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课程
- 格式:pptx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25
烧结和球团富选得到的精矿粉,天然富矿破碎筛分后的粉矿,以及一切含铁粉尘物料(如高炉、转炉炉尘,轧钢皮,铁屑,硫酸渣等)不能直接加入高炉,必须将其重新造块,烧结和球团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造块方法。
这不仅解决了入炉原料的粒度问题,扩大了原料来源,同时,还大大改善了矿石的冶金性能,提高高炉冶炼效果。
烧结1)烧结生产工艺流程一.烧结的概念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经混合和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将矿粉颗粒黏结成块的过程。
二. 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烧结料的准备,配料与混合,烧结和产品处理等工序,如下图所示:1.烧结原料的准备①含铁原料含铁量较高、粒度<5mm的矿粉,铁精矿,高炉炉尘,轧钢皮,钢渣等。
一般要求含铁原料品位高,成分稳定,杂质少。
②熔剂要求熔剂中有效CaO含量高,杂质少,成分稳定,含水3%左右,粒度小于3mm 的占90%以上。
在烧结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白云石,使烧结矿含有适当的MgO,对烧结过程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烧结矿的质量。
③燃料主要为焦粉和无烟煤。
对燃料的要求是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挥发分低,含硫低,成分稳定,含水小于10%,粒度小于3mm的占95%以上。
2.配料与混合配料目的:获得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稳定的烧结矿,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
混合目的:使烧结料的成分均匀,水分合适,易于造球,从而获得粒度组成良好的烧结混合料,以保证烧结矿的质量和提高产量。
混合作业:加水润湿、混匀和造球。
根据原料性质不同,可采用一次混合或二次混合两种流程。
一次混合的目的:润湿与混匀,当加热返矿时还可使物料预热。
二次混合的目的:继续混匀,造球,以改善烧结料层透气性。
3.烧结生产烧结作业是烧结生产的中心环节,它包括布料、点火、烧结等主要工序。
①布料将铺底料、混合料铺在烧结机台车上的作业。
当采用铺底料工艺时,在布混合料之前,先铺一层粒度为10~25mm,厚度为20~25mm 的小块烧结矿作为铺底料,其目的是保护炉箅,降低除尘负荷,延长风机转子寿命,减少或消除炉箅粘料。
《烧结与球团生产的操作与控制》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烧结与球团生产的操作与控制适用专业:冶金技术专业一、前言1.学习领域定位烧结和球团过程操作控制是高职高专冶金技术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之一,是本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功能是使学生简单描述烧结球团生产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今后的方向,能熟练应用烧结球团的基本理论;能熟练地操作烧结球团设备并能对其进行检查、维护和一般故障的判断和处理;具备烧结、球团的基本技能(包括原材料质量的判别能力、确定各种原料配比的能力、烧结与球团生产过程操作和控制的能力、终点判断和控制的能力等),并能按照生产要求完成烧结矿和球团矿生产的完整操作,使学生初步具备高等技术人才应有的生产操作的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烧结和球团工序会组织安全生产的能力。
本课程构建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冶金机械设备的应用”、“冶金电气技术及应用”的学习领域基础上,同时要与“高炉炼铁生产”等学习领域相衔接。
2.学习领域设计思路(1)学习领域开设依据与内容选择标准烧结矿和球团矿生产是高职高专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领域之一,该领域由多个工作岗位组成,根据该岗位群中所面对的工作任务形成的任务领域设置该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懂得烧结矿和球团矿生产的基本理论、对烧结和球团各岗位的设备能熟练操作和进行主要生产设备维护、能完成烧结矿和球团矿生产工艺的完整操作,使之具备烧结、球团操作人员的基本能力。
因此本课程在冶金技术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设置不同于以往的学科式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即紧紧围绕根据该岗位群任务领域分析出的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选择课程内容,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重构了冶金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便更为有效的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工作任务的相关性。
(2)学习情境载体设计本学习领域以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立足于工作任务分析来选择课程内容、以烧结矿和球团矿生产《岗位技能标准》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情境。
烧结、球团生产工艺、安全知识与技术措施目录一、烧结、球团生产安全知识总则 (3)一、金属分类: (3)二、冶金方法: (3)三、钢铁生产工艺: (4)四、冶金安全生产特点: (4)二、烧结、球团安全技术措施 (5)一、烧结工艺设备: (5)二、烧结球团通用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安全要求: (5)三、烧结球团通用安全技术措施动力设施安全措施: (7)四、烧结球团通用安全技术措施厂区布置: (7)五、烧结球团通用安全技术措施起重与运输技术: (8)三、储料安全技术知识 (8)1、储料安全技术翻车机安全措施: (8)2、储料安全技术堆取料机安全措施: (9)3、储料安全技术带式输送机安全措施: (10)4、储料安全技术通用技术: (11)四、烧结机安全技术知识 (12)(1)煤气区域 (12)(2)烧结机台车区域 (13)(3)烟道区域 (13)五、烧结安全技术知识 (14)1、烧结机除尘器安全措施 (14)2、球团安全技术干燥窑安全措施 (16)六、球团安全技术知识 (17)1、球团安全技术立式磨煤系统安全措施 (17)2、球团安全技术带式焙烧机安全措施 (18)3、球团矿的生产工艺 (19)一、烧结、球团生产安全知识总则一、金属分类:现代工业上习惯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铬、锰三种,其余的金属都属于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分为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四类。
