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臭氧浓度的测定—碘量法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2
第21卷第1期2007年3月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JOURNALOFHOHAIUNIVERSITYCHANGZHOUV01.2lNo.1Mar.2007文章编号:1009—1130(2007)01—0048—05水中臭氧浓度的检测方法石晓荣1,朱天宇1,陈家财2(1.河海大学机电:】: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22;2.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22)摘要:目前检测水中臭氧浓度的方法很多,为使检测方法的选择有章可循,详细论述了应用碘量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电位法和电量法检测水中臭氧浓度的原理和方法.从检测精度、连续性、水质要求和技术经济等方面考虑,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指出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检测方法的特点、对检测精度的要求和检测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关键词:臭氧;臭氧浓度;测量方法;浓度检测中图分类号:0659.2文献标识码:A臭氧(O,)是一种强氧化消毒剂,常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领域…,具体应用时必须测量臭氧浓度(本文中按行业习惯,凡臭氧浓度无特殊说明均指臭氧的质量浓度)以满足应用需要.臭氧浓度太低.则不但处理时间长而且达不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浓度太高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会引起副作用.目前·,水中臭氧浓度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碘量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电位法和电量法.碘量法和比色法属于化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属于物理法,电位法和电量法属于电化学法.本文从测量原理、测量方法、特点和应用场合等方面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具体应用时.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1碘量法1.1测置原理将一定浓度的碘化物溶液滴人含臭氧的水样中,碘化物被氧化成碘,同时臭氧还原成氧,反应式为03+3I一+H20_÷02+Ii+20H一(1)在中性溶液中.每还原1mol臭氧产生1mol碘.1.2测量方法[2]碘量法测量时一般采用碘化钾(KI)溶液,水中溶解的臭氧与碘化钾反应游离出碘,在反应结束后首先对溶液酸化;然后用O.10tool,L的硫代硫酸钠(Na2S:0。
水中臭氧浓度测定记录物料名称代表量取样点检验日期实验材料:200g/L碘化钾溶液,3mol/L硫酸溶液,0.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实验步骤:取200g/L碘化钾溶液20ml,加入碘量瓶中,加臭氧水300ml,加3mol/L硫酸溶液5ml,混匀。
用0.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以滴定中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臭氧浓度。
计算公式:C臭氧浓度=24000/300V﹒C﹒F(mg/L)V消毒前1= ml V消毒前2= ml C硫代硫酸钠= mol/L F=C消毒前1臭氧浓度=———————————— = mg/L C消毒前2臭氧浓度=———————————— = mg/L C消毒前平均臭氧浓度=———————————— = mg/LV消毒30min后1= ml V消毒30min后2= ml C硫代硫酸钠= mol/L F=C消毒30min后1= ———————————— = mg/LC消毒30min后2=———————————— = mg/L C消毒30min后平均=———————————— = mg/LV消毒60min后1= ml V消毒60min后2= ml C硫代硫酸钠= mol/L F=C消毒60min后1= ———————————— = mg/LC消毒60min后2=———————————— = mg/L C消毒60min后平均=———————————— = mg/LV消毒90min后1= ml V消毒90min后2= ml C硫代硫酸钠= mol/L F=C消毒90min后1= ———————————— = mg/LC消毒90min后2=———————————— = mg/L C消毒90min后平均=———————————— = mg/L 检验人:复核人:。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臭氧浓度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物理化学分析法”三类。
1.化学检测法1.化学检测法1.1 碘量法碘量法是最常用的臭氧测定方法,我国和许多国家均把此法作为测定气体臭氧的标准方法,我国建设部发布的《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标准CJ/T 3028.2 — 94 中即规定使用碘量法。
其原理为强氧化剂臭氧(O 3 )与碘化钾(KI )水溶液反应生成游离碘(I 2 )。
臭氧还原为氧气。
反应式为:O 3 + 2KI + H 2 O → O 2 + I 2 + 2KOH游离碘显色,依在水中浓度由低至高呈浅黄至深红色。
利用硫代硫酸钠(NaS 2 O 3 )标准液滴定,游离碘变为碘化钠(NaI ),反应终点为完全褪色止。
