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设计施工总说明教案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0.02 KB
- 文档页数:14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流程和必备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操作技巧。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演示,学生将能够熟悉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要素、计算方法以及设计流程,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2. 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要素和组成部分;3. 掌握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4. 掌握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5. 完成一个小型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任务。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示,展示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
3. 组织实践: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小型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任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学内容1.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1.1 给水系统的基本要素1.1.1 水源及供水方式1.1.2 水质要求1.1.3 容积与压力计算1.2 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1.2.1 管道布置与管径选择 1.2.2 水泵选型与布置1.3 给水系统的计算方法1.3.1 管道流量计算1.3.2 系统水压损失计算2.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2.1 排水系统的基本要素2.1.1 排水方式与排放要求 2.1.2 排水管道材料选择 2.1.3 排水管网布置2.2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2.2.1 下水道设计与布置 2.2.2 排水设备选择与布置 2.3 排水系统的计算方法2.3.1 排水量计算2.3.2 排水管道尺寸计算3. 给排水系统设计流程3.1 系统需求分析3.1.1 建筑功能与用途3.1.2 人流量与用水量估计 3.2 系统布置与设计3.2.1 管道布置方案设计 3.2.2 设备布置方案设计 3.3 系统计算与优化3.3.1 给水系统计算与优化3.3.2 排水系统计算与优化四、教学流程1. 理论讲解:通过幻灯片和讲解方式,依次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给排水设计施工总说明;一.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20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1.地下一、二层层为设备用房、自行车车库及汽车库;2.本图设计范围包括红线以给排水设计施工总说明一.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2。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设计条件及要求;3。
建筑及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文件;4。
国家现行有关给水、排水、消防等方面的设计规范及规程。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 15——2003(2009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1.地下一、二层层为设备用房、自行车车库及汽车库,上部为11幢高层普通住宅,以及临街商铺等。
2.本图设计范围包括红线以内的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
三.系统设计:本工程设有生活给水系统、污废水及雨水排水系统、人防给排水系统、消火栓及喷淋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1)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按0。
20Mpa计。
拟从金山路和皇城路市政道路,分别引入管道DN200给水管共本工程生活及消防用水。
2)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2276T/d,最大时用水量为248T/h。
3)生活给水分区:a。
4层及4层以下生活用水由城市管网直接供水。
b。
5~~13层为中1层,14~~22层为中2区,23层以上为高区;分别由设于地下二层的变频加压泵供水。
4)变频供水装置由远传压力表将信号反馈至变频控制柜控制水泵运行。
2.污废水及雨水排水系统:1)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制,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建筑给排水工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2. 掌握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施工技术和验收标准。
3. 能够分析解决给排水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给排水工程概述给排水工程的定义给排水工程的组成给排水工程的作用2. 给排水工程设计原则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流程3. 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施工准备施工流程施工要点4. 给排水工程验收标准验收依据验收程序验收要点5. 给排水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常见问题分析解决方法与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施工技术和验收标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给排水工程中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给排水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了解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建筑给排水工程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课件,辅助讲解。
