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赋》及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地情诗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1
司马相如卓文君的诗歌1.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啊,那可真是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歌呢!你想啊,司马相如就像一颗耀眼的星子,突然闯进了卓文君的世界。
他的诗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这么一句,就把卓文君的心门给打开了。
卓文君也是个勇敢的女子,她听到这诗,就像是听到了命运的召唤,二话不说就跟着司马相如走了。
这难道不像诗里写的那些奋不顾身的爱情吗?2.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之间的诗歌往来,那是爱情里最美的乐章。
司马相如写的诗啊,就像是一阵春风,轻轻拂过卓文君的心湖。
卓文君呢,她也不甘示弱。
当司马相如有点“飘”的时候,她写了那首,“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这就好比是给司马相如来了个当头棒喝。
你说这卓文君是不是特别有气魄?她就像一个女战士,用诗歌捍卫自己的爱情。
3. 司马相如卓文君的诗歌,那是爱情的见证者。
司马相如最初用诗来表达爱意,就像猎人放出了温柔的陷阱。
卓文君呢,就像一只灵动的小鹿,一头就栽了进去。
可是后来啊,司马相如可能有点迷失了。
卓文君的诗就像是一面镜子,“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这诗让司马相如看到了自己的本心。
你难道不觉得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首跌宕起伏的长诗吗?4.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诗歌故事太迷人了。
司马相如的诗充满了才情,就像那流淌的美酒,让人沉醉。
他写的那些甜言蜜语的诗,卓文君就像捧着最珍贵的宝贝一样珍视着。
但当感情出现危机的时候,卓文君的诗又像是一把锋利的剑。
她的诗在说:“你要是不珍惜我,哼,那就别想好过!”这就像是一场诗歌的决斗,为了爱情而战,多酷啊!5. 司马相如卓文君的诗歌是他们爱情的密码。
司马相如的诗就像是神秘的符文,吸引着卓文君。
卓文君呢,就像一个解谜的高手。
当司马相如写下那些充满爱意的诗句时,卓文君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满心欢喜。
可当情况不妙的时候,卓文君的诗就像是敲响的警钟。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这诗就像在质问司马相如的良心,你说这爱情是不是全在这些诗歌里了?6. 哇哦,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诗歌那可不得了。
后世纪念司马相如的诗文
司马相如,汉代文学家,其诗文深受后世推崇。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欣赏,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相如的诗文以清新自然为主,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
他的《凤求凰》、《长门赋》等作品,都是优秀的代表。
其中,《凤求凰》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无数读者,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司马相如的诗文不仅表达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他的《长门赋》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的忧虑。
司马相如的诗文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的诗句稿子一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卓文君和司马相如那浪漫得不要不要的爱情故事,还有那些动人的诗句。
卓文君,那可是个大美女,而且聪明伶俐有才华。
司马相如呢,也是一表人才,才华横溢。
这两人的相遇,就像是命中注定。
司马相如弹了一曲《凤求凰》,那琴音直接就钻进了卓文君的心里。
卓文君被他的才情吸引,不顾家人反对,和司马相如私奔啦!“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这是卓文君写下的诗句,简单几个字,却道出了对爱情最纯粹的渴望。
他们的日子一开始可不容易,开个小酒馆,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打杂。
但他们相互陪伴,苦也甜。
司马相如后来发达了,却差点变心。
卓文君可不是吃素的,一首《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把司马相如给拉回了正道。
这爱情故事,有浪漫,有波折,就像咱们的生活,有甜也有酸。
但他们最终还是守住了那份爱,让人好生羡慕呀!稿子二朋友们,咱们今天来唠唠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还有那些让人感动的诗句。
卓文君,出身富贵,司马相如,虽有才却穷。
可爱情这东西,哪管这些。
司马相如用琴音表达爱意,卓文君勇敢地跟着他跑了。
这得多大的勇气呀!“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卓文君的相思之苦,在这诗句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算生活艰难,他们也相互扶持。
可男人一发达,心思就容易变。
司马相如也不例外。
卓文君不哭不闹,写下“锦水汤汤,与君长诀!”这可把司马相如给震住了,让他想起了曾经的恩爱。
他们的爱情,不是一帆风顺的,可正是这些波折,让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就像卓文君对爱情的坚定,不受世俗的干扰。
他们的故事告诉咱们,爱情需要勇气,需要坚守,也需要智慧。
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之诗文全集卓文君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她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为著名。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汉代文景之治时期,蜀郡临邛县(四川成都邛崃)的卓家传到了卓王孙这一代。
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卓家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
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
十六岁时嫁人,几年后,丈夫过世,返回娘家住。
文君听琴时逢梁孝王去世,司马相如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没有可以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