反应式为:I 2 + 2Na 2 S 2 O 3 → 2NaI + NaS 4 O 6两反应式建立起O 3 反应量与NaS 2 O 3 消耗量的定量关系为1molO 3 :2mol NaS 2 O 3 ,则臭氧浓度C O3 计算式为:C O3 =40x3x1000/1000 (mg/L )式中:C O3 ——臭氧浓度,mg/L ;A Na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用量,ml ;B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浓度,mol/L ;V 0 ——臭氧化气体取样体积,ml 。
操作程序及方法参照标准CJ/T3028.2 — 94 。
测定标准型发生器浓度很方便。
臭氧化气体积用流量计计数,NaS 2 O 3 浓度一般配制为0.100mol/L ,测定精度可达± 1% 。
测定空气中臭氧浓度时,应用在气采样器抽气定量。
为保证测定精度,NaS 2 O 3 配为0.10mol/L 。
测定水溶臭氧浓度亦可用此公式计算,只是V 0 代表采水量,取1000ml 。
关于臭氧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但是具体的浓度检测大家又知道一般都存在哪些具体的方法呢?为了解开这个疑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碘量法臭氧产量检测方法中,标准方法采用碘量法。
方法如下:1、分别配制含2%KH2PO4、1%Na2HPO4、5%KI的混和溶液(闭光保存)25%H2SO2溶液,0.5%淀粉溶液,0.1NNa2S2O3溶液。
2、取上述混合溶液400ml加入锥形瓶中,以小于500ml/min流速通入2升臭氧化空气,形成取样溶液。
3、在取样溶液中加入5ml25% H2SO2溶液,在暗室内放置5分钟,后用0.1 NNa2S2O3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再加入少量0.1%淀粉溶液,滴定至无色,记Na2S2O3溶液耗量。
4、臭氧浓度计算:O3浓度(gm/I)=12NV。
式中N是指Na2S2O3溶液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按GB601-77进行);V是指滴定用去的Na2S2O3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5、臭氧产量的计算:臭氧(O3)产量(g/h)= O3浓度(g/m3)×空气流量(m3/h)。
空气流量是指进臭氧发生器的标准状态气体体积。
二、紫外吸收法臭氧产量检测方法中,实验室精准快速检测,一般采用紫外吸收法的专用仪器,带有自动抽吸气泵,通过紫外吸收探头,有LCD显示屏显示,一般集成有采集记录系统,通过通讯接口实时传输检测数据到电脑软件中。
检测数据非常稳定,是目前臭氧企业使用常见的方法。
量程一般有1~1000ppm,1~10000ppm 等。
三、空气中臭氧浓度的检测一般指空气中低浓度的环境臭氧浓度,可使用专用来测试空气中臭氧含量的仪器,一般采用便携式,化学探头方式获取臭氧值,量程通常在1~1000ppm,精度在0.1~1.0ppm,LCD夜晶屏直接显示臭氧浓度数值,使用比较方便。
四、水中臭氧浓度的检测由于在线探头式水中臭氧浓度检测仪还不是很可靠,目前简便的方法是使用DPD试剂,当场就可以测出结果。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臭氧浓度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物理化学分析法”三类。
1. 化学检测法1.化学检测法1.1 碘量法碘量法是最常用的臭氧测定方法,我国和许多国家均把此法作为测定气体臭氧的标准方法,我国建设部发布的《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标准 CJ/T 3028.2 — 94 中即规定使用碘量法。
其原理为强氧化剂臭氧( O 3 )与碘化钾( KI )水溶液反应生成游离碘( I 2 )。
臭氧还原为氧气。
反应式为:O 3 + 2KI + H 2 O T O 2 + I 2 + 2KOH游离碘显色,依在水中浓度由低至高呈浅黄至深红色。
利用硫代硫酸钠( NaS 2 O 3 )标准液滴定,游离碘变为碘化钠( NaI ),反应终点为完全褪色止。
反应式为:I 2 + 2Na 2 S 2 O 3 T 2NaI + NaS 4 O 6两反应式建立起 O 3 反应量与 NaS 2 O 3 消耗量的定量关系为 1molO 3 : 2mol NaS 2 O 3 ,则臭氧浓度 C O3 计算式为:C O3 =40x3x1000/1000 ( mg/L )式中:C O3 ——臭氧浓度, mg/L ;A Na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用量, ml ;B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浓度, mol/L ;V 0 ——臭氧化气体取样体积, ml 。
操作程序及方法参照标准 CJ/T3028.2 — 94测定标准型发生器浓度很方便。
臭氧化气体积用流量计计数, NaS 2 O 3 浓度一般配制为 0.100mol/L 测定精度可达±1% 。
±15% )。
测定空气中臭氧浓度时,应用在气采样器抽气定量。
为保证测定精度, NaS 2 O 3 配为 0.10mol/L 。
测定水溶臭氧浓度亦可用此公式计算,只是 V 0 代表采水量,取 1000ml 。
水中臭氧浓度的测定—碘量法一、测定原理碘量法是最常用的臭氧测定方法,其原理为强氧化剂臭氧与碘化钾水溶液反应生成游离碘,臭氧还原为氧气,游离碘显色,利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变为碘化钠,反应终点为溶液完全褪色。