3. 案例素材:收集给排水工程实际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4. 施工现场:联系相关单位,安排学生参观。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考试成绩:测试学生对给排水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评价:评价学生在施工现场参观学习的表现。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时分配:共计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2课时,实践教学8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建筑给排水工程概述(2课时)给排水工程设计原则(4课时)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6课时)给排水工程验收标准(4课时)给排水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课时)实践教学(参观施工现场,4课时)七、教学实践环节1. 参观施工现场:组织学生参观正在施工的给排水工程,了解施工工艺和流程。
2. 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给排水工程设计案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给水排水2012学号: 6002212005学生姓名:彭学政起讫日期: 2015.6.24~2015.7.8指导教师:黄小华、刘振中、杨长河、李鹏程系分管主任:审核日期:第一篇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1.1 给水工程设计1.1.1 设计方案1.1.2 设计方案比较结论1.1.3 室内给水系统1.1.4 室外给水系统1.2 给水系统的组成1.3.2 管材第二章消火栓消防工程设计2.1 消火栓消防工程设计基本参数2.2 消火栓消防工程设计方案比较2.2.1 设计方案2.3 消火栓消防系统的设计2.3.1 室外消火栓消防管道2.3.2 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2.3.3 室内消火栓布置2.4 管材第三章污废水排水工程设计3.1 排水体制确定3.2 污废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案比较3.2.1 设计方案3.3 污废水排水工程的设计3.3.1 室内污废水排水管道3.4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组成3.5 设备及管材3.5.1 设备3.5.2 管材3.6 施工要求第二篇设计计算书第五章冷水系统计算第六章消火栓给水系统计算6.1 基本参数6.1.1 设计参数6.2 消火栓的间距及布置6.2.1 消火栓保护半径6.3 消火栓系统水力计算6.3.1 确定设计参数6.3.2 计算水枪喷嘴所需水压H q6.3.3 计算水龙带水头损失H d6.3.4 计算消火栓口处所需水压H xh6.3.5 校核6.3.6 屋顶消火栓6.3.7 水力计算6.4 消防贮水设备6.4.1 水泵接合器设置第七章喷淋系统计算第八章污废水排水系统计算7.1 设计秒流量公式7.2 室内排水系统水力计算7.2.1 基本规定7.2.2 排水系统横支管水力计算7.2.3 排水系统立管水力计算7.3 化粪池的计算第九章材料一览表设计参考资料设计体会第一篇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1.1给水工程设计1.1.1 设计方案(1)基本原则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规范》(GB50015-2003)(以下简称《建规》)3.3条规定,给水系统选择有如下原则:①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给排水设计施工总说设计说明一设计说明1.现行的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及技术规程,地方法规.2.业主对本工程的技术要求及提供的有关资料.3.其它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傣妹—株洲店装修工程,给排水设计.三给,排水系统利用大楼原有的排水系统,结合装修的要求进行管道接驳.四消防系统1.消火栓系统和灭火器配置利用大楼原有的消火栓系统及灭火器配置,位置根据装修布局调整(需得到大楼消防局认可)2.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利用大楼原有的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结合装修室内布置作局部修改即满足要求施工说明一管材及阀门1.生活给水和热水管采用胶联聚乙烯给水管道(保利管"),连接方式采用插头式接头,专用夹紧工具安装.2.消火栓给水管小于或等于100MM的采用热浸.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大于100MM的采用无缝钢管,热镀锌二次安装,法兰或沟槽连接,阀门及需拆卸部位采用法兰连接,管道工作压力1.6MPa自动喷水管采用热浸镀锌钢管,丝扣或沟槽式连接,管道工作压力1.6MPa3.室内排水管、雨水管采用排水UPVC管,承插粘接。
替污泵后的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
4.生活给水管,小于等于50MM采用全铜截止阀,工作压力1.6MPa;其余的采用优质闸阀,工作压力1.6MPa5.生活热水管上采用全铜质截止阀,工作压力1.6MPa。
二管道敷设1.热水立管与横管的连接应设弯头侧接管,不得顶接。
2.污水横管于横管的连接,不得采用正三通和正四通;污水立管与横管及排水管连接采用2个45º弯头,且立管底部弯管处应设支墩。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变径时,应采用异径管连接,不得采用补芯。
4.阀门安装时应将手柄留在易于操作处。
暗装在管井、吊顶内的管道,凡设阀门及检查口处均应设检修设施。
5.排水管道除图中注明者外,均按下列坡度安装:6.给水管、消防给水管均按0.002的坡度坡向立管或泄水装置。
7.热水管及热水回水管以0.003的向上坡度坡向立管,且最高点设自动排气阀,最低点设泄水装置。
给排水施工说明一、施工前准备1.1 布置施工现场在进行给排水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首先,清理施工区域,并划定出施工边界。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施工警示标志,确保安全。
同时,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如挖掘机、钢筋剪、砂石等。
1.2 制定施工方案在开始给排水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方案应包括施工的步骤、施工的时间计划、所需人力和物力资源等。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
1.3 安全措施给排水施工涉及到挖掘和砌筑等操作,因此必须重视安全问题。
在施工前,需要明确安全责任人,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检查。
确保安全设备齐全,如安全帽、安全绳等,并确保施工人员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
二、施工步骤2.1 地面挖掘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选定挖掘位置,并使用挖掘机进行地面挖掘工作。
