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中故障诊断简单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29.24 KB
- 文档页数:4
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汽车故障诊断是汽车维修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识别和解决汽车故障的过程。
正确的故障诊断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快速而准确地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一、基本原则1. 逐一排除法:在进行故障诊断时,维修人员应该采用逐一排除法,即一步一步地检查和排除可能引起故障的各种因素,直到找到问题所在。
这样可以减少误判和遗漏,快速定位故障点。
2. 综合分析法:维修人员在进行故障诊断时,应综合分析车辆的所有表现和相关的情况,例如车辆故障的发生时间、位置、频率等等。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
3. 检查前后对比法:故障诊断的过程中,维修人员应该进行检查前后的对比,即对比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以找出故障点和原因。
有时候,故障可能是由于最近的操作或维修引起的,因此对比前后情况可以更好地分析故障原因。
4. 全面检查法:为了确保故障诊断的准确性,维修人员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车辆的电气系统、机械系统、传动系统等。
只有全面检查,才能排除其他可能的故障点,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二、步骤1. 收集信息:在进行故障诊断之前,维修人员应该先收集相关的信息,包括车辆类型、车况、故障的表现等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判断故障原因。
2. 监听和观察:维修人员应该仔细监听和观察车辆在运行时的各种表现,例如发动机的声音、车辆的振动情况等等。
这些观察和听觉的感知对于判断故障原因非常重要。
3. 故障现场排查:维修人员需要到故障发生的现场进行排查,例如检查车辆的电瓶、线路连接等。
通过现场排查,可以快速找出问题所在,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4. 电脑诊断:现代汽车通常配备有故障诊断系统,可以直接通过连接汽车的电脑进行故障诊断。
使用故障诊断系统可以更快速地找出故障点,并提供详细的故障代码和解决方案。
5. 逐步排除:维修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故障情况,逐步排除可能的故障点。
故障诊断案例故障诊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找出设备或系统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案例,下面我将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分享一些故障诊断的经验和方法。
案例一,某工厂的生产线出现了频繁停机的问题。
经过现场调查和分析,发现停机是由于一台关键设备的传感器故障引起的。
在更换了新的传感器后,停机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故障诊断过程中,要善于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出发,找出可能的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排查和修复。
案例二,某办公楼的空调系统出现了制冷效果不佳的问题。
经过检查,发现是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泄漏导致的。
在及时补充制冷剂后,空调系统恢复了正常工作。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进行故障诊断时,要注重细节,善于从常见的故障点出发,逐一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
案例三,某汽车发动机出现了异响和动力不足的问题。
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是发动机气缸活塞环磨损严重导致的。
在更换了新的活塞环后,发动机恢复了正常工作。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进行故障诊断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检测设备和工具,进行全面的排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故障诊断的经验和方法:首先,要善于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出发,找出可能的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排查和修复;其次,要注重细节,善于从常见的故障点出发,逐一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要充分利用各种检测设备和工具,进行全面的排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故障诊断能力,以更好地为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希望以上经验和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故障诊断方法综述故障诊断是指在设备或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的过程。
故障诊断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综述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
1. 经验法经验法是指通过经验和直觉来判断故障原因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缺点是准确性不高,容易出现误判。
因此,经验法只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故障诊断。
2. 分析法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但缺点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分析法适用于大多数故障诊断,但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判断。
3. 测试法测试法是指通过对设备或系统进行测试,找出故障原因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准确,但缺点是需要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技术。
