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储蓄保险对比之香港四大储蓄产品PK
- 格式:docx
- 大小:23.52 KB
- 文档页数:1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对比分析香港保险市场和内地保险市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涉及到市场规模、产品种类、监管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等方面。
本文将对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两个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从市场规模来看,香港的保险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保费收入却相对较高。
香港的保险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而内地的保险市场规模则相对较大,但保费收入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香港属于国际金融中心,拥有较高的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而内地的保险市场则受到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从产品种类来看,香港的保险产品种类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涵盖了传统的人寿保险、医疗保险、财产保险以及一些高端的投资型保险产品。
而内地的保险产品种类相对较为单一,主要以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为主,投资型保险产品比较少见。
这也与两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有关,香港的消费者更注重风险保障和理财投资,而内地的消费者则更加关注保障型产品。
从监管环境来看,香港的保险市场相对较为国际化和自由化,各种国际保险公司都可以进入市场,同时监管部门也更加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而内地的保险市场则相对更加严格,监管部门对市场准入和产品审批更加严格,保险公司也更多受到国家政策和监管的影响。
从消费者需求来看,两地的消费者在保险需求和购买行为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香港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保险产品的专业性和个性化定制,他们更愿意购买一些高端的保险产品,同时也更加注重保险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水平。
而内地的消费者则更多关注保险产品的价格和性价比,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产品,对于保险服务的要求相对较低。
香港保险市场和内地保险市场在市场规模、产品种类、监管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随着两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两地的保险市场也会继续发生变化和调整。
保险公司和消费者都需要根据各自的需求和市场特点,积极调整和适应市场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保险需求和实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香港保险100问答疑1:买香港保险一定要去香港吗?为了保证合同的合法有效,保护投保人、被保人的权益,香港保险监管机构要求,投保人、被保人必须亲自到香港签约。
唯有当父母给未成年子女投保时,被保人可以不用到香港签约。
2:香港保险的合同是不是全英文的啊,我们能看懂吗?香港保险资料一般提供中文繁体和英文两个版本,针对大陆客户无论是建议书还是保险合同都是中文繁体,重要词条同时提供英文。
放心了,大家都可以看懂!3:香港的疾病认定和国内一样吗?香港和大陆对重大疾病的认定基本都是采用世界卫生组组的定义。
香港保险合同中重大疾病定义都有中文和英文名称,中文名称由于翻译的语言习惯问题可能略有差异,如帕金森病,香港叫铂金逊症,但英文名称都是 Parkinson’s Disease。
4:这么多人买香港保险,到底好在哪?简单概括为三点:保费便宜、保障广、收益高。
以重疾险为例,同等保障香港产品的保费是大陆的70-80%;大陆重疾一般保障30-40种重大疾病,香港保障疾病种类可以达到70-100种;香港重疾产品收益可以达到年化5-6%,国内重疾产品根据保监要求是没有分红的,简单讲国内重疾最多拿回保额,香港重疾最多可以拿回6-10倍保额。
5:香港寿险有哪些不保事项?香港保险的不保事项很少,一般只有1年内自杀、投保前已经存在的疾病、艾滋病等5条左右;大陆保险则还包括战争、犯罪、酒后驾驶、吸毒、核爆炸等,一般10条左右。
6: 就医和理赔要到香港吗?不需要。
大陆地级以上城市都有香港保险的合作医院,以友邦为例,大陆有1200多家合作医院,深圳就有22家。
理赔邮寄资料即可,有些公司已经开通国内收资料。