挖掘的深度和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挖掘平整。
挖掘完成后,进行地面清理工作。
2.2 架设管道根据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并进行管道的架设工作。
架设过程中要注意管道的坡度和排列规律,确保给排水畅通。
2.3 水泥砌筑在管道架设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水泥砌筑工作。
首先,进行管道的固定,然后进行砌筑作业。
注意水泥的配比和砌筑的坚实性,保证施工质量。
2.4 检测和测试在给排水系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和测试工作。
检测可以采用水压测试等方法,确保系统的密封性和正常运行,并及时修复任何发现的问题。
2.5 保护和标识给排水系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保护和标识工作。
对于已架设好的管道,要加固和保护,防止外界损坏。
同时,对于管道进行标识,以便于日后的维护和检修。
三、施工注意事项3.1 环境保护在进行施工工作时,要注重环境保护,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杂物,确保周围环境整洁。
3.2 安全施工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引导施工人员正确使用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人身安全。
给排水施工专业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给排水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施工方法;掌握给水管路、排水管路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了解给排水工程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具备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操作能力,包括管道铺设、连接、检查和维修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给排水工程在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施工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给水系统:包括给水管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涉及水源、水处理、水供应等方面的知识。
2.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涉及污水、雨水、废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等方面的知识。
3.给排水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4.相关规范和标准:介绍给排水工程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使学生能够遵守规范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主要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原理、概念和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3.实验法:进行给排水工程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亲自体验施工过程,提高操作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给排水设计及施工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16-87)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 15-88)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3)设计图纸未详细说明的须按以上规范执行。
二、施工及验收规范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三、系统标高与尺寸:图中尺寸除标高以米为单位外,其余均以毫米为单位。
四、工程简介1、本工程为四川成都ACURA成都展厅,总面积约为232m2,主要为商品买卖。
五、给水系统1、给水管标高根据现场施工具体定位。
六、排水系统1、排水管管材采用镀锌钢管,并接入大楼卫生间排水竖管。
2、空调冷凝水管就近接至大楼立管或地漏。
七、管道材料1、给水管:采用铜管,加3cm厚橡塑保温。
排水管采U-PVC管。
八、阀门及配件1、室内给水管上的阀门:(除特别注明外)管径小于或等于50毫米采用铜质闸阀;管径大于50毫米采用明杆闸阀,阀门材质采用铸铁外壳及铜芯。
2、止回阀:采用静音弹簧式。
九、保温1、热水管、有中央空调的室内吊顶内给水管均需保温。
保温材料:采用橡塑,外包铝箔。
十、安装1、穿混凝土墙及砌块墙、楼板的所有套管尺寸大于所穿管道外径的2倍,高出楼板面50mm。
2、排水立管在垂直方向转弯时应用“乙”字管或两个45O弯头连接,立管上检查口离所在地坪1.0米。
3、排水管必需保证排水坡度。
污水管、废水管、透气管施工单位有责任按施工规范设置防火套管及伸缩接头。
4、管道支、吊、托架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执行;支、吊、托架的设置不得妨碍阀门和设备的操作。
管道支、吊架在安装前应除锈垢并涂防锈漆,安装完成后加刷铅油两道防腐。
十一、其它1、压力管道均应根据其系统工作压力及施工验收规范有关规定进行试压,排水管道应作通球及充水试验。
建筑给排水工程教案第一章:建筑给排水工程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组成和分类;3. 熟悉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
教学内容:1.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定义和作用;2.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组成和分类;3.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定义、作用、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了解;2. 讲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定义和作用;3. 讲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组成和分类;4. 讲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5.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应用;第二章:建筑给水工程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流程;2. 熟悉建筑给水工程的水源选择、水质处理和管道布置;3. 了解建筑给水工程的设备选择和施工要求。
