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V阻容串联降压电源电路
- 格式:docx
- 大小:49.35 KB
- 文档页数:4
阻容降压原理及电路将交流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变压器降压后再整流滤波,当受体积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时,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电容降压式电源。
一、电路原理电容降压式简易电源的基本电路如图1,C1为降压电容器,D2为半波整流二极管,D1在市电的负半周时给C1提供放电回路,D3是稳压二极管,R1为关断电源后C1的电荷泄放电阻。
在实际应用时常常采用的是图2的所示的电路。
当需要向负载提供较大的电流时,可采用图3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
整流后未经稳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高于30伏,并且会随负载电流的变化发生很大的波动,这是因为此类电源内阻很大的缘故所致,故不适合大电流供电的应用场合。
二、器件选择1.电路设计时,应先测定负载电流的准确值,然后参考示例来选择降压电容器的容量。
因为通过降压电容C1向负载提供的电流Io,实际上是流过C1的充放电电流Ic。
C1容量越大,容抗Xc越小,则流经C1的充、放电电流越大。
当负载电流Io小于C1的充放电电流时,多余的电流就会流过稳压管,若稳压管的最大允许电流Idmax小于Ic-Io时易造成稳压管烧毁.2.为保证C1可靠工作,其耐压选择应大于两倍的电源电压。
3.泄放电阻R1的选择必须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泄放掉C1上的电荷。
三、设计举例图2中,已知C1为0.33μF,交流输入为220V/50Hz,求电路能供给负载的最大电流。
C1在电路中的容抗Xc为:Xc=1 /(2 πf C)= 1/(2*3.14*50*0.33*10-6)= 9.65K流过电容器C1的充电电流(Ic)为:Ic = U / Xc = 220 / 9.65 = 22mA。
通常降压电容C1的容量C与负载电流Io的关系可近似认为:C=14.5 I,其中C 的容量单位是μF,Io的单位是A。
电容降压式电源是一种非隔离电源,在应用上要特别注意隔离,防止触电阻容降压原理和计算公式这一类的电路通常用于低成本取得非隔离的小电流电源。
7805/7905 三端稳压器件 +5V电源 -5V电源双电源 [原创 2010-05-22 15:23:30]三端稳压器件:78xx/79系列三端稳压器件是最常用的线性降压型 DC/DC 转换器,78xx/79 系列简单易用、价格低廉,直到今天还在大多电路中采用。
如7805,7806,7809,7812,7815,7824,(79××)以及三瑞可调稳压(LM317,337,338......)。
78xx/79xx系列在降压电路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输入输出压差不能太大,太大则转换效率急速降低,而且容易击穿损坏;2、输出电流不能太大,1.5A 是其极限值。
大电流的输出,散热片的尺寸要足够大,否则会导致高温保护或热击穿;3、输入输出压差也不能太小,大小效率很差。
4、7805、7905要加散热片,前面加的电压值最好不能超过其额定值的3V以上。
5、另外注意78xx/79xx系列的引脚顺序是不一样的。
具体如下所示:Vin Gnd Vout (To-220)7815 1 2 37915 2 1 3我们面对7815或7819(有字的一面对我们)左边数第一个是1脚,中间是2脚,最后一个是3脚。
7815 一脚是输入,二脚是地,三脚是输出7915 一脚是地,二脚是输入,三脚是输出7805引脚图7905引脚图78XX系列集成稳压器的典型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输出正5V直流电压的稳压电源电路。
IC采用集成稳压器7805,C1、C2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容,RL为负载电阻。
当输出电较大时,7805应配上散热板。
79XX系列集成压器是常用的固定负输出电压的三端集成稳压器,除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均为负值外,其他参数和特点与78XX系列集成稳压器相同。
79XX系列集成稳压的三个引脚为:1脚为接地端,2脚为输入端,3脚为输出端。
79XX系列集成稳压器的应用电路也很简单。
下图所示为输出-5V直流电压的稳压电源电路,IC采用集成稳压器7905,输出电流较大时应配上散热板。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线性稳压电源的设计设计课题:5V分立元件串联的稳压电源专业班级:2009级通信工程学生姓名:王海鹏学生学号:2009512453指导教师:苑冰二○一二年六月十二日一、设计要求(1)直流输出电压Uo=5V(+/-20%)(2)最大输出电流Io=1A(3)稳压系数γ=0.01以下(当电网电压波动=+/-10%)(4)输出电阻ro=0.05Ω(5)输出波纹电压小于5μv(6)工作温度-20-40C o二、电路原理图的确定由于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十分成熟,这里我们选择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作为电源的整流、滤波部分。
