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中物理压强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807.50 KB
- 文档页数:19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专题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对下列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A.甲:压力相同时,压强随受力面积的增大而增大B.乙: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C.丙: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D.丁: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2.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等量的水,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橡皮泥,一个捏成实心,一个捏成碗状,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如图.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3.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4.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该木块()A.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B.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C.木块的密度是0.7×103kg/m3D.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5.如图,小船上放有较大石头,当人将石头放入池塘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对池塘底部的压强增大B.水对池塘底部的压强减小C.水对船底的压强不变D.水对船底的压强增大6.如下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
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7.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8.如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A.p变小,p′变大B.p变小,p′变小C.p变大,p′变小D.p变大,p′变大9.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A.PA=PB>PCB.PA>PB=PCC.PA<PB=PCD.PC<PA<PB10.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将三个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小球,分别沉入三个容器的底部,当小球静止时,容器受到小球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一样大1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和底面积相同的容器,甲容器下大上小,乙容器上下一般大。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专题训练-精选解析101.如图,A、B两长方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的密度为ρA,底面积为S A,B的密度为ρB,底面积为S B,且S A B,若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恰好相等,则A、B的高度之比h A/h B为多大?2.如图所示是探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实验装置,将一由A和B构成、两端开口的玻璃制品的底部扎上薄橡皮膜,做成容器。
A的横截面积为S A,B的底面积为S B,且S B=4S A=40 cm2,h A足够高。
实验过程如下:将容器固定在放有电子秤的铁架台上,使薄膜刚好与电子秤完全接触,且电子秤的示数为零。
往容器内缓慢倒入360 g水后,水面的高度h为15 cm,小天将一物体C放入水中,水面静止时A内水面上升了2 cm,电子秤的读数增加了160 g;他再将一个物体D放入水中,水面静止时A 内水面又上升了2 cm,此时电子秤的读数又增加了80 g。
(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倒入360 g水后,水面的高度h为15 cm时水对薄膜的压强;(2)当水面上升了2 cm时,薄膜受到水的压力的增大量;(3)C、D两个物体的质量。
3.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10cm深的水,在一根原长20cm的轻质弹簧下悬挂的圆柱体A静止时下底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物体A重3N, 高10cm, 此时弹簧伸长了3cm。
往容器中缓慢加水,当圆柱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6cm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如图乙所示。
己知弹簧受力的大小与弹簧长度的变化量成正比关系。
求:(1)甲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圆柱体A的密度。
(3)需要继续加入多少质量的水才能使圆柱体A刚好完全浸入水中。
4.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底部有一固定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当容器中水深为20cm时,木块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发生形变.(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g取10N/kg)求:(1)木块A的密度;(2)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求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是多大?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是多少?5.履带式拖拉机的质量是6000kg,每条履带与地的接触面的长为,宽如果河面冰层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这台拖拉机能否通过冰面?若能通过,最多能载多少kg货物?6.如图甲所示,正方体A边长0.2m,作为配重使用,杠杆OE:OF=2:3,某同学用这个装置和一个密闭容器D提取水中的圆柱体B,圆柱体B的体积是密闭容器D 的;旁边浮体C的体积是0.1m3,该同学站在浮体C上,总体积的浸入水中;该同学用力拉动滑轮组绕绳自由端,手拉绳的功率P和密闭容器D匀速被提升的距离关系如图乙所示;密闭容器D上升速度0.05m/s保持不变,密闭容器D被提出水后,圆柱体B从密闭容器D中取出放在浮体C的上面,同时手松开绳子时,浮体C露出水面的体积减少总体积的;在提升全过程中,配重A始终没有离开地面。
初中物理-压强专题强化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起到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背带扁而宽B.枕木铺在铁轨下C.挖土机具有较宽的履带D.压路机的碾子很重2.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铁轨下铺放枕木B.书包带做得较宽C.推土机装有宽大的履带D.篆刻刀的刀口做得锋利3.如图所示,a、b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大B.a的密度小,受的重力小C.a的密度小,受的重力大D.a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小4.将一满罐的“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A.仍是满罐水B.水将流掉一半C.水将全部流出D.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行驶中的汽车,车窗紧闭,以此汽车为参照物,当打开天窗时。
