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 第六节蜗杆、蜗轮的结构,画法和图样
- 格式:ppt
- 大小:965.50 KB
- 文档页数:7
蜗杆的画法教程令狐采学1 蜗杆的建模分析下面制作如图234所示的蜗杆。
图234 蜗杆建模分析(如图235所示):(1) 创建阶梯轴。
(2) 创建轮齿。
图235 蜗杆的建模分析2 蜗杆的建模过程1.创建阶梯轴(如图236所示)图236 创建阶梯轴(1) 在工具栏内单击按钮,在新建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worm.prt,然后单击。
(2) 在工具栏内单击按钮,或者依次在主菜单内单击“插入”→“旋转”,弹出“旋转”定义操控面板,在面板内单击“位置”→ “定义”,弹出“草绘”定义对话框。
(3) 选择“TOP”面作为草绘平面,选取“RIGHT”面作为参照平面,参照方向为向“右”,单击【草绘】进入草绘环境。
(4) 绘制如图237所示的二维草图,在工具栏内单击按钮,完成草图的绘制。
在绘制此草图时,一定要绘出中心线。
中心线图237 绘制二维草图(5) 在操控板中,单击按钮,预览所创建的特征,然后单击按钮,完成特征的创建。
2.创建轮齿(1) 在主菜单中选择“插入”→“螺旋扫描”→“伸出项”,出现如图238所示的属性定义对话框。
图238 “属性”菜单管理器(2) 按图238所示选择“可变的”、“穿过轴”、“右手定则”、“完成”,出现图239所示的对话框。
图239 “设置草绘平面”菜单管理器(3) 在绘图区内单击“TOP”面作为绘图平面,依次单击“正向”→ “缺省”进入绘图平面。
(4) 绘制如图240所示的扫引轨迹线,单击完成扫描轨迹。
在绘制此草图时,一定要绘出中心线。
中心线图240 绘制二维草图(5) 在操控板中,输入螺距“ 11”,并按回车键,系统进入绘制截面状态。
(6) 绘制如图241所示的二维草图,在工具栏内单击按钮,完成截面的绘制。
局部截面放大图图241 绘制二维草图(7) 在如图242所示的“伸出项:螺旋扫描”对话框中选择“预览”预览完成后的模型,然后单击“完成”完成轮齿的创建。
图242 “伸出项:螺旋扫描”对话框。
蜗轮蜗杆加工图画法及图例蜗杆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3.1需要在图样上标注的一般尺寸数据3.1.1齿顶圆直径d a1及其公差3.1.2分度圆直径d13.1.3齿宽b13.1.4轴(孔)径及其公差3.1.5定位面及其要求3.1.6蜗杆轮齿表面粗糙度3.2需要用表格列出的数据3.2.1蜗杆类型(ZA、ZN、ZI、ZK和ZC)3.2.2模数m3.2.3齿数Z13.2.4基本齿廓(符合GB10087时,仅注明齿形角α1),否则应以图样——轴向剖视或法向剖视详述其特征。
)注:1)对不同的蜗杆类型,应分别注明法向齿形角αn或轴向齿形角αx、刀具齿形角α0。
3.2.5齿顶高系数h a1*3.2.6螺旋方向:右或左3.2.7导程P Z3.2.8导程角γ3.2.9齿厚S1及其上下偏差(或量柱测量距M1及其偏差,或测量的弦齿厚及其偏差。
相应应注明量柱直径d M或测量弦齿高。
)3.2.10精度等级3.2.11配对蜗轮的图号及齿数Z33.2.12检验项目代号及其公差(或极限偏差)4蜗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4.1需要在图样上标注的一般尺寸数据4.1.1蜗轮顶圆直径d e2及其公差4.1.2蜗轮喉圆直径d a2及其公差4.1.3咽喉母圆半径γg24.1.4蜗轮齿宽b24.1.5孔(轴)径及公差4.1.6定位面及其要求4.1.7蜗轮中间平面与基准面的距离及公差4.1.8蜗轮轮齿表面粗糙度4.1.9咽喉母圆中心到蜗轮轴线距离4.1.10配对蜗杆分度圆直径d14.2需要用表格列出的数据4.2.1模数m4.2.2齿数Z24.2.3分度圆直径d24.2.4变位系数x24.2.5齿顶高系数h a2*4.2.6分度圆齿厚s2及其上下、偏差(或双啮中心距及其偏差,或测量的弦齿厚及其偏差,相应应注明测量弦齿高。
)注:该项数据仅用于要求互换性的传动。
对非互换性的传动可不给出该项数据,但需给出传动的侧隙值要求。
4.2.7精度等级4.2.8配对蜗杆的图号及齿数Z14.2.9检验项目的代号及公差(或极限偏差)5其他根据蜗杆、蜗轮的具体结构形状及其技术条件的要求,还应给出其他在加工和测量时所必需的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21.71:744.4:621.88GB 4459.2—1984代替GB 133—1974机械制图齿轮画法Mechanical drawingsConventional representation of gears1984-07-11发布1985-07-01实施国家标准局发布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图样中齿轮的画法。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2203—1973《技术制图——齿轮的规定画法》。
1 齿轮、齿条、蜗杆、蜗轮及链轮的画法1.1轮齿部分一般按图1~7的规定绘制。
1.1.1齿顶圆和齿顶线用粗实线绘制。
1.1.2分度圆和分度线用点划线绘制。
1.1.3齿根圆和齿根线用细实线绘制,可省略不画;在剖视图中,齿根线用粗实线绘制。
1.2表示齿轮、蜗轮一般用两个视图,或者用一个视图和一个局部视图(图1~3)。
图1图2图31.3在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齿轮的轴线时,轮齿一律按不剖处理(图1、2、3、4、7)。
1.4如需表明齿形,可在图形中用粗实线画出一个或两个齿;或用适当比例的局部放大图表示(图4~7)。
图4图5图6图71.5当需要表示齿线的形状时,可用三条与齿线方向一致的细实线表示(图6、8)。
直齿则不需表示。
图81.6如需要注出齿条的长度时,可在画出齿形的图中注出,并在另一视图中用粗实线画出其范围线(图4)。
1.7圆弧齿轮的画法见图6。
2 齿轮、蜗轮、蜗杆啮合画法2.1在垂直于圆柱齿轮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啮合区内的齿顶圆均用粗实线绘制(图9a、11、12),其省略画法如图9b所示。
圆柱齿轮啮合画法外啮合图92.2在平行于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啮合区的齿顶线不需画出,节线用粗实线绘制;其他处的节线用点划线绘制(图10、14)。
图10圆锥齿轮啮合画法轴线成直角的啮合图142.3在圆柱齿轮啮合、齿轮齿条啮合和圆锥齿轮啮合的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两啮合齿轮的轴线时,在啮合区内,将一个齿轮的轮齿用粗实线绘制,另一个齿轮的轮齿被遮挡的部分用虚线绘制(图9、11、16、18);也可省略不画(图12、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