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1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图表分析题型介绍:图表分析题是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新题型。
它综合考查考生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推断评价的能力。
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
解题思路:1、推敲题干2、分析图表3、归纳概括例题分析:例1.请参照下表所示内容,用简明的文字介绍漳州市电话号码由六位升为七位的方法。
不超过50字。
(含标点)1994年8方法是:参考答案:首位是“2”的号码,在首位和第二位之间加“0”;首位是“9”的号码,在首位之前加2”;长途区号一律使用596”。
例2.为对青少年加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某校有关领导对使用不到一年的新教学大楼的卫生间设施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参考答案:对青少年加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非常必要。
例3.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
(5分)(l)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①②(2)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l)示例: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
③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④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
⑤侵略国军人死亡人数多于平民死亡人数。
(2)示例:①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②让和平永驻人间。
③让战争远离人类。
④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⑤让世界充满爱。
例4.根据下表,讲清新加坡华人家庭用语的实际情况,所补写文字不要出现百分比或其他数字,不超过35个字。
(2分)注:16%未填家庭用语。
新加坡,,因为英语是新加坡主要官方语言,所以相当一部分华人家庭使用英语或英语、华语兼用。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
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
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近年梧州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赋分达到了6分之多.针对2016年的考纲精神,下面谈谈表格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表格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据+文字的)表格,要求考生根据表格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表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题型一般分有四种:一是直接概括表格的内容;一是说说从表格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表格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发评论、提建议等;四是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拓展,写应用文。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结论: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
包括审读表格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
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
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上题中表格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表格。
表格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读表格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
我们可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三审要求。
初中语文毕业总复习图表题专项一、右图是《红楼梦》的一幅插图。
(湘潭市08年中考题)① 这幅画的作者是湘潭籍著名画家,这幅画中的人物名叫。
(2 分)② 下面四段诗句均选自《红楼梦》,其中表现画中人物的是(2 分)()A、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B、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通。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C、潦倒不通时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D、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③ 有一次几个同学在一起聊起了课外阅读这个话题。
一个同学说:“唉,都二十一世纪了,还读什么《红楼梦》呀,你说:( 2 分)二、仔细探究右边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3分)(2010年湘潭市中考题)(1)漫画内容取意于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这部名著中与画面内容相关的一个情节是 (1分)(2)这幅漫画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2分)三、2010年4 月 27 日《湘潭日报》“民生视角”栏目就市场上部分主要食品的安全度问题在公众中进行问卷调查。
下面是这次调查数据的统计表。
(2010年湘潭市中考题)食品种类放心(%) 一般(%) 不放心(%)米面44 52 4水果50 48 2肉制品 6 60 34酒类10 44 46蔬菜26 66 8奶制品 6 64 30水产品28 66 6食用油14 60 26(1)请简要概括统计表中反映出来的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分)(2)如果你是参加调查的记者之一,请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几条建议。
(2分)四、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你参加了所在社区组织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庆祝活动。
(2011年湘潭市中考题)(1)在“党的知识抢答赛”中,你抽到了一个必答题,请简要介绍中国共产党党徽的构图及象征意义。
(党徽见右图。
2分)(2)社区举行“火红的旗帜”歌咏比赛,参赛的歌曲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走进新时代》等。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图表题就是语言与图形得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得中考语文试题中。
这类题型得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得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
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得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运用简明得语言概括出观点。
近年梧州市中考语文科得命题,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得考查,赋分达到了6分之多。
针对2016年得考纲精神,下面谈谈表格分析题得解题思路。
表格题一般就是给出一个(数据+文字得)表格,要求考生根据表格得信息作出相关得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表判断、查找相关信息与语言表述等方面得综合能力。
题型一般分有四种:一就是直接概括表格得内容;一就是说说从表格中得到得启示;另一就是与表格相关得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发评论、提建议等;四就是根据表格得内容进行拓展,写应用文。
下面就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得科学性得调查。
阅读下表,您得出什么结论?体育锻炼得科学性结论: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
包括审读表格得标题、内容与题目要求。
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
标题往往就是对整个图表内容得概括,反映了图表得主题。
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
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得范围,把握了答题得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上题中表格得标题为“体育锻炼得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得就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得认识得深浅,而不仅就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得不同了。
二审表格。
表格就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得主要依据。
在审读表格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得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就是这个材料得重要之处,这也就是得到结论得源头。