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就来我这里看看吧。
”于是,相如前往临邛,住在城内的一座亭子里。
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
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
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
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
临邛县里的富人很多,如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
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
”一并把县令也请来。
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
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辞有病,不肯前来。
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
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
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
”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凤求凰》等一两支曲子。
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
相如来临邛时,车马跟随其后,仪表堂堂,文静典雅,甚为大方。
待到卓王孙家喝酒、弹奏琴曲时,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特别喜欢他,又怕配不上他。
文君夜奔宴会完毕,相如就派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
“自此长裙当垆笑,为君洗手作羹汤。
”“十指不沾阳春水,今来为君做羹汤。
”最佳答案没有全诗,就这么两句,应该是后人附会出来的意思,指女子心甘情愿为心上人做饭自此长裙当垆笑,典故取自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洗手作羹汤,典故出自唐朝王建的诗“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细腻的描写了新嫁娘过门三天的时候殷勤为丈夫一家做饭,并且很忐忑地讨好小姑的场面)十指不沾阳春水,典故出自唐朝刘希夷《公子行》“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意思则是,阳春三月天气寒冷,不用自己亲自洗衣服。
形容家庭条件好,可以不用自己亲自洗衣服.不用做家务,可以养尊处优“自此长裙当垆笑,为君洗手作羹汤。
”卓文君说给司马相如的。
(下面一篇文章,你看了就明白了)出自刘希夷《公子行》“十指不沾阳春水 , 今来为君做羹汤。
”阳春三月天气寒冷,不用自己亲自洗衣服.形容家庭条件好,可以不用自己亲自洗衣服.不用做家务,可以养尊处优。
[1][品味古典诗词]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写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写卓文君,该从数字诗或者《白头吟》道来,要不,从司马相如谈起也是不错的。
才子佳人,看似浪漫的传奇,动人得令后世的人羡慕呢。
说到卓文君,我蓦然想起一句话,仿似本就是为了她而存在。
“女子长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若,经营得好。
”这话真真个经典,好比男人的那句“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只是,女子的这话,并不是放在谁身上都合适的。
自古红颜多了,美丽得倾国倾城的,只怕也是数也数不过来的。
若论嫁得好,便要淘汰了一大半去。
那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呢,能稳坐正室之位便算不错了,甚至,占得一席之位也是艰难的,哪还敢奢求?譬如,和文君同时代的陈阿娇,不能说嫁得不好吧。
出身高贵,嫁与帝王,这样的开幕,还真让人误以为这女子是上帝的宠儿呢。
“若得阿娇为妇,当伫金屋以藏之。
”不过才相隔一年呢,她皇后的宝座还没坐热吧。
汉武帝金屋藏娇的誓言尤在耳边,可他情已倦,心已淡,弃她于长门不再回顾了。
司马相如润笔情书《长门赋》文人写稿换来的钱叫稿酬,古代却不这么叫,有些含蓄,美其名曰“润笔”。
因为古代写字用的是毛笔,毛笔有个特点,用前需用水,最好是温水泡一泡,将毛泡发软化,才吸墨,写起来才感觉圆润。
这用水泡笔就是润笔。
后来引申为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包括物与钱。
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七·獭祭寄》云:“以财乞文,俗谓润笔之资。
”《幼学琼林·卷四·文事》云:“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
”“润笔”一词最早见于《隋书·郑译传》云:“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
’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隋文帝要向郑译祝寿,命内史令李德林拟诏书,但李却迟迟不肯动笔,可能是因为“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脏货狼籍”,他不大情愿写,可王命难为,有些犹豫,高颖和郑译就故意说他是想得到报酬。
宋人洪迈《容斋随笔》云:“文字润笔,自晋代以来有之,至唐始盛。
”清钱泳《履园丛话·考索》亦云:“润笔之说,起于晋、宋,而尤盛于唐之元和长庆间。
如韩昌黎为文必索润笔,故刘禹锡《祭退之文》云:‘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李邕受馈遗钜万,皇甫湜索缣九千,白乐天为元微之作墓铭,酬以舆马、绫帛、银鞍、玉带之类,不可枚举。
”明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二》:“内外制凡草制除官,自给谏、待制以上,皆有润笔物。
太宗时,立润笔钱数,降诏刻石于舍人院。
每除官,则移文督之。
在院官下至吏人院驺,皆分沾。
元丰中,改立官制,内外制皆有添给,罢润笔之物。
”可见宋代,不仅有润笔,还被当成一种制度固定下来,这恐怕也是重视文人体现文人价值的表现吧。
其实,在晋、宋之前这润笔就已经有了,而且是汉武帝的老婆陈皇后叫人写情书开始有的,这个人就是西汉的风流才子司马相如。
陈皇后小名阿娇,母亲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
东汉班固《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还是胶东王的时候,才四岁,姑妈馆陶公主刘嫖将他抱在膝上,问道:你想娶媳妇吗?又指着身边一百多名女官和宫女一一询问,刘彻都说不要。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诗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这俩名字一摆出来,那可真是一段千古流传的爱情佳话啊!
