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彩画设计图案
- 格式:docx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8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古建彩绘——和玺彩画古建彩绘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名目繁多,一般分为三类:旋子彩画、和玺彩画和苏式彩画。
彩画普遍使用于宫殿、寺庙、官衙、牌楼等建筑,他有着特有的施工过程,一般先批灰打底,其次绘画放样,最后设色涂刷。
今天就由熙虎彩绘为大家揭开和玺彩画的“神秘面纱”。
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这种汉族宫殿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
其是清代建筑彩画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和玺彩画”的箍头、藻头都用线将它分成整齐的格子,把各种形式的龙都画在格子内,通常在箍头盒子内画“坐龙”,藻头画“升龙”或者或“降龙”,枋心之内画“行龙”,间或画龙凤,整个彩画的分布从枋心开始,向两端做对称式,一般都用“金龙和玺大点金”,特别是在主梁上大都用这种彩画,梁枋上的藻头呈“ΣΣ”形。
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花纹绚丽。
金线一侧衬白粉或加晕。
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
和玺构图因运用宫殿较多,因此以龙为主要图案。
构图:将大小额枋横向分为三段,中为枋心,两侧为箍头与藻头。
曲线:用形曲线分成整齐的格子,绘出皮条圭线、藻头圭线、岔口线。
枋心:把各种形式的龙画在格内。
枋心内画二龙戏珠。
箍头:在箍头盒子内画坐龙。
藻头:藻头画升龙或降龙,如宽大可画升降龙。
死箍头:箍头边线用金线或墨线,退晕色,拉大粉压老叫死箍头。
活箍头:活箍头用片金西蕃莲,边珠或福字等几何文字的称活箍头。
岔角:箍头与藻头间的小尖形称岔角,多画菱花,可以用四分之一朵菱花填上,也可以空着。
锦枋线:间界这各间间的线条叫锦枋线。
枋线:有几种画法,除去金线或墨线之外,可用同一颜色,由浅至深层层排比退晕。
柱子:柱子赤红,上部分如交金墩、金柱、瓜柱等部分的构图与色彩,按藻头的图形与颜色分配。
根据建筑的规模、等级与使用功能的需要,分为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和苏画和玺等五种。
它们是根据所绘制的彩画内容而定名。
古建彩绘系列——旋子彩画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对古建筑和古建彩绘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研究,并且对旋子彩画也有所涉猎。
旋子彩画是中国传统建筑彩绘艺术中的一种精美形式,在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细腻的图案在今天依然令人赞叹。
本文将以一名建筑学专家的角度,详细介绍旋子彩画的流程以及在古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旋子彩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样式和技法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和变革。
旋子彩画是一种以点、线、面为基本构成要素,通过旋转以同心圆为轴心来组成各种图案和图形,再进行彩绘和金粉加盖等工艺处理而成的一种彩画。
旋子彩画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准备原材料。
旋子彩画的原材料包括画纸、石膏、淀粉、黄泥、泥炭、石膏粉、彩绘颜料等,每种材料的材质和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用途和功能。
第二步,制作彩画模板。
彩画模板是旋子彩画制作的关键,需要根据图案的要求用画纸和彩笔反复绘制而成。
制作好的模板需要经过数次复制和修整才能够达到所需的精度和清晰度。
第三步,制作旋子。
旋子是启动整个绘画过程的核心工具,需要根据模板的要求进行制作。
旋子的制作需要精细的手工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对制作者的要求十分高。
第四步,绘画。
在制作好旋子之后,需要根据模板要求,将颜料均匀地涂在旋子的轮廓上,并手持旋子在画纸上旋转,形成各种图案和形态。
由于旋子的不同角度和旋转速度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旋子的使用需要具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第五步,金粉加盖。
彩画绘制完成后,需要用金粉进行装饰加盖,以使画面更加细腻精致。
金粉的质量和用量也有着涵义不同的象征意义。
上述流程所涉及到的工序和原材料都有着十分高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旋子彩画的制作需要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艺。
但正是这样的专业技术和手工技艺,才使得旋子彩画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旋子彩画在古建筑的设计和装饰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文化中,古建筑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类型和特点中国古建筑彩画是指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使用的彩绘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类型和特点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类型包括壁画、彩绘雕梁、彩绘门楣等。