反应式如下:O3 + 2KI + H2O O2 + I2 (有色)+ 2KOHI2 + 2Na2S2O32NaI(无色)+ Na2S4O6O3与Na2S2O3的比例关系:1mol O3:2mol Na2S2O3,二、试剂1. 20%KI溶液:溶解20g碘化钾(分析纯)于约8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然后定容至100ml,用棕色瓶保存于冰箱中,至少储存一天后再用;2.(1+5)硫酸溶液:量取浓硫酸100ml,边加边搅匀倒入盛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3.0.01mo1/L Na2S2O3标液:称取0.248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用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后定溶于100 ml的容量瓶中;4. 1%淀粉指示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冷水调成悬浮浆,然后加入约80ml煮沸水中,边加边搅拌,煮沸几分钟后,待冷却后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放置沉淀过夜,取上清液使用。
三、仪器碘量瓶(或具塞三角瓶)、量筒、滴定管、容量瓶、铁架台四、测定步骤1.加20%碘化钾溶液20 ml于500 ml碘量瓶(或具塞三角瓶)中;2.吸取200ml待测样本加于装有20%碘化钾溶液的500 ml碘量瓶中,加(1+5)硫酸溶液5 ml,瓶口加塞。
混匀后避光静置5分钟;3.用0.01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1%淀粉指示剂几滴(约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为止,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五、数据计算则臭氧浓度的计算是为:C(O3)(mg/L)=A Na×B×C(O3)—臭氧浓度,mg/L;A Na—硫代硫酸钠标液用量,ml;B—硫代硫酸钠标液浓度,mol/L;V0—臭氧化气体取样体积,ml。
由于臭氧具有对多种细菌、微生物都具有很强的杀灭能力,杀灭率优于紫外线、抗生素,且没有二次污染,所以在工业和医疗领域会经常使用到。
但是如果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过高,就会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严重的还会出现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因此,我们在使用臭氧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检测它的浓度。
一、臭氧产量检测之碘量法臭氧产量检测方法中,标准方法采用碘量法。
方法如下:1、分别配制含2%KH2PO4、1%Na2HPO4、5%KI的混和溶液(闭光保存),25%H2SO2溶液,0.5%淀粉溶液,0.1NNa2S2O3溶液。
2、取上述混合溶液400ml加入锥形瓶中,以小于500ml/min流速通入2升臭氧化空气,形成取样溶液。
3、在取样溶液中加入5ml25% H2SO2溶液,在暗室内放置5分钟,后用0.1 NNa2S2O3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再加入少量0.1%淀粉溶液,滴定至无色,记Na2S2O3溶液耗量。
4、臭氧浓度计算:O3浓度(gm/I)=12NV。
式中N是指Na2S2O3溶液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按GB601-77进行);V是指滴定用去的Na2S2O3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5、臭氧产量的计算:臭氧(O3)产量(g/h)= O3浓度(g/m3)×空气流量(m3/h)。
空气流量是指进臭氧发生器的标准状态气体体积。
二、臭氧产量检测之紫外吸收法臭氧产量检测方法中,实验室精准快速检测,一般采用紫外吸收法的专用仪器,带有自动抽吸气泵,通过紫外吸收探头,有LCD显示屏显示,一般集成有采集记录系统,通过通讯接口实时传输检测数据到电脑软件中。
检测数据非常稳定,是目前臭氧企业使用常见的方法。
量程一般有1~1000ppm,1~10000ppm 等。
三、空气中臭氧浓度的检测一般指空气中低浓度的环境臭氧浓度,可使用专用来测试空气中臭氧含量的仪器,一般采用便携式,化学探头方式获取臭氧值,量程通常在1~1000ppm,精度在0.1~1.0ppm,LCD夜晶屏直接显示臭氧浓度数值,使用比较方便。
检测臭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比色法:其原理是根据臭氧与二己基对苯二胺(DPD)反应显色或靛蓝染料脱色反应程度来确定臭氧浓度的方法,多用于检查水溶解臭氧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其原理是利用臭氧对254nm波长的紫外线特征吸收的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选择合适长度的吸收池,依据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进行定量检测。
碘量法:碘化钾-DPD(N,N-二乙基对苯二胺)法的原理检测,在碘化钾存在的条件下,臭氧与DPD 试剂反应,使样品溶液呈红色,显色深浅与样液中臭氧浓度成正比。
该方法参照国标方法,具有便携易带,测定简便、迅速,反应灵敏,抗干扰等优点,可用于实验室、野外勘测、日常快速现场水样测定。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可以使用臭氧检测仪进行检测。
臭氧检测仪就是采用紫外线吸收法的原理,用稳定的紫外灯光源产生紫外线,用光波过滤器过滤掉其它波长紫外光,只允许波长253.7nm通过。
经过样品光电传感器,再经过臭氧吸收池后,到达采样光电传感器。
通过样品光电传感器和采样光电传感器电信号比较,再经过数学模型的计算,就能得出臭氧浓度大小。
碘量法测定臭氧O3 浓度采用碘量法,臭氧消耗量为进气量与尾气及水中残余臭氧之差。