教学内容:1. 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流程;2. 建筑给水工程的水源选择、水质处理和管道布置;3. 建筑给水工程的设备选择和施工要求。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流程、水源选择、水质处理、管道布置、设备选择和施工要求;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建筑给水工程设计的了解;2. 讲解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流程;3. 讲解建筑给水工程的水源选择、水质处理和管道布置;4. 讲解建筑给水工程的设备选择和施工要求;5.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第三章:建筑排水工程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流程;2. 熟悉建筑排水工程的水源处理、水质保护和管道布置;3. 了解建筑排水工程的设备选择和施工要求。
教学内容:1. 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流程;2. 建筑排水工程的水源处理、水质保护和管道布置;3. 建筑排水工程的设备选择和施工要求。
设计及施工说明给排水一、引言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将废水排出建筑,同时供应清洁的自来水。
本文将详细介绍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说明,以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和高效性。
二、设计原则1.合理布局: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应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层数和功能分区等因素,合理布局管道和设备的位置,以确保每个区域的供排水畅通无阻。
2.合规标准: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给排水系统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3.节能环保:在系统设计中应采用节水和节能的措施,如使用水-saving器具和高效水泵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安全可靠:设计中应考虑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合理设计的通风系统、漏水检测器和防止污水倒流的装置等。
三、给水系统设计与施工1.给水系统设计(1)自来水入户管道:应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可用自来水压力确定入户管道的尺寸和布置。
(2)供水管道: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水源位置,设计并布置供水管道网络,确保在各个区域供水平衡和稳定。
(3)消防供水系统:根据消防需要,设计并布置消防供水系统,确保消防水源的可靠供应。
2.给水系统施工(1)材料选择: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耐压、耐腐蚀和符合国家标准的给水管材料,如塑料管道、不锈钢管道等。
(2)施工工艺: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确保施工过程中遵循相应的工艺流程,包括管道安装、连接、固定和密封等。
四、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1.排水系统设计(1)污水管道: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排水需求,设计并布置污水管网,确保污水排出畅通无阻,避免积水和异味的发生。
(2)地漏与下水道:根据不同区域和设备的需求,设计并布置合适的地漏和下水道系统,确保废水能够迅速排除。
2.排水系统施工(1)材料选择: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耐腐蚀、密封性能好的污水管材料,如PVC管道、铸铁管道等。
(2)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管道的连接和固定,确保管道的质量合格。
五、系统测试与验收1.压力测试:在给排水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压力测试,以确认系统的密封性和耐压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给排水设计总说明一、引言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的供水、排水等基本功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对给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工作流程以及关键措施进行总说明,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设计原则1. 安全原则:给排水系统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其安全性,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经济原则:在确保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设计效益和节约成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控制工程造价。
3. 实用原则:给排水系统是为用户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设计应符合实际使用需求,合理配置管线和设备,提供稳定的供水和良好的排水效果。
4. 环保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选择低能耗、低污染的技术和设备,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工作流程1. 初步设计:根据建筑工程的功能和需求,确定给排水系统的类型和规模。
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用途、设计标准、相关规范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初步确定供水设备、排水设备以及管道布置等。
2. 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绘制施工图。
根据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管材、设备和阀门等,并确定其布置位置和安装方式。
3. 水力计算:根据设计的给排水系统,进行水力计算,包括供水压力计算、管道流量计算、排水管道坡度计算等等,以确保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4. 施工管理:根据施工图和设计要求,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实施,并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测。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品质,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5. 竣工验收及维护:完成施工后,进行系统的竣工验收。