由于要求电源输出电压有一定的调整范围,稳压电源部分选择串联负反馈稳压电路。
同时由于对输出电流要求比较大,调整管必须采用复合管。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初步确定最佳电路的形式,参见图1。
备选方案见最后原理图。
三、电路各元件参数的计算与型号确定1、变压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计算变压器B1次级输出电压(UB1)O和变压器的功率PB1。
调整管T1的管压降(UT1)CE应维持在3V以上,才能保证调整管T1工作在放大区。
整流输出电压最大值为12V。
保护电路R6上的压降约2V。
桥式整流电容滤波输出电压是变压器次级电压的1.2倍。
(UB1)OMIN=(2+(UT1)CE+(UO)MAX)(UB1)OMIN=(2+(3~8V)+5.5V)=(10.5~15.5)V 取Ui为12V UB2=12/1.2=10V 当电网电压下降10%时,变压器次级输出的电压应能保证后续电路正常工作,那么变压器B1次级输出电压(UB1)OMIN应该是:则变压器B1次级额定电压为:(UB1)O=(UB1)OMIN÷0.9(UB1)O=10V÷0.9=11.11V当电网电压上升+10%时,变压器B1的输出功率最大。
这时稳压电源输出的最大电流(IO )MAX为800mA。
此时变压器次级电压(UB1)OMAX为:(UB1)OMAX=(UB1)O×1.1 Ii=IOmax十(I1+I2+I3+I4)Ma=(1A+5MA+10MA+5MA)=1.02A(UB1)OMAX=11.11V×1.1=12.22V变压器B1的设计功率为(考滤过载20%):P B1=(UB1)OMAX×1.2(IO)MAXPB1=17.31V×1.2×800mA=17.31VA为保证变压器留有一定的功率余量,确定变压器B1的额定输出电压为18V,额定功率为20~25VA。
正负5v电源设计电路图+原理题目:±5V简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一﹑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设计要求:设计出每个功能框图的具体电路图,并根据下列技术参数的要求,计算电路中所用元件的参数值,最后按工程实际确定元件参数的标称值。
容量:5W输入电压:交流220V输出电压:直流±5V输出电流:1A二、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及对稳压电源的要求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性指标,如输出电压、输出电滤及电压调节范围;另一类是质量指标,反映一个稳压电源的优劣,包括稳定度、等效内阻(输出电阻)、纹波电压及温度系数等。
对稳压电源的性能,主要有以下四个万面的要求:1.稳定性好当输入电压Usr(整流、滤波的输出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变动时,输出电压Usc的变化应该很小一般要求。
由于输入电压变化而引起输出电压变化的程度,称为稳定度指标,常用稳压系数S来表示:S的大小,反映一个稳压电源克服输入电压变化的能力。
在同样的输入电压变化条件下,S越小,输出电压的变化越小,电源的稳定度越高。
通常S约为。
2.输出电阻小负载变化时(从空载到满载),输出电压Usc,应基本保持不变。
稳压电源这方面的性能可用输出电阻表征。
输出电阻(又叫等效内阻)用rn表示,它等于输出电压变化量和负载电流变化量之比。
rn反映负载变动时,输出电压维持恒定的能力,rn越小,则Ifz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也越小。
性能优良的稳压电源,输出电阻可小到1欧,甚至0.01欧。
3.电压温度系数小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会引起输出电压的漂移。
良好的稳压电源,应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有效地抑制输出电压的漂移,保持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压的漂移用温度系数KT来表示:4.输出电压纹波小所谓纹波电压,是指输出电压中50赫或100赫的交流分量,通常用有效值或峰值表示。
经过稳压作用,可以使整流滤波后的纹波电压大大降低,降低的倍数反比于稳压系数S。
串联型稳压电路,用做一种简单的稳压电源,可以满足一般无线电爱好者的需要。
5v稳压电源电路工作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括性介绍。
本文将重点讨论5V稳压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稳定可靠的电源是必不可缺的,尤其是5V稳压电源,因为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小型家用电子产品和微控制器等领域。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5V稳压电源电路工作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以及结论。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部分内容。
1.3 目的本文取得完整深入地阐述5V稳压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对传统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此外,我们还将提供常见的5V稳压电源设计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解析和评估。