卓文君,那可是个才情出众、敢爱敢恨的奇女子。
她不顾世俗的眼光,为了爱情,勇敢地追随司马相如。
就好比那冲破黑暗的夜莺,只为了心中的那片光明而放声歌唱。
你说,她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呀?
司马相如呢,也是才华横溢。
他的诗文,犹如璀璨的星辰,在文学的天空中闪耀。
比如说他那篇,写得多精彩啊,是不是让人读了就忍不住拍案叫绝?
还记得他们之间那流传千古的书信往来吗?卓文君的,把心中的哀怨和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这一字一句,不就像一根根细细的丝线,把她的心紧紧缠绕?而司马相如的回应,又何尝不是饱含深情?
他们的诗,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两颗心的碰撞,是爱情的倾诉。
这不就像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努力寻找那个能听懂自己心声的人一样吗?
在我看来,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诗,是爱情的见证,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它们让我们看到了真爱的力量,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文学的魅力。
这些诗,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品味,永远铭记在心!。
《长门赋》原文与翻译《长门赋》原文与翻译《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据其序言,这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受汉武帝失宠皇后陈阿娇的百金重托而作的一篇骚体赋。
以下就是小编分享《长门赋》原文与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长门赋》原文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
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
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
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其辞曰: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懽心。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
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
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
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
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
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
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
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
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
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
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
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
白鹤噭以哀号兮,孤雌跱于枯杨。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
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
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
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諐殃。
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
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茝香。
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诗歌1.作者与创作背景2.1.作者: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
2.创作背景:据《乐府诗集》等记载,司马相如客居临邛时,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为《琴歌》二章。
这两首诗就是司马相如弹琴歌唱的《凤求皇》歌辞。
3.诗歌内容4.1.第一首表达了司马相如希望与卓文君结成伉俪的强烈愿望,感情炽烈而真挚。
2.第二首则更为大胆炽烈,暗约卓文君半夜幽会,并一起私奔。
5.艺术特色6.1.组诗风格飘逸,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真切。
2.司马相如既已事前买通卓文君婢女暗通殷勤,对卓文君寡居心理状态和爱情理想亦早有了解,而今复以琴心挑之,故敢大胆无忌。
二、《白头吟》1.作者与创作背景2.1.作者:卓文君,汉代才女。
2.创作背景:据《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得势后,准备娶茂陵的一个女子为妾,卓文君得知就写了一首《白头吟》给他,表达自己的哀怨之情。
3.诗歌内容4.1.诗歌以“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起兴,表达了卓文君对爱情的执著和向往,以及她对司马相如变心的决绝态度。
