后阅读分析真实人物案例,初步体会健康的三个方面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认识社会心理因素对身体影响的环节,利用信息库“执行猴”实验案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推测结果、分析原因、交流结论和启示,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再通过资料,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心理因素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由此激发学生产生想要了解调节情绪方法的欲望。在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环节,创设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引导互相交流自身做法,并思考其合理性,懂得选择合理、健康的方式保持良好的情绪,初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态度。 本节课中具体案例的阅读分析、集体讨论,调节情绪方法的交流共享等学习活动,不仅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的新的健康观内涵,还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整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新的健康观的内涵 2、知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沪教版八年级下生命科学练习册答案

沪教版八年级下生命科学练习册答案 生命科学第二册练习册答案4章1节 一、(一)1、水中水生陆生根、茎、叶裸露果皮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2、茎叶果实种子营养繁殖 3、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4、叶绿体阳光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光合作用 5、花丝花药柱头花柱子房受精种子7、被子8、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异花传粉9.干果肉果 (二)1、×2、×3、×4、√5、√6、× (三)1、①互生②对生③轮生2、①三出复叶②羽状复叶③掌状复叶 (四)1、比较四大类群植物的主要特征 主要类群主要特征常见植物举例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单细胞或多细胞叶状体,含叶绿素衣藻、紫菜 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没有维管束。由水生向陆生过渡葫芦藓 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出现维管束蕨 种子植物结构复杂、比较完善,分布最广泛。分为裸子 植物和被子植物黑松或马尾松、月季 2、风媒花与虫媒花特征比较 比较项目花冠气味花粉粒蜜腺 虫媒花有且鲜艳常有芳香味粒大,数量少常有 风媒花没有或者不鲜艳没有芳香味粒小,数量大没有 3、下列植物属于哪一类群 植物水稻银杏紫菜白玉兰葫芦藓肾蕨桃树 类群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五)1、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造成的。 2、麻屋子是果实的果皮,红帐子是种子的种皮、白胖子是种子的子叶(或胚)。(六)连线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单性花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雄花 一朵花中有雄蕊和雌蕊——两性花 一朵花中只有雌蕊——雌花 雌花雄花生在同一植株上——雌雄同株 雌花雄花分别生在两个植株上——雌雄异株 (七)1、花瓣2、花药3、花丝4、雄蕊5、柱头6、花柱7、子房8、雌蕊9、萼片10、花托11、花柄 二、1、异花传粉是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另一朵花的雌蕊上,从而完成传粉的过程。异花传粉的后代具有上一代两个个体的优势特征,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2、叶的正面表皮下是栅栏组织,排列紧密,含叶绿体多,所以颜色深。叶背面 表皮内是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所以颜色浅。 3、叶表皮细胞外壁加厚,外面有蜡质,生有表皮毛,具有防止水分过度蒸腾的 作用;表皮上有气孔,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时,植物体内与外界气体交换、水分蒸腾的门户。 生命科学第二册练习册答案4章2节 一、(一)1、异养食物2、脊椎骨脊柱3、淡水鱼:鲢鱼鳙鱼或青鱼等 海水鱼:黄鱼鲳鱼或带鱼等4、蛔虫血吸虫绦虫等5、向上挑起6 、胸部前 (二)无脊椎动物:12345 6713脊椎动物:89101112 (三)1、C2、C3、B (四)(1)A F G H J(2)B C D E I(3)A B C D E F G H I(4)J(5)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期末选择题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选择题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做蚯蚓的观察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擦拭蚯蚓体表,目的是() A.降温作用B.使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C.保持身体柔软D.保持身体湿润,有利于运动 2.美国政府2016年5月26日宣布,美国境内发现能抗最强抗生素——多粘菌素的超级细菌。下列对超级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超级细菌没有细胞膜B.超级细菌是由普通细菌变异而成的C.超级细菌是多细胞的D.超级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3.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人有责。下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是() A.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B.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C.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 D.建立自然保护区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B.龙虾身体分节,有外骨骼 C.涡虫具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D.扁形动物运动器官发达,生殖器官退化 5.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的动物是() A.水螅B.涡虫C.蛔虫D.蚯蚓 6.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能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食品保存的方法与原理不一致的是( ) A.牛奶盒装——加热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 B.香菇晒干——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 C.鲅鱼盐渍——盐杀死了鱼表面所有的细菌 D.剩菜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7.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B.用放大镜可以观察细菌的结构 C.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 D.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8.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A.蚂蚁B.苍蝇C.蝗虫D.蚊子 9.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其意义主要是() A.便于找到食物B.能够逃避敌害 C.便于找到配偶D.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 10.小明把家里死的小金鱼埋在一棵树旁的土里,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挖开土去看小金鱼,可小金鱼已不见了;原因是()