具体的分析方法如下:反应方程式:O3+2KI+H2O=I2+O2+2KOHI2+2Na2S2O3=NaI+O2+Na2S4O6试剂:5% KI 溶液,0.1 或0.01 mol l-1Na2S2O3 标准溶液,1%-3%淀粉溶液;1:5 硫酸溶液;步骤:在孟氏洗瓶中加入一定体积(V)的KI 稀溶液(浓度为5%)吸收臭氧,然后取25 ml 被臭氧氧化的KI 水样于250 ml 的碘量瓶中,加入1-2 ml (1:5)硫酸,摇匀、避光、静置5 min,用K2Cr2O7 溶液标定过的Na2S2O3 滴定至淡黄色,再加入10 滴1%的淀粉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臭氧含量用下式计算:O3 (mg) = [(V1×C1)/2] × 48 × (V/25)V1------消耗Na2S2O3 的体积,ml;C1------Na2S2O3 的浓度,mol l-1;V ------孟氏洗瓶中加入KI 溶液的体积,ml;其中O3 的量以实际消耗量计,即投加O3 量减去尾气残余O3 量。
Rhodamine B(罗丹明B)亮绿色结晶性粉末。
溶于水和乙醇呈蓝光红色(带强荧光),微溶于丙酮,极易溶于乙二醇乙醚。
于浓硫酸中呈黄光棕色,带有较强的绿色荧光,稀释后呈猩红色,随后变为蓝光红色至橙色。
其水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呈玫瑰红色,加热后产生絮状沉淀。
用途:碱性玫瑰精B 用于染蚕丝、腈纶、羊毛,日晒牢度可达2-3 级,用于单宁媒染棉纤维,日晒牢度较差。
也用于皮革、纸张、麦秆着色以及制备色淀颜料。
用途:主要用于造纸工业染蜡光纸、打字纸、有光纸等;与磷钨钼酸作用生成色淀,用于制造油漆、图画等颜料;也可用于腈纶、麻、蚕丝等织物以及麦秆、皮革制品的染色。
用途:本品用于纸张、腈纶、丝绸、皮革、羽毛染色,并可用于食品和某些金属分析试剂用途:本品用于纸张、晴纶、丝绸、皮革、羽毛染色,并可用于食品和某些金属分析试剂用途:用作吸附指示剂和生物染色剂等用途用于造纸、油漆、腈纶、木制品染色甲基橙methyl Orange :酸碱指示剂,pH 值变色范围3.1之前为红色,3.1-4.4为橙色,4.4以后为黄色测定多数强酸、强碱和水的碱度;容量测定锡(热时Sn²⁺使甲基橙褪色);强还原剂(Ti³⁺、Cr²⁺)和强氧化剂(氯、溴)的消色指示剂;分光光度测定氯、溴和溴离子;可与靛蓝二磺酸钠或溴甲酚绿组成混合指示剂,以缩短变色域和提高变色的锐灵性;氧化还原指示剂,如用于溴酸钾滴定三价砷或锑。
水中臭氧的测定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水中臭氧的测定方法。
你说这臭氧啊,在水里可藏得挺深呢,但咱也有办法把它给揪出来!先来说说碘量法吧,这就好比是一个经验老到的侦探。
咱往水里加些试剂,让臭氧和这些试剂发生反应,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计算,就能知道水里臭氧的含量啦。
就好像警察通过蛛丝马迹来推断罪犯的行踪一样,是不是挺神奇的?还有比色法呀,这就像是给臭氧穿上了一件特别的“衣服”,让它在特定的光线下现形。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咱就能大致了解臭氧的情况啦。
你想想,这就好像在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只不过这个“不同”就是臭氧的含量呢。
再讲讲电化学法,它就像是一个敏锐的“电子警察”。
通过电极对水中臭氧的感应,迅速得出相关的数据。
这多厉害呀,就好像它能直接感知到臭氧的存在似的。
那这些方法到底该怎么用呢?这可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呀。
比如水的性质、需要的精度等等。
就好像你去买衣服,得根据场合、自己的喜好来挑一样。
如果水比较复杂,那可能就得用更精细的方法;要是只是大概了解一下,那简单的方法也许就够用啦。
你说这臭氧在水里神出鬼没的,要是没有这些测定方法,咱还真拿它没办法呢!但有了这些“法宝”,咱就能把它牢牢掌控住啦。
那这些方法的准确性有多高呢?这可就得看咱操作得规不规范,试剂用得对不对啦。
就像做饭一样,调料放得合适,做出来的菜才好吃呀。
咱在测定的时候可得细心再细心,一点小差错都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呢。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就像搭积木,一块没搭好,整个就可能垮掉啦。
而且呀,不同的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咱得了解清楚,才能选出最适合的那个呀。
总之呢,测定水中臭氧的方法有好多种,咱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可别小瞧了这些方法,它们可是咱了解水中臭氧的重要手段呢!咱得好好利用它们,让臭氧在水里也无处遁形!这样咱才能更好地保证水的质量,让大家都能用上放心水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臭氧浓度测定方法:A.碘量滴定法:A-I测定原理利用碘化钾与臭氧反应而析出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然后计算出臭氧量,其反应式为:O2+2KI+H2O->I2+2KOH+O2fI2+2Na2S2θ2->2NaI+Na2S4θ4A-2测定方法将1%碘化钾(KD水溶液盛于吸收瓶中,再将吸收瓶连接在由老化试验箱至取样真空泵之间,吸取一定容积的含臭氧空气后,移入滴定瓶中,并加入0.4%体积(为吸收液体积的百分数)的IN硫酸(或10%之乙酸)进行酸化,然后以0.0O1N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至溶液呈黄色时,加入2滴1%淀粉液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刚消失即为终点A-3臭氧浓度的计算据上述化学反应式,在标准状况下,1克当量硫代硫酸钠(Na2S2O2)的臭气体积当量为112故臭氧量U(单位:1)为:U=(11.2∕1000)*N*B通过碘化钾(K1)吸收液的含臭氧空气量VO(单位:1)在标准状态下为:V o=(27.3∕76O)*((p*V)∕T)由此可得到臭氧浓度(02)的计算式为:(O2)=U/V o=3118000*(N*B*T)∕(p*V)式中:(02)=试验的臭氧浓度,PphmN=硫化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B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m1T=试验温度,K(273+试验温度。
