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加工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4
乳制品加工相关的知识和流程一、乳制品加工的概述乳制品加工是指将乳液中的脂肪、蛋白质、糖类等成分进行分离、浓缩、杀菌、发酵等工艺处理,制成乳制品的过程。
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黄油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营养来源。
二、乳制品加工的基本流程1. 乳液的收集和储存:从奶牛或山羊等乳源动物中收集乳液,并进行初步的过滤、冷却等处理,然后储存在低温环境中,以防止乳液的变质。
2. 乳液的分离:利用离心机等设备将乳液中的脂肪和蛋白质等成分分离出来,得到脱脂乳和乳清。
3. 脱脂乳的处理:脱脂乳可用于直接饮用或加工成其他乳制品。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杀菌、超高温灭菌、超滤等。
4. 乳清的处理:乳清中含有丰富的乳清蛋白,可用于制作乳清蛋白粉等功能性食品。
处理方法包括浓缩、干燥等。
5. 乳制品的发酵:将牛奶或脱脂乳加入乳酸菌等发酵剂,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制成酸奶、酸乳等。
6. 乳制品的加工:将脱脂乳或发酵后的乳制品加入乳脂、糖类、香料等,经过搅拌、加热等工艺处理,制成奶酪、黄油等乳制品。
7. 乳制品的包装:将加工好的乳制品进行包装,以延长保质期,并方便运输和销售。
三、乳制品加工中的关键环节1. 杀菌:乳制品加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高温杀菌或超高温灭菌,可以有效杀灭乳液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延长乳制品的保质期。
2. 发酵:发酵是制作酸奶、酸乳等乳制品的关键步骤,通过加入乳酸菌等发酵剂,使乳液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改变乳制品的口感和风味。
3. 浓缩:对乳清等液体乳制品进行浓缩处理,可以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制作出更加浓郁的乳制品。
4. 干燥:对乳清等液体乳制品进行干燥处理,可以将其水分含量降低,制成乳清蛋白粉等干燥产品。
5. 搅拌:对乳制品进行搅拌处理,可以使其中的乳脂均匀分布,提高口感和质地。
6. 加热:通过加热处理,可以改变乳制品的口感、杀菌、杀死酶等,使其更加适合消费。
四、乳制品加工中的注意事项1. 卫生安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乳品加工手册1. 引言乳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美味。
乳品加工是将原料牛奶转化为各种乳制品的过程,包括奶粉、酸奶、黄油等。
本手册将重点介绍乳品加工的几个关键步骤和技术要点,以指导乳品加工厂家实现高质量产品生产。
2. 原料准备2.1 牛奶a. 牛奶的选择:应选用新鲜、未与其他物质接触的优质牛奶。
b. 牛奶的贮存:牛奶应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防止细菌繁殖。
2.2 其他辅料a. 乳化剂:乳化剂可提高乳制品的稳定性和口感。
b. 调味品:根据产品需求,添加适量的调味品。
3. 加热和杀菌3.1 加热过程a. 直接加热法:将牛奶直接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
b. 稳定加热法:缓慢加热牛奶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彻底杀菌。
3.2 杀菌过程a. 高温短时法:将牛奶加热至高温,短时间内迅速冷却。
b. 低温长时法:将牛奶加热至较低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进行杀菌。
4. 乳化和均质4.1 乳化a. 乳化的目的:将脂肪微小分散于牛奶中,提高乳制品的质感。
b. 乳化过程:通过搅拌、高压处理等方法实现乳化效果。
4.2 均质a. 均质的目的:使乳制品细腻、均匀,增加口感。
b. 均质过程:利用高压力使牛奶中的微小颗粒彻底分散。
5. 添加辅料和调味5.1 添加辅料a. 添加乳化剂:根据比例要求,将乳化剂加入乳制品中。
b. 添加稳定剂:为了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口感,适量添加稳定剂。
5.2 调味a. 根据产品需求,选择适量的调味品,如水果、巧克力等。
6. 包装和储存6.1 包装a. 包装材料的选择:选择与乳制品相容的无毒、耐冲击、耐高温的包装材料。
b. 包装过程:将加工好的乳制品装入包装材料中,并进行封口处理。
6.2 储存a. 储存条件:将产品储存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b. 储存检查:定期检查储存条件和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7. 结论本手册全面介绍了乳品加工的关键步骤和技术要点,包括原料准备、加热和杀菌、乳化和均质、添加辅料和调味、包装和储存等方面。
乳制品的生产工艺乳制品是指以动物乳汁为原料进行加工制作的食品,主要包括牛奶、奶粉、奶酪、酸奶、黄油等产品。