2.“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是诗歌中的名句,表达了卓文君对忠贞爱情的渴望。
5.艺术特色6.1.诗歌巧妙地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的女性形象。
2.既真实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心倾意烦、思虑万千的神情状态,同时也显示了她思想的冷静和周密。
这两组诗歌不仅反映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之间的爱情故事,也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这些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为传颂。
问君有两意故而相决绝的意思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出自于汉代才女卓文君的《白头吟》。
意思是“听说你已经有了二心,所以前来与你决裂”。
据说司马相如因《长门赋》而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平步青云。
皇帝想拉拢他,想吧公主下嫁给他,结果司马相如欣然接受了。
卓文君在家乡听到消息后,作了此诗给他,暗指司马相如花心在外,要与他一刀两断。
译文如下: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的月亮一样明亮。
听说你已经情变了,所以我前来与你决裂。
今日置下酒当作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在沟头分手吧。
我缓缓地移动脚步在沟边独行,只觉你我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嫁娶时总是悲伤凄凉的,女儿出嫁原本无须啼哭。
只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偕老,别和我一样那就好了。
男女情投意合就该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像鱼儿那样活泼可爱。
男子汉以情为重,
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所无法补偿的。
《白头吟》原文赏析《白头吟》原文赏析《白头吟》原文赏析1原文: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诗词赏析: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它巧妙地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的女性形象。
既真实的刻画了女主人公心倾意烦、思虑万千的神情状态,同时也显示了她思想的冷静和周密。
原诗中的“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这两句是卓文君自喻其人格纯洁如白玉。
皑:白色,通常用来形容雪的洁白。
皎:皎洁,通常用以形容月光,洁白光明的意思,但也不专指月光,如《诗经·小雅》有“皎如白驹”之句。
“闻君有两意”:两意,指两条心。
说的是司马相如另有所爱——欲纳茂陵女为妾。
“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诗人用竹竿尾的摇动和鱼尾的摇动来形容意志、爱情不坚定。
钱刀:古时使用的铜钱形状似刀,故叫做钱刀。
这里指爱情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文君的《白头吟》,一首民歌式的轻浅明亮,像一把匕首爽亮地亮在她和司马相如之间。
她指责他的负心移情,戳破他虚伪尴尬的面具——“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
”她连用四个排比来追拟彼此之间行将断绝的恩情。
她不悲啼;连指责,亦心思清明;而又说“努力加餐勿念妾”,既表明态度,又为彼此留了回旋余地。
她明白自己仍爱他,其实不想失去他,所以不忘表白自己的深情。
这是聪明女子聪明做法。
我心底还是关爱着你的,希望你离开我之后依然可以衣食无忧,不要有怀念的意思。
只是“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你若要分手,我绝不纠缠。
斩断情丝的截决不是没有。
甚至可以男婚女嫁两不相干。
她并不是一味隐忍、只懂得哭泣的女人。
像和一个人白头到老的愿望简单质朴,并不是过分的奢望。
所以如果你做不到,就请离开。
女子少有的决绝之美,毫无顾忌地从她的身体内迸发出来。
这种美为世所稀。
自她之后,女子的决绝竟也成了一种壮烈的'美。
“自此长裙当垆笑,为君洗手作羹汤。
”“十指不沾阳春水,今来为君做羹汤。
”最佳答案没有全诗,就这么两句,应该是后人附会出来的意思,指女子心甘情愿为心上人做饭自此长裙当垆笑,典故取自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洗手作羹汤,典故出自唐朝王建的诗“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细腻的描写了新嫁娘过门三天的时候殷勤为丈夫一家做饭,并且很忐忑地讨好小姑的场面)十指不沾阳春水,典故出自唐朝刘希夷《公子行》“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意思则是,阳春三月天气寒冷,不用自己亲自洗衣服。
形容家庭条件好,可以不用自己亲自洗衣服.不用做家务,可以养尊处优“自此长裙当垆笑,为君洗手作羹汤。
”卓文君说给司马相如的。
(下面一篇文章,你看了就明白了)出自刘希夷《公子行》“十指不沾阳春水, 今来为君做羹汤。
”阳春三月天气寒冷,不用自己亲自洗衣服.形容家庭条件好,可以不用自己亲自洗衣服.不用做家务,可以养尊处优。
[1][品味古典诗词]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写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写卓文君,该从数字诗或者《白头吟》道来,要不,从司马相如谈起也是不错的。
才子佳人,看似浪漫的传奇,动人得令后世的人羡慕呢。
说到卓文君,我蓦然想起一句话,仿似本就是为了她而存在。
“女子长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若,经营得好。