C)P二吸收瓶中的气压(P大气压・P真空度),mmHg柱V=通过吸收液的含臭氧空气的总量,1B.紫外线吸收法:原理为臭氧对波长λ=254nm紫外光具有最大吸收系数,在此波长下紫外光通过臭氧层会产生衰减,符合兰波特-比尔(1ambert--Beer)定律:I=Io-K1C:Io■无臭氧存在时入射光强度;I-光束穿透臭氧后的光强度;1.臭氧样品池光程长度;C.臭氧浓度;K.臭氧对光波长吸收系数。
根据该公式,在K、1值已知条件下,通过检测Wo值即可测出臭氧浓度C值来。
紫外吸收法己被美国等国家作为臭氧分析的标准方法。
臭氧测定的方法一、碘量法(气体)1.原理概要: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碘化钾(KI)水溶液反应可游离出碘,在取样结束并对溶液酸化后,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并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对游离碘进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臭氧量。
其反应式为:O3+2KI+H2O=O2+I2+2KOH (1)I2+2Na2S2O3=2NaI+Na2S4O6(2)2.试剂2.1 碘化钾(KI)溶液(20%):溶解200g碘化钾(分析纯)于100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用棕色瓶保存于冰箱中,至少储存一天后再用。
此溶液1.00mL 含0.20g碘化钾。
2.2 (1+5)硫酸(H2SO4)溶液:量取浓硫酸(p=1.84;分析纯)溶于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
2.3 C(Na2S2O3·5H2O)=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4.817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用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定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
或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溶于1000mL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此溶液硫代硫酸钠浓度约为0.1mol/L。
再加入0.2g碳酸钠(Na2S2CO3)或5mL三氯甲烷(CHCL3);标定,调整浓度到0.1000mol/L,贮于棕色瓶中,储存的时间过长时,使用前需要重新标定(标定方法见后面)。
2.4 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冷水调成悬浮浆,然后加入约80mL 煮沸水中,边加边搅拌,稀释到100mL;煮沸几分钟后放置沉淀过夜,取上清液使用,如需较长时间保存可加入1.25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
3 试验仪器、设备及对其要求3.1 三角洗瓶(吸收瓶)500mL。
1.1 碘化钾(KI),分析纯。
1.2 C(1/6K2Cr2O7 )=0.100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于105~110℃烘干2h,并在硅胶干燥器中冷却30min以上的重铬酸钾4.9032g,定溶于1000mL容量瓶中摇匀。
一、碘量法(气体)1.原理概要: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碘化钾(KI)水溶液反应可游离出碘,在取样结束并对溶液酸化后,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并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对游离碘进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臭氧量。
其反应式为:O3+2KI+H2O=O2+I2+2KOH (1)I2+2Na2S2O3=2NaI+Na2S4O6 (2)2.试剂2.1 碘化钾(KI)溶液(20%):溶解200g碘化钾(分析纯)于100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用棕色瓶保存于冰箱中,至少储存一天后再用。
此溶液1.00mL含0.20g碘化钾。
2.2 (1+5)硫酸(H2SO4)溶液:量取浓硫酸(p=1.84;分析纯)溶于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
2.3 C(Na2S2O3·5H2O)=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4.817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用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定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
或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溶于1000mL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此溶液硫代硫酸钠浓度约为0.1mol/L。
再加入0.2g碳酸钠(Na2S2CO3)或5mL三氯甲烷(CHCL3);标定,调整浓度到0.1000mol/L,贮于棕色瓶中,储存的时间过长时,使用前需要重新标定(标定方法见后面)。
2.4 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冷水调成悬浮浆,然后加入约80mL煮沸水中,边加边搅拌,稀释到100mL;煮沸几分钟后放置沉淀过夜,取上清液使用,如需较长时间保存可加入1.25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
3 试验仪器、设备及对其要求3.1 三角洗瓶(吸收瓶)500mL。
