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 格式:ppt
- 大小:11.53 MB
- 文档页数:6
---------------------------------------------------------------最新资料推荐------------------------------------------------------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一、爱情与人生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和成熟,自然产生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关注。
爱情不同于其他的人际关系,它在情感和行为上都有着自身的特性,因此弄清什么是爱情,如何处理爱情与学习的关系,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认真思考和回答的现实问题。
(一) 爱情的本质和特征 1.恋爱概述( 1)人类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人类个体性心理的发展。
儿童性心理的发展;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疏远异性期( 1011、 12 岁)、接近异性期( 1315、 16 岁)、两性初恋期( 17、 1820 岁)。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逊关于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婴儿期、童年期、学前期、学龄初期、青春期、成年早期( 1830 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成年期、成熟期。
( 2)恋爱的概念黄希庭等认为,男女双方培育爱情的过程,称为恋爱。
1 / 3处于恋爱状态的男女会产生特别强烈的互相倾慕。
康德认为,性冲动是具有周期性的;所谓恋爱就是我们借助了想象的力量,把它从周期性里解放出来,而成为一种有延续性的东西。
夏威夷大学曾文星教授认为,恋爱乃是指两个人之间发生强烈且浓厚的喜爱情感,是一种情感与人际关系状态;通常是个短暂时间的心理现象。
对恋爱的理解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恋爱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性欲望第二,恋爱的本质是满足男女双方心理需要第三,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导致恋爱的外部条件因此,恋爱是一种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影响的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植爱情的过程。
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原创)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教学目的和要求】帮助大学生认清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家庭美德观,履行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爱情的本质,爱情的属性【教学难点】认识爱情与人生的关系;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关系的调整。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授法;案例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教学对象】大一新生【教学时间】45分钟导入新课:最近,娱乐圈最热的莫过于锋芝复合的消息,由于谢霆锋的否认而不了了之。
回顾谢霆锋、张柏芝七年波折情史,躲过了“艳照门”,却难逃“合照门”,以分手而告终,不免让很多影迷们心存遗憾。
可是,你们又有谁知道,著名的小品演员潘长江与妻子杨云的爱情故事吗?话说他们相识于1979年,当时小潘只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小评剧演员,而杨云则是一个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的乡政府播音员,两人悬殊很大。
可能是前世有约,不久能歌善舞的杨云拜潘母学艺。
在这段日子里,潘长江每天端茶送水,忙得不亦乐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小潘骑着自行车在送杨云回家的途中不慎摔倒,他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杨云,就这样,潘长江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杨云及其家人,1981年8月31日,他们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婚礼。
后来,潘长江的事业如日中升,他的爱妻行为不仅感动了中国,而且感动了世界。
每次小潘去国外演出,都不忘给心爱的妻子带上漂亮的时装,为了防止大小不适,他都会亲自试穿,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他是个神经病呢。
时至今日,他们结婚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潘长江一直在默默地履行着当初对杨云的承诺:热烈、专一。
以上是演艺界星爷们对爱情的演绎,那么,对在座的各位而言,爱情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
一、爱情与人生爱情的本质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爱情是人类的高尚情感,具有:一个根本目的、两种属性、三个基本要素、四个基本特征。
第八讲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教学目标:引导大学生了解爱情婚姻家庭的本质和调节婚姻家庭关系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明确正确对待爱情的应有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2、婚姻法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师生互动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基本内容:复习导入:上周我们介绍了大学生的择业、创业,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以及相关的法律规范。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职业道德的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劳动合同法》: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位招工不得收押金扣证件。
我们今天学习第六章的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三个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家庭美德;婚姻法。
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爱情的浪漫、曼妙、美好令每个人向往。
如何认识爱情,如何表达爱,如何拒绝爱,如何接受爱,以及怎样对待失恋,恋爱中的责任、道德坚守的问题等,是人生当中的重要问题。
目前,大学生恋爱现象已遍布各个年级。
根据部分高校男女生抽样调查结果,正在谈恋爱或准备谈恋爱的人,一年级为15%,二年级为18%,三年级为22%,四年级为45%。
大学追女朋友四动定律:◆大一按兵不动;大二蠢蠢欲动;大三全面出动;大四个个反动。
◆大学谈恋爱四草定律:大一兔子不吃窝边草;大二好马不吃回头草;大三疾风知劲草;大四天涯何处无芳草。
◆恋爱四大:大一不恋,高雅;大二不恋,潇洒;大三不恋,尴尬;大四不恋,非残即傻北京某高校的调查结果表明:积极考虑或正在热恋的学生占89.36%,许多学生表现出明显的迫切感,盼望爱神的降临。
这一比例之高,令人感叹。
据调查分析,有14.8%的学生认为恋爱是因生活空虚寂寞,寻求精神寄托;有7.2%的认为生活单调,寻求刺激;7.4%的是为了找靠山,只挑家庭条件好的异性;5.4%出于好奇,随便玩玩;16.6%是怕到社会上难觅知音;6%是凑热闹,为证明个人魅力,从而肯定自我存在价值。
(一)爱情: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我认为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因为大学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一定要树立好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首先。