乳制品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原料接收、预处理、杀菌、分离、调整、成型、包装等环节。
首先,原料接收是指将新鲜的乳汁从牧场或农户中收集到乳品加工厂。
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样品检验和原料质量评估,确保原料的安全和质量。
接下来是预处理阶段。
新鲜乳汁中可能含有杂质、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因此需要通过过滤、澄清和预热等工艺步骤进行处理。
过滤和澄清可以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预热可以杀灭部分细菌、酵母和酶。
然后是杀菌过程。
为了确保乳制品的安全性和延长保质期,需要在乳汁中加入热或冷处理,进行杀菌。
常用的杀菌方法包括高温短时间灭菌和超高温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酵母。
随后是分离。
通过离心或过滤等工艺,将乳汁中的脂肪和乳清分离开来。
分离后的乳清可以单独加工制作乳清蛋白、乳清酸奶等产品,而脂肪则可以用于制作黄油、酸奶、奶酪等。
接下来是调整环节。
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需要对乳汁的脂肪含量、糖分含量、乳固体含量等进行调整。
这可以通过加入乳脂、糖或浓缩乳等方法进行调整。
然后是成型。
将调整后的乳汁进行冷却、搅拌、发酵、定型等工艺步骤,制作成不同形状和口感的乳制品。
比如将发酵后的乳汁制作成酸奶,将定型后的乳汁制作成奶酪。
最后是包装。
根据不同乳制品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和方式进行包装。
常见的包装材料有纸盒、塑料瓶、铁罐等。
包装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物料入库、封装、贴标签等环节。
总之,乳制品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接收、预处理、杀菌、分离、调整、成型和包装等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保证乳制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乳品生产加工知识引言乳品生产加工是指将鲜奶或乳制品加工成供应市场消费的产品过程。
乳品生产加工涉及到许多知识和技术,包括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本文将介绍乳品生产加工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加工工艺。
乳品生产原料选择乳制品的原料主要包括鲜奶和乳制品粉。
鲜奶是指直接从奶牛、山羊等乳制动物体内获得的未经加工的乳液。
常见的鲜奶包括牛奶、羊奶等。
乳制品粉是将鲜奶经过浓缩、脱水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粉末状乳制品。
乳制品粉通常有全脂奶粉、脱脂奶粉、乳清蛋白粉等。
选择合适的原料对于乳品的品质和口感至关重要。
乳品加工工艺1. 巴氏灭菌工艺巴氏灭菌工艺是一种常用的乳品加工工艺,用于灭菌鲜奶,以延长其保质期。
该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鲜奶预热:将鲜奶加热至60-65摄氏度,杀死其中的大部分细菌; - 巴氏杀菌:将预热后的鲜奶加热至72-75摄氏度,保持一定时间,达到杀菌效果; - 快速冷却:迅速将杀菌后的鲜奶降温至低温。
2. 乳品发酵工艺乳品发酵是指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将乳制品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酒精等有机酸或醇类物质的工艺过程。
发酵可以改变乳品的风味、延长保质期,并有利于人体对乳制品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
常见的乳品发酵工艺包括酸奶发酵、酒精发酵等。
3. 乳品加工技术乳品加工技术是指将原料乳制品加工成各种乳制品产品的工艺和方法。
常见的乳品加工技术包括: - 浓缩技术:将乳制品中的水分减少,增加固体物质的含量;- 脱脂技术:将乳制品中的脂肪含量减少,以降低脂肪摄入量; - 脱水技术:将乳制品中的水分脱除,得到乳制品粉。
乳品质量控制乳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可以保证乳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常用的乳品质量控制方法包括: - 原料检验: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安全和卫生标准; - 加工控制: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因素,确保杀菌、发酵等环节达到规定的标准; - 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常见乳制品加工引言乳制品是指以动物的乳汁为原料制作的食品,是人类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乳制品经过加工,不仅提高了营养价值,还改善了味道和质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乳制品加工方法及其流程。