通过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5V稳压电源电路,并在实践中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改进。
2. 5V稳压电源电路工作原理:2.1 5V稳压电源的定义与作用:5V稳压电源是指能够将输入变化的电压稳定地输出为5V的电源装置。
在许多电子设备和电路中,例如微控制器、传感器、模拟集成电路等,需要一个稳定的电压源以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
5V是一种常用且经典的工作电压,因此5V稳压电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领域。
2.2 传统稳压电源工作原理:传统的线性稳压技术通常是使用晶体管或功率二极管组成调整元件,通过不同配置形式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调节,并将其输出为稳定的5V。
最常见的线性芯片解决方案是采用三端稳压器(如LM78XX系列)或基准+调整型(如LM317)芯片来实现。
在线性稳压器中,负载和输入之间通过一个可变阻抗来调整使用功率二极管驱动的可变反馈网络产生恒定输出。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包括效率较低、发热量大以及对输入电压变化的响应较慢等。
2.3 常见的5V稳压电源电路设计方案:除了传统的线性稳压器,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5V稳压电路设计方案。
其中包括开关稳压器、降压/升压转换器和线性稳压器与开关稳压器组合等。
开关稳压器广泛应用于高效率能量转换领域。
它利用开关元件(通常为MOSFET)和能储存能量的电感来实现输入到输出之间的低损耗切换。
阻容降压电容 5v阻容降压电容(5V)在电子学领域中,阻容降压电容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
它可以将高电压降低到5V,以满足特定电路的工作需求。
本文将介绍阻容降压电容的原理、应用以及注意事项。
一、原理阻容降压电容是一种电容器,它的特殊结构使其能够起到降压的作用。
在电容器内部,存在两个电极,分别是正极和负极。
当电容器两端施加电压时,电荷会在两个电极之间存储。
根据电容器的特性,电荷储存量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容器两端施加高电压时,如果我们希望将电压降低到5V,就需要使用阻容降压电容。
在具体的电路中,我们可以将阻容降压电容与其他电子元件串联或并联,以达到降压的效果。
通过合理选择电容器的参数,如电容值和工作电压,我们可以实现将高电压降低到5V的目标。
二、应用阻容降压电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手机充电器:手机充电器通常需要将市电的高电压(如220V)降压到5V,以供给手机充电。
在充电器中,阻容降压电容被用来降低电压,保证手机安全充电。
2. 电子设备电源:许多电子设备需要5V的电源来工作,如单片机、传感器等。
阻容降压电容可以将市电或其他高电压降压到5V,为这些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
3. LED灯驱动电路:LED灯通常需要较低的电压来工作,如3V、2V 等。
阻容降压电容可以将高电压降低到所需的电压,为LED灯提供合适的驱动电压。
4. 智能家居控制器:智能家居控制器通常需要5V的电源来工作,以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功能。
阻容降压电容可以将市电或其他高电压降压到5V,为智能家居控制器提供电源。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阻容降压电容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选择合适的电容器:根据具体的工作电压和电流需求,选择合适的阻容降压电容。
如果电容器的参数不合适,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或导致电路故障。
2. 正确连接电容器:将电容器正确连接到电路中,确保正极和负极接线正确。
错误的连接可能导致电容器损坏或电路故障。
阻容降压电容 5v阻容降压电容是一种电子元件,其作用是用来降低电压。
在电路中,当需要将输入电压降低到较低的电压供应电路或设备时,我们可以使用阻容降压电容来实现。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关于阻容降压电容的原理、应用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阻容降压电容的工作原理。
阻容降压电容是通过其内部的电阻和电容来实现对电压的降低。
在电路中,当电压加到电容上时,电容开始充电,并且电压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电容内置的电阻,电容的电压并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而是逐渐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这个稳定的状态就是我们需要的较低电压。