”这话真真个经典,好比男人的那句“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只是,女子的这话,并不是放在谁身上都合适的。
自古红颜多了,美丽得倾国倾城的,只怕也是数也数不过来的。
若论嫁得好,便要淘汰了一大半去。
那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呢,能稳坐正室之位便算不错了,甚至,占得一席之位也是艰难的,哪还敢奢求譬如,和文君同时代的陈阿娇,不能说嫁得不好吧。
出身高贵,嫁与帝王,这样的开幕,还真让人误以为这女子是上帝的宠儿呢。
“若得阿娇为妇,当伫金屋以藏之。
”不过才相隔一年呢,她皇后的宝座还没坐热吧。
汉武帝金屋藏娇的誓言尤在耳边,可他情已倦,心已淡,弃她于长门不再回顾了。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诗介绍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是中国古代文学界的两位传世佳人,他们的诗作代表了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比较分析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诗,探讨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卓文君的诗歌卓文君的生平1.出生于汉朝2.家境富裕,受到良好教育3.与王昭君并称“昭君”卓文君的诗风与主题1.才情出众,自幼酷爱音乐舞蹈2.诗歌中常表达孤独、思念与离别之情3.创作中借用山水景物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卓文君的代表作1.《白头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千秋岁》:“千秋万岁,一片权红似火。
临别独自立,端坐春风簏。
”3.《交相思》:“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卓文君的影响1.以身世之苦与远嫁为诗言志,成为古代女性的楷模2.唱响爱国歌谣,振奋士气,并被后世文人广为传诵3.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塑造和意境营造司马相如的诗歌司马相如的生平1.出生于西汉末年2.幼年聪慧,才情出众3.受到宫廷教育,成为知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诗风与主题1.清丽细腻,以豪放著称2.主题多围绕爱情、离别、辞章等3.创作中常采用比兴手法,抒发内心情感司马相如的代表作1.《凤求凰》:“百川东到海,何异水与波。
信息逋我心,毋知其亦何。
望望冯唐山,山菊已见红。
化蝶自忍何,归去亦不晚。
”2.《子虚赋》:“赤帜之旗曳昭雪,奇冰雪山双黻蔚。
因风邂逅左右翅,驾风破浪致远谒。
”司马相如的影响1.开创了古代辞章的新纪元,对后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受到了当时文人士子的推崇和追捧3.他的诗作成为将才情以文言诗表达的楷模比较与分析诗风卓文君1.温柔婉约,以悲伤离别为主题2.借助自然景物和山水意象表达内心情感3.语言简练,意境深沉司马相如1.豪放洒脱,以爱情与辞章为主题2.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烘托情感氛围3.语言华丽,有浓厚的辞章气息影响力卓文君1.成为后世女性文学的楷模,激励了许多女性从事文学创作2.她的诗歌激发了士气,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3.后世文人广泛传颂她的诗作,将其作为经典之作司马相如1.在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开创了辞章的新纪元2.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文人士子推崇的对象3.他的诗作以其华美辞章的风格,在文学界独树一帜结论卓文君和司马相如都是古代文学界的巨星,他们的诗作代表了不同的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卓⽂君写给司马相如的情书,太有才!⾄今流传
结婚后,两⼈到了临邛,开了个⼩酒店来维持⽣活。
后来卓王孙不忍⼥⼉受苦,于是资助
了很多财物和⽥地,两⼈于是过上了富⾜⽣活。
过了⼏年,司马相如的⽂章受到汉武帝的赏
识,⼀跃升⾄中郎将,飞黄腾达。
在京城任上的⽇⼦⾥,逐渐冷落卓⽂君,后来⼲脆写了⼀封
信留给临邛的卓⽂君。
卓⽂君打开信件,发现上⾯写着⼀⾏数字:⼀⼆三四五六七⼋九⼗百千
万。
⼀到万全是数字,但是唯独缺少“亿”,即是“⽆意”的意思。
卓⽂君读了以后伤⼼欲绝,于是
回信⼀封,全信如下:
⼀别之后
⼆地悬念
只说是三四⽉
⼜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弹
⼋⾏书⽆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系念
万般⽆奈把郎怨
万⾔千语说不尽
百⽆聊赖⼗依栏
重九登⾼看孤雁
⼋⽉中秋⽉圆⼈不圆
七⽉半烧⾹秉烛问苍天
六⽉伏天⼈摇扇我⼼寒
五⽉⽯榴如⽕偏遇阵阵冷⾬浇花端
四⽉枇杷未黄我欲对镜⼼意乱
急匆匆三⽉桃花随⽔转
飘零零⼆⽉风筝线⼏断
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来我做男
全诗上阙以⼀开头以万结束。
下阙⼜以万开头,以⼀结束,以惊天地泣⿁神的才华书法了
⾃⼰对司马相如的爱和思念。
司马相如读了后惭愧万分,于是⾃⼰亲⾃前往临邛迎接卓⽂君,
两⼈⽩头偕⽼
纵观古今历史,⼦汝带你⾛进历史!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知识⼤事记】。
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情诗今逛书店,随意翻了一本《中国历代趣味诗词300首赏析》看看,感觉不错。
特别是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数字诗,本人最喜欢。
现摘抄给博友们共同分享!司马相如,是著名辞赋家、文学家。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辞官去临邛(今邛崃)。