理赔款也是邮寄支票,受益人直接到银行兑现就可以了。
7:在香港购买的保险,以后怎样缴付每年的保费呢?客户可在香港开立银行户口,使用银行自动转账缴付保费,网上银行转账是不需手续费的,至于转账金额会以当日的兑换率结算。
在港开立的户口,可以透过互联网处理转账,汇款及查账等,也可在国内银行直接境外汇款到保险公司账户中。
香港保险公司排名前十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亿元)前十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xxxx保费规模排名保险公司保费规模排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中意人寿泰康人寿中华保险中国太平友邦保险中国人寿2中国平安3中国人保4太平洋保险5新华保险6泰康人寿7中华保险8中国太平9友邦保险10天安保险保险公司xx保费规模排名保险公司xx保费规模排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平中华保险大地保险友邦保险太平洋保险5泰康人寿6新华保险7中国太平8中华保险9大地保险10阳光保险保险公司2016保费规模排名保险公司2016保费规模排名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平中华保险阳光保险大地保险中国人寿2中国人保3中国平安4太平洋保险5新华保险6泰康人寿7中国太平8阳光保险9中华保险10生命人寿保险公司2016保费规模排名保险公司2016保费规模排名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中国太平阳光保险生命人寿中华保险太平洋保险5新华保险6中国太平7泰康人寿8阳光保险9中华保险10中邮人寿保险公司2016保费规模排名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中国太平泰康人寿阳光保险中华保险中邮人寿香港各个保险公司产品对比香港各个保险公司产品对比本文将对香港保险公司之产品做一个简单的排名,我们一家之言,供读者做参考。
本文由保倍网收集整理,主要对香港两大保险巨头之保险产品做点评及排名,其它中小保险公司产品,不做重点介绍。
一、香港人寿保险产品1.英国保诚保险公司之理想人生计划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人寿保险产品,也香港最负盛名的人寿保险计划,几十年来广受客户。
好评,2016年英国保诚停售理想人生2,而推出理想人生3,可以见得理想人生为香港保险市场上长盛不衰的人寿保险计划,因此我们推荐理想人生人寿保险计划为香港最佳人寿保险产品。
香港存款保障委员会(简称存保会)(英文:Hong Kong Deposit Protection Board)香港的一家法定机构,专门管理香港存款保障计划,于2004年7月根据《存款保障计划条例》(第581章)第3条成立。
该会的现任主席是陈黄穗女士,而总裁是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李令翔。
背景:存款保障计划已于2006年9月25日正式实施。
存款保障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91年的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倒闭事件,令香港分公司亦不能幸免,当时其倒闭引发多家本港银行出现挤提。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倒闭后,当时的香港政府就是否于香港推行存款保障计划进行公众咨询,但由于成本及道德风险等多种问题,存款保障计划建议被否决,直至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00年委聘顾问公司就加强香港存款保障进行顾问研究。
金管局随后再进行广泛咨询,咨询结果显示,大部分公众普遍都支持在香港推行存保计划,他们认为此计划对他们存放在银行的存款得到保障,结果,存款保障计划自此产生。
保障范围:在存款保障计划下,如果存放在合资格存款的银行倒闭,可以在银行倒闭后的六星期内获得最高达50万港元的补偿,而50万元以下的存款的人可获全数补偿。
任何合资格存款均受保障,包括所有常见的存款,如往来帐户、储蓄帐户及年期不超过五年的定期存款。
但以下的存款类别是不受保障的:•用作抵押的存款•结构性存款•年期超过五年的定期存款•以计划成员的资产作为偿还存款的保证的存款•不记名票据•海外存款•为外汇基金帐户持有的存款•豁除人士持有的存款•债券•股票存款保障要让受保储户范围尽量地大,而受保的资金成本尽量地小。
根据这一原则,存款年期超过5年的定期存款不在受保障之列,挂钩股票、外汇收益的结构性存款、不记名票据、银行保险箱内的贵重物品等也不受保障。
香港银行在海外分行包括在内地分行的存款,由于对本地金融体系影响轻微,因此也不在受保障之列。
除了保障小储户的血汗钱外,其实存款保障制度更主要的目的是保护银行,由于银行库存现金盈利低,一般而言银行大都会把现金量降低到必要的最低水平,一但遭到挤兑,现金不足就会令银行信用破产乃至倒闭。
为什么大陆人赴香港买保险高达727亿每年!——深度解析历史悠久:香港保险公司多成立100年以上,且为全球顶级、知名公司。
公司非常安全:全世界监管最严格;平均偿付能力都在200%以上。
投保有保障:所有购买香港保险的承保的客户,都受到香港法律保护。
性价比相当高:相同年龄、同等保额,重疾险通常比内地保费便宜30%左右。
投资回报高:分红保险平均年复利高出内地2%,重疾险兼具分红储蓄功能。