3.2 滴定管50mL,宜用精密滴定管。
3.3 湿式气体流量计容量5L。
3.4 量筒 20mL 500mL 各一只。
臭氧浓度的测定—碘量法一、实验原理碘量法是最常用的臭氧测定方法,其原理为强氧化剂臭氧与碘化钾水溶液反应生成游离碘,臭氧还原为氧气,游离碘显色,利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变为碘化钠,反应终点为溶液完全褪色。
反应式如下:O3 + 2KI + H2O O2 + I2 + 2KOHI2 + 2Na2S2O3 2NaI + Na2S4O6两反应式建立起O3与Na2S2O3的比例关系:1mol O3:2mol Na2S2O3, 则臭氧浓度的计算是为:(mg/L)C(O3)=A Na×B×2400V0C(O3)—臭氧浓度,mg/L;A Na—硫代硫酸钠标液用量,ml;B—硫代硫酸钠标液浓度,mol/L ;V0—臭氧化气体取样体积,ml。
二、实验试剂1.KI溶液(质量浓度为20%);2.(1+5)硫酸溶液;3.C (Na2S203 .5H2O) = 0.1000 mo1/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4.淀粉溶液三、实验仪器1.锥形瓶:500ml;2.碱式滴定管50mL,宜用精密滴定管;3.湿式气体流量计,容量5L;4.量筒 20 m L,500ml各一只;5.刻度吸管( 吸量管);10ml;6.容量瓶:100ml。
四、实验方法(一)实验试剂的配置1 .碘化钾(KI)溶液(20%):溶解20g碘化钾(分析纯)于10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用棕色瓶保存于冰箱中,至少储存一天后再用.此溶液1ml含0 .20碘化钾;2 .(1 +5)硫酸溶液:量取浓硫酸(ρ=1.84 ;分析纯)溶于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3 .C(Na2S203.5H2O)=0.1000mo1/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4817g硫代硫酸钠(Na2S203.5H2O;分析纯)用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定溶于100ml的容量瓶中。
或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03.5H2O;分析纯)溶于100ml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此溶液硫代硫酸钠浓度约为O.1 mol/L .再加入0.2g碳酸钠(Na2CO3)或5ml三氯甲烷;标定,调整浓度到0.1mol/L,贮于棕色瓶中,储存的时间过长时,使用前需要重新标定。
水中臭氧浓度检测方法水中臭氧浓度是一种重要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估水质和测定其杀菌消毒效果。
臭氧是一种高效的氧化剂,可以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因此在水处理和消毒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水中臭氧浓度的检测方法,包括采样、准备试剂、测定方法等各个环节的详细步骤。
一、采样采样是检测水中臭氧浓度的第一个环节,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采样应该在水经过臭氧处理设备之后尽量迅速地进行,可以采用抽样瓶、采样袋等容器进行。
在采集样品之前,应先清洗容器,并将其用去离子水或臭氧磷酸盐溶液反复冲洗,避免留下外部污染物。
二、准备试剂臭氧浓度测定需要用到试剂,主要包括苯酚洗涤液、硫酸钾溶液、碘化钾溶液等,其中苯酚洗涤液用于洗涤反应器,并将臭氧与水样反应;硫酸钾溶液用于处理反应后的水样,以停止反应;碘化钾溶液用于测定反应后未消耗的碘酸盐浓度。
以上试剂需先准备好,并按要求配制好浓度。
三、测定方法臭氧浓度测定通常采用指示剂法或比色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下将详细介绍两种测定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指示剂法指示剂法是一种著名的测定水中臭氧浓度的方法,它是利用铁离子和缩醛类化合物对臭氧进行指示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1. 取适量水样,加入适量的苯酚洗涤液,使其充分溶解。
2. 将反应器中的空气抽掉,加入一定量的水样,并加入一定量的指示剂。
3. 将空气重新充入反应器中,同时搅拌反应器,让反应充分进行。
4. 在反应器内向样品加入适量的硫酸钾,以停止反应。
5. 将样品转移到比色皿中,在单色光源条件下检测吸光度。
指示剂法测定臭氧浓度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加入指示剂。
指示剂应该在添加硫酸钾之前加入,以确定剩余臭氧的浓度。
对于采样水中臭氧成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指示剂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水中臭氧和臭氧自由基的检测,使用吡啶,靛蓝,二氨基吡啶等作为指示剂,这些指示剂都是具有特定的化学反应和各自的特定pka值。
在添加硫酸钾之前,化学指示剂会将臭氧转化为二氧化碳,到达特定的pka值,然后停止反应。
一、碘量法(气体)1.原理概要: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碘化钾(KI)水溶液反应可游离出碘,在取样结束并对溶液酸化后,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并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对游离碘进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臭氧量。