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天窗外空气的流速等于车内空气的流速B.天窗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空气的流速C.天窗外空气的压强等于车内空气的压强D.天窗外空气的压强大于车内空气的压强6.关于气体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将玻璃管由竖直变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不变B.能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进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强C.一标准大气压可托起76cm高的水银柱D.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7.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G A=20N,用力F将A压在竖直墙壁上,F=100N,A 处于静止状态,若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是5×10-3 m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A对墙壁的压力为120N B.物体A对墙壁的压强为4×103Pa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0N D.增大F,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也变大8.如图中各事例,没有..应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吸盘挂衣钩B.注射药液C.抽水机抽水D.吸尘器吸尘9.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让空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10.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 两点,已知A、B 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大小关系为A.P 甲<P 乙B.P 甲>P 乙C.P 甲= P 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是中国科技馆“球吸”展品.不吹风时,两球静止.当风自下而上吹向两球中间时,两球会相互靠拢,出现“球吸”现象.如图所示实例中,与“球吸”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吸盘挂钩被“吸”在墙上B.在两杯口中间吹气,乒乓球向杯口运动C.将铝柱浸没在水中,它排开的水流到烧杯里D.在B管一端吹气,水从A管上端喷出1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是()A.茶壶B.自制气压计C.船闸D.锅炉水位计13.有一重2N的圆柱形玻璃杯(杯壁厚度不计),底面积为100cm2,装有一定质量的煤油,杯底到油面的高度为20cm,放在水平桌面上(取g=10N/kg,ρ煤油=0.8×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油对杯底的压强是1.6×103PaB.杯底对桌面的压强是1.8×103PaC.煤油对杯底的压力是16ND.杯子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16N14.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商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限压阀质量为m0,限压阀顶部面积为S1(己知大气压强p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降低,随气压减小而升高B.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C .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最大压强000m gp p s =+D .如果限压阀的质量增加了m ,则锅体与锅盖咬合处对锅盖的作用力的增加量为0s s F mgs -= 15.质量为1kg 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700cm 2,水桶内装有40cm 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 =70N 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此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p ,g =10N/kg 。
中考物理《压力和压强的综合计算》专项练习题(附有答案解析) 1.图甲所示是我市的新景点——江面上的步行桥,人称“南京眼”,该桥总长约800m,是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图乙所示是一辆四轮观光游览车。
(1)若游览车以1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它通过该桥约需多少小时?(2)已知游览车的质量为1200kg,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取10N/kg)(3)游客乘坐游览车在水平桥面上观光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cm2,人的总重为8000N,则游览车对桥面的压强是多少帕?2.2015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保日”。
今年“环保日”的活动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
为此,李明采取骑山地车的方式参与活动,则(1)李明周末骑车去距家30km远的动植物园游玩,途中的平均速度为15km/h,他从家到达动植物园需要多长时间?(2)若李明和他的山地车的总质量为60kg,车轮胎和地面总的接触面积大约15cm2,他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是多大?(g取10N/kg)(3)李明想估测匀速骑行过程中的功率,通过查资料得知人骑自行车的阻力大约为人车总重的0.06倍,他从家到动植物园这一骑行过程中的功率?3.图是小王同学在参加学校运动会200m比赛时的情景。
他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力为500N,鞋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80cm2,跑完全程用时32s。
求:(1)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2)他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3)若一只鞋子的质量为150g,跑步过程中鞋子离地面的高度均为20cm,脚落地一次重力对鞋子做的功。
4.云门屯景区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的国家4A级景区,该景区核心景点之一“天门洞”是乐安江在此穿山而过留下的宽80余米、高100余米的巨型山洞,十分壮观。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江上游船采用电力驱动,如图为一艘电动游船正驶过天门洞。
这种游船满载时,船和人的总质量为2800kg。
(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该游船满载时,外船底最深处距离水面0.5m,该处所受水的压强;(2)该游船满载时,游船排开水的体积;(3))该游船满载时,在平静的乐安江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游船所受水的阻力为400N,驱动电机的工作电压为60V,且消耗的电能有80%用来克服水的阻力做功,则此时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
大气压强知识训练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大气压强1、(2015•丰台区校级模拟)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气压的数值在不同地区一般不同B.同一地区的大气压数值也在不断变化C.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Hg,它是不变的【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变化规律,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答案】C【解析】A、对于不同的地方,大气压一般不同,故A正确;B、同一地区大气压与天气、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故B正确;C、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C错误;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Hg,它是不变的,故D正确;故选C。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与大气压有关的知识,都是一些基础知识,要注意理解并识记。
举一反三:【变式】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A.橡皮塞跳起B.筷子提米C.覆杯实验D.向两球之间吹气【答案】C2、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思路点拨】托里拆利实验要抓住是大气压支持住水银柱,故大气压有多大,支持住的水银柱就有多高。
【答案】D【解析】往水银槽加水银、使玻璃管倾斜、把玻璃管往上提,这三个方法既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又不能改变水银柱的压强,故都不能使管内外高度差变化。
只有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高山上大气压小,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就变小。