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四、关键措施1. 供水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口数量,确定供水系统的规模和水压要求。
选择适当的供水设备,如水泵、水箱等,并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管网布置和容量计算。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一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1.2 教学内容介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定义、分类和组成部分。
阐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功能、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分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简单示意图。
第二章:建筑给水工程设计2.1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流量和设计压力。
熟悉建筑给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管材选择和设备选用。
2.2 教学内容讲解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流量、设计压力的计算方法。
介绍建筑给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管材选择和设备选用的要点。
分析建筑给水工程中的水泵选型和给水系统的水压控制。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和设备选用。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计算一个简单建筑的给水设计流量和设计压力。
第三章:建筑排水工程设计3.1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流量和设计坡度。
熟悉建筑排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管材选择和设备选用。
3.2 教学内容讲解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流量、设计坡度的计算方法。
介绍建筑排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管材选择和设备选用的要点。
分析建筑排水工程中的排水系统的水封保护和设备选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和设备选用。
3.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排水工程设计原则的理解。
1.工程概况1.1G1,G2为17+1层,G3,G5为22+1层,地上部分的面积为42920.89平方米,地下室为车库、设备房及人防,面积为14085.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7006.81平方米,建筑高度为71.350米,室内外高差为0.15米,G1,G2为二类高层住宅楼,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G3,G5为一类高层住宅楼,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2. 市政设施2.1 给水:根据甲方提供南海大道有DN200的市政给水管,分别从建筑的两侧引入DN200mm管道供本建筑物生活及消防使用,市政水压为0.25MPa。
在建筑红线内设有两个水表进行计量,水表前增设防倒流器及过滤器。
2.2 排水:污水和雨水排入南海大道的市政污水和雨水排水管。
3.设计说明3.1涉及范围3.1.1本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红线内的室内给排水管道及消防管道(红线内室外管道另见总图子项设计)。
3.2设计依据3.2.1已批准的初步设计;3.2.2海口市人防办、消防局、国土环境资源局、节水办等审批、审核意见书;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图和有关资料给排水专业及消防有关的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如下:(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5(四)《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03(五)《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六)《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八)《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九)《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94-2005(十)《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3.3系统说明本工程设有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消火栓、喷淋给水系统和空调冷凝水排水系统。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2)掌握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3)熟悉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要求和施工管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2)通过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工程质量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给水系统设计(1)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2)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流程;(3)给水设备的选择和计算;(4)给水管道的布置和计算。