沪教版生物科学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生物科学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是人体结构中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二)组织——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群) 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分布:体表和体内一些器官的内表面,如胃肠等内壁里。 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功能:保护、吸收 (2)肌肉组织功能:具运动功能,能够收缩和舒张结构特点:由肌细胞构成,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骨骼肌:附在骨骼上。细胞呈纤维状,上有明暗相间的条纹)平滑肌:分布在胃、肠等的壁上。梭形,肌纤维无横纹心肌:分布在心脏的壁里。细胞呈圆柱形,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3)结缔组织特点: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较多功能:营养、支持、连接、保护作用分布:十分广泛 (4)神经组织特点: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组成。分布:主要分布在脑、脊髓中。 功能: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 (三)器官——由多种不同组织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人体由八个系统构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主要对生命活动形式调节功能,神经调节额特点是迅速、短暂而精确;激素调节特点是缓慢、持久而弥散)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外环境):气温气压氧气淡水食物 2.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是体内绝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免疫防御)血小板(止血作用)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4.人体各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消化系统的作用是补充内环境中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泌尿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形成尿液维持细胞外液的量和各种化学物质的浓度以及pH的相对稳定。循环系统的作用是物质运输和物质交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是对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生存及生理功能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毛细血管:壁薄(便于物质和气体通过)表面积大(增大了物质和气体交换面积)血液流速慢(使物质的气体得到充分交换) 组织液:细胞外液中在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是血液滤除毛细血管壁的血浆成,除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成分基本与血浆相同)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前者是气体出入的通道,后者是进行交换的通道,它的活动

4.2 动物(课时3)哺乳类 教案-沪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二册

第4章第2节动物(第3课时) 鸟类和哺乳类 一、设计思路 进化和适应的观点是学习动物学中的两条主线,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有意识强化这些观点。鸟类和哺乳类的教学更是如此。鸟类是从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来的,鸟类是一类既适于陆地上生活,更适于飞行生活的高等的脊椎动物,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与飞行生活高度适应,是使学生树立进化观点和适应观点的典型材料。因此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理应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在鸟类适应飞翔的教学中,对学生来说仍有一些概念较抽象,难理解,如:恒温动物、双重呼吸的概念等。尤其是鸟类的双重呼吸是理解鸟类飞行生活高代谢、高耗氧的关键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想办法,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哺乳动物与学生关系密切,是学生感兴趣的一类动物。学生很易观察到其行为,体会到它的多样性及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教学中可以比较鸟类和哺乳类的区别,让学生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等。 整堂教学以观察活动为教学主要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家鸽的主要外形特征,思考鸟类适应飞翔的结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概括总结鸟类和哺乳类的外形结构与生理结构。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学习家鸽的外部形态及生活习性,从外部形态上知道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 特点。 2.通过双重呼吸的学习,分析家鸽适于飞行的特点,从家鸽的内部结构上理解家鸽适应于飞行的特征。 3.概括总结鸟类和哺乳类的外形形态与内部结构特点,进一步认识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4.知道鸟类和哺乳类的经济用途。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2.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难点:家鸽的双重呼吸。 四、教学准备 家鸽标本、双重呼吸模型(或双重呼吸图片)、鸟类的骨骼、人体 心脏模型、人体内脏结构图、多媒体设备。