常见乳制品加工方法1. 牛奶的加工牛奶是乳制品中最常见、最基础的一种。
牛奶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杀菌、脱脂和浓缩。
1.1. 杀菌牛奶加工的第一步是杀菌,通过高温或超高温加热杀灭细菌,延长牛奶的保存期限。
脱脂是将牛奶中的脂肪分离出来,制成脱脂牛奶。
这样可以降低牛奶的脂肪含量,适合需要低脂饮食的人群。
1.3. 浓缩浓缩是将牛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其变得更浓稠。
浓缩的牛奶可以用于制作奶油和奶粉等乳制品。
2. 奶酪的加工奶酪是一种利用乳酸菌和凝乳酶发酵加工的乳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
2.1. 凝乳奶酪的制作首先需要凝乳,即牛奶中的乳清蛋白与凝乳酶反应生成块状凝结物。
凝乳后,需要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
乳酸菌可以将乳糖分解成乳酸,降低pH值,促进奶酪的凝结和发酵。
2.3. 榨水发酵完毕的奶酪块需要经过榨水,去除多余的乳清。
2.4. 压制榨水后的奶酪块需要经过压制,将其压实,形成特定的形状和质地。
2.5. 陈化压制后的奶酪需要进行陈化,即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使奶酪获得更好的风味和口感。
3. 酸奶的加工酸奶是经过乳酸菌发酵的乳制品,具有丰富的乳酸菌和益生元,有助于促进消化和增强免疫力。
酸奶的制作首先需要将牛奶加热到适当的温度,杀死不利于乳酸菌生长的细菌。
3.2. 添加乳酸菌加热后的牛奶需要添加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可以将乳糖分解成乳酸,使牛奶变酸。
3.3. 发酵添加乳酸菌后,需要将牛奶放置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发酵,促使乳酸菌发挥作用,使牛奶变成酸奶。
3.4. 冷藏发酵后的酸奶需要冷藏,降低温度,停止乳酸菌的作用,并增加酸奶的口感和稠度。
结论乳制品加工是通过对牛奶进行不同的处理和加工方法,使其变成更多样化、更有营养和更具口感的乳制品。
乳品加工技术及其影响因素乳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食品之一。
乳品加工技术是将乳液加工成乳品产品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杀菌、浓缩、发酵等步骤。
在乳品加工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对加工技术以及乳品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乳品加工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一、乳品加工技术1. 杀菌技术杀菌是乳品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
常见的杀菌方法包括高温短时杀菌(HTST)和超高温杀菌(UHT)。
HTST杀菌是在短时间内将乳液加热至高温,然后迅速冷却;UHT杀菌则是将乳液加热至超高温度,然后快速冷却。
选择合适的杀菌技术能够有效杀灭乳液中的细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2. 浓缩技术浓缩是将乳液中的水分蒸发使其浓缩的过程。
常用的浓缩方法有真空浓缩、逆渗透浓缩和超滤浓缩。
这些方法能够去除乳液中的水分,提高产品的浓度和口感。
3. 发酵技术发酵是将乳液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或其他有益物质的过程。
通过发酵可以改变乳品的风味和质地,提高产品的口感和保健功能。
常见的发酵乳品产品包括酸奶和乳酸菌饮料。
二、乳品加工技术的影响因素1. 原料质量乳品加工技术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原料的质量。
新鲜、优质的乳液能够保证乳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乳液中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微生物的污染都会影响乳品的加工效果和口感。
2. 加工设备加工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也对乳品的加工技术产生影响。
先进、高效的加工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设备的清洁和维护也是确保产品安全卫生的重要环节。
3. 温度和时间控制在乳品加工的各个阶段,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适宜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能够杀灭细菌、去除水分,并保持产品的营养成分。
同时,合理的冷却温度和冷却时间也能够影响产品的质地和口感。
4. 细菌菌种和发酵条件在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种的选择和发酵条件的控制对产品的质量和口感起着重要作用。
合适的菌种能够产生特定的风味物质和保健成分,而发酵条件的调控则可以影响菌种的生长和代谢,进一步影响产品的品质。