2. 第五章排水系统设计(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2)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流程;(3)排水设备的选择和计算;(4)排水管道的布置和计算。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3. 实地考察法:参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现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设计问题和施工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等;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教学;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工程图纸、设计软件等,进行教学辅助和拓展。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情况;2. 期中考试:进行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3. 课程设计:布置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完成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评价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4. 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
给水排水总平面设计施工说明编写设计施工说明1.设计说明1. 1设计依据:1.1。
1 已审批的初步设计及审批意见(还应加写批文文号)1。
1.2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用地红线附近的市政给水、污水及雨水管道实况资料和图纸1。
1.3 总图专业提供的作业图1。
1。
4 国家现行的给水、排水、卫生和消防等工程设计规范,主要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技术规程》CECS 164:20041。
2 工程概况1。
2。
1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市西部**路与**路交汇处的东北部地段,规划用地4。
037ha ,总建筑面积约24。
8万平方.1。
2.2 本工程的综合小区,由三栋中高区住宅、四栋塔式高层住宅(24层)、一栋高层办公楼(24层)、以及商业裙房、地下车库及地下二三层专业人防等组成.1。
2.3 最高建筑为办公楼,建筑高度为90m 。
1。
2。
4 设计标准:1)耐火等级均为一级;2)抗震设防均按8度设防;3)人防设防:地下二层为专业队及人员掩蔽部,按五级设防;地下三层为人防车库及物资库,按六级设防.1.3 设计范围1。
3。
1 本工程建筑红线内的给水排水和消防管道工程由我院设计.1.3。
2 本工程室外园林内水景、道路雨水管及浇洒绿地均由中外建园林设计公司免费设计,并根据我院提供的总平面图自行确定接管点,但排水管道应符合本设计所给的标高及管径. 1。
3。
3 本工程室外热水及热水回水直埋管由供货厂家负责设计及安装.1。
3.4 本工程建筑红线内最后一个污水检查井和雨水检查井至城市污水检查井至雨水检查井之间的管道,本工程水表井至城市自来水接管井之间的管道,由市政有关部门设计、施工。
1.4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1.4.1 给水系统:1)本工程设有两种室外给水系统(1)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采用合用管道系统、用水量:最高日为63m3/d,最大小时为132m3/h,平均小时为22m3/h.(2)住宅用水为独立管道系统。
给排水设计施工总说明;一.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20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1.地下一、二层层为设备用房、自行车车库及汽车库;2.本图设计范围包括红线以给排水设计施工总说明一.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2。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设计条件及要求;3。
建筑及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文件;4。
国家现行有关给水、排水、消防等方面的设计规范及规程。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 15——2003(2009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1.地下一、二层层为设备用房、自行车车库及汽车库,上部为11幢高层普通住宅,以及临街商铺等。
2.本图设计范围包括红线以内的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
三.系统设计:本工程设有生活给水系统、污废水及雨水排水系统、人防给排水系统、消火栓及喷淋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1)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按0。
20Mpa计。
拟从金山路和皇城路市政道路,分别引入管道DN200给水管共本工程生活及消防用水。
2)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2276T/d,最大时用水量为248T/h。
3)生活给水分区:a。
4层及4层以下生活用水由城市管网直接供水。
b。
5~~13层为中1层,14~~22层为中2区,23层以上为高区;分别由设于地下二层的变频加压泵供水。
4)变频供水装置由远传压力表将信号反馈至变频控制柜控制水泵运行。
2.污废水及雨水排水系统:1)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制,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达标后与废水一起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2)住宅楼均设置专用顶气管。
3)屋面雨水按重力流系统设计,设计重现期屋面取2年,室外地面区1年。
4)屋面雨水通过侧墙型或87型雨水斗收集后经室外雨水管排至市政雨水管网。
3.消火栓给水系统:1)本工程按一类高层商住楼进行消防设计,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取40L/S,室外消防用水取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
2)本工程室外消防的二路供水分别引自金山路和皇城路市政道路,引入管管径DN200。
3)室内消火栓用水由集中设置的消防泵房提供,消防泵站设于地下二层消防水泵房内,站内配置一座396T消防水池(其中室内消火栓288T、喷淋108T)及二台一用一备的消火栓给水泵(Q=40L/S、H=145M),9#楼屋顶设有一只18T 消防水箱。
4)本工程高、低区各设4套DN100水泵接合器与室内消火栓系统相连,位置详见总图。
5)消火栓系统设置Q=5L/S、H=25m补压装置一套。
6)消火栓系统竖向分两个区,分区详见各单体消火栓系统图,为控制消火栓栓口出水动压不超过0。
5Mpa,-2~7层及15~22层的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其栓口出水压力取0.25Mpa。
7)消火栓泵可通过消防箱、消控中心及消防泵房中的任一处的启泵按钮控制启泵及报警,同时将信号反馈至消控中心。
4自动喷淋系统:1)本工程在上铺、超市及地下车库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按中危险II级设计,自动用水设计水量取30L/S,火灾延续时间按1小时计。
2)喷淋系统的消防水池和屋顶水箱与消火栓系统合用。
3)消防泵房内设二台一用一备的喷淋泵(Q=30L/S、H=50m)供整个小区喷淋用水。