测试法适用于大多数故障诊断,但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测试和分析。
4. 模拟法模拟法是指通过模拟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故障诊断,但缺点是需要专业的模拟设备和技术。
模拟法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故障诊断,如电路板故障等。
5. 统计法统计法是指通过对设备或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故障原因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发现一些隐蔽的故障,但缺点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的统计技术。
统计法适用于一些长期运行的设备或系统的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故障现象的特点和设备或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故障诊断方法,以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轴不对中故障机理以及滚动轴承故障机理分析一、轴不对中通常是指相邻两转子的轴心线与轴承中心线的倾斜或偏移程度。
轴不对中可分为联轴器不对中和轴承不对中,联轴器不对中又可分为平行不对中、偏角不对中和平行偏角不对中三种情况。
轴不对中的主要故障特征:(1)平行不对中:径向出现轴的一倍频、二倍频峰值,尤以二倍频显著。
(2)偏角不对中:轴向振动大,在基频、二倍频甚至三倍频处有稳定的高峰。
(3)平行偏角不对中:轴向和径向均发生振动。
二、滚动轴承故障机理滚动轴承的监测诊断技术有很多种,如振动信号分析诊断、声发射诊断、油液分析诊断、光纤监测诊断等,它们各具特点,其中振动信号分析诊断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在轴承工况监视与故障诊断的各方法中,振动法由于其适用性强,效果好,测试及信号处理简单直观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
振动信号作为预知滚动轴承故障的载体,具有很优良的性质。
1.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分类滚动轴承已是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商品化的部件。
滚动轴承是机械构造中的基础运动元件,对机械的运动、做功和发挥机械的功能与效率具有直接的制约功能。
滚动轴承的数据信息繁多复杂,分类方式主要依据轴承所能承受的负荷方向、公称接触角及滚动体形状按照轴承类型对滚动轴承库的数据进行分类,基本类型如图所示。
2.滚动轴承的典型故障滚动轴承的主要故障形式有:(1)疲劳剥落滚动轴承工作时,滚道和滚动体表面既承受载荷又相对滚动,由于交变载荷的作用,首先在表面下一定深度处(最大剪应力处)形成裂纹,继而扩展到接触表面层发生剥落坑,最后发展到大片剥落,这种现象就称为疲劳剥落。
(2)磨损由于滚道和滚动体的相对运动(包括滚动和滑动)和尘埃异物的侵入等都会引起表面磨损,而当润滑不良时更会加剧表面磨损。
磨损的结果使轴承游隙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加,降低运转精度。
(3)塑性变形在工作负荷过重的情况下,轴承受到过大的冲击载荷和静载荷,或者因为热变形引起的额外的载荷,或者当有高硬度的异物侵入时,都会在滚道表面上形成凹痕或划痕。
不对中故障诊断简单分析摘要:主要对旋转机械不对中故障的征兆机理进行分析,总结此类故障的振动信号在时域和频域内的典型特征。
实践证明通过频谱分析诊断不对中故障,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不对中频谱分析Abstract: mainly on rotating mechanical misalignment fault signs of mechanism analysis, summarize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such fault vibration signal in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t is a very effective way to diagnose fault by spectrum analysis.Key words: out of alignment frequency spectrum analysis1引言:在各类旋转机械故障中,不对中是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
旋转机械故障中60% 的故障与不对中有关。
转子系统出现不对中后,在旋转过程中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动态效应,如设备的振动、联轴器的偏转、轴承的磨损和油膜失稳、轴的挠曲变形等,危害极大。
本位就不对中的故障简单分析。
2转子不对中的类型如图1所示,转子不对中包括轴承不对中和轴系不对中两种情况。
轴颈在轴承中偏斜称为轴承不对中。
轴承不对中本身不会产生振动,它主要影响到油膜性能和阻尼。
在转子不平衡情况下,由于轴承不对中对不平衡力的反作用,会出现工频振动。
机组各转子之间用联轴节连接时,如不处在同一直线上,就称为轴系不对中。
通常所讲的不对中多指轴系不对中。
造成轴系不对中的原因有安装误差、管道应变影响、温度变化热变形、基础沉降不均等。
由于不对中,将导致轴向、径向交变力,引起轴向振动和径向振动。
由于不对中引起的振动会随不对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资料]故障诊断中的一些概念,定义Post By:2009-7-17 22:51:16 [只看该作者]案例Case案例是[wiki]设备[/wiki]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故障。
包括故障的名称、故障出现时设备的状况、故障经过、故障的原因、故障特征、故障处理措施和效果等。
波形Wave form波形显示振动的时域特征,包括采样时间、测量部位、转速、每个采样点值和振动的峰-峰值(振幅)等。
不对中Misalignment转子不对中是指相邻两转子的轴心线与轴承中心线的倾斜或偏移程度,包括联轴器不对中和轴承不对中。
造成联轴器不对中的原因主要是联轴器瓢偏及偏心;造成轴承不对中的主要原因有滑销系统卡涩,基础不均匀下沉等,使机组膨胀不畅和轴承座膨胀不均匀。
转子不对中的特征是:机组膨胀不畅引起的振动主要表现为轴向振动明显增大;轴承座膨胀不均匀引起的振动主要表现为径向振动增大。
振动对负荷变化较敏感,当负荷改变时,振动一般也发生变化。
振动频谱中二倍频幅值较大,以一倍频和二倍频为主。
不精确推理Inexact reasoning不精确推理是指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着某种不确定的因果关系和前提本身是不确定的。
由于知识不完备、模糊性和不可靠等而引起的知识的不确定性,在专家系统中主要采用不精确推理。