保单条款相对更人性化:香港保险只有一条免责条款:1年~2年内自杀不赔,退还保费;内地公司不赔事项多:酒后醉驾、刑事、犯罪、地震、自然灾害等等。
香港的医疗和重疾保险是全球通用,保障范围更广泛。
美元保单,全球最大储备货币(美元占比超过60%,人民币占比1.5%),更抗通货膨胀;离岸资产,隐秘性好,子女未来留学移民提前储备美元,不受外汇管制,资金自由进出香港。
香港为避税港,港险完全避税、避债。
案例分析1:重疾险对比(如下表)案例2:分红险对比(如下表):现金价值最多是内地保险的7倍多。
保费:6.65万/年,受保人:0岁宝宝,缴费期5年,货币人民币(万)保险公司香港友邦中国X安中国X平太X洋产品名称充裕未来2玺越人生少儿版卓越至尊聚宝盆总保费33.2533.2533.2533.25第10年38.934.83931.8第20年80.561.158.956第30年15195.489.393.2第40年291149136146第50年470233208228第60年941364319356第70年1929571491553第80年3926894755861第90年7791140211631337第100年15450219617932077。
hk financial institution 分类-回复香港金融机构分类引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全球最活跃的金融市场之一。
在这个繁荣的金融环境中,香港拥有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
本文将逐步回答关于香港金融机构分类的问题,向读者介绍香港金融机构的独特特点和功能。
第一部分:银行机构香港的银行体系非常发达,这是香港金融体系的核心。
以下是香港银行机构的分类:1.本地银行:香港本土银行是香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银行在香港设有分行,并提供各种银行服务,包括个人储蓄账户、信用卡、贷款和企业银行等。
2.外资银行:许多外国银行在香港设有分行或子公司。
这些银行通常提供与本地银行类似的服务,但也有一些特殊服务,如跨境金融交易。
3.大型银行:香港有一些全球领先的大型银行,它们在香港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和专业知识。
这些银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财富管理、企业融资和投资银行等。
4.虚拟银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香港兴起了一批虚拟银行。
这些银行主要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端,提供在线银行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更便利的银行体验。
第二部分:证券交易机构香港是亚洲最大的证券交易中心之一,在这里有许多证券交易机构。
以下是主要类别:1.券商:券商是指在香港从事证券买卖的金融机构。
它们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证券交易平台和相关服务,包括研究报告、经纪服务和资产管理等。
2.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承销证券并进行投资活动的金融机构。
它们通常涉及公司上市、发行债券和提供融资服务等。
3.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在香港主要从事企业融资和并购活动,为客户提供上市咨询、债券发行和资产重组等服务。
4.基金公司:香港有很多基金公司,它们负责管理投资基金,并向投资者提供基金产品和投资咨询。
第三部分:保险和养老金机构香港的保险和养老金市场也很发达,以下是相关机构的分类:1.保险公司:香港有许多国际和本土保险公司,它们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保险产品,包括寿险、健康险和财产险等。
现代人都很有风险意识,除了定期体检之外,为了防范疾病和意外带来的损失,还会考虑加入互助计划或者购买商业保险,其中重疾险就是很多人会优先考虑的。
很多朋友会钟情于大公司的产品,所以过往我曾专门测评过平安人寿、中国人寿、泰康等和太平人寿等保险公司的产品测评,也写过排名前20是的大公司保险测评,感兴趣的都可以到我的官网查看相关文章。
同时,还有一些朋友会对外资公司尤为情有独钟,其中代表保险公司之一就是友邦保险。
提起友邦保险,北上广深的朋友不会陌生。
在他们身边,有一群光鲜亮丽的友邦代理人,充满自信和活力。
不得不说,友邦代理人是保险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他们之中,不乏医生、律师、高管等高端人群,友邦的魅力可见一斑。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友邦保险,重点看看它的重疾险表现如何?哪款最值得买?主要内容如下:●友邦的前世今生,这些要知道!●友邦的重疾险,哪款最值得买?●友邦愈从容是什么,要考虑吗?一、百年友邦,为什么值得信赖?百年老店、外商独资、国际大品牌,都是友邦头顶的光环。
在其官网上,赫然展示着诸多荣誉,无不透露着高大上的讯息。
比如:●全球最大寿险公司●泛亚地区最大的独立上市寿险集团●MDRT会员人数全球之冠先来看看友邦保险的历史。
友邦的起源,要追溯到1919年的上海,我整理了几个重要的时间点:●1919年及1931年:美国人史带在上海,分别成立美亚保险和四海保险。