其反应式为:O3+2KI+H2O=O2+I2+2KOH (1)I2+2Na2S2O3=2NaI+Na2S4O6 (2)2.试剂2.1 碘化钾(KI)溶液(20%):溶解200g碘化钾(分析纯)于100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用棕色瓶保存于冰箱中,至少储存一天后再用。
此溶液1.00mL 含0.20g碘化钾。
2.2 (1+5)硫酸(H2SO4)溶液:量取浓硫酸(p=1.84;分析纯)溶于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
2.3 C(Na2S2O3·5H2O)=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4.817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用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定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
或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溶于1000mL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此溶液硫代硫酸钠浓度约为0.1mol/L。
再加入0.2g碳酸钠(Na2S2CO3)或5mL三氯甲烷(CHCL3);标定,调整浓度到0.1000mol/L,贮于棕色瓶中,储存的时间过长时,使用前需要重新标定(标定方法见后面)。
2.4 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冷水调成悬浮浆,然后加入约80mL 煮沸水中,边加边搅拌,稀释到100mL;煮沸几分钟后放置沉淀过夜,取上清液使用,如需较长时间保存可加入1.25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
3 试验仪器、设备及对其要求3.1 三角洗瓶(吸收瓶)500mL。
3.2 滴定管50mL,宜用精密滴定管。
3.3 湿式气体流量计容量5L。
3.4 量筒 20mL 500mL 各一只。
水中臭氧浓度的测定—碘量法水中臭氧浓度的测定—碘量法一、原理碘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臭氧浓度的化学方法。
该方法基于臭氧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然后通过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法测定碘的浓度,从而计算出水中臭氧的浓度。
二、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包括碘化钾溶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滴定管、容量瓶、三角瓶、电子天平等。
2.将一定体积的水样放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碘化钾溶液,摇匀。
3.在容量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摇匀,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颜色变化,记录滴定量。
4.将上述实验操作重复三次,求平均值。
5.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量,计算出水中臭氧的浓度。
三、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水中臭氧浓度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量的关系。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标准曲线,可以进一步分析水中臭氧浓度与水质的关系。
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水样的臭氧浓度,评估不同水体的水质状况。
四、实验结论通过碘量法测定水中臭氧浓度,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水中臭氧浓度与水质密切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碘量法测定不同水体中的臭氧浓度,为水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同时,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操作步骤和试剂用量。
五、实验建议与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水中臭氧浓度的来源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同时,可以针对不同水体进行长期监测,以了解水中臭氧浓度的变化趋势。
此外,可以研究其他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以提高水中臭氧浓度测定的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测定水中臭氧浓度的方法评估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可以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如生物法、电化学法等,形成综合的水质检测方案。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实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数据处理方面,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提高数据的应用价值和水质评估的准确性。
生活饮用水中臭氧的测定碘量法数据1. 前言生活饮用水中臭氧的测定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使水质变得更清洁、更安全。