要正确处理爱情与事(学)业之间的关系。
爱情是美好的,它是人生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它应该服从于事业,促进事业的发展。
一个人只有事业取得成功,其爱情之花才会开得更加鲜艳芬芳。
所以,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要把宝贵的时间全部用于谈情说爱上而放松了学习。
没有事业的爱情如同在沙漠中播种,缺乏坚实的根基和土壤,迟早会枯萎。
只有爱情同事业的结合,爱情才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其次不要盲目地恋爱,处于二十来岁的青年,大多数还是显得单纯和幼稚,对生活总是充满梦幻,很容易就陷入情网。
对于情感上和心理上还不是完全的成熟,很容易让一些居心不良者有可乘之机,滋生出许多可悲可恨的故事来。
我认为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
女孩子面对男孩的种种追求,应理智对待,不要被那些甜言蜜语所迷惑,不要以为自己对别人付出实实在在沉甸甸的爱,就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要深入地了解对方,不能因盲目地追求被爱的感觉而落入一些不良分子的陷阱。
同时在交往过程中,女孩应引导男孩把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放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为体现自身价值而努力。
同样男孩也要理智地面对美丽圣洁的姑娘,千万不可稀里糊涂地去追求对方,更不能以貌取人。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责任感做基础,让自己先稳定下来,能够为对方的爱负责任才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只有这样,谈起恋爱来心里也会踏实点。
如果我们没有具备基本的“硬件”,盲目地去追求爱,面对现实的生活,也许会更痛苦。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双方心甘情愿地厮守着,没有什么比彼此相爱更加重要。
生活中也常有人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我认为面对一份爱,我们要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只有天长地久才是我们一生的完美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过得更幸福、更快乐。
第六章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各位评委好:我叫刘娜,来自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第 1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修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六章第三节内容。
(二)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主要讲述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是本教材大学生道德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恋爱、婚姻也是大学生必须解决的重要的人生课题,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观,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因此,学习本节内容对大学生的生活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本门课的授课对象涵盖全校所有专业。
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道德观有一定的认识,具体来说:1.知识层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
2.能力层面:大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利用、整合信息等能力。
3.情感层面:面对现实生活中道德规范与课本中的道德要求的差距,容易产生困惑与争议。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大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科学认识爱情的本质,把握爱情在人生的位置和作用,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掌握恋爱、婚姻的道德和法律要求。
2.能力目标:能够把握恋爱中的道德,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恋爱与集体,恋爱与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同时在家庭生活中发扬美德、能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做到自觉遵守法律,并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我和他人的相关权利。
3.情感目标:引导大学生养成文明恋爱的行为习惯,提升自身文明素质,积极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努力培养责任意识,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做一个有德的人,追求幸福的人生。
二、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大一新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爱情的本质及特征,恋爱婚姻道德要求,大学生应正确处理恋爱中的问题,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恋爱和婚姻的概念,明确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和被爱。
4. 提高学生处理恋爱和婚姻中问题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恋爱和婚姻的概念与特点2. 正确的恋爱观念3. 婚姻的重要性和责任4. 处理恋爱和婚姻中问题的方法5.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恋爱和婚姻的概念、特点和正确的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婚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处理恋爱和婚姻中问题的方法,分享经验。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恋爱和婚姻中的场景,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和参考资料2. 投影仪和多媒体课件3. 案例和讨论题4. 角色扮演道具和场景布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恋爱和婚姻的概念、特点和正确的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婚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处理恋爱和婚姻中问题的方法,分享经验。
5. 角色扮演:模拟恋爱和婚姻中的场景,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或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恋爱和婚姻的概念、特点和正确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学生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问题处理能力。
5.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婚姻登记处或采访已婚人士,了解婚姻的实际运作和经验。
2. 开展恋爱婚姻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恋爱婚姻观和心理需求。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恋爱婚姻经验和处理问题的专业建议。
4. 组织学生参加恋爱婚姻培训班或工作坊,提高恋爱婚姻技能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