乳品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乳制品作为重要的营养食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乳品工程作为乳制品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工艺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乳品工程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以利于大家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物料处理物料处理是乳品工程的第一步,其目的是通过剔除杂质、杀菌、分离、搅拌等方式,使乳液达到适合加工和生产的状态。
研究表明,在乳品加工过程中,物料处理对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相关研究指出在物料处理过程中合理选择和控制乳液的温度、pH值以及搅拌速度等参数,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利用率。
三、乳品发酵乳品的发酵是指加入适当的乳酸菌或其他微生物菌种,通过其代谢反应产生乳酸、气体等物质,从而改变乳品的性质和口感。
发酵过程通过降低pH值,增加产物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研究发现,在乳品发酵过程中,适当控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以及菌种的选择,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风味、纹理和抗菌能力。
四、乳品加工乳品加工是指将发酵后的乳制品进行加工处理,以制备各类乳制品产品。
乳品加工涉及到多种技术和工艺,包括杀菌、浓缩、萃取、稳定剂的添加等。
相关研究表明,在乳品加工过程中,合理选择工艺流程、优化加工参数以及选用适当的功能性成分,可以改善产品的质地、稳定性和保质期。
五、乳品安全乳品安全是乳品工程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涉及到产品从原料收购、生产过程到最终销售环节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标准。
相关研究指出,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原料检测和产品检验监控、提高设备的卫生条件,是确保乳品安全的关键。
同时,加强消费者的教育和监督,提高消费者对乳品安全的意识和知识水平,也是乳品工程研究中重要的方向。
六、结论通过对乳品工程领域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看到乳品工程研究在物料处理、乳品发酵、乳品加工和乳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设备更新换代、工艺的改进和质量安全的提升等。
乳品加工
摘要:鲜牛乳中含有大约87%的水分,在水分中溶解着各种可溶性盐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一小部分蛋白质。
牛乳可加工成酸奶、奶粉、冰淇淋等食品。
关键字:成分加工原料技术
正文:
一:牛乳的化学成分及性质①
鲜牛乳中含有大约87%的水分,在水分中溶解着各种可溶性盐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一小部分蛋白质,同时在水中还分别分散着两个胶体系统。
其一是脂肪球,每个脂肪球都由极薄的脂肪球膜包围着,形成了乳状液,此系统对于机械搅拌作用很敏感(例如利用搅拌制造奶油的加工过程);另一个是酪蛋白胶束,其由蛋白质分子和不溶性盐(主要是磷酸钙络合物)构成,此系统对于酶的作用很敏感(例如利用凝乳酶制造干酪的加工过程)。
两种胶体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是稳定的,从而使乳能够形成均匀的胶体乳状液。
成分:1:乳脂肪;2:乳蛋白质(酪蛋白,乳清蛋白);3:乳糖(α-乳糖水合物,α-乳糖无水物,β-乳糖);4:乳品中的盐类,乳中的钾、钠大部分是以氯化物、磷酸盐及柠檬酸盐的可溶状态存在;5:乳中维生素,牛乳中含有几乎所有已知的维生素;6乳中的酶(脂酶,磷酸酶,蛋白酶,乳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还原酶);7:乳中其他成分。
影响成分的因素:1:奶牛个体因素(品种,个体体型,年龄,泌乳期,发情,营养状况);2:环境因素(气温,噪声、日照及空气污染噪声及突发事件);3:管理因素。
二:原料乳中微生物②
来源:1:内源性污染;2:外源性污染:来源于牛体的污染乳房周围和牛体皮肤表面,来源于牛舍的污染牛舍中的饲料、粪便、地面土壤、空气中尘埃等,来源于挤乳用具及工作人员的污染挤乳用具;贮藏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牛乳挤出后,在未消毒加工之前的这一阶段中,如果贮藏运输方法不当、器械不清洁也会对乳造成污染。
病原菌:1. 葡萄球菌,2. 链球菌属,3. 沙门氏菌属,4. 大肠埃希氏菌,5. 李斯特菌,6. 布鲁氏菌属,7. 芽孢杆菌属,8. 梭菌属,9. 分支杆菌属。
腐败微生物:1. 大肠菌群,2. 假单胞菌属,3. 黄杆菌属4. 产碱杆菌属,5. 莫拉氏菌属,6. 腐败希瓦氏菌,7. 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8. 乳酸菌。
有益微生物:1. 乳杆菌属,2. 乳球菌属,3. 链球菌属,4. 明串珠菌属,5. 丙酸杆菌属,6. 双歧杆菌属,7. 微球菌属。