八年级生物上册健康与疾病练习题沪教版

第三章 健康与疾病练习题 、单选题 1. 安全用药是关人体健康,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 “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C. 服用药量越大功效越快 D. 2. 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健康包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3. 一个战士训练时手臂受外伤,伤及静脉,血流不止,此时应采取的暂时止血措施是( 4. 某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很好,可每到重要考试时他就情绪紧张、发挥失常,出现“怯场”现象.这说明该 同学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训练和增强() A. 道德修养 B. 生理健康 C. 生殖质量 D. 社会适应能力 5. 下列有关物品保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蔬菜保鲜效果较好的条件是 0 C 以上低温及低氧 B. 用自来水洗净的鸡肉置一包装袋中并抽成真空,不冷冻也可保持数年不变质 C. 种子入库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目的是降低含水量,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和避免种子发芽霉变 D. 天然织物保存特别需要防潮,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蛋白质,一旦受潮,衣物上就会有霉菌等 微生物生活 6. 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处方药简称 OTC A. 没病就是健康 B. 不吸烟、不酗酒就是健康 ) B. 越贵的药药效越好 处方药可以在药店随意购买 C. 肌肉发达、强健有力就是健康 A. 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 B. 压迫伤口远离心脏一侧的血管 C. 只用“创可贴”简单处理伤口即可 D. 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

B.为预防感冒,每天服用抗生素 增加用药剂量,能缩短治疗时间 C. D.无论是处方用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7.毒品被公认为“白色瘟疫”,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下列有关毒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吸毒损害人体的神经、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 A. 吸毒能感受到强烈的快感或兴奋,可以少量使用 B. 吸毒极易成瘾,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C. D.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 8. 下列哪项不是家庭药箱配备药品应遵循的原则 A.针对性 B. 急救性 C. 全面性 D. 实用性 9. 10. 药品说明书上不必注明的有关药品的内容是() A.成分 B. 规格 C. 颜色 D. 生产日期 11. 小张患了感冒,需要用药,以下用药方法正确的是() A.感冒糖浆很甜,可以多喝点 B. 用茶服药,可以促进人体对药物的吸收 C.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到医院药房拿药 D. 当感冒病情减轻,就停止服药 12. 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B. 社会适应良好 C. D.以上三项都是 13. 关于“用药和急救,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下列做法和解释,你认同的是() A.处方药可以自己根据病情购买,按说明服用 B.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急救 C. 吸烟能兴奋神经系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D. 烧烤类的食物味道鲜美,可以经常食用 14. 在一次郊游中,某同学不慎摔伤,伤口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你认为应该怎样急救() A. 赶紧去医院 B. 拨打120,同时用手指将血管的远心端压住 C. 用消毒纱布包扎

4.1 植物(课时2) 蕨类植物教案-沪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二册

第4章第1节植物(第2课时) 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一、设计思路 通过前节课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的学习,学生知晓了植物有其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特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课堂上,教师以蕨或肾蕨作为蕨类植物的代表,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通过课前识别校园、居住小区内植物的调查活动,锻炼学生识别植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同时,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通过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比较,使学生养成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初步树立生物进化的基本思想。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识别常见的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蕨的标本、肾蕨,以及校园、居住小区内植物的识别与观察,锻炼观察与识别能力。 2.通过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比较,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树立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了解蕨类植物、种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树立生命科学的价值观。 3.通过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比较,初步建立生物进化的基本思想。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蕨的形态结构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被子植物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 难点: 1.蕨的形态结构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被子植物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准备 1.蕨的标本或肾蕨的实物、松球果的标本、西红柿果实。 2.课前调查,学生小组为单位,识别校园、居住小区内植物,记录植物的名称。 3.课前,学生收集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的资料。(资料形式:文字、图片或PPT课件)