●1939年:由于战乱,在华保险业务关闭,史带将其迁至纽约。
●1948年:美国国际集团AIG成立,四海保险更名为友邦保险,成为AIG子公司之一。
●1992年:AIG在上海获得保险牌照,友邦保险重回中国内地经营。
●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AIG为偿还债务,将友邦保险出售。
●2010年:友邦在香港上市,AIG于2012年清空友邦所有股票,AIG与友邦再无关系。
●所以,友邦保险的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四海保险,且友邦已于数年前脱离AIG,成为一家中国公司。
●在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也可以看到:如今,友邦保险以中国香港为总部,仅在亚洲18个地区开展保险业务。
香港银行的分类香港银行作为一个重要的金融机构,在其内部也有多个不同的分类。
这些分类主要是根据香港银行的经营性质、业务范围、规模大小等因素来进行划分的。
具体来说,可以将香港银行分为零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的银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介绍。
首先是零售银行。
零售银行主要面向个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包括储蓄账户、信用卡、贷款等。
这类银行通常拥有广泛的零售网点和ATM网络,便于客户随时随地进行金融交易。
在香港,零售银行是银行业中最大的一类,也是普通市民最为熟悉和使用的银行类型。
其次是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企业客户,为其提供资金融通、贸易融资、外汇交易等服务。
这类银行通常规模较大,拥有较强的实力和市场份额。
在香港,商业银行在支持本地企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是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资本市场业务,包括企业融资、证券承销、并购重组等。
这类银行通常拥有资深的投资银行家和交易员,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投资理财建议。
在香港,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国际资本流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类型的银行,如私人银行、直销银行等。
私人银行主要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专门的财富管理服务,包括资产配置、遗产规划等。
而直销银行则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渠道为客户提供在线银行服务,避免了传统分行的开支和人员成本。
总的来说,香港银行的分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更为专业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不同类型的银行各有侧重,但都在为香港的金融体系稳健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香港银行在未来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为香港的金融业保持竞争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香港四大地产天王的现金流管理香港“四大地产天王”的现金流管理经历多次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香港地产商已经百炼成钢,当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它们要显得从容很多。
长期以来,以长江实业为首的香港四大地产商采取了以净现金的“副业托底”+“收割过冬”的运营模式,以及相对保守的财务战略。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0001.HK,以下简称“长江实业”)董事局主席、“超人”李嘉诚说:“在开拓业务方面,保持现金储备多于负债,要求收入与支出平衡,甚至要有盈利。
我想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
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挨得住!”风险管理的“香港标准”在中国市场,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高,对企业充满了诱惑;但房地产业前期投入巨大、营收大起大落,又对现金流管理构成了挑战。
在经济危机中,房地产企业普遍遭遇资金链紧张,一些开发商因为资金紧张面临破产或被兼并的危险。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0012.HK,以下简称“恒基兆业”)、新鸿基地产有限公司(0016.HK,以下简称“新鸿基”)、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0017.HK,以下简称“新世界”)和长江实业等四大集团并称香港房地产业“四大天王”,其现金流与风险管理之道颇具特点。
