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通信
- 格式:ppt
- 大小:16.96 MB
- 文档页数:2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授课教师:周振宇(副教授)介绍振宇教授⏹周振宇(副教授)电话:8050698⏹182-0150-4698⏹个人主页:/课件材料下载地址⏹课件材料下载地址:/teaching/⏹电子邮箱:zhenyu_zhou@课程要求勤⏹出勤:20分⏹期末考试:80分⏹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工程与学术相结合,侧重于学术。
培养自学能力,重视独立侧重于学术培养“自学能力”重视“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
教材无指定教材⏹教材:无指定教材课程内容通信原算机实⏹通信原理(强调计算机实现-Matlab)⏹通信系统(有线、无线)❑光纤通信、移动通信、传感器、机对机通信计算机网络(华为思科培训体系)⏹计算机网络(华为、思科培训体系)⏹标准化(IEC 61850)⏹工程案例(拓宽知识面、就业)学术课题(查找阅读英文文献数学建模)⏹学术课题(查找、阅读英文文献、数学建模)单位需求?⏹西门子有限公司智能电网集团⏹What do I need to qualify for this job?-Bachelor or university degree(including FH)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achelor or university degree (including FH) 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Experience and knowhow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SDH, IP, Powerline)-Knowledge in Wireless technologies will be beneficialKnowledge in Wireless technologies will be beneficial-CCNA-Design certification will be beneficial-Fluent in English language (speaking, writing); German beneficialBasic knowledge in Power Industry with focus on HV and MV power-Basic knowledge in Power Industry with focus on HV and MV powertransmission, LV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ll be beneficial-Minimum 2-5 years of experience in design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sp gy and communication solution development for Telco’s and Energy utilities. .-Having done this for power utilities will be beneficial. Experience inworking with NSN, ECI,Huawei, Cisco, Juniper, RuggedCom or Alcatel,Fiberhome, ZTE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oviders.Fiberhome ZTE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oviders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IEC 61850相关软件开发工程师⏹职位职能:软件工程师职位描述:1、计算机、通信或电力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国家级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优先;具有一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熟和跨平台编程;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华北电力大学位于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一所以电力科学为主要特色的高等学府。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是该校的一门重点学科。
该专业培养具备电力系统规划、运行、调度与控制、电力市场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文将对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考研情况进行介绍。
一、专业概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华北电力大学的重点学科之一,属于工学硕士专业。
该专业主要研究电力系统的规划布局、运行控制、保护与自动化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接受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等课程的系统训练,掌握相关理论和方法,具备解决电力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研复试科目1. 政治理论考查政治理论考查是国内大多数高校考研的基础科目之一,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也不例外。
考生需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
2. 专业课程考查专业课程考查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复试中最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华北电力大学在专业课考试中会涵盖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电力系统优化与调度、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操作,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3. 外语考查外语考查在很多高校的考研复试中都占有重要的比重,华北电力大学也不例外。
目前,英语是主要的外语考核科目。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翻译和听力等多个方面的测试,以证明自己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
三、备考建议1. 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理工科专业,考生需要在学习期间扎实掌握数学、电路基础等相关知识。
同时,还需要熟悉相关的电力系统理论和技术,为考试做好充足的准备。
2. 多做练习题做练习题是备考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做练习题可以巩固知识点,理清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1. 唐良瑞男,中共党员,博士学历,职称为教授,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通信1101班班主任。
在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华北电力大学教授,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
担任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图像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继电器等多家期刊的审稿专家,同时担任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学科、北京市海淀区科技专项项目评审专家。
主持或主研多项科研项目,出版多篇专著、译著。
本人获奖情况:2006-2007年度优秀班主任;2007-2008年度优秀班主任;多次被评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指导的论文多次被评为华北电力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被聘为《中国电机工程学报》(ISSN 0258-8013)期刊特约审稿专家;被聘为华北电力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所带班级及学生获奖情况:2011-2012学年:第六届寝室文化节优秀奖。
(百度百科/view/8759638.htm?fr=aladdin)2. 孙毅男,中共党员,博士学历,职称为教授,通信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没有太详细的介绍,只有几则新闻,摘录如下:/topic/1713/a452988.html/p-096107627583.html3. 祁兵没有太详细的介绍,只有一则新闻, 说明这个老师是做需求响应的.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1、无线通信网络与新技术 2、电力系统通信及信息处理来源:/(S(woqufy55xbe3vcfwrhdrtw45))/Item.aspx?id=421734. 许刚来源:/subview/837058/6047769.htm男,生于1963年10 月,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1984年7月、1993年6月、1997年4月分别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系、华中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图象处理研究所、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6月—1999年6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博士后。
专家介绍1. 毕天姝,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任IEEE 高级会员,CIGRE B5.48工作组召集人、B5.40, B5.43工作组成员,Institute for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 (CRIS)执行委员会委员,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Power System Optimization、《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编委会委员。
毕天姝教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广域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应用,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是国家“十三五”能源领域战略研究专家组成员。
近5年,主持国家973课题1项、863重大项目课题1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等;作为项目组核心成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计划、高等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等;主持或参加横向项目20余项。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80余篇,并且1篇论文获“第六届(2008年)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篇论文获首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百篇杰出学术论文称号。
2. 王飞,男,汉族,1973年8月出生,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导师:杨奇逊、米增强教授),清华大学电机系博士后(合作导师:孙宏斌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副教授,IEEE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工技术学报》、《太阳能学报》、《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Energies》等国内、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曾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技术委员会成员与分会主席,主要从事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电压无功协调优化、负荷预测与特性分析、智能电网能量管理与运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