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检测仪表介绍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9
XMD温度巡回检测仪使用说明书一、概述XMD温度巡回检测仪是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智能仪表。
仪表采用双排数码管分别同时显示温度测量值与当前通道,可手动或自动巡回检测,并且每路有相应指示灯指示。
二、仪表主要技术指标1、精度:±0.5%FS±1.0个字2、输入信号:热电偶K E S J热电阻Pt100Cu503、测温范围:K(0~1300℃)E(0~800℃)S(0~1600℃)J(0~1000℃)Pt100(-200.0~600.0℃)Cu50(-50.0~150.0℃)4、报警继电器触点容量:220V/3A(阻性)5、工作电源:交流85~265V50HZ功耗小于5W6、正常工作环境:温度0~50℃,相对湿度35%~85%的无腐蚀性气体场合三、仪表面板布置四、仪表的设定过程1、正常的显示状态正常使用中,上排显示窗显示当前测得的温度值,下排显示窗显示当前通道。
设置参数时下排显示参数符号,上排显示设定值。
有报警输出时报警指示灯点亮,并且相应通道指示灯也点亮。
2、参数的设置自动巡检状态下,按SET键,下排窗显示密码锁项“LK”符号,上排窗显示密码值,此时您只要按动键、键、键即可对仪表进行规定范围内任意值设定。
长按或可实现快速连减或快速连加。
当上排显示窗变成您所需要的值后,您再按该功能键,仪表进入下一个设定项目,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设定:每格自动巡回检测时间“t1”,上限报警值“A1”,下限报警值“A2”,每路修正值“SC”。
自动巡检状态下,按键转换成手动巡检,此时下排个位小数点闪烁,按键步进定点巡检通道。
定点巡检时,按键转换成自动巡检。
五、仪表接线:热电偶接线图热电阻接线图六、型号意义:本仪表为1~16路通用型巡回检测仪,根据客户需要出厂时予以设置。
XMD—123“1”:表示通道数。
如‘16’为16通道,‘8’为8通道。
“2”:报警定义。
‘0’无报警,‘1’上限报警,‘3’上下限报警“3”:输入信号类型。
温度检测仪表的应用与作用一、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和国际实用温标。
华氏温标(oF)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度,水的沸点为212度,中间划分180等分,每第分为报氏1度,符号为oF。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度,水的沸点为100度,中间划分100等分,每第分为报氏1度,符号为℃。
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或称绝对温标,它规定分子运动停止时的温度为绝对零度,记符号为K。
国际实用温标是一个国际协议性温标,它与热力学温标相接近,而且复现精度高,使用方便。
目前国际通用的温标是1975年第15届国际权度大会通过的《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1975年修订版》,记为:IPTS-68(Rev-75)。
但由于IPTS-68温示存在一定的不足,国际计量委员会在18届国际计量大会第七号决议授权予1989年会议通过了1990年国际温标ITS-90,ITS-90温标替代IPTS-68。
我国自1994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ITS-90国际温标。
1990年国际温标(ITS-90)简介如下。
1.温度单位热力学温度(符号为T)是基本功手物理量,它的单位为开尔文(符号为K),定义为水三相点的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由于以前的温标定义中,使用了与273.15K(冰点)的差值来表示温度,因此现在仍保留这各方法。
根据定义,摄氏度的大小等于开尔文,温差亦可以用摄氏度或开尔文来表示。
国际温标ITS-90同时定义国际开尔文温度(符号为T90)和国际摄氏温度(符号为t90)2.国际温标ITS-90的通则ITS-90由0.65K向上到普朗克辐射定律使用单色辐射实际可测量的最高温度。
ITS-90是这样制订的,即在全量程中,任何温度的T90值非常接近于温标采纳时T的最佳估计值,与直接测量热力学温度相比,T90的测量要方便得多,而且更为精密,并具有很高的复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