“四大天王”旗下业务庞杂,从房地产开发、物业出租、基建、港口到电信、科技、酒店、煤气等等,业务几乎无所不包,虽然业务繁杂,财务报表却有共同点。
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教席教授郎咸平等对四大开发商财务报表的研究显示:这四大地产商平均资本负债率(即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长期维持在大约20%以内。
另一方面,四大地产商的现金占总资产比例在5%~15%。
20%以内的平均资本负债率,5%~15%的现金占总资产比例,成了香港房地产“行规”。
新世界一度偏离过这个比例,很快又调整到20%以下。
相比之下,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商经营风险远大于本港开发商。
根据2008年中期财报,首创置业(2868.HK)的资本负债率为40.11%,绿城中国(3900.HK)为116.7%,富力地产(2777.HK)的资本负债率更达到了139%。
警惕背后四大风险虽然香港寿险产品本身在保障范围、投资收益上具有较大吸引力,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且一些风险已经开始暴露,投保人理应警惕。
首先是汇率损失风险。
目前,绝大部分香港保险产品均以港元和美元计价,在当前人民币相对美元长期升值的趋势不改变的情况下,香港保单保额实际在不断贬值,尤其是长达数十年的长期寿险、医疗险等。
赴港投保,汇率确实是大问题。
如果人民币一直只升不跌,那么客户确实有汇率损失。
但是这个世界上会有只升不跌的定律吗?各国货币汇率也是呈周期性升升跌跌,中国未来也不会例外,这将是人民币走向世界的一定必然大方向。
作为国内高端客户,更应该把资产分散投资到环境资产、货币配置中,实现跨代财富传承。
内地在短短十几二十年间,通胀高企,纵观全球历史,没有一个国家能一直维持高汇率高利率。
另外在内地高保费的情况下,客户享受到的保障对比香港保险的物美价廉,孰优孰劣,相信消费者定能分辨!此外,投资亦有风险。
香港保险公司面向全球配置投资资产,投资渠道多、范围广,很多直接与金融衍生品挂钩。
这也意味着,其投资收益受经济市场的影响较大,在出现市场经济波动较大的情况时,保险资金投资可能会获得较高收益;但若遇上市场行情不好时,则可能出现巨额亏损。
一般国内消费者在香港购买的主要是保障类和储蓄类产品,就算香港本地人想要买到与金融衍生产品挂钩的保险产品也是十分难的一件事,另外香港证监会和保监会在产品发行上监管十分严格,要发生一个复杂的与衍生品相关的产品是一件十分难的事。
而国内近年新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比起香港成熟的保险投资市场,产品的复杂程度更甚。
另外投资收益方面,保险产品不是追求纯收益的工具,而且平衡风险和收益的保障类产品。
香港的保险产品作为国内高端消费者迈向国际金融市场,实现环球资产配置,是一个十分合适的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理赔诉讼损失风险在近年来已开始显现。
香港一位保险业人士告诉记者,在香港,目前因理赔原因发生的保险纠纷已屡见不鲜,发生理赔纠纷时,由于保单受香港法律管辖,内地投保人必须亲赴香港寻求救济。
香港保险名词解释以下是香港保险一些常见的名词解释:1. 保险公司(Insurance Company):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金融机构。
2. 保险经纪人(Insurance Broker):代表客户与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交易的中介人,帮助客户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3. 保险代理人(Insurance Agent):代表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的专业人士。
4. 保险合同(Insurance Policy):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签订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5. 投保人(Policyholder):购买保险并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的人。
6. 被保险人(Insured):保险合同中受到保险保护的个人或财产。
7. 受益人(Beneficiary):在被保险人出险时,有权获得保险金的人。
8. 保险金(Insurance Benefit):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在被保险人出险时支付的金额。
9. 保费(Premium):投保人向保险公司支付的购买保险的费用。
10. 免赔额(Deductible):在出险时需要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一部分损失。
11. 续期(Renewal):保险合同到期后,投保人选择继续购买保险并与保险公司重新签订合同。
12. 健康保险(Health Insurance):提供医疗费用保障的保险产品。