【总结升华】托里拆利实验能测出大气压的值,是利用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即P大气=P水银=ρ水银gh。
举一反三:【变式】1(2015春•广饶县校级期中)某同学自制一只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A.水银槽内水银过多B.玻璃管内进入空气C.玻璃管太粗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答案】B【变式】2在一次模拟的托里拆利实验中,四个同学分别用图所示的四种方式测量液柱高度。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专题训练-精选解析11.我国自行研制的舰载多用途歼一15战斗机,首次成功起降在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上,如图所示:“辽宁舰”的排水量为6.7×104t,g取10N/kg,海水密度近似于水的的密度取1.0×103kg/m3,求(1)每架舰载飞机的质量5150kg,每架舰载飞机与甲板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则每架舰载飞机对甲板的压强是多少?(2)航空母舰辽宁舰的潜水器到达5000m深的海底世界时,如果潜水器的一个观测孔面积是0.03m2,则海水对该观测孔的压力是多少?(3)辽宁舰满载并静止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绳挂在的A点处,在B点施加力F1=20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为0。
撤去F1,在B点施加力F2=30N时,仍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绳重,摩擦不计,OB =3OA,g取10N/kg。
(1)画出F2的力臂;(2)求合金块的质量(3)求在B点施加F2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3.一带阀门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200cm2,内装有12cm深的水,当把边长为10cm重20N的正方体M用细绳悬挂在水中时,拉力为12N。
(1)正方体M受到的浮力;(2)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3)若从图示状态开始,通过阀门K缓慢放水,当放出400cm3的水时,关闭阀门,细绳刚好断裂,求细绳刚刚拉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4)在(3)中若放出了1500cm3的水时,绳未拉断,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4.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为,瓶底的面积是,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
求:(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5.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常规动力潜艇具备选进的通讯设备、武器系统、导航系统、水声对抗、隐蔽性强,噪声低、安全可靠等优异性能,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海水的1.0×1033排水量水上2250t,水下3000t最大潜水深度300m最大输出功率3000kW最大航速水上30km/h,水下36km/h(水下)(1)因训练任务需要潜艇在水上航行,此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2)潜艇下潜到200m深处时,潜艇上一个面积是400cm2的观察窗口受到海水的压力为多大?(3)潜艇在水下执行巡航任务,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5h的路程为多少?若潜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80%,潜艇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时受到水的平均阻力f是多少?6.小芳的妈妈买了一箱牛奶,平放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箱与地板的接触面积为0.08m2,箱和牛奶总质量是8kg,箱中每一小盒牛奶的包装袋上都标有“净含量250mL、257g”字样。
【物理】初中物理压强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一、压强1.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ρ甲 >ρ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Δh ,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与切去部分高度Δh 的关系是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及图知道,ρ甲>ρ乙、h 甲>h 乙,由p=ρgh 知道p 甲 >p 乙,所以开始时甲图线在乙图线的上面,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h ,由于ρ甲>ρ乙,所以△p 甲>△p 乙,即甲的压强减小的快,但由于甲的高度大于乙的高度,所以,甲的压强不可能比乙先变成零,故只有D 正确。
2.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甲可能小于'm乙 B.'m甲一定小于'm乙 C.'m甲可能大于'm乙 D.'m甲一定大于'm乙【答案】D【解析】【详解】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的质量相等,由m=ρV=ρL3可得:ρ甲L甲3=ρ乙L乙3,由图可知,L甲>L乙,则ρ甲L甲2<ρ乙L乙2,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h的部分时,截取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ρ甲△V甲=ρ甲L甲2h,△m乙=ρ乙△V乙=ρ乙L乙2h,因△m甲-△m乙=(ρ甲L甲2-ρ乙L乙2)h<0,所以,△m甲<△m乙,即甲截取的质量小、剩余的质量大,乙截取的质量大、剩余的质量小,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后,甲的质量大,乙的质量小,即m′甲一定大于m′乙。
故选D。
3.以下关于压强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B.“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C.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强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答案】A【解析】【详解】A.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气球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而造成的,故A错误;B.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大,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故B正确;C.根据p=F/S知道,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压强增大,菜刀刀口做的很薄,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故C正确;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故D正确.4.在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正常贬服一次的时间约为3sB.一个中学生站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3PaC.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约为1m/sD.普通书桌高度约为80cm【答案】D【解析】【详解】A 、人正常眨眼一次的时间很短,约0.2s ;故A 错误;B 、每只鞋的底面积大约为200cm 2,即0.02m 2;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kg ,压力约500N ,压强42500N 1.2510Pa 20.02mF p S ===⨯⨯,故B 错误; C 、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比步行快的多,约5m/s ;故C 错误; D 、书桌高度约为0.8m ,即80cm ;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5.