在临邛,司马相如以其优美的琴曲打动了才女卓文君,卓文君不顾家人的反对与司马相如“私奔”,并在结为伉俪,靠卖酒为生。
他们这种反对封建婚姻的束缚,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行动,为历代人们所称颂。
一别之后,两地相念。
只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眼望穿。
百般想来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尽,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不圆。
七月十五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却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郎啊郎,郎啊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作女来我作男!此诗不仅顺序地嵌有自一至十和百、千、万十三个数字,又倒序地嵌有十三个数字,且自然流畅,浑然天成。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这封悲悲切切、字字血、声声泪的盖世佳作,深感疚,也为妻子的出众才华无比叹服。
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分明是对她已“无亿(意)”。
她巧妙的运用这些字又回了一封信!卓文君致司马相如书:一别之后,两地相悬。
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谈;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中断,十里长亭望眼穿。
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前言说不完,百无聊耐十倚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也不得不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数字是单调、枯燥的,但在诗人的笔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却变得有韵味,有魅力。
西汉司马相如做官之后,有遗弃老婆卓文君之意。
卓文君察觉到了,就给他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首趣味盎然的数字诗《文君怨》:“一别之后,二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相如读后很受感动,与卓文君和好如初!别亦难《长门赋》司马相如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娛。
魂踰跌而不返兮,形枯稿而獨居。
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
伊予志之漫愚兮,懷真愨之懽心。
願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虛言而望召猓诔悄现x宮。
修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
廓獨潛而專精兮,天飄飄而疾風。
登蘭臺而遙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雲鬱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
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
飄風迴而起閏兮,舉帷幄之襜襜。
桂樹交而相紛兮,芳酷烈之誾誾。
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嘯而長吟。
翡翠脅翼而來萃兮,鸞鳳翔而北南。
心憑噫而不舒兮,邪氣壯而攻中。
下蘭臺而周覽兮,步從容於深宮。
正殿塊以造天兮,鬱並起而穹崇。
間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
擠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鐘音。
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
羅丰茸之游樹兮,離樓梧而相撐。
施瑰木之欂櫨兮,委參差以糠梁。
時彷彿以物類兮,象積石之將將。
五色炫以相曜兮,爛燿燿而成光。
緻錯石之瓴甓兮,象毒瑁之文章。
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
撫柱媚以從容兮,覽曲臺之央央。
白鶴噭以哀號兮,孤雌跱於枯楊。
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託於空堂。
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
按流徵以卻轉兮,聲幼妙而復揚。
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
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
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愆殃。
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床。
意芬若以為枕兮,席荃蘭而茞香。
忽寑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
眾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
觀眾星之行列,畢昴出於東方。
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鬱鬱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明。
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望。
翻译: 信息网一位美好的女子,在缓步,在自思。
她的心魂似乎远去不回,她的形貌正在孤独中憔悴。
她记得君王曾经说每天都会来,但现在酒宴欢乐,便忘了我。