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臭氧含量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其中,碘量法数据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下面将对这一方法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深度文章。
2. 碘量法数据的原理及应用在测定生活饮用水中臭氧的含量时,碘量法数据被广泛应用。
其原理是利用碘化钾与臭氧反应生成碘,再用亚硫酸钠溶液滴定消耗的碘量,从而计算出臭氧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因此被广泛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水质监测和处理。
3. 碘量法数据的测定步骤(1)样品预处理:将收集到的生活饮用水样品进行预处理,去除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杂质和异物。
(2)溶液配制:配制碘化钾和亚硫酸钠溶液,保证测定过程中的试剂浓度和混合比例准确。
(3)试剂反应:将样品与碘化钾溶液混合,使其中的臭氧与碘化钾发生反应生成碘。
(4)滴定测定:用亚硫酸钠溶液对反应体系进行滴定,直至消耗完反应中的碘。
(5)结果计算:根据滴定消耗的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样品中臭氧的含量。
4. 碘量法数据的优缺点碘量法数据作为测定生活饮用水中臭氧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缺点:对样品中其他物质的干扰较为敏感,需要进行严格的预处理和试剂选择。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碘量法数据作为一种测定臭氧含量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尤其是在实际生活中的水质监测和处理过程中,其简便易行的优点更加凸显。
但同时也需要重视样品预处理和对干扰物质的排除,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碘量法数据作为测定生活饮用水中臭氧的方法,具有简单、可靠、准确的特点。
在实际的水质监测和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对样品预处理和干扰物质的排除需要引起重视。
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前沿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臭氧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水中臭氧浓度的测定—碘量法
一、测定原理
碘量法是最常用的臭氧测定方法,其原理为强氧化剂臭氧与碘化钾水溶液反应生成游离碘,臭氧还原为氧气,游离碘显色,利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变为碘化钠,反应终点为溶液完全褪色。
反应式如下:
O3 + 2KI + H2O O2 + I2 (有色)+ 2KOH
I2 + 2Na2S2O32NaI(无色)+ Na2S4O6
O3与Na2S2O3的比例关系:1mol O3:2mol Na2S2O3,
二、试剂
1. 20%KI溶液:溶解20g碘化钾(分析纯)于约8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
然后定容至100ml,用棕色瓶保存于冰箱中,至少储存一天后
再用;
2.(1+5)硫酸溶液:量取浓硫酸100ml,边加边搅匀倒入盛有500ml蒸馏水的
烧杯中;
3.0.01mo1/L Na2S2O3标液:称取0.248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
用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后定溶于100 ml的容
量瓶中;
4. 1%淀粉指示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冷水调成悬浮浆,然后加入约80ml
煮沸水中,边加边搅拌,煮沸几分钟后,待冷却后定容到
100ml容量瓶中,放置沉淀过夜,取上清液使用。
三、仪器
碘量瓶(或具塞三角瓶)、量筒、滴定管、容量瓶、铁架台
四、测定步骤
1.加20%碘化钾溶液20 ml于500 ml碘量瓶(或具塞三角瓶)中;
2.吸取200ml待测样本加于装有20%碘化钾溶液的500 ml碘量瓶中,加
(1+5)硫酸溶液5 ml,瓶口加塞。
混匀后避光静置5分钟;
3.用0.01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1%淀粉指
示剂几滴(约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为止,记录消耗的硫代硫
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五、数据计算
则臭氧浓度的计算是为:
C(O3)(mg/L)=A Na×B×
C(O3)—臭氧浓度,mg/L;
A Na—硫代硫酸钠标液用量,ml;
B—硫代硫酸钠标液浓度,mol/L;
V0—臭氧化气体取样体积,ml。
六、注意事项
1.配置溶液时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一方面是为了灭菌(嗜硫菌),另一方
面是为了去除溶液中的O2、CO2,避免副反应发生。
2.准确测定时需对硫代硫酸钠标液进行标定。
3.淀粉指示液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避免碘与淀粉指示剂络合太深,导致
终点颜色变化时Na2S2O3滴定液加入的量偏高。
4.滴定到终点后有回蓝现象,是因为发生4I-+4H++O2=2I2+2H2O,所以终
点的判断应为褪色后30秒不变蓝即可读取Na2S2O3滴定液消耗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