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正方体上截去一部分,且截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如图所示,则所截去的高度h 甲、h 乙的关系是A .h 甲一定大于h 乙B .h 甲一定小于h 乙C .h 甲可能大于h 乙D .h 甲可能等于h 乙【答案】B 【解析】 【详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F S =G mg S S ==Vg SLgS Sρρ==ρgL ,因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 甲=p 乙, 所以,ρ甲gL 甲=ρ乙gL 乙,即ρ甲L 甲=ρ乙L 乙,………① 由ρ甲>ρ乙可知,L 甲<L 乙,……②设截去的高度为h ,截去的部分的质量m =ρV =ρSh =ρL 2h ,因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质量m ,则有:ρ甲L 甲2h 甲=ρ乙L 乙2h 乙,……③ 由①③两式可得:L 甲h 甲=L 乙h 乙, 由L 甲<L 乙可知,h 甲>h 乙. 故选A .6.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A .102Pa B .103Pa C .104Pa D .105Pa【答案】C 【解析】【详解】中学生平均体重约为500N,两脚的总面积约为0.05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为:p=FS=GS=2500N0.05m=104Pa.7.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S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答案】D【解析】【详解】A.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说明容器原来液面等高,浸入球后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F=PS=,则甲液体增加的深度大于乙液体增加的深度,即最后甲乙液体的总体积相同,说明甲增加的体积>乙增加的体积,即甲球体积大.所以选D.8.两个足够高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如图所示(S甲>S乙)。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注入相等高度的甲、乙两种液体后,则以下关于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及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p甲>p乙B.ρ甲>ρ乙,p甲<p乙C.ρ甲<ρ乙,p甲>p乙D.ρ甲<ρ乙,p甲<p乙【答案】D【解析】【详解】甲乙液体质量相等,由图可知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根据mVρ=可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即ρ甲<ρ乙;甲乙液体质量相等,对容器底的压力(F=G=mg)相等;A的底面积大,根据FpS=可知p甲1<p乙1,当两容器中分别注入相等高度的甲、乙两种液体后即h甲=h乙、且ρ甲<ρ乙,根据p=ρgh可知,甲增加的压强小于乙增加的压强,即△p甲<△p乙,由于加入液体后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甲1+△p甲;p乙=p乙1+△p乙,所以,p甲<p乙。
9.1648年,帕斯卡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二楼的阳台上在细管里倒水,结果只用几杯水就把木桶撑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A.水的体积B.水的深度C.木桶的容积D.木桶的底面积【答案】B【解析】【分析】从筒裂这个现象可以看出倒入的几杯水使水桶受到的压强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然后再将倒入这几杯水造成的变化与液体压强的特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倒入几杯水后,水的质量虽然变化,由于是一根细管,所以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深度增加的很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这一实验表明的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深度.故选B.10.一个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如果将这个木块切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取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则这个小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是A.p B.p C.p D.2p【答案】B【解析】设原来的重为G,边长为a,底面积为S,则压强为:;将这个木块切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则每个重为:,底面积为:,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则这个小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是:。
故选B。
11.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其目的是为了()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增大压力D.减小压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FpS知,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所以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
故选B。
【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牢记影响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反之减小压强。
12.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中,这位扮相为孙悟空的京剧演员连续地展示了两个亮相动作,他对地面的压力及压强分别为F甲、F乙、p甲、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答案】B【解析】【详解】演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所以F甲=F乙,甲动作演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根据压强公式FpS得,p甲>p乙,故B符合题意.13.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B.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允血液C.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D.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答案】B【解析】【详解】A.宽大的脚掌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A错;B.尖尖的口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故B正确;C.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C错;D.车轨铺在枕木上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D错;14.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详解】A.高原反应是由于海拔越高气压越小,而造成的不适,故A正确;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飞机的机翼的特殊形状,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利用了流体压强一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故B正确;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利用了物体的浮沉条件,而不是压强的关系,故C错误;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是因为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故D正确.【点睛】关键是学生对相关力学知识的的掌握,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大气压、压强、浮力都是中招的热点.15.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答案】D【解析】【详解】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C.菜刀钝了磨一磨,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16.小明将两个相同的一次性塑料杯叠放在一起,用吹风机以恒定风速沿上杯口水平吹气,发现塑料杯被吹出,如图,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上杯口流速大,压强小”使杯子飞出,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吹气时有气体进入下面的杯子中将上面的杯子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