阻容降压电容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家用电器中,由于不同器件对电压的需求不同,我们需要将输入电压降低到适当的范围供应给这些器件。
阻容降压电容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此外,在电子设备中,我们常常需要将高电压降低到适合电子元件工作的较低电压。
阻容降压电容也可以用来实现这一功能。
然而,在使用阻容降压电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电容的容量需要根据电压降低的程度来选择。
容量过小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电压降低效果,而容量过大则会导致整个电路变得笨重。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容量。
其次,阻容降压电容需要注意电流的限制。
由于电容的充电和放电过程都需要通过内部的电阻进行,因此在选择阻容降压电容时需要考虑电流的大小。
如果电流过大,可能会导致电容的损坏或者对电路的负载产生影响。
另外,温度对阻容降压电容的性能也有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电容的内部电阻可能会增加,从而影响整个电路的性能。
因此,在选择阻容降压电容时,我们需要考虑工作环境的温度条件,并选择适合该温度条件的电容。
总结一下,阻容降压电容是一种用来降低电压的电子元件。
通过其内部的电阻和电容,可以实现将较高的电压降低到较低的电压。
在选择阻容降压电容时,我们需要考虑容量的大小、电流的限制以及工作环境的温度条件。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大家对阻容降压电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V微型继电器自动转换串联供电并联充电线路自动转换串联供电并联充电线路是一种可以在不干扰电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充电的电路。
该电路采用了5V微型继电器来实现电路的自动转换功能,可以使电器在串联供电和并联充电两个模式之间自动切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在5V微型继电器中,有两个触点,一个是常闭触点(NC),一个是常开触点(NO)。
在正常情况下,常闭触点接通,常开触点断开。
当继电器吸合时,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接通。
我们将该微型继电器与一个电源和一个充电器相连,构建如下电路:1.将继电器的两个端子与电源正负极相连。
电源是为了提供继电器激活所需的电压。
2.将电源的正极连接到一个切换开关,然后将开关的另一端与继电器的激活引脚相连。
通过切换开关,我们可以手动控制继电器的激活状态。
3.将继电器常开触点与电器的正极相连。
这样,在正常情况下,电器将通过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供电。
4.将继电器常闭触点与充电器相连。
这样,在继电器激活时,电器将自动切断与常开触点的连接,同时通过常闭触点与充电器相连,实现充电功能。
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1.当切换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继电器不激活,常闭触点接通,常开触点断开。
此时,电器正常供电。
2.当切换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继电器激活,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接通。
此时,电器与充电器并联,电器将被充电。
通过上述电路,可以实现电器的自动切换供电和充电功能。
当我们需要给电器充电时,只需打开切换开关;当充电完成或不需要充电时,只需关闭切换开关。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选用合适的继电器、电源和充电器。
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电源的电压匹配,以确保正常工作。
同时,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应适应电器的充电需求,以免损坏电器。
综上所述,5V微型继电器自动转换串联供电并联充电线路是一种可以在不干扰电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充电的电路。
该电路通过继电器的自动切换功能,实现了电器与充电器的自动切换,方便我们进行充电操作。
阻容串联降压电路 5V 输出电路解析 20131119电路用于有双向可控硅系统的单片机控制电路。
半波阻容降压电路。
经过电容降压的电源(市电,正弦波)有半个波经过D2被消耗掉,另一半波,经过D1流过负载被使用,同时,D2反向击穿起稳定作用。
在有可控硅的系统中,应优选负电源。
避免可控硅使用在第四象限。
稳压二极管D1过热损坏与其消耗的功率有关。
在稳压二极管没有损坏之前,其端电压就会在5.6V左右,施加多少电压的说法不正确,关键是看你给它的电流是多少,不能超过其本身可承受的功率值(5.6V*电流值)。
稳压管之所以可以稳压就是要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下,只要流过它的反向电流和稳压电压的乘积不超过所允许的功率就不会造成永久性损坏,这种击穿是可逆的。