不平衡Unbalance不平衡是指转子的质心与转子的旋转中心不重合,它是旋转[wiki]机械[/wiki]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引起转子不平衡的原因有:结构设计不合理,制造和安装误差,材质不均匀,受热不均匀,转动部件的松动和脱落等。
因此,不平衡故障包括转子质量不平衡、初始弯曲、热态不平衡、部件脱落、联轴器不平衡等子故障。
质量不平衡的振动特征是:在转子通过临界转速时振幅明显地增大,其振动频率与转子转速一致,波形为正弦波,以一倍频振幅为主,其他谐波的振幅较小,频谱呈枞树形,轴心轨迹为椭圆形,转速不变时振幅和相位基本稳定。
不确定性Uncertainty专家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非常复杂, 很难用确定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不对中故障诊断及案例(图)一、什么是不对中?机组各转子之间由联轴器联接构成轴系,传递运动和转矩。
由于机器的安装误差、承载后的变形以及机器基础的沉降不均等,造成机器工作状态时各转子轴线之间产生轴线平行位移、轴线角度位移或综合位移等对中变化误差,统称为不对中。
不对中这个术语在有些场合会引起歧义。
在状态监测中不对中通常指的是由联轴器联接转子引起的不对中。
(在一个设备两端轴承中心不在一个轴线上有的场合也叫做轴承不对中)。
1.1 什么是对中什么是联轴器不对中:从上面不对中的定义可以看出,实际中是不可能存在理想的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转子联接。
因此,实际运行的转子总是存在一定的不对中量的。
在工业现场使用的旋转机械设备有“二不一有”的说法,就是任何运动的机械设备总是有“不平衡”,“不对中”,有“摩擦”。
因此,和不平衡一样,不对中只有在不对中量超过一定程度才称之为不对中故障,只有超过一定程度成为故障后才需要进行维修维护处理。
二、不对中的类型和危害2.1 不对中的类型1.平行不对中轴线产生平行位移,叫做平行不对中。
2.角度不对中轴线角度位移,叫做角度不对中。
3.综合不对中轴线即产生平行位移又产生角度位移,叫做综合不对中。
综合不对中=平行不对中+角度不对中2.2 不对中的危害有文献记录,几乎50%的旋转机械的停机故障是由不对中引起的。
也有资料称转子系统机械故障的60%是由不对中引起的。
上图为对两种联轴器不同对中情况的红外成像图,右侧的不对中情况明显的产生更大的热量。
良好的对中将带来:●减少生产损失●延长设备的生产时间●减少轴承和密封失效●减少设备的振动●减少联轴节的磨损●降低维修成本●解决对中不良故障将使您节约运行成本一个联轴节对中偏差0.5mm的电机的电流是12.2 A,使用激光对中仪对中后,联轴节对中偏差降为0.05mm,此时电机电流降为11.8 A,节约了3.28%的能量。
我们只按节约1%的能量来进行下面的计算。
自动化系统中的故障诊断和故障恢复方法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无论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还是日常生活,我们都离不开自动化系统的支持。
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和高度自动化的特点,故障难免会发生。
因此,故障诊断和故障恢复方法成为保障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故障诊断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异常信息,找出导致系统故障的根本原因。
在自动化系统中,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针对复杂的自动化系统,我们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故障诊断方法。
首先,基于规则的故障诊断方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通过事先制定一系列规则或者约束条件,将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与可能故障状态进行对比,进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诊断大多数常见故障,并对诊断结果做出准确评估。
然而,基于规则的方法往往对系统的复杂故障或者新型故障无法进行有效诊断。
其次,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侧重于从大量历史数据或者实时数据中挖掘潜在的故障模式。
通过分析数据的统计特征、变化趋势和异常规律,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预测故障的发生。
然而,数据驱动的方法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并且需要针对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特征选择和模型训练。
再次,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状态估计和优化求解,从而实现故障的诊断。
这种方法基于物理原理和系统动力学理论,可以较好地适应不同类型的自动化系统,并且对复杂故障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然而,模型建立和求解过程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计算资源,并且对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
在故障诊断后,故障恢复则是为了使系统尽快从故障状态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自动化系统中的故障恢复方法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首先,人工干预是最简单有效的故障恢复方法之一。
当自动化系统发生故障时,人工干预可以通过检查故障现象和分析故障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恢复措施。
然而,人工干预需要人力资源和专业知识的支持,并且在一些复杂情况下可能无法及时恢复系统。
不对中故障诊断简单分析
摘要:主要对旋转机械不对中故障的征兆机理进行分析,总结此类故障的振动信号在时域和频域内的典型特征。
实践证明通过频谱分析诊断不对中故障,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不对中频谱分析
Abstract: mainly on rotating mechanical misalignment fault signs of mechanism analysis, summarize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such fault vibration signal in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t is a very effective way to diagnose fault by spectrum analysis.