13. 车险(Motor Insurance):提供机动车所有者或驾驶员保障的保险产品。
14. 寿险(Life Insurance):提供投保人身故或达到特定年龄时获得一定金额的保险产品。
15. 旅行保险(Travel Insurance):提供旅行期间意外事故保障的保险产品。
请注意,以上解释仅为一般性的描述,具体情况还需参考相关保险合同或法律法规。
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的对比与分析自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以来,香港与内地之间的金融市场互相交流密切,两个市场都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挑战和变化。
本文将比较和分析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的共同点和差异,并探讨它们的优势和劣势。
1.市场规模内地的金融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与GDP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2020年末,A股市场总市值为101.15万亿元人民币。
A股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日渐成熟的市场,其规模已经有了可观的提升。
此外,内地的金融市场还包括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多个方面。
与此相比,香港的金融市场规模较小。
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香港证券市场的市值为42.1万亿元港币。
香港的金融市场与内地市场的规模相比,确实稍有逊色,但是香港的发挥的作用、引领着亚洲的金融市场,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制度与法规内地的金融市场制度和法规特别严格,中央政府对其进行了极大的干预和管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市场的稳定和有序。
这一点对于内地的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和互相融合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市场制度和法规更加开放、自由和流畅。
香港保持着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优势。
这使得香港金融市场容易吸引海外投资者和国际机构,从而带动市场的发展。
3.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香港与内地相比较为独立。
香港有自己的货币政策和货币发行机构,人民币在香港的使用不如港币普遍。
这种独立的货币政策与市场机制允许香港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内地的货币政策是由人民银行掌管,而基于中央政府的总体规划和政策。
这保证了货币市场的稳定和有序。
但这也难免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一旦遇到政策调整,市场情况也会受到相应的变化。
4.金融产品香港金融市场向来以各种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和创新而著名。
香港的金融产品体系非常完备,各种投资、储蓄、信贷等产品相对较多。
香港的基金市场和债券市场也非常发达,吸引了大量的国外资金。
http://www.baole.me/
香港储蓄保险对比之香港四大储蓄产品PK
储蓄型保险具体可以分为两大类:有保障和无保障两大类。
储蓄型保险在销售过程中,可参考客户预期的需要,为客户做计划书样本。
今天我们主要以在香港保险行业内知名度比较大的四大储蓄型保险为例,来看看香港保险产品有何优势。
这四款产品分别是:赤霞珠、真智珍宝、真智珍宝简化版以及隽升。
四款产品中,只有隽升没有任何保证,因为不同的产品,回报的方式自然是不同,风险以及收益是成正比。
在四大储蓄保险中,隽升储蓄保险是风险指数最高的一款产品,风险越高,自然收益也是最高的。
下面,我们便来看看这四类储蓄保险的优势:
赤霞珠:从第2个保单年开始每年派发保额的5%红利,直至被保险人100岁为止。
(风险最低)
真智珍宝:每3年派发保额的8%红利,共派发5次。
(短期保障可选择)
真智珍宝简化版:与真智珍宝不同点在于无论被保险人买多大的保额都不需要体检。
隽升:没有任何保证,但是回报率最高。
(总收益最高且长期保障可选择)
隽升的最大卖点是高额分红,长期年化利率6%左右,这是国内所有分红险都不可能做到的。
海外资产配置。
隽升的主要客户是高净值人群,这类人存在海外投资、海外移民等需求,事先将通过香港保险将资产转移至海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信息源自保了么。
保险很专业,购买需谨慎,拒绝人情保,保障更贴心。
保了么,做更专业的港险测评,欢迎免费获取测评报告。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官方网址:http://www.baole.me/更多精彩测评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