我们可对表格中得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得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得数据可以瞧出差距:不同学段得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与“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得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得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得数据可以瞧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得升高..,“做了”得人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与“不需要”得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中考语言运用(图表类)一、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
阅读下表:(1)你得出什么结论?(2)从图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2)中小学生应注重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二、仔细阅读下列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
1.概括从表格中获取的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你是总理,看了这个表格后会作出哪些决策?答案:1.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5年年快速增长,到2005年首破万元。
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在增长相对缓慢,5年涨幅不到1000元。
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2001年差距为4494元,到2005年则达到7238元。
2.加大农村投入,缩小城乡差别,创建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
三、下面是我国城乡居民2003年和2004年投资于储蓄、国债、股票、保险的比例示意图,请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图中的意思。
友情提示:可以比较这两幅图所示意的2003年与2004年城乡居民情况纵比;也可以在每一幅图内将几项投资进行横比,找出两幅图的共同规律。
答案:同2003年相比,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投资的国债、股资、保险比例有所增加。
2003、2004两年我国城乡居民投资储蓄的比例较大。
四、:(2007青海省)下图是一位中学生近两年来课外阅读量与语文成绩状况图。
你读了之后,获得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达。
(不超过30字)答案:“随着课外阅读量的增加,该生的语文成绩也成正比例提高。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十五图标、漫画、图表题一、图标题1.下图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请按合理的顺序写出该图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参考示例:右图为北京张家口2022年冬奥会会徽,会徽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
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解析】本题属于会徽类,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观察会徽的特点,然后根据会徽的特点解释会徽的寓意,最后运用语言进行表述。
本题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图案,该图案有“冬”和下方的数字“2022”组成,解答时首先看“冬”以草书写成,“冬”的上部将抽象滑道、冰雪运动者形态组成,下面的两点组成“2022”的“2”,根据草书“冬”字传递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根据“冬”上部滑道、运动员的形态可以看出冬季运动会是一场天人合一的盛会,运动员的形态显示运动员活了与激情;根据以上分析可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会徽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2.中国探月工程标志,名为“月亮之上”。
请写出右图标志中除文字(“中国探月CLEP”)外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要求:语言简洁,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一轮弯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
(新)中考语文:图(表)文转换专项复习训练试题(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列诗句,与图的画面意境相似的一项是()A.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李纲《病牛》)B.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陆游《饮牛歌》)C.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高启《牧牛词》)D.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臧克家《老黄牛》)【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境。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解答】画面上是一个小孩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牛在悠闲地吃草。
画面意境轻松闲适。
A.大意:病牛耕耘千亩,生产无数粮食,累得精疲力尽,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表达了对病牛的同情;B.大意:高兴的是清清的溪水没有弄脏牛的肚子,老牛不畏惧风霜严寒。
表达了对老牛的喜爱和赞美;C.大意:我骑在牛身上唱歌坐在牛身边玩耍,晚上回家还要靠在牛身旁躺一躺。
表达了人和牛亲密无间的轻松闲适;D.大意:老牛辛勤的在一块块荒田中劳作,从东到西深耕细作。
表达了对老牛辛劳耕作的赞赏;故选:C。
2.在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宣传活动中,有同学画了如图这幅漫画。
如果为画中的人物配一句话,下列与漫画情境匹配且寓意最深刻的一项是()A.水开啦,怎么办?B.妈妈,快,水开啦!C.水开啦,可是,热水瓶呢?D.我长大了,这点小事可难不倒我!【分析】本题考查图片观察和理解。
解答此题,要仔细观察图片,结合题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仔细观察漫画可知,水壶中冒着热气,旁边的女孩双手握在一起,扭头朝一边喊着什么。
A表示在想办法,C表示准备倒热水,D表示能干好家务的信心,很显然与图片中女孩的神态动作不符。
B“妈妈,快,水开啦!”更符合劳动教育的主题。
故选:B。
3.近期图书馆开展了“我喜爱的唐代诗人”调查活动。
下面的词云图显示的是调查结果,字号越大表明受喜爱程度越高。
请你读图,判断下列不是学生喜爱程度最高的诗人所写的作品是()A.《峨眉山月歌》B.《望庐山瀑布》C.《早发白帝城》D.《江南逢李龟年》【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
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
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近年梧州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赋分达到了6分之多。
针对2016年的考纲精神,下面谈谈表格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表格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据+文字的)表格,要求考生根据表格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表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题型一般分有四种:一是直接概括表格的内容;一是说说从表格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表格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发评论、提建议等;四是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拓展,写应用文。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
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结论: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
包括审读表格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
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
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
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上题中表格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表格。
表格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
在审读表格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
我们可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表格,使审读表格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表格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表格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表格时)。