君王的心思已经转变,再也不想起旧人,他只和他得意的人亲近。
我仍然那样痴,总抱着真诚的心思,总希望君王能赐问,使我能够见到他,总希望能收到君王的诏谕。
我记得他从前的每一句空话,心里真的怀抱着希望,在城南的离宫里我等候君王,我已经准备了菲薄的菜肴,但君王并不曾到来。
我独自忧思,别的什么都不想,天空又突然有一阵风过去。
走上兰台我眺望远处,心神在震动中似乎散去。
四方厚重的云塞住天空,虽是白日,天色已经昏,有一阵阵雷声好像是君王的车声。
微风吹过重门,掀动帷帐,外面的桂树杂发,正散出浓香。
几只孔雀飞来,似乎在一起互相问候,几头黑猴子鸣啸,似乎他们在吟诗。
翡翠鸟敛翼飞聚,鸾凤或南或北的高飞。
我长长吁气,又觉得一阵不安,似乎愁思在攻入我心。
从兰台下来,我环顾四方,慢慢的走遍整个宫廷。
这里高大的正殿直接天空,那么大又那么高。
歇了一会儿,举在东厢徘徊,静看无限景色的精细美好。
我靠着玉门去摇动门上的金环,噌吰之声就像钟音一样。
这里雕刻了木兰树做屋椽,潻饰了文杏木来做屋梁。
那么多的成群浮柱,还有许多木柱支在斜两旁。
另有瑰奇的木材做成壁柱,来承住上面的虚梁。
我恍忽地看着这样的建筑,心情像流水一样的不宁。
五色的光华闪耀,沟底砖石上是玳瑁的花纹。
悬挂着丝织的帷幔,系着帷幔的是南方的宽长丝带。
摩索着柱子我来往徘徊,忽然觉得回曲的台殿太大。
白鹤发出噭噭的哀鸣,孤独的雌鸟停在枯萎的树上。
已经日近黄昏,看不见远处了,我只独自在空堂中惆怅。
明月挂在天空照我一人,房中又是长夜凄清。
取琴来弹一个异常的调子,奏出我不能再深的愁思。
我弹一曲流征,音响低回,由微细的音转往高音。
一节节我依次下去,我寻觉一个中操,心意又抗扬激厉。
左右的人听着都悄悄垂泪,我也流涕。
我悒悒地叹息,增高了啜泣的余声,用足趾挑起鞋子彷徨起步。
拉起自己的长裙掩面,将旧日的罪过一一默数。
我已然觉得无面见人,只好放开思虑上床去。
作席枕的都是香草,有芬若,有荃兰。
不知不觉地入睡了,梦中恍见君王在我旁边。
惊醒了却不见君王,心魂在惊惧里如有所失。
一片鸡鸣撩起我的愁鸣,又起来看明朗的月色。
我看见天上众星成行,那是毕星和昴星,已经出现在东方。
遥望庭院中的阴阴淡月,似乎是深秋时正下秋霜。
慢长的夜真是如年,不堪经受不解的忧伤。
曙光点点摇露,从远处渐渐天明。
我悄然地自己哀怜,这样穷年累月不敢忘君。
长门赋并序司马相如孝武皇帝皇后时得幸,颇妨,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
闻蜀郡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
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
皇后复得亲幸。
其辞曰: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愿赐问而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
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
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
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
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
罗绮之幔帷兮。
垂楚组之连纲。
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
白鹤嗷以哀号兮,孤雌跱于枯,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
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
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愆殃,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
抟芳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苣香。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觉而无见兮,魂廷廷若有亡。
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
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长门赋最早见于《昭明文选》,题司马相如作。
赋序说汉武帝皇后阿娇因妒失宠,幽居长门宫。
她用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赋,希图感动武帝,武帝读赋后居然复宠阿娇。
由于序文开首就称“孝武皇帝”,这就是彻身后的谥号,死在武帝前的司马相如不会预知后事,加上“复得亲幸”与史实不符,所以后代屡有不信此赋为司马相如所作。
顾炎武就断此赋是“后人托名之作”(见《日知录》卷十九)。
但也有相反的意见,惠言说“此文非相如不能作”。
笔者认为,汉代许多赋作是靠《汉书》、《后汉书》保存下来的,史书收采这些作品时,往往有些说明文字,后人辑录赋作,便取以为序。
《长门赋》虽未见于史传,但收编者仿史家成例作一序文是非常简便可能的。
赋序非司马相如所写不能证明赋文是伪作。
有人说此赋“不一定与皇后失宠有关”。
笔者以为,既以“长门”命题,至少也是以皇后失宠为因由的作品。
当然,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完全可以突破历史历事实的拘囿。
我们只要不把赋文中的主人公同历史人物等同起来就可以了——“复得宠幸”云云就可以这样理解,虽然它不过是后人热爱此赋的夸之辞。
赋文大致可分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君曾不肯乎幸临”,总写皇后被弃的痛苦。
文章开始就发问:为什么佳人徘徊消忧,魂不守舍,形容枯槁,独自幽居?用一“何”字一气贯开首四句,推出一个伤心到痴病程度的不幸妇女形象,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接着便从两方面说明原因:一是配偶食言,转移了恩爱;二是自己于痴情,盼望夫君回心而终于失望。
第二层从“廓独潜而专精”起到“怅独托于空堂”,具体写皇后被弃的痛苦——孤独和寂寞。
文章用漂漂的风,沉沉的云,窈窈的天,殷殷的雷渲染出一种遭受压抑、情不能舒的沉闷的气氛。
恍惚中她错把雷声听作君王的车音,似乎在弄清牵动帷幄的是风而非人时,才从错觉中惊醒。