至于热击穿的说法不切合稳压管的实际,只是针对三极管的说法。
UBN的交流电压波形,电容降压整流后味精稳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高于30V, 并且会随负载电流的变化发生很大波动。
C1为275VAC交流耐压电容(X2型)。
概述:将交流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变压器降压后再整流滤波,当受体积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时,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采用阻容降压式电源。
阻容降压包括电容降压和电阻降压两种。
电容降压的原理用复函数来分析:电容的阻抗Xc=1/j ωC,电容上的压降IXc,此处I为复函数电流。
也可近似表示为IoXc,此处Io为负载电流。
电容降压整流后未经稳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高于30伏,并且会随负载电流的变化发生很大的波动,故不适合大电流供电的应用场合。
1、单负电源电容降压半波整流电路该电路常用于电流小,空间有限,电源单一,有可控硅控制的电路中。
可避免可控硅使用在第四象限。
如无可控硅控制优先选用全波整流。
1.1原理图1.3电路原理分析上面图1是基本的半波阻容降压电路。
经过电容的电流和电容阻抗的乘积就是电容的压降。
经过电容降压的电源,有半个波经过ZD1被消耗掉。
另一半波,经D1流过负载被使用,ZD1稳定负载的电压。
具有过压保护的5V稳压电源电路图具有过电压保护的5V稳压电源,采用集电极输出串调电源,有扩流、过电压保护装置。
电路如图所示。
具有过压保护的5V稳压电源电路电路工作原理:闭合电源开关S,电路电源220V经变压器T降压,由桥式整流二极管VD1~VD4和电容C4整流、滤波使输出端获得稳定的5V电压。
W7805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5A,要想使输出电流大于1.5A,则要扩大输出电流,为此在W78O5的外围接一只大功率晶体管VT。
它采用的是并接式扩流方式,即W7805的第1脚与VT的基极相连,W7805的第2脚与VT的集电极相连,这样两输出电流之和可满足输出1.6A电流的要求。
如果需要更大的输出电流,可改用2~3只大功率管并联即可。
W78O5集成稳压器内部有过电流、过热和安全区保护电路。
尽管如此,由W7805和VT等组成的稳压电源输出端仍有可能发生过电压现象。
为确保负载的安全,该电源在集成块典型应用电路基础上,加了过电压保护电路。
该电路由稳压二极管VZ、电阻R3、晶间管VS和快速熔丝管FU等组成。
该电源工作正常时输出电压为5V,晶问管VS呈截止状态。
当稳压电源由于某种原因(如集成块损坏或调整管击穿)使输出电压超过限定值时,即大于等于5.6V,稳压管VZ 击穿,采样电压VR3升高使晶间管VS触发而导通,造成熔丝熔断,从而保护了负载。
在集成稳压器W7805的第1、2脚和扩流管VT的发射极与集电极间分别并联二极管VD5和VD6,主要是用来保护集成块和扩流管。
当输人端发生短路或输出端过压而使VS 导通造成输人端短路时,稳压器输入端电压因熔丝熔断立刻为零,而输出端电容器C8上充足的电荷则不能立即为零,因而造成输出端瞬间电压高于输入端,为了防止这个反向峰值电压击穿集成稳压器W7805或VT功率管,故加了VD5、VD6使电荷泄放掉,从而保护了W7805和VT。
C1和C2为VD1~VD4的输人和输出电容器,可抑制高频谐波干扰。
具有过压保护的5V稳压电路
具有过压保护的5V稳压电路,采用集电极输出串联型稳压方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纹波少和稳定度高等特点。
具有扩流和过压保护装置,可实验室作电路实验,也可作固态电路和微处理机的供电电源,还可用作专用仪器、仪表等其他电路的电源。
1.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如下图所示。
闭合电源开关s,电网220V电压经变压器降压得到11.5v交流电,二级管VD1~VD4桥式整流,电容C4滤波,集成稳压器W7805的稳压可获得平滑的5V直流电压。
集成稳压器W7805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图中的大功率三极管VT起扩流作用,可使输出电流大于1.5A。
这是一种并接式扩流方式,即W7805的①脚与VT的基极相连,
W7805的②脚与VT的集电极相连,这样两输出电流之和可达到6A。
如果需要更大的电流,可采用2~3只大功率管并联。
W7805集成稳压器内部含有过热和安全区保护电路。
尽管如此,由。
5v稳压电源电路图大全(七款5v稳压电源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电源电路有一个直流输出电压大小随交流市电输入电压大小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同时电源电路的直流输出电压还随电源电路负载大小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小输入电压大小和电源负载大小对电源电路直流输出电压大小变化的影响,可以采用直流稳压电路,以稳定电源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
稳压电路是一种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稳定输出电压的电路。
稳压电路有交流稳压电路和直流稳压电路两种,这里的稳压电路是指直流稳压电路,它的作用是:将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工作电压进行稳定,使这一电源电路输出的直流工作电压Uo稳定在某一电压上。