4)屋顶水箱(与消火栓系统合用)经减压阀后供自喷系统火灾初期10分钟用水。
5)本工程设3套DN100水泵接合器与室内自喷系统相连,位置详见总图。
6)本工程东、西区分别设一批报警阀组,西区报警阀组设置在地下二层消防水泵房内,共设置7组湿式报警阀;东区报警阀组设置在地下二层生活水泵房内,共设置4组湿式报警阀。
7)喷淋系统不分区,喷头动作时,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控中心报警并指示火灾区域,同时湿式报警阀处的压力开关动作启动喷淋泵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5.移动式灭火器1)本工程的灭火器配置按中危险等级设置,灭火器按A类或带电火灾的灭火类别设计。
2)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中危险级每个配置点灭火器型号为MF/ABC3;每个消火栓箱内配置2只灭火器,不足部分见图。
(四)。
节能节水1. 4层(含4层)以下的生活用水由城市管网直供,5层及以上由变频供水装置供水,以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减小给水设备的能耗。
2.水压大于0。
35Mpa的入户给水支管设置支管稳压减压阀,通过控制用水点水压达到节水的目的。
3.卫生洁具及配套的五金件均要采用符合国家节水标准的产品。
二.施工说明:(一)尺寸标注:1。
图中标高以米计,其他以毫米计。
2。
室内±0.00相当于国家高程408.55米,室内外高差详见各单体一层平面图。
3。
给水、消防、压力排水管等压力流管道注管中心标高,污废水、雨水等重力流重力流管道注管内底标高(穿地下室外墙时注中心标高)。
(二)管材及连接方式:1.室内生活给水管卫生间给水支管 PPR管热熔连接其他DN>=80 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2.消火栓及喷淋给水管 DN<100 内外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DN>=100 无缝钢管内外热镀锌沟槽式配件连接3.室内污废水排水管有压排水管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主楼污废水立管 PVC-U静音内螺旋管专用配件粘接污废水横支管 PVC-U 粘接排水出户管柔性排水铸铁管承插连接4.室内雨水排水管主楼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裙房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粘接5.水箱、水池溢流、放空管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注:设于外墙面的PNC-U管应采用防紫外线型。
(三)阀门及附件:1.阀门:截止阀(全铜) J11T-16 DN<=50的生活给水管道闸阀(软密封) Z45X-1.6 DN>50的生活、消防入户管道弹性坐封闸阀 RVCX 消防、生活水泵吸水管,排水泵出水管蝶阀(手柄式) D型 50<DN<=200的室内生活消防给水管道橡胶瓣止回阀 SFCV 生活消防给水管道及排水泵出水管消声缓闭止回阀 HH44X-16 生活、生活、循环冷却水泵出水管水力遥控浮球阀 100X 水池及水箱进水管信号闸阀报警阀前后及水流指示器前自动排气阀 ASRX 给水、消防系统注:阀门的工作压力应与所在的系统相一致。
2.附件及安装1)采用直通式地漏。
2)地漏及卫生洁具均配置水封,且水封高度不应小于50mm. 3)卫生洁具及配套的五金件均应采用节水型产品。
4)管道在穿越沉降缝、伸缩缝及变形缝时均应设置同管径不锈钢波纹伸缩器。
5)高层建筑内明设的D≥110mmPVC-U排水管穿越楼层、防火墙、管道井及管窿时,应在穿越处的管道上设阻火圈。
6)水池水箱通气管、益水管管口设不锈钢防虫网罩,网孔为18-20目。
(四)管道安装:1. 套管及留洞1)管道穿地下室外墙、水池外壁及屋面时应预埋防水套管,其中水池的进水管、水泵的吸水管采用柔性防水套管,其他采用刚性防水套管,预埋管套的规定应注意与套管穿越管道相匹配。
2)管道穿梁、剪力墙及楼板时应预埋套管或预留孔洞,其规格为d+50-10 03)给水立管穿楼面时其套管顶部应高出建筑完成地面20mm,安装在可能积水的楼面时(如卫生间等)其套管顶部应高出建筑完成地面50mm,套管的底部应与楼板底齐平;排水立管穿楼面时其套管顶部应高出建筑完成地面20mm,做法见国标96S406P13.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阻燃密实材料及防水填料填实。
4)卫生洁具型号由业主确定,安装留洞根据实样预留(业主未定则按国标暂定)。
5)暗装的消防箱留洞尺寸:1900(高)×800(宽)×240(厚),洞底离地5 0.2.管道敷设1)室内明装管道应尽量贴墙、柱、梁、板安装,并注意美观。
管道交叉时避让原则为有压让无压,小管让大管。
2)排水立管中心离墙面(梁、柱面)的距离(图中已注明者例外)管径 D50 D75 D100 D150尺寸 60 80 100 1203)安装单位应与土建单位及其他专业公司密切配合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及时预留孔洞、预埋套管及其他预埋件,对于水管、风管及桥架设置相对密集的场所,应经有关工种现场放样协调后方可施工,以避免造成返工,4)排水管道横管与横管、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度斜三通或45度斜四通,立管底部转弯处应设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5)塑料排水立管每层设一伸缩节,当层高大于或等于4m时,应设两个伸缩节。
6)污水立管偏置时应采用乙字管或两个45度弯头连接,污废水管的弯头非埋地设置时均采用门弯。
7)管道的支吊架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排水横管支吊架间距不大于2米,立管不大于3米,当层高小于或等于4m时,立管中部可设一个固定件。
8)泵房管道采用减震支吊架。
9)吊架内设有阀门处应设活动吊顶,暗装立管有检查口处应设300×300检修孔。
10)所有管道井及管道预留孔洞处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防火防水封堵。
11)管道坡度a)塑料排水支管的按标准坡度0。
026施工b)塑料排水干管按以下坡度施工(斜杠下为标准坡度),有条件时应取标准坡度:D75 D100 D150 D200污水 0.015/0.025 0.004/0.02 0.003/0.01 0.003/0.008雨水 0.008/0.02 0.005/0.01 0.005/0.008c)给水管应有0.002的坡度坡向立管或泄水设施;通气管应有0.01的上升坡度坡向通气立管;自喷管网以0.01的坡度坡向末端试水装置或末端试水阀。
d)自动喷淋干管(DN>=65)上翻处设自动排气阀,管道下弯处泄水设施的设置应符合自喷验收规范的要求。
(五)保温与防腐:1)管道保温:1)设于屋面的冷水类管道须做保温。
设于吊顶内的冷水类管道须做防结露保温。
保温应在完成试压及除锈后进行。
2)保温材料采用橡塑管壳。
屋顶冷水管保温厚度30mm,屋顶管道采用0.5 mm厚铝皮做防水保护层;防结露给水管保温厚度10mm。
2.管道防腐:1)在涂刷底漆前应清除表面的灰尘、污垢、锈斑、焊渣等物。
涂刷油漆厚度应均匀,不得有脱皮、起泡、流淌和漏涂。
2)管道吊支架及镀锌钢管(含以镀锌钢管为母体的钢塑复合管)丝扣及锌层破坏处除锈后刷面漆前应刷二道防锈漆。
埋地金属管刷二道防锈漆、二道环氧沥青漆。
3)明装管道(含吊顶及管井内的管道)及支吊架面漆按如下要求漆刷:a)卫生间给水管道刷银粉漆二道,其他生活给水管刷浅绿色调和漆二道。
b)外墙面的管道刷与外墙装饰一致的色漆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