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
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表格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阅读表格首先应读表格名称(题目)、然后读内容、读附注等。
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表格中的任何一个数据或者说明文字,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
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表格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
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难得出初步..的结论...:“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比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在提高。
”此题要求具体明了,题干的要旨比较容易把握。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不仅要把表格的内容叙述清楚,还隐含另一层意思。
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
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
上题的结论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解答表格题的过程,仔细审题是前提,认真思考是关键,准确表述既是目的。
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就能做好表格分析题的。
例1.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下面是有关这方面情况的统计。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
年代土地沙漠化面积沙尘暴发生次数典型受灾情况(单位:次)(单位:平方公里)70年代 1560 13 降尘25600吨/平方公里80年代 2100 14 20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90年代 2460 23 46.1万亩农作物受害,11.09万头(只)牲畜死亡,156万人受害,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从时间、土地沙漠化面积、沙尘暴发生次数和典型受灾情况四方面概括,如果只是逐一说明表格内容,就不合要求。
明白了这一道理,答案就不难得到:7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越来越大,沙尘暴发生次数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例2、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
(30字以内)我的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
(20字以内)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首先,要学会观察。
对一幅漫画,全面仔细地察看内容,看清图上画了哪些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
(2)其次,要学会找事物之间的联系.(4)最后,根据观察,分析结果,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表达时,应注意画面的整体性,应结合画面中的人物不同的行为方式及文字揭示加以概括。
注意审题,是否让描述画面内容,是否让谈感想评价.(3)再次,领悟漫画的深刻寓意,理解作者的漫画意图。
参考答案1、没有拿到冠军,第二名表现为垂头丧气,第三名信心百倍,通过拼搏,第二次比赛,第三名独占熬头。
②例:失败乃成功之母。
读图现代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图形出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在这众多图形中,图标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比如商标、会徽、徽标、标识、招贴画等,它们在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标具有主题鲜明、构思新颖、寓意深刻等特点,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读图、析图、创新表达等能力,所以它备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现从2006年中考试题中撷取部分试题作一简析,以供参考。
一、解说图标含义例1、(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每年的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图是200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请说出这幅图寓含的意思。
解说:本题以“200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为平台,考查学生分析图标寓意的能力。
认真观察标识,可以发现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代表人类的家园——地球,另一部分是手拉手的三个人,看上去有大人、小孩,有男人和女人。
联系“世界环境日”这一主题考虑。
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寓意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或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她需要呵护,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绿色家园。
例2、(兰州市实验区中考题)下图是《读者》的徽标,画面是一只绿蜜蜂。
请用简洁文字对其含义加以解释。
解说:本题考查学生解说《读者》徽标含义的能力。
《读者》是一本拥有大量读者的刊物,以一只绿色的蜜蜂为徽标,意义何在呢我们知道,蜜蜂整天忙忙碌碌,采花酿蜜。
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读者》的编辑就像蜜蜂那样,从众多的文章中精挑细选,为读者奉献最新最美的文章。
因而其含义不言而喻:刊物的编辑者要做辛勤的蜜蜂,从文艺百花园中采集智慧的花粉,酿成香甜的蜜,奉献给读者。
例3、(2006年湖北省恩施州课改区中考题)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在2007年4月发射升空。
下边这幅题为“月亮之上”图案便是“月球探测工程标识”。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幅图案的理解。
(提示:图案一弧两点形成古文“月”字;圆弧起笔处形成龙头,落笔的飞白为一群和平鸽;圆弧中间为一双脚印)解说:本题是在文言文《贯月槎》(作者:王嘉选自《拾遗记》)阅读中所命制的一道延伸阅读题,《贯月槎》是一篇与月亮有关的短文,表现中华民族探月登月的理想。
结合题干中的文字提示,分析标识构图特征,可以这样解说: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
(说明:只要说出古文“月”字和一双脚印的象征意即可。
)二、解析图标创意倒4、(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2006年5月长沙市举办了首届邻里节,请你也参加这次活动。
下图是此次邻里节会徽征集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请你仔细观察,对它的创意进行简要说明。
解说:本题以“长沙市首届邻里节”的一则会徽为考点,设置了两道题目,第(1)题考查学生理解这则会徽的创意特点,观察可见:整个会徽是由两张笑脸及两根飘带构成;分析可知:两张笑脸紧贴在一起,体现邻里之意亲密无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两根飘带营造了邻里节的喜庆气氛;下方文字表明首届邻里节的时间和名称。
三、阐述推荐标识理由例5、(南京市中考题)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识,要求从下面三幅图标中推选一幅,并说明理由。
(3分)小雨说:“我推选第一幅图标,因为它用南京、青年两个词的英文首字母NY组合成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南京青年在建设新南京中的活力和朝气。
”你说:“我推选第____________幅图标(第一幅除外)____________解说:本题以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识为平台,考查学生解析图标的能力。
本题给出三则“南京青年联合会”备选标识,让同学们从中比较分析,得出优劣,进行解说。
从结出的示例中可以发现,解说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图特点和标识寓意。
因此,只要从(2)(3)两则中任选一则,扣住“青年联合会”这一主题,围绕标识本身构图特点和它的寓意来说明即可。
示例:我推选第二幅。
①第二幅把两个“青”字变形处理成了一对手拉手舞动的青年,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团结。
②“n”是南京的“南”的拼音首字母,图标下半部分将两个“n”变形组成“心”的图形,突出了团结的主题。
(或:我推选第三幅。
因为第三幅对“青”字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使之酷似一个青年人在展翅高飞,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热情。
)四、探求徽标共同信息例6、(黑龙江省黑河市课改区2006年中考题)江南中学初三(6)班的同学在组织“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收集到下列图案:依次是秦朝半两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的徽标。
他们进行了一番探究,知道了秦半两钱外圆内方取义天圆地方之意,它在钱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