稳压电路故障不仅导致电源电路输出的直流工作电压不稳定,而且还会造成电源电路无直流电压输出,或输出电压偏低或偏高等故障现象。
5v稳压电源电路图(一)78XX系列集成稳压器的典型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输出正5V直流电压的稳压电源电路。
IC采用集成稳压器7805,C1、C2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容,RL为负载电阻。
当输出电较大时,7805应配上散热板。
下图为提高输出电压的应用电路。
稳压二极管VD1串接在78XX 稳压器2脚与地之间,可使输出电压Uo得到一定的提高,输出电压Uo为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与稳压二极管VC1稳压值之和。
VD2是输出保护二极管,一旦输出电压低于VD1稳压值时,VD2导通,将输出电流旁路,保护7800稳压器输出级不被损坏。
下图为输出电压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应用电路。
由于R1、RP电阻网络的作用,使得输出电压被提高,提高的幅度取决于RP与R1的比值。
调节电位器RP,即可一定范围内调节输出电压。
当RP=0时,输出电压Uo等于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当RP逐步增大时,Uo也随之逐步提高。
5v稳压电源电路图(二)采用A723构成的输出20A5V稳压电源电路图所示是采用A723构成的输出20A/5V稳压电源电路,本电路外接晶体管使输出电流达到20A,若输出电压超过6V,晶闸管VS动作,防止输出端短路时产生的过电压,若输出电压低于5V时,输入电压约为13V,A723的工作电源由辅助电源提供,恒流保护回路的动作电流约为30A,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4.92-5.09V,电路中采用多个晶体管并联须注意均流问题。
5伏的稳压电路原理
稳压电路是一种用于将输入电压稳定在特定输出电压的电路。
5伏的稳压电路可以使用一个线性稳压器(LDO)来实现。
线性稳压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可以将输入电压降低到稳定的输出电压。
在稳压器中,一个反馈电路用于比较输出电压和参考电压,并通过调整一个可变电阻器来控制输出电压。
在5伏的稳压电路中,使用一个5V LDO稳压器来将输入电压稳定在5伏特定的输出电压。
输入电压可以是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但需要保证输入电压的范围在稳压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内。
稳压器通常有三个引脚:输入,输出和地。
输入电压连接到输入引脚,输出电压连接到输出引脚,地连接到地引脚。
为了保证稳压器的工作稳定,需要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放置足够的滤波电容。
这有助于减少电压噪声,并提供稳定的电源。
因此,5伏的稳压电路的原理是使用一个5V LDO稳压器将输入电压稳定在5伏特定的输出电压,并通过足够的滤波电容来保证稳定性和降低电压噪声。
阻容降压原理及电路将交流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变压器降压后再整流滤波,当受体积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时,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电容降压式电源。
一、电路原理电容降压式简易电源的基本电路如图1,C1为降压电容器,D2为半波整流二极管,D1在市电的负半周时给C1提供放电回路,D3是稳压二极管,R1为关断电源后C1的电荷泄放电阻。
在实际应用时常常采用的是图2的所示的电路。
当需要向负载提供较大的电流时,可采用图3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
整流后未经稳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高于30伏,并且会随负载电流的变化发生很大的波动,这是因为此类电源内阻很大的缘故所致,故不适合大电流供电的应用场合。
二、器件选择1.电路设计时,应先测定负载电流的准确值,然后参考示例来选择降压电容器的容量。
因为通过降压电容C1向负载提供的电流Io,实际上是流过C1的充放电电流Ic。
C1容量越大,容抗Xc越小,则流经C1的充、放电电流越大。
当负载电流Io小于C1的充放电电流时,多余的电流就会流过稳压管,若稳压管的最大允许电流Idmax小于Ic-Io时易造成稳压管烧毁.2.为保证C1可靠工作,其耐压选择应大于两倍的电源电压。
3.泄放电阻R1的选择必须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泄放掉C1上的电荷。
三、设计举例图2中,已知C1为0.33μF,交流输入为220V/50Hz,求电路能供给负载的最大电流。
C1在电路中的容抗Xc为:Xc=1 /(2 πf C)= 1/(2*3.14*50*0.33*10-6)= 9.65K流过电容器C1的充电电流(Ic)为:Ic = U / Xc = 220 / 9.65 = 22mA。
通常降压电容C1的容量C与负载电流Io的关系可近似认为:C=14.5 I,其中C 的容量单位是μF,Io的单位是A。