壁画是在建筑的内墙上绘制的图画,常见于寺庙、宫殿等地;彩绘雕梁则是将彩绘艺术应用于建筑的梁上,常见于民居、庭院等地;彩绘门楣是指在门楣上绘制的彩画,常见于古代官府、豪华住宅等建筑中。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特点是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构图严谨。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色彩鲜艳丰富,常使用红、黄、蓝等鲜明的色彩,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线条流畅是指彩画中的线条流畅自然,线条粗细适度,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构图严谨是指彩画的构图合理,画面整体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意境和寓意。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彩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因此,彩画中常常融入了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比如,在寺庙的壁画中常常绘制佛教故事和神话传说,寓意着修身养性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而在宫殿的彩绘雕梁中常常绘制吉祥图案和吉祥动物,寓意着吉祥和福运。
中国古建筑彩画还注重细节的表现和艺术的精湛。
在彩画中,细节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确的细节处理,使彩画更加生动、立体和具有艺术感。
同时,中国古建筑彩画的制作需要经过严格的工艺和技巧,需要画师具备高超的绘画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一幅精美的彩画作品。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类型和特点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它以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构图严谨为特点,注重意境和寓意的表达,同时追求细节的精湛和艺术的精神。
中国古建筑彩画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古建筑彩绘之旋子彩画、和玺彩画及苏式彩画作为建筑学专家,我们所学习的不仅是建筑的结构、功能、美学理论等基础知识,还包括其中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演变。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彩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装饰艺术,旋子彩画、和玺彩画以及苏式彩画都是其中的代表手法。
旋子彩画,顾名思义,是以优美的旋子线条为基础,衍生出的各类图案组合,通常用于古代宫殿、寺庙的装饰。
其特点是几何形、线条纤细,色彩明快,主要运用离散的点线面装饰,“以线管面陪衬”的表现手法能够令建筑立体感更强。
旋子彩画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彩绘手法,而这个技艺最为突出的代表就是颜真卿所绘制的今坛。
在旋子彩画的彩绘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好彩绘的内容和方案,接着按照图案的大小、精细程度来确定使用的画笔类型及大小,之后需要对建筑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以确保彩绘以后的搭配效果。
然后再根据方案使用颜料进行彩绘,一般来说会使用到一种叫做“制色汁”的涂料,它是由颜色鲜艳的细胞薯和高参锰酸钾熬煮而成的,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潮性和耐久性。
彩绘完毕后还需要进行保护处理,让图案更加持久。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和玺彩画,来自唐代。
和玺彩画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彩绘手法,相对于旋子彩画而言,它更加注重色彩的鲜艳和对比。
和玺彩画的图案是由向心收敛的各彩石点组成,由于其色泽如瑰,因此又称作“石点彩画”。
和玺彩画在古代的建筑装饰中也有很高的运用,例如在洛阳白马寺、寿县郓山寺以及铜雀台等建筑中都能看到和玺彩画的相貌。
和玺彩画的彩绘原理与旋子彩画类似,首先需要进行清洁处理,然后根据方案选择画笔,可根据要求不同的图案选择不同尺寸的笔刷。
彩绘的重点是对于颜色的把握,对比颜色的搭配、阳刚与柔美的点面结合都要有所考虑。
绘制时需要注重色块之间的距离、数量和分布,使其呈现出明快而又和谐的效果。
苏式彩画是古代建筑彩绘技艺中的一种,又称“吴门彩画”,起源于南朝时期的苏州、杭州等地。
苏式彩画是以线描颜、点染为主要手法,注重用色淡雅、细腻,并在施工时使用金属箔和各种银丝等进行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