沪教版生物复习资料

一.植物: (1)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淡水或者海水中,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代表植物:衣藻、水绵、紫菜、海带 (2)蕨类植物植株较小,没有维管组织。有类似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 代表植物:葫芦藓、地钱 (3)苔藓植物有根茎叶、有维管组织、孢子繁殖 代表植物:卷柏、肾蕨、蕨、鹿角蕨 (4)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大类群,以种子繁衍后代。根据种子裸露还是有果皮包被的,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裸子植物:松、柏、杉、榧、银杏、铁树 被子植物:大部分蔬菜、观赏的花、大部分树木、经济作物 (5)被子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前三个称为营养器官,后三个成为繁殖器官 (6)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 (7)具有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的完整叶称为完全叶。 (8)一个叶柄上有许多小叶称为复叶,复叶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 (9)叶片有三个部分组成:表皮、叶肉、叶脉。 (10)表皮有保护作用。上面有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门户。 (11)叶肉组织位于上下表皮之间,接近上表皮的是排列整齐、圆柱形的细胞的栅栏组织。(12)接近下表皮的是排列疏松、排列不规则的细胞组成的海绵组织。 (13)叶脉有疏导水分、养分、支持叶片的作用 (14)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雄蕊组成 (15)雄蕊由细长的花丝、膨大的花药组成,花药内有花粉粒,里面有生殖细胞精子。(16)雌蕊顶部膨大的不分叫做猪头,中间细长的部分叫做花柱,下面粗大部分为子房。(17)子房内有胚珠,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子房发育为果实 (18)果实的果皮由单纯子房壁发育来的为真果;花被、花托、花序轴共同形成的为假果。(19)食用根的植物:萝卜、胡萝卜、山芋食用茎的植物:土豆、藕、甘蔗食用叶的植物:破财、洋葱、大蒜食用花的植物:黄花菜、花菜 食用果实的植物:刀豆、豆角、茄子食用种子的植物:豌豆、玉米、蚕豆二.动物 (1)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2)原生动物体型微小,结构简单,是原始单细胞动物。 代表动物: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 (3)腔肠动物营水生生活,身体辐射对称,具有原始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代表动物:水母、水螅、海蜇、珊瑚虫 (4)扁形动物身体扁平,不分节,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 (5)线形动物呈圆柱形,体长两端尖细,不分节,雌雄异体。 消化道不弯曲,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多数营寄生生活。 代表动物:蛔虫、丝虫、蛲虫 (6)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或扁平,体长分节,消化道发达,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 (7)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身体可分头、足、内脏囊等不分,多数种类有贝壳代表动物:鹦鹉螺、蜗牛、河蚌、乌贼

2019年上沪教版八年级中考生物《生物的分类》复习同步检测题

2019年上沪教版八年级中考生物《生物的分类》复习同步检测题 一、单选题 1.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7种生物或结构分为A,B,C三类的示意图。下列几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类中,六种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 将除病毒外的其他6项归为C类的依据是都具有细胞结构 C. 将衣藻和叶肉细胞归为B类的依据是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D. 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其依据是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 2.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般要从生物的形态、生理及习性等方面进行比较 B. 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侧重比较它们的不同点 C. 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侧重找其相同点 D. 对生物的分类应凭经验进行,不必进行细致的比较 3.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享有中国“乌鳢之乡”、中国“麻鸭之乡”的美誉、“四鼻鲤鱼”入注中国地理产品标识,微山湖大闸蟹也声名鹊起.下述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 四鼻鲤鱼大闸蟹 B. 麻鸭大闸蟹 C. 麻鸭四鼻鲤鱼 D. 乌鳢大闸蟹 4.下列是桃在分类上的一些等级名词,符合小到大排列的是() ①植物界②种子植物门③双子叶植物纲④蔷薇目⑤蔷薇科⑥梅属.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⑥⑤④③②① C. ⑤⑥④③②① D. ④③②①⑤⑥ 5.下列关于生物的分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B.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 C.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D.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 6.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