电容降压式电源是一种非隔离电源,在应用上要特别注意隔离,防止触电阻容降压原理和计算公式这一类的电路通常用于低成本取得非隔离的小电流电源。
阻容降压原理及电路将交流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变压器降压后再整流滤波,当受体积和本钱等因素的限制时,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电容降压式电源。
一、电路原理电容降压式简易电源的根本电路如图1,C1为降压电容器,D2为半波整流二极管,D1在市电的负半周时给C1提供放电回路,D3是稳压二极管,R1为关断电源后C1的电荷泄放电阻。
在实际应用时常常采用的是图2的所示的电路。
当需要向负载提供较大的电流时,可采用图3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
整流后未经稳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高于30伏,并且会随负载电流的变化发生很大的波动,这是因为此类电源内阻很大的缘故所致,故不适宜大电流供电的应用场合。
二、器件选择1.电路设计时,应先测定负载电流的准确值,然后参考例如来选择降压电容器的容量。
因为通过降压电容C1向负载提供的电流Io,实际上是流过C1的充放电电流Ic。
C1容量越大,容抗Xc越小,那么流经C1的充、放电电流越大。
当负载电流Io小于C1的充放电电流时,多余的电流就会流过稳压管,假设稳压管的最大允许电流Idmax小于Ic-Io时易造成稳压管烧毁.2.为保证C1可靠工作,其耐压选择应大于两倍的电源电压。
3.泄放电阻R1的选择必须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泄放掉C1上的电荷。
三、设计举例图2中,C1为0.33μF,交流输入为220V/50Hz,求电路能供给负载的最大电流。
C1在电路中的容抗Xc为:流过电容器C1的充电电流〔Ic〕为:Ic = U / Xc = 220 / 9.65 = 22mA。
通常降压电容C1的容量C与负载电流Io的关系可近似认为:C=14.5 I,其中C 的容量单位是μF,Io的单位是A。
电容降压式电源是一种非隔离电源,在应用上要特别注意隔离,防止触电阻容降压原理和计算公式这一类的电路通常用于低本钱获得非隔离的小电流电源。
它的输出电压通常可在几伏到三几十伏,取决于所使用的齐纳稳压管。
所能提供的电流大小正比于限流电容容量。
单片机5v过压保护电路
单片机5V过压保护电路通常由一个简单的电阻和电容网络组成。
以下是这种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1. 首先,电阻和电容并联连接,形成一个简单的RC网络。
这个网络可以作为一个延时电路,其延时时间由电阻和电容的值决定。
2. 当输入电压超过5V时,RC网络开始充电,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升高。
3. 当电容两端的电压上升到一定值(例如6V或更高)时,该电压超过了单片机的输入电压,这使得单片机停止工作,从而实现了过压保护。
4. 同时,由于电容的两端电压不能突然变化,所以RC网络的充电会使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下降,当电压降到一定值(例如4.5V或更低)时,单片机又会重新开始工作。
这种电路非常简单,但是效果通常不是很好,因为RC网络的延时时间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电源电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如果可能的话,建议使用更复杂的过压保护电路,例如使用半导体器件的过压保护电路。
阻容将压电路将交流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变压器降压后再整流滤波,当受体积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时,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电容降压式电源。
一、电路原理电容降压式简易电源的基本电路如图1,C1为降压电容器,D2为半波整流二极管,D1在市电的负半周时给C1提供放电回路,D3是稳压二极管,R1为关断电源后C1的电荷泄放电阻。
在实际应用时常常采用的是图2的所示的电路。
当需要向负载提供较大的电流时,可采用图3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
整流后未经稳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高于30伏,并且会随负载电流的变化发生很大的波动,这是因为此类电源内阻很大的缘故所致,故不适合大电流供电的应用场合。
二、器件选择1.电路设计时,应先测定负载电流的准确值,然后参考示例来选择降压电容器的容量。
因为通过降压电容C1向负载提供的电流Io,实际上是流过C1的充放电电流Ic。
C1容量越大,容抗Xc越小,则流经C1的充、放电电流越大。
当负载电流Io小于C1的充放电电流时,多余的电流就会流过稳压管,若稳压管的最大允许电流Idmax小于Ic-Io时易造成稳压管烧毁.2.为保证C1可靠工作,其耐压选择应大于两倍的电源电压。
3.泄放电阻R1的选择必须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泄放掉C1上的电荷。
三、设计举例图2中,已知C1为0.33μF,交流输入为220V/50Hz,求电路能供给负载的最大电流。