Key words: out of alignment frequency spectrum analysis
1引言:在各类旋转机械故障中,不对中是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
旋转机械故障中60% 的故障与不对中有关。
转子系统出现不对中后,在旋转过程中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动态效应,如设备的振动、联轴器的偏转、轴承的磨损和油膜失稳、轴的挠曲变形等,危害极大。
本位就不对中的故障简单分析。
2转子不对中的类型
如图1所示,转子不对中包括轴承不对中和轴系不对中两种情况。
轴颈在轴承中偏斜称为轴承不对中。
轴承不对中本身不会产生振动,它主要影响到油膜性能和阻尼。
在转子不平衡情况下,由于轴承不对中对不平衡力的反作用,会出现工频振动。
机组各转子之间用联轴节连接时,如不处在同一直线上,就称为轴系不对中。
通常所讲的不对中多指轴系不对中。
造成轴系不对中的原因有安装误差、管道应变影响、温度变化热变形、基础沉降不均等。
由于不对中,将导致轴向、径向交变力,引起轴向振动和径向振动。
由于不对中引起的振动会随不对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不对中是非
常普遍的故障,即使采用自动调位轴承和可调节联轴器也难以使轴系及轴承绝对对中。
当对中超差过大时,会对设备造成一系列有害的影响,如联轴节咬死、轴承碰磨、油膜失稳、轴挠曲变形增大等,严重时将造成灾难性事故。
如图2所示,轴系不对中一般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轴线平行位移,称为平行不对中。
(2)轴线交叉成一角度,称为角度不对中。
(3)轴线位移且交叉,称为综合不对中。
3不对中原因:(1)制造误差,如联轴器加工不良等(2)安装误差,如热膨胀等。
[2]由于篇幅有限不在详述。
4案例分析[3]
设备信息:海洋石油某FPSO 15T吊车功率:245kW ;泵转速:1475r/min;轴承型号:NDE6319C3DE 6316C3设备测量
2012年3月23日振动数据采集如表2所示
加速度频谱中能量值不高,但是伴有工频的多次谐波( 图4、5) 。
速度频谱( 图6) 中振动值偏高,最高达到了80m m / s;时域波形( 图7) 呈标准的正弦波形
而且,近期监测设备振动总值趋势稳定,本次监测时才急剧上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由于电机是垂直安装,非驱动端为自由端且没有支撑,实际运行中,很容易引起电机的振动,从而造成联轴器的对中不良。
综合以上分析诊断,该设备为联轴器对中不良。
根据我们提供的维修建议,及时更换了主电机联轴器部件。
维修之后,2012年4月20日再次对设备进行监测,设备各项振动值已明显下降并恢复到正常范围,效果显著。
4结语:通过以上案例诊断分析,可以对不对中故障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快速给出维修
建议,制订可靠的维修策略。
实现成产的不间断。
同时也对我们学习研究不对中故障诊断提供的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俊辉旋转机械不对中故障的诊断技巧[J] 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1671-0711 (2013 )10-0052-03
[2]廖传华,朱廷风,柴本银.设备检修与维护[ M ]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 [3]宋光雄宋君辉梁会钊曹根芝陈松平[J]大型旋转机械不对中故障研究及分析汽轮机技术2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