二、冶金方法:可分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电冶金三大类。
(一)火法冶金矿石(或精矿)经预备处理、熔炼和精炼等,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使其中的金属和杂质分开,获得较纯金属。
(二)湿法冶金在低温下(一般低于100℃),用熔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所要提取的金属溶解于溶液中,而其他杂质不溶解,通过液固分离等制得含金属的净化液,然后再从净化液中将金属提取和分离出来的过程。
(三)电冶金电热冶金: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在高温下提炼金属。
第一章烧结原燃料1.1概述所谓烧结,即是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按要求配入一定数量的燃料和熔剂,均匀混合制粒后布到烧结设备上点火烧结,在燃料燃烧产生高温和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作用下,混合料中部分易熔物质发生软化、熔化,产生一定数量的液相,液相物质润湿其他未熔化的矿石颗粒;随着温度的降低,液相物质将矿粉颗粒粘结成块。
这个过程称为烧结,所得的块矿叫烧结矿。
目前,生产人造富矿的方法主要有烧结法和焙烧球团法。
由于烧结矿和球团矿都是经过高温制成的,因此又统称为熟料。
1.1.1 烧结的目的和意义高炉冶炼过程中,为了保证料柱的透气性良好,要求炉料粒度均匀,粉末少,机械强度高。
为了降低高炉焦比,要求炉料含铁品味高,有害杂质少,且具有自熔性和良好的还原性能。
采用烧结方法后,上述要求几乎能全部达到。
贫矿经过选矿后所得到的细粒精矿,天然富矿在开采过程中和破碎分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矿,都必须经过烧结成块后才能进入高炉。
含碳酸盐和结晶水较多的矿石,经过破碎进行烧结,可以除去挥发分而使铁富集。
某些难还原的矿石,或还原期间容易破碎或膨胀的矿石,经过烧结可以变成还原性良好的热稳定性高的炉料。
铁矿石中的某些有害元素,如硫、氟、钾、钠、铅、锌、砷等,都可以在烧结过程中大部分去除或回收利用。
通过烧结过程,可以利用工业生产中的副产品,如高炉炉尘、转炉炉尘、轧钢皮、硫酸渣等,使其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并可净化环境。
生产实践证明,高炉使用烧结矿和球团矿之后,高炉冶炼可以达到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的目的。
1.1.2 烧结技术的发展及现状烧结生产起源于英国和德国。
大约在1870年,这些国家就开始使用烧结锅,用来处理矿山开采、冶金工厂、化工厂等的废弃物。
1892年美国也出现了烧结锅。
世界钢铁工业第一台带式烧结机于1910年在美国投入生产。
这台烧结机的面积为8.325m2当时用于处理高炉炉尘,每天生产烧结矿140 t。
它的出现引起了烧结生产的重大变革,从此带式烧结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烧结工根据高炉对烧结矿产量、质量的要求,通过对烧结工序(原料指标、配料、混合制粒、带式烧结及成品处理)的控制、判断、调整,以最低的成本,按照专业要求生产出化学成分稳定、物理冶金性能优良的成品烧结矿,在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维护生产设备,对设备进行监控及时发现设备问题,提出检修项目,并能对烧结机所用设备不合理处提出整改意见,烧结工指导、协调配料、混料、看火工、成品工的工作,依据原料条件、烧结矿化学成分、冶金性能的波动情况及烧结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对烧结过程进行判断和控制。
烧结过程的操作、判断、控制和组织及设备维护、检修等工作按照标准规范(安全操作规程、技术操作过程、设备维护过程)。
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生产记录、设备、安全记录),自觉保持6S(清理、清洁、整理、整顿、素养、安全)工作要求。
《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是冶金技术专业一门核心学习领域,构建于《冶炼基础知识》、《冶金机械设备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冶金电气技术及应用》等学习领域基础上,后续学习领域为《转炉炼钢生产》、《电弧炉炼钢生产》、《炉外精炼》、《连续铸钢生产》等。
该学习领域的实践性很强,是学生就业的主要工作领域,对学生毕业后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借助烧结生产技能知识问答等资料,找出影响烧结、球团生产工艺过程的因素,并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在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能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正确的加以调整。
对于生产过程常见的设备故障能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在使用工具、设备、燃料和材料输送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工艺操作规程,注意与他人合作,并自觉保持工作环境卫生,防止环境污染。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对烧结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判断与控制,对烧结用主体设备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包括:1.进行烧结、球团配料计算与调整;2. 控制混合制粒水分与粒度,控制造球工艺参数;4.控制烧结点火、风量、负压、终点;5.控制烧结返矿与混合料仓料位平衡 6.控制竖炉冷却风量压力、助燃风量与压力等工艺参数;7.处理烧结配料室、混合机、烧结本体、圆盘造球机、竖炉本体常见的设备故障及对其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