C1在电路中的容抗Xc为:Xc=1 /(2 πf C)= 1/(2*3.14*50*0.33*10-6)= 9.65K流过电容器C1的充电电流(Ic)为:Ic = U / Xc = 220 / 9.65 = 22mA。
通常降压电容C1的容量C与负载电流Io的关系可近似认为:C=14.5 I,其中C 的容量单位是μF,Io的单位是A。
电容降压式电源是一种非隔离电源,在应用上要特别注意隔离,防止触电。
阻容串联降压电路 5V 输出电路解析 20131119
电路用于有双向可控硅系统的单片机控制电路。
半波阻容降压电路。
经过电容降压的电源(市电,正弦波)有半个波经过D2被消耗掉,
另一半波,经过D1流过负载被使用,同时,D2反向击穿起稳定作用。
在有可控硅的系统中,应优选负电源。
避免可控硅使用在第四象限。
稳压二极管D1过热损坏与其消耗的功率有关。
在稳压二极管没有损坏之前,其端电压就会在5.6V左右,施加多少电压的说法不正确,关键是看你给它的电流是多少,不能超过其本身可承受的功率值(5.6V*电流值)。
稳压管之所以可以稳压就是要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下,只要流过它的反向电流和
稳压电压的乘积不超过所允许的功率就不会造成永久性损坏,这种击穿是可逆的。
至于热击穿的说法不切合稳压管的实际,只是针对三极管的说法。
UBN的交流电压波形,电容降压整流后味精稳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高于30V, 并且会随负
载电流的变化发生很大波动。
C1为275VAC交流耐压电容(X2型)。
概述:
将交流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变压器降压后再整流滤波,当受体积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时,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采用阻容降压式电源。
阻容降压包括电容降压和电阻降压两种。
电容降压的原理用复函数来分析:电容的阻抗Xc=1/j ωC,电容上的压降IXc,此处I为复函数电流。
也可近似表示为IoXc,此处Io为负载电流。
电容降压整流后未经稳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高于30伏,并且会随负载电流的变化发生很大的波动,故不适合大电流供电的应用场合。
1、单负电源电容降压半波整流电路
该电路常用于电流小,空间有限,电源单一,有可控硅控制的电路中。
可避免可控硅
使用在第四象限。
如无可控硅控制优先选用全波整流。
1.1原理图
1.3电路原理分析
上面图1是基本的半波阻容降压电路。
经过电容的电流和电容阻抗的乘积就是电容的压降。
经过电容降压的电源,有半个波经过ZD1被消耗掉。
另一半波,
经D1流过负载被使用,ZD1稳定负载的电压。
1.5该类电路的应用场合说明
该电路常用于电流小,空间有限,成本要求高的系统中。
特别是用可控硅控制的线路,可避免可控硅使用在第四象限,优势特别明显。
2、单正电源电容降压全波整流电路
该电路常用于电流小,空间有限,成本要求高的系统。
由于采用全波整流,电流是半波整流的两倍。
但此电路不适合有可控硅控制的系统。
2.1原理图
电路原理分析
跟半波整流一样,经过电容的电流和电容阻抗的乘积就是电容的压降。
经过电容降压的电源,经过桥式整流,正负半周都被利用,经ZD1稳压后得到稳定电压。
2.5该类电路的应用场合说明
该电路常用于电流小,空间有限,成本要求高系统,相对于半波有电流大的特点。
但不能用于可控硅控制系统中
2.6注意事项
A.若稳压管的最大允许电流Idmax小于Ic-Io时易造成稳压管烧毁.
B.为保证CX可靠工作,其耐压选择应大于两倍的电源电压。
C.泄放电阻R2的选择必须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泄放掉CX上的电荷。
D.电流保险丝的规格应大于1.25A,太低过浪涌测试时容易烧毁,并且生产
时也容易烧毁。
E.电阻R1应为阻燃的线绕电阻,在有保险丝时可省掉。
经典电路原理分析:
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他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在一定的交流信号频率下产生的
容抗来限制最大工作电流.例如,在50Hz的工频条件下,一个1uF的电容所产生的容抗约
为3180欧姆.当220V的交流电压加在电容器的两端,则流过电容的最大电流约为70mA.虽然流过电容的电流有70mA,但在电容器上并不产生功耗,应为如果电容是一个理想电容,则流过电容的电流为虚部电流,它所作的功为无功功率.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如果在一个1uF 的电容器上再串联一个阻性元件,则阻性元件两端所得到的电压和它所产生的功耗完全取
决于这个阻性元件的特性.例如,我们将一个110V/8W的灯泡与一个1uF的电容串联,在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压上,灯泡被点亮,发出正常的亮度而不会被烧毁.因为
110V/8W的灯泡所需的电流为8W/110V=72mA,它与1uF电容所产生的限流特性相
吻合.同理,我们也可以将5W/65V的灯泡与1uF电容串联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上,灯泡同样会被点亮,而不会被烧毁.因为5W/65V的灯泡的工作电流也约为70mA.因此,电容降压实际上是利用容抗限流.而电容器实际上起到一个限制电流和动态分配电容器和负
载两端电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