真菌:1. 酵母菌2. 霉菌。
三:液态奶加工技术③
1:巴氏杀菌乳加工技术;2超高温灭菌乳;3超高温灭菌含乳饮料。
干燥法保存酸奶发酵剂菌种主要有以下方法:
⑪真空干燥。
⑫喷雾干燥。
⑬冷冻干燥或升华干燥(广泛用于实验室)。
⑭浓缩发酵剂的冷冻干燥(广泛用于商品加工)。
四:酸奶加工④
1:凝固型酸乳
工艺流程:原料乳净化——标准化——配料——均质——杀菌——冷却——发酵剂——接种——灌装——发酵——冷藏——成品——容器杀菌
2:搅拌型酸乳
工艺流程:原料乳净化——标准化——配料——均质——杀菌——冷却——发酵剂——接种——发酵——冷却,搅拌——灌装——冷藏——成品
五:乳粉加工⑤
乳粉的种类很多,但主要以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速溶乳粉、婴儿配方乳粉、调制乳粉等为主。
1:全脂乳粉和全脂加糖乳粉都是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喷雾干燥——检验——过筛——检验——出粉冷却——装箱——乳的标准化——真空浓缩——包装——成品。
2:脱脂乳粉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原料乳验收——预处理——预热杀菌——真空浓缩——流化床冷却——喷雾干燥——过筛——包装——检验——分销——脱脂乳——预热分离——稀奶油。
3:婴儿配方乳粉的工艺流程:溶解——棕榈油——原料乳验收——预处理——杀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包装——检验——分销——脱盐乳清粉——精炼玉米油——预热均质——标准化——白砂糖——出粉冷却。
六:其他乳制品加工⑥
甜炼乳加工:原料乳验收——预处理——预热、杀菌——真空浓缩——烘干、粉碎——乳糖——标准化——浓缩乳均质——冷却、结晶——装罐、封罐——过滤、杀菌——焦糖溶液——冷却——包装——干燥——灭菌——洗罐——空罐——
过筛。
七:奶油加工技术⑦
奶油加工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下列个程序:稀奶油收购——稀奶油——稀奶油中和——杀菌——冷却与成熟——加色素——搅拌——排出酪乳及水洗——
加盐及压炼——压型——包装——冷却——发酵——加发酵剂——原料乳——
脱脂乳。
(加工酸性奶油比加工甜性奶油多一道加发酵剂的过程)奶油的品质:1、奶油的品质,2、奶油的色泽,3、奶油的风味,4、奶油的物理结构,5、奶油的营养价值。
八:干酪素、乳糖与乳清粉加工技术⑧
1:盐酸干酪素加工工艺流程:乳清——脱脂乳——粉碎——干燥——粉碎——脱水——洗涤——酪蛋白凝固沉淀——脱脂乳——加酸点制、加水——干燥——包装
2:加工过程影响干酪素灰分高低的因素
①盐酸的质量:稀盐酸配制浓度符合工艺规定要求。
②点制温度:41~44℃。
③点制酸度:65~68。
④搅拌速度:40r/min。
⑤酸化速度:缓慢加酸法(18~20min)。
⑥洗涤:充分洗涤,成品酸度不超过60。
⑦干燥热风要过滤。
3:工业加工乳糖,目前采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从过饱和溶液中结晶的结晶法。
②采用碱土金属进行沉淀的Steffen法。
③通过有机溶剂如乙醇进行沉淀的有机溶剂沉淀法。
4:精制乳糖的加工工艺:粗糖溶解——板框压滤——结晶——母液的脱
除——晶体洗涤——粉碎——筛选——干燥。
5:乳清粉的工艺流程:乳清预处理——巴氏杀菌——浓缩——乳糖的预结晶——喷雾干燥——乳清粉冷却——过筛——包装——入库。
九:冰淇淋加工⑨
冰淇淋是以饮用水、乳品(主要是稀奶油)、蛋品、甜味料。
食用油脂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香料、稳定剂、着色剂、乳化剂等食品添加剂,经混合、灭菌、均质、老化、凝冻等工艺或再经成形、硬化等工艺制成的体积膨胀的冷冻饮品。
同时也是一种营养食品,且易于消化。
加工:1、设计产品;2、冰淇淋配方计算; 3、配料混合;4:混合料的杀菌;5、混合料的均质;6、冷却、老化成熟;7、凝冻;8、成型冰淇淋成型分为浇模成型、挤压成型和灌装成型三大类。
十:市乳⑩
市乳分类:1、普通市乳;2:浓厚牛乳;3、强化牛乳;4、复原乳;5、成
分调制乳;6、功能性液体乳(仿制乳、合成乳、高蛋白乳、低乳糖乳、低盐乳、
蛋白消化乳、免疫乳);7、灭菌乳;8、乳饮料。
市乳生产工艺:原料乳的验收和预处理——标准化——均质——杀菌或灭菌
——冷却——罐装、封口——装箱、冷藏。
参考文献:
1:①②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乳品加工技术讲义第一章:牛乳成分及性质;2:③④⑤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乳品加工技术讲义第二章:主要乳制品加工技术;
3:⑥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乳品加工技术讲义第三章:其他乳制品加工技术;4:⑦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乳品加工技术讲义第二单元:奶油加工;
5:⑧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乳品加工技术讲义第三单元:干酪素、乳糖与乳清粉加工技术;
6:⑨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乳品加工技术讲义第四单元:冰淇淋的加工;7:⑩道客巴